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医疗的规范化发展思考
2024-06-10韩超祝学梅王莹孙辉
韩超 祝学梅 王莹 孙辉
1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医院评审评价研究部(北京 100044);2潍坊市人民医院(山东潍坊 261000);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济南 250012)
我国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加剧了与相对紧张的医疗资源之间的矛盾。患者看病难、看病贵,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日间医疗能够提高诊疗效率、合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在降低患者就医压力的同时,也减轻了医保的负担。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日间医疗本土化发展得到进一步推动,逐步成为患者、医院、医保三方共赢的医疗模式[1-3]。目前,我国日间医疗发展仍存在诸多挑战,为突破困境,创造更好的发展契机,本文将从日间医疗的发展背景、发展困境、规范化发展等角度出发,探讨未来日间医疗的发展思路。
1 日间医疗发展背景
1.1 日间医疗发展历程国际上日间手术有“Day Surgery”和“Ambulatory Surgery”两种英文表述方式[4],两种不同用词也体现了其意义上的细微不同。Day Surgery 中的“Day”是指白天、一日、工作日,强调的是时间性;Ambulatory Surgery 指患者不占用固定床位以非住院形式接受手术,更强调空间性。而Day Surgery 与Ambulatory Surgery 均缩短了不必要的住院等待时间,在这个意义上二者是等同的。日间手术缩短了传统住院患者入院后等待医生查房、检查、手术等一系列非治疗直接相关的时间,但不减少患者治疗的必要时间,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国际日间手术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mbulatory Surgery,IAAS)以及各国分别制定了略有不同的日间手术定义。IAAS 推荐的定义是患者在同一工作日完成手术或操作并出院,不包括在诊所或门诊进行的手术或操作[5-6]。因此,日间手术的概念可解读为:既往在本医疗机构需要住院才能完成的手术,借助先进的医疗技术以及加速康复外科理念,通过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可在24 h 内完成的住院及出院的手术。其医疗服务内涵是创新管理模式,优化管理流程。准确理解日间手术的定义,才能在发展中不偏离方向。
我国日间手术起步较晚,自最初引进到发展至今,经历了初探、自主探索、政府主导推动等几个阶段后,日间手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手术管理模式在全国各地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特别是日间手术服务模式可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手术可及性,降低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并使得优质医疗资源不断扩容,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手术难的问题,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等,逐步受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重点关注,日间手术迎来快速发展。在日间手术服务模式的推动下,逐步延申了日间化疗、日间蓝光照射[7]等“日间服务”理念。2000 年前后,国内部分医疗机构逐步建立起日间化疗中心或日间化疗病房[8-9],开启对日间化疗的探索之路。随着肿瘤患者群体日益庞大,我国加快了对日间化疗的发展速度,近年来,开展日间化疗的医疗机构也越来越多。
经过不断探索,我国逐步形成了包括日间手术、日间化疗等服务类型的日间医疗模式。2022年11 月23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医疗机构日间医疗质量管理暂行规定》,首次提出日间医疗的定义:医疗机构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前提下,为患者提供24 h 内完成住院全流程诊疗服务的医疗服务模式[10]。定义的确定,使得日间医疗的发展逐步实现同质化,便于同行管理与评价。《规定》的出台是我国日间医疗规范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保障日间医疗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1.2 日间医疗发展背景及现状2015 年至今,国务院、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局等发布的一系列有关日间医疗的政策大力推动了我国日间手术发展,2021 年6 月4 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 号)中要求: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大力推行日间手术,提高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日间医疗的快速发展。2022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日间手术推荐目录(2022 年版)的通知》,推荐术式扩充至708 种,与2016 年相比,手术推荐术式增加了7.85 倍,日间手术术式占总术式比例由0.59%增至5.19%,且各专业日间手术术式均呈现增长趋势[11]。在相关政策指导下,我国日间医疗在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方面均得到较大提升,2019-2021 年开展日间手术和日间化疗的机构数量增长率分别为9.77%和19.33%;目前约有60%的三级公立医院开展了日间手术,日间手术总量增长率为26.48%,日间手术在择期手术中的占比增长率为8.44%[12]。在政府主导的政策推动及各医疗机构的实践探索下,我国日间手术呈现两升、两降、两过度的发展趋势,即:日间手术人次数和占比提升;日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转住院率下降;专业分布持续拓宽,涵盖专业由8 个过度至14 个,三四级日间手术占比逐步提高,从传统的眼科和体表肿瘤向一些复杂的手术进行过渡。
2 日间医疗发展瓶颈
2.1 医保政策支持存在地区差异全国各地区日间医疗的发展速度因医保政策的支持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日间医疗能走多远,全要靠医保支持,这已是行业内共识。目前,虽然部分地区日间医疗的诊疗花费、住院前相关检查费用纳入了当次医保结算范围[13],能按照常规住院采用医保结算,但大部分地区日间医疗仍采取按比例报销住院费用的方式结算,日间医疗患者住院前相关的检查费用尚未纳入住院报销范围[14],部分地区仍将日间医疗按门诊方式结算[15]。随着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DRG)支付方式的深入推进,提高DRG 入组率,赢得医保支持,日间医疗才能走得稳、走得远。因此,各地区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落实、完善政策保障,做好部门间政策协调,打破部门间政策壁垒,积极争取医保政策支持。
