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时代质量管理的“三个转变”
2015-03-12林清发
林清发
审读作为出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目标是要提高出版物质量。出版大国的基础是规模,出版强国的核心在质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2014年定为“出版物质量专项年”,要求出版业从以数量规模增长为主向以质量效益提高为主转变。这是国家给出版业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也是出版企业的新挑战、新机遇。为响应政策号召,时代出版传媒把2014年定为“出版质量提升年”,进一步提高出版水平和精品质量。
我们认为,质量管理是基础性、系统性、战略性的工作。当前产业在聚合、媒介在融合,新产业快速发展,新业态不断出现,新模式层出不穷,出版业的门路广了、机会多了,出版人的想法也多了、心思也杂了。产业大发展确实给出版人提出多重任务,我们既需要增大规模,又要提升质量;既要追求效益,又要履行责任;既要迎合市场,又要传承先进文化;既要创新业态,又要拿出管理新举措。不管出版市场如何变化、业态如何融合、模式如何创新,质量的要求不会变,出版的使命不会变,文化的责任不会变,需要转变的是我们的质量理念,需要提升的是我们的管控方式。这不仅仅是国家的政策要求,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然内容,更是企业经营的内在需要。
在质量管理方面,要着重推动“三个转变”:
1.由“管理”向“治理”转变。产业融合时代,资源、人才、市场逐步走向统一化、共享化,产业模式变化快、灵活性强,出版物的质量控制环节多、步骤多、细节多,仅靠行政要求、领导督促很难实现,必须由单向性“管理”向系统性“治理”转变,发挥制度的力量、发挥每个人的力量,既要有纵向的导向要求,又要有横向的网格化控制。由“管理”向“治理”转变,制度体系化、责任人人化、考核可量化是三个基本要求。
首先是制度体系化。就是要建立规范性的制度体系,用统一的规范体系指导、管理各种模式、多种业态,抓住核心环节、抓住关键要素,避免随意模糊,避免“任性”作为。体系化的制度不仅做到有章可循,更重要的必须强化流程控制。2008年,时代出版率先在出版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经过持续不断的贯彻、改进,纳入传统出版、数字出版、新媒体出版等多种业态管理模式,至今这套体系已经在时代出版运行了6年,从运行的效果来看,这套质量管理体系做到了步步防控,保证了任何一个出版流程完美化、精细化、专业化,发挥了质量提升的核心作用。
其次是责任人人化。质量管控是全体编校人员的责任,人人都有责任监督质量,人人都必须努力提升质量。我们为此建立了“人人有责任”的质量监督机制,设立垂直化的质量工作联络组,直接发挥一线编辑、校对人员的作用,制定表格化记录规定,将监管权力和监管责任扁平化、平等化,逐人分解、逐层压实、环环相扣、步步监管。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选题论证、稿件审读等均普遍采取外部审查、相互审查、匿名审查等举措,每个人都有权力直接否决、回退,每个人都有责任直接监督、反馈。同时,公司还建立了随机抽样审读、集中质量检查、质检公示,加大监管覆盖面,增强监管震慑力。
最后是考核可量化。出版物质量量化考核一直是出版经营管理的难点,也是需要我们下功夫着重解决的问题。基于日常工作记录、稿件审读结果和质检抽查结果,制定严于总局要求的出版物编校质量考核标准,我们出台了《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考核办法及细则》《编校质量考核办法》《图书编辑部门目标责任管理暂行办法》等管理制度,将出版物质量考核纳入到出版社和编校人员的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出版社图书编校整体质量在社会效益考核中的加权比重。同时开展优秀出版物评选表彰活动,精选一批编校质量高、选题策划佳、社会效益好的出版物给予出版单位和个人物质奖励;奖优罚劣分明,责任到人,把质量检查落到实处。
2.由“培训”向“实训”转变。质量管理,编校队伍技能是关键。编校技能不仅仅是教出来的,更是带出来的、练出来的,学习培训是基础,教会编校人员“怎么做对”;实践训练更重要,培养编校人员“怎么做成”。“做得成”和“做得对”同样重要。
“教”要重点培训。融合环境下的出版发展不断催生新知识、新技能,需要编校队伍去学习掌握,员工队伍知识更新是企业的重要责任。为此我们建立健全了编辑队伍定期培训制度,每年开展不同主题的编校培训,举办编校知识竞赛、编辑交流会、专家讲座等活动,对一线编校人员进行基本功培训,从学术知识、文化修养、艺术培训等方面加强编辑自身积累,提高编校队伍素质、眼光和品位。
