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的策略
2024-06-10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翠竹小学苗海荣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翠竹小学 苗海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其中项目化学习已经悄然进入小学数学课堂中。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强调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应提高对项目式学习的重视程度,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切实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进一步深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一、项目化学习引入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小学数学项目化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知识探究意识与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与协作能力。同时,项目化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在实践与反思中发挥自身潜能,深入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分享经验,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学习环境。
(一)提高课堂教学的包容性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在参与实际的、有意义的项目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教师开展项目化学习,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课堂教学的包容性。同时,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合适的项目,教师则可以结合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以通过项目化学习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项目化学习通常需要学生分组完成任务,这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合作的机会。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共同讨论、解决问题,以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在项目化学习中,小组成员需要共同完成任务,这有助于学生学会在团队中承担责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能力。此外,项目化学习强调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会合作。
(三)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项目化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同时,项目化学习中的很多问题都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运用逻辑思维。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锻炼逻辑思维。此外,项目化学习强调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和运用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发展实践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四)增强学生的反思能力
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需要不断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这种反思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复盘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项目化学习鼓励学生尝试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反思,分析哪种策略更有效,发现自身的学习短板,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标视域下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实践策略
项目化学习对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推进教学创新有着重要作用。尤其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项目化学习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走出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困境。因此,教师可以从具体的项目化学习步骤出发设计实践教学策略,通过明确项目目标、制定项目计划、实施项目任务、情境项目互动、项目成果展示、项目评估等完善项目化学习步骤,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和荣誉感,进一步真正提高自身的个性化学习水平,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下文以“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展开项目化学习活动分析,旨在提高教学的结构化与有效性。
(一)明确项目目标
项目化学习的优势在于能有效集中、整合教学内容,将零散的知识点以完整的项目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结构意识。要想发挥项目化学习的优势,教师需要从明确项目目标与主题入手,将某一知识模块作为核心点和出发点,围绕这一核心要求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同时,利用项目化学习开展知识融合和知识网络的构建,引领学生在项目目标与主题中深入知识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探索与协作互动的能力。
在设计“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项目化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解读教材内容,合理制定项目目标与主题,以目标明确学生学习的方向,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首先,本单元包括“信息窗一(时、分的认识)、信息窗二(有关经过时间的计算)、信息窗三(秒的认识)”具体教学活动,教师以“时间”为主题,引导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掌握“时、分、秒的认识”知识内容。
其次,为学生明确项目化学习目标:认识时、分、秒,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计算关系;学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体验时间单位,如1 分、1时等;掌握时、分、秒单位换算;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教师需根据项目教学目标确定项目主题——“制作钟表,尝试认识钟表中的时间”,然后将学生分为项目化学习小组,并为各组分配任务,保证每一小组组员都有特定的项目任务。如按照素材搜集、数据整理、知识分析、成果展示、材料准备等,引导各组成员结合自身能力选择适合的职位,实现互动交流。
(二)制定项目计划
新课改指出新时代教育和科研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项目化学习的框架构建应当加强对学生主体的重视,合理为学生建立框架学习体系,整合促进学生发展的教材资源与内容。此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制定项目化学习任务,以任务为引领满足学生的差异性与学习需求,保证项目化学习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首先,明确教学重难点。结合自身生活经验,体会1 分、1 时,认识钟表上表示的时刻;学会时、分、秒之间的换算,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生活中与时间有关的问题;能正确分配、运用时间,增强珍惜时间的意识。
