深入践行“三个转变”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6-10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中铁所属中铁工程装备集团考察时,作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重要指示,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打造中国品牌明确了方向、目标和任务。2017年,国务院将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
作为“三个转变”重要指示首倡地、“中国品牌日”发源地,十年来,中国中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切实把“三个转变”重要指示转化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坚持对标对表 凝心铸魂强根基
中国中铁深入学习领会“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的核心要义,坚持在思想上深化、在行动上内化、在实践中转化,多措并举推动“三个转变”重要指示在企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融会贯通,在思想上深化。中国中铁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指示与学习贯彻“2·26”重要批示贯通起来,与学习贯彻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要论述贯通起来,准确把握其理论要求、时代要求和实践要求,在常学常新中深刻领悟思想伟力。中国中铁党委通过党委会、中心组学习、辅导讲座等形式,围绕践行“三个转变”重要指示持续强化理论学习,认真撰写了10余篇高质量理论阐释文章,在《求是》《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平台刊发,相关课题被国资委评为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优秀成果,切实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率先成立“三个转变”研究院,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积极为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研究院作为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参与制定三项国家行业标准,连续3年主持国务院国资委重大或重点课题,先后有两项研究成果荣获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一等奖。
示范引领,在行动上内化。中国中铁把中铁装备打造成为示范点,以点带面、三级联动,坚决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每年5月10日前后,开展主题活动,重温“三个转变”重要指示,总结落实成果,研究深化举措,先后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等主题进行深度研讨和领导班子集体调研,既讲问题也提对策,现场协调解决了一系列发展问题。联合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新闻中心连续4年举办中国智造品牌论坛,邀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等有关人士围绕进一步践行“三个转变”重要指示交流研讨,该论坛已成为展示中央企业落实“三个转变”重要指示成果的有力平台。
见行见效,在实践中转化。中国中铁胸怀“国之大者”,把践行“三个转变”重要指示融入服务交通强国、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在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挑重担、打头阵,高标准建成京张高铁、拉林铁路、北京冬奥会“三场一村”、雄安站、京雄高速等一大批广受赞誉的标志性工程,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中国中铁将“三个转变”融入企业“十四五”规划,始终坚持“一切管理工作到项目”鲜明导向,深入推进大商务管理,开展项目管理效益提升行动,抓基层、强基础、苦练基本功,公司运营质效稳步提升。十年来,中国中铁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增长3.3倍、2.1倍、3.6倍,连续10年荣获中央企业业绩考核A级,目前在《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39位,《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第4位。
坚持创新主导 科技引领促發展
中国中铁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把自主创新作为落实“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的“一号工程”,聚焦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所需,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研投入和攻关力度,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聚焦“卡脖子”难题,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中国中铁依托所拥有的“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三个国家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数字轨道交通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9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重要科研平台,在智能高铁、智能高速公路、智慧城市、长大桥梁、地下空间、高端装备制造等方面,加快突破一批前沿技术,加快锻造一批长板技术。全面系统掌握了高速铁路勘察设计施工及关键装备制造成套技术,铸就了高铁这个我国自主创新的成功范例。攻克了盾构主轴承、大排量液压泵、密封系统、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超过90%,产销量连续12年国内第一、连续7年世界第一。5项产品荣获制造业单项冠军,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27项,其中特等奖5项;获詹天佑奖200项;拥有专利38676项。
聚焦主责主业,加快布局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中国中铁认真落实国务院国资委产业焕新行动和启航行动要求,围绕主责主业,着力构建“引领智能建造、智慧运维发展,做强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四大产业”的“2+4”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重点布局地下空间利用和深部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等未来产业方向。已在30余个省区市投资、建设、运营了一大批生态环境、水务环保、新能源项目。中国中铁自主研发的中国纯净钢辙叉生产线正式投产,新材料应用取得新突破。通过数智升级工程和信息化揭榜挂帅重大项目建设,以BIM 技术推动设计施工协同、智慧工厂提高制造水平、智慧工地提升生产效率、智慧运维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聚焦人才强企,努力构筑行业人才中心和创新发展高地。中国中铁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企战略,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鲜明导向和良好环境,构建股份公司主导、二级企业
主责、三级企业主招的人才引进机制,形成上下“一盘棋”的人才引进培养工作格局。补强“引育用管”全链条人才工作机制,突出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力度,着力培养一批比肩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青年创业团队,搭建门类齐全、体系完整、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梯队。中国中铁所属盾构创新团队和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创新团队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目前,中国中铁已形成以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为引领,3万多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骨干,10万多名一线技术工匠为基础的创新人才队伍体系,成为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坚持善做善成 铸就品牌增价值
中国中铁牢牢把握企业转型升级的趋势,持之以恒走品牌化道路,探索形成了以全球合作、责任担当、提质增效等为核心内涵的品牌建设模式,积极创造、传播、维护中国品牌形象,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中国建造亮丽名片。中国中铁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产品和服务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金字招牌”雅万高铁、中乌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成果卡姆奇克隧道、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匈塞铁路、中国首条全产业链“走出去”的铁路亚吉铁路等一大批标志性工程,积极推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方案“走出去”,努力把中国高铁、中国桥梁、中国隧道、中国电气化、中国装备打造成为全球建造的新典范、国家形象的新名片。同时主动开展中国技术与所在国适用标准的融合研究,在相关国家建设科技创新基地,积极与国际机构、跨国公司实施联合开发,因地制宜为海外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开创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新模式。
充分履行社会责任,塑造负责任央企品牌形象。中国中铁扎实推进定点帮扶和援疆援藏工作,打出“干部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组合拳,助力数十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公司援建的陕西省柞水县金米村智能连栋木耳大棚产业项目,并点赞“小木耳,大产业”;同时多个帮扶案例荣获2023上市公司乡村振兴最佳实践案例和优秀实践案例。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抗洪抢險、抗震救灾等方面主动作为、勇当先锋,建设3支国家专业应急救援队,并荣获首届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去年在京津冀、东北等区域抗洪抢险中投入12000余人、设备2200台套,在积石山地震抢险中投入近千人、200台套设备,并快速优质建设了1113间安置房,得到李强总理点赞和国务院致信表扬。
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增强企业品牌竞争力。中国中铁圆满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大力推进新一轮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聚焦“效益提升、价值创造”,在管理体系优化、分配制度重塑、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投资公司改革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着力解决了一些阻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在中央企业改革专项考核中实现“两连A”。坚持“匠心品质 精心建造”的质量理念,凭借卓越的质量管理,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共荣获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5项,鲁班奖246项,国家优质工程奖546项。制定《品牌引领行动实施方案》和《商誉管理规定》,夯实品牌基础管理。企业品牌价值位列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强第97位,进入中央企业品牌建设TOP30排行榜。
中国中铁将始终把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指示作为使命追求,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发展塑造品牌,以品牌引领未来,坚决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开路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