“带”要以老带新。编校专家长期积累的实践技能,有效挖掘利用,会极大促进队伍素质提升。我们要求每个新编辑都要“拜师学艺”,每个老编辑都要悉心指导,鼓励编校人员自由组织学习小组,让优秀传统传承下来、融合进入,相互切磋,相互提升。我们参考知识管理基本方法,利用ERP、OA等工具系统,鼓励编校人员将工作中积累的技能、知识文件化,撰写实践报告、学习体会,建立开放式的编校人员知识库,供全体编校人员分享、学习。公司定期收集整理知识库内容,编写《编校人员案头手册》《审读工作手册》,作为编辑案头常备工具书或者交流材料。
“练”要项目培养。出版行业是实践行业,一切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出版物上、落实到具体出版项目上。通过项目操练上的实训,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对编校技能的提高、质量控制的把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新编辑、新业态尤其重要。集团成立后,大批新编校人员进入集团工作,传统的培训方法很难短时间内提高编校队伍素质,利用项目培训是最快捷的方式。我们采取给项目、组团队、重监管的方式,让新编辑人员放手操作,在实践中提升能力。我们每年都举办一次“选题策划大赛”,用竞赛的方式锻炼编辑队伍的策划能力、创新能力,并对获奖的人员、项目予以重奖扶持。设立“翼基金”,专门资助年轻编校人员的新项目、面向转型升级的新业态,一大批专业人员脱颖而出。实践证明,项目培养的方式虽然成本高,但是效果最好,对发展快、新人多的出版企业质量管控起到了重要作用。
3.由“责任”向“文化”转变。对成熟的企业来说,质量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文化。我们认为,质量文化是质量提升的成长环境,优秀的质量文化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仅仅强调质量责任,还是在强调一种外在的要求,形成优秀的质量文化,那就会变成内在的自觉,变成理想的追求。
创造质量文化,首先要讲清责任。安徽出版集团多年的工作,就是要通过培训、实训,把质量理念讲透彻,把质量目标讲清楚,把编校人员的责任讲明白,用共同的质量价值观教育员工、凝聚员工,我们强调把总体战略与编辑培养有效结合、把公司目标与编辑个人目标有效结合,把经营管理与考核有效结合,创造一种人人讲质量、人人追求高质量的氛围,把职业责任变为文化自觉。
创造质量文化,要培育职业信仰。要让编辑明白自己的职业品质,明白出版物质量对文化传承的重要影响,高质量的出版物,需要高度的责任感,需要努力提高技能,细心编辑设计,鼓励编辑对自己的出版物负责、对自己的职业负责,守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耐得下性子,用自己高质量的工作向文化负责、向市场负责。
创造质量文化,还要有典型引领。质量文化的培育,关键还是要落到实处。我们每年召开一次编辑大会,评选、表彰、奖励优秀出版物和优秀编辑,举办编辑论坛,相互交流,用好的做法、好的成果、好的项目做示范、做典型,弘扬正价值,发挥带动性,肯定编辑在出版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形成全集团关心质量、维护质量、提升质量的浓厚氛围,激励优秀人才立足本职锐意创新、专心致志打造精品。
质量管控、质量提升是个系统工程,只有开始,没有止境,需要长期坚持、长期努力,需要主导性的理念,需要创新探索的精神。为此,我提三种主张,供大家参考:
一是要把质量管理上升到战略任务。质量是一种品牌、一个标杆,是出版企业的战略竞争力。企业战略有阶段性特点,对出版企业来说,强调经营战略,往往容易弱化质量战略。我们认为,质量管理首先要有战略眼光,要上升成为企业战略目标,出版业要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必须力避功利主义、短视思维,从战略层面确定社会效益的第一地位。
二是要把质量管理理解为产业需求。质量本质上是一种资产、一种资源,同一切资产、资源一样,质量可以开发增值,也可能贬值流失。对出版企业来说,质量始终是一种可以有效增值的品牌资产,是可以创新开发的产业资源,做好质量管理、开发好质量资源,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支撑。
三是要把质量管理明确为经营举措。质量是一种业务能力、一个激励杠杆,质量与企业经营效益直接相关。质量水平高不高,质量控制好不好,体现企业的经营能力,体现队伍的素质高低。我们始终认为,质量投入是企业最有效、最有远见的投入,质量管理不仅说明我们的管理水平,更说明我们的经营能力。运用好质量杠杆,提升业务能力,我们就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
出版物质量决定企业的未来,精品出版需要长时间的基础培育,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持精神。我们要着眼企业今后五到十年的发展,不断讲质量、抓培养、求精品,让企业发展永远有后劲支撑、能持续发展。
(作者系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编辑、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