其次,制定项目计划。创设情境,为学生播放与时间有关的动画视频;实践操作,鼓励各组自行设计与制作钟表,并在钟表中拨弄时间;构建问题情境,引导各组依托问题思考与时间相关的知识点;各小组需通过实践操作,尝试分析时间单位的换算率。
最后,制定项目任务。认识时、分,感悟1 时、1 分的时间跨度;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学会1 时=60 分;认识秒在生活中的运用,如计时、倒计时等。然后,教师继续引导各组通过难点、计划、任务的三重教学指导,养成珍惜时间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感悟数学学科知识的魅力。
(三)实施项目任务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载体,在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活动中,教师应立足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项目实践中设计项目任务,以学习任务为引领确定项目化教学课时与内容,提升学生对项目式学习的关注度,使其沉浸其中进行项目探索。同时,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编写适合的项目化学习方案,以提高小学数学项目化教学质量。
首先,教师需结合以上项目计划与项目任务合理安排项目课时。
课时一:认识时、分。
课时二:计算时间,掌握时间换算单位。
课时三:认识秒,了解秒在生活中的运用。
课时四:制作钟表,在钟表中展示时间。
其次,结合课时教学设计项目任务。教师提出问题:“钟表上有哪些数学知识是你知道的?分针走一圈是多少?时针是怎么走的?分针与时针是怎样一起运动的?几时几分应该怎样表示?”以此落实任务一。
再次,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引入教学场景——“校园歌曲大联唱开始时间是10 时35 分,结束时间是10 时55 分,那么这次节目演了多长时间呢?”(小组互动,结合教材内容和案例进行问题分析)以此落实任务二。
最后,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春晚倒计时、100 米短跑计时、电脑开机自检时间、火箭发射时间倒计时等,以生活案例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培养时间观念。同时,教师需引导各组准备材料,如硬纸板或者厚纸张、钟指针、钟盘、钟芯、钟摆、胶水或双面胶、剪刀、铅笔和尺子、彩笔和颜料等。各组需借助网络资源搜集钟表制作过程,以完善本次项目化学习钟表制作实践活动,在趣味活动中增强学生的探索兴趣。
(四)情境项目互动
情境创设可以引发学生自主研究与独立思考,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实现知识点的整合与探究。在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活动中,通过项目目标、项目主题、项目计划、项目任务的落实,项目化学习可随之进入正轨并有序推进。因此,教师要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入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与实用性,快速理解所学内容,以生成强烈的自主探索意愿。同时,教师还可以依托情境调动学生的经验、感观,从多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分析和理解数学知识。
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学校需要举行元旦联欢会,但是需要合理安排每一个节目演出的时间,才能保证联欢会的有序进行。”以此引入项目主题,并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展开深入探究。
问题一:学校应该怎样合理安排节目演出时间?引导各组拿出事先准备的钟表,并为学生搜集各项演出节目,组织各组结合钟表进行演出节目时间的选排。
任务二:联欢会中每一个节目时刻相差多少时间?各组需发挥想象,将“1 分钟”利用起来。
问题三:联欢会开始与最后节目演出相差多长时间?各小组需在生活情境中合理安排演出节目,以实现联欢会的有序开展。
媒体情境创设: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新年钟声倒计时的画面视频,以动态化视频为引领,促使学生感受时间的长短。
任务一:倒计时是按照哪一时间单位计算的?(小组讨论,总结出时间单位“秒”)
任务二:钟面上,怎样计量“秒”?(小组结合教材内容与制作的钟表,用语言描述“1 秒”,体会1 秒的价值)以此通过双重情境创设增强学生的数学感知,以深入学习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
(五)项目成果展示
项目化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效果,还能为小学数学教学开辟新的发展路径。教师需要重点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知识体系以及方法技巧的应用,加强对知识资源的整合、对任务问题的合理设计,寻找更加适合的实践切入点。同时,教师还需重视学生项目化学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分组撰写项目总结报告,包括项目背景、目标、内容、实施过程、成果和反思等部分,以此规范项目化学习活动的开展,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小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时钟制作成果展示:学生分组制作时钟,使用纸盘、彩笔、剪刀等材料和工具设计独特的时钟外观和指针;介绍自己小组的时钟设计,说明时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展示时钟的使用方法;其他小组对展示的时钟进行观察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时间表设计展示:学生分组设计一天的时间表,包括起床、上学、上课、休息、娱乐、睡觉等时间点;介绍自己小组的时间表设计,说明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分享时间管理经验。以此展示、肯定学生的项目学习成果,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教师还可以组织“时、分、秒”知识竞赛,检验学生的项目成果,包括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等形式,测试学生对时间单位、计算方法和时间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促使各组学生分享学习经验和心得体会,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六)做好项目评估
评价体系作为总结项目化学习应用成效的关键措施,教师要利用好教学评价,不仅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上也要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结合学生在项目化学习各个环节中的表现给予综合性评价。
过程评价:根据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从参与度、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结合学生在“时、分、秒”情境中的探索过程、知识掌握情况开展过程性评价,在表扬与激励中肯定学生的学习。
结果评价:根据学生“钟表制作”的项目成果,从内容掌握、实践能力、展示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发现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明确学习方向。
三、结语
新课标视域下的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教师需要认识到项目化学习的重要价值,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做好对项目化学习的教学规划,明确项目目标、制定项目计划、实施项目任务、创设项目情境、展示项目成果、完善项目评估。有效依托项目化学习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其探究知识的内核,学会学习,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开放、多元、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