2.2 日间医疗发展不均衡我国当前日间医疗发展不平衡。虽然据统计全国已有60%以上公立三级医疗机构开展日间手术,但连续4 年在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网(National Clinical Improvement system,NICS)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各地区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差距很大,2022 年抽样调查2 400 余家医疗机构中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均值不超过20%。而发达国家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已超过80%[16-17]。因此,我国日间手术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全国各地区开展日间医疗大部分集中在区域内资源丰富、患者过剩、技术成熟的医疗机构。相较而言,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在医疗资源配置、病源与技术能力方面均缺乏优势,限制了日间医疗的横向发展。因此,合理资源配置、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加强医疗技术支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才能让更多的医疗机构顺利合理地开展日间医疗服务,通过分流缓解患者就医压力。
2.3 日间医疗开展的病种对“国考”的影响医疗机构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日间医疗发展方案。发展日间手术,提高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能够缩短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次均费用[18],但从绩效考核角度考虑,应把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发展到合理位置[19],盲目提高日间手术占比,或把低级别的门诊手术纳入日间手术,可能导致病例组合指数降低,影响绩效考核成绩。各医疗机构应以自身医疗技术水平为依托,合理选择开展日间手术病种,并对病种的选择实施动态管理机制,真正发挥“腾笼换鸟”的作用,为医疗机构释放更多的医疗空间,不断提高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为绩效考核产生积极意义的同时,也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日间医疗服务。
2.4 定义理解方向偏离日间医疗发展内涵目前,虽然国家部分政策文件中给出了日间医疗和日间手术的定义,但存在统计口径的不同,针对不同部门对数据采集要求、考核要求不同,导致各医疗机构在开展日间医疗服务管理中存在困惑。对制定日间医疗服务的运行流程、病历管理、质控等环节的同质化管理与评价造成一定影响,不利于日间医疗的内涵发展,不利于推动日间医疗的同质化和规范化发展。
3 日间医疗的规范化发展
3.1 构建日间医疗质控体系,推动日间医疗的同质化发展自2019 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持续开展日间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制定日间手术和日间化疗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已连续3 年在NCIS 进行全国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日间手术和日间化疗的质量指标数据填报情况趋于向好,部分质控指标如日间医疗取消率、随访完成率、并发症发生率等部分质控指标连续4 年正向发展,但因国家未出台统一的日间医疗的质控指标,对指导医疗机构在开展日间医疗的过程管理需持续完善。因此,做好日间医疗的质控体系构建研究,保障日间医疗的规范化发展势在必行。
3.2 兼顾日间医疗的质效平衡,助力医疗机构智慧化运营管理在日间医疗的快速发展阶段,医疗机构根据本机构的工作实践,因地制宜地遴选本机构适宜开展日间医疗的病种,实施医、护、麻、管一体化管理,做好日间医疗的全流程服务运行流程和质控环节管理,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借助信息化手段优化服务流程,做好终末指标的收集、分析和反馈,在持续做好医疗质量不断提升改进的前提下,提高医疗机构的运营效率及效益。
3.3 加强日间医疗的政策解读与宣传,助力医疗机构实现日间医疗的内涵管理因我国开展日间医疗的时间较短,各医疗机构对日间医疗的概念及内涵发展理念不够清晰,应扩大对日间医疗的政策解读和实践宣传。逐步让各医疗机构明确开展日间医疗的院科管理机制,运行管理、质量管理等具体管理要求与落实。让更多的人了解日间医疗的服务流程和意义,提高其选择日间医疗服务的信心,使患者放心就医,安全就医。
3.4 开展日间医疗的单病种质量全流程规范化研究,实现日间医疗精细化管理《医疗机构日间医疗质量管理暂行规定》的出台,为各医疗机构开展日间医疗提出了基本的宏观框架要求,建议医疗机构根据自身实际专科特点开展日间医疗单病种的全流程规范化管理。遴选医疗技术成熟安全的病种,制定单病种的全流程质量管理,实现单病种精细化管理。
4 展望
日间医疗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20],要做好高质量服务内涵管理,加强服务供给侧改革,提升医疗技术能力。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优化流程提升满意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医疗机构运营效率效益。强化医学科技创新,提升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各医疗机构要明确管理机制、做好统筹管理。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诊疗效率。日间医疗概念统一,实现同质化管理。开展专科专病的管理,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日间医疗质量控体系建设,保障日间医疗质量安全。总之,日间医疗的发展在做好质效兼顾的同时,应不断满足更多患者的就医需求、不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Author contributions】HAN Chao wrote the article.ZHU Xuemei and WANG Ying revised the article.SUN Hui constructed the writing ideas and structure of this article, and reviewd the article. All authors read and approved the final manuscript as submitted.
【Conflict of interest】The authors declare no conflict of 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