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邪扶正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之思路 *
2024-06-08高逸爽胡洪贞
高逸爽 胡洪贞 周 乐 韩 聪 李 伟※
(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二科,山东 济南 250000)
肾为先天之本、阴阳之根,诸多疾病在发展后期可影响肾脏,所谓“久病及肾”即是如此。糖尿病作为现代临床常见病,其临床表现与古代“消渴”“尿浊”“水肿”等疾病有着相似之处,而糖尿病后期导致的肾脏病变又与中医“久病及肾”理论有相似之处。中医经典《圣济总录》有云:“消渴……此病久不愈,能为水肿痈疽之病”,《仁斋直指方》云:“消渴……甚而水气浸渍,溢于肌肤,则胀为肿满”,均指出消渴日久可并发水肿、胀满。汉代张仲景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十分注重气、阴津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协调作用,如《金匮要略》中言:“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伤寒论》中言:“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现代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时亦可参考仲景治消渴之法,从气与阴津二者协调关系出发,辨证治疗DKD。笔者认为,DKD的发病以阴亏肾虚为本、水湿蕴积为标,总体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1 DKD病机 本虚标实
1.1 仲景从阴亏肾虚治疗消渴DKD患者早期虽有糖尿病常见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质量减轻”,但并未有明显与肾脏病变相关的临床症状。随着患者病情发展会出现进行性进展的蛋白尿、水肿、肾功能异常等。中医经典《金匮要略》针对“消渴病”有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肾气丸方由生地黄、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炮附片8 味药组成,其中炮附片辛热可温补命门之火;桂枝辛甘而温,温阳化气,合附片可补肾脏之阳,取从阳引阴之义;重用生地黄以滋阴补肾,“二山”可滋补肝脾、益阴涩精,辅佐生地黄滋补肾阴;泽泻、茯苓渗湿泄浊,通调水道以消阴翳;牡丹皮辛苦入血,伍桂枝以调血中之滞。诸药共用以治消渴。仲景用肾气丸方治疗消渴的思路,可提炼为滋阴固肾之法,其病机可概括为阴亏肾虚。仲景针对消渴的论述与DKD 早期临床症状相似,在中医“异病同治”思想指引下,笔者认为,依据肾气丸治疗消渴的滋阴固肾法也可对比治疗DKD等现代糖尿病相关疾病。
1.2 阴亏肾虚为本人体内阴津的生成、布散情况与DKD的产生密不可分,前文所述DKD的病机阴亏肾虚即指人体内阴津不足、肾脏亏虚。人体津液丰沛时,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腑通过共同作用,升清降浊,全身津液得以运化输布、循环无端。中医认为肾为水脏,“封藏之本”,内有先天之精,可藏精、纳气,加之肾主水,肾对全身的津液具有调控作用。当人体阴津不足时,人体津液代谢出现障碍,可影响肾的诸多功能。中医所言“精”为人体之精华,与现代医学中“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相似,当肾失固摄,精泄于外,随尿排出,即为现代医学所称“蛋白尿”;肾主水功能失调,不能调控津液则患者可见水肿。肾脏诸多功能异常,均根于肾气不足。因此,体内阴津与肾脏功能在DKD 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1.3 水湿蕴积为标津亏日久则生气、载气之力弱,人体气虚之象显现。而气虚无力运化体内仅存的少量阴津,则阴津难以布散全身,后期阴津转化为湿浊。湿浊水毒进一步加重病情:其泛于四肢则为水肿;留滞于肾、膀胱则为尿浊,发为本病。
1.4 虚实夹杂 合而为病笔者认为,DKD 是阴亏肾虚、水湿蕴积共同作用的结果,虚实之邪夹杂,合而发病。阴津亏虚则人体代谢失常,久病及肾,肾之气化失司又反向影响阴津在体内的代谢,此为虚实夹杂之一。津能载气、养气,津亏日久,气亦虚损,气虚无力运津,津化为湿浊,积于体内,走窜之时,侵袭各方,此为虚实夹杂之二。二者共同作用发展为DKD。
2 DKD治法 益气养阴 化湿利水
笔者认为,针对DKD,原则上以标本兼治为大法,以化湿利水治其标、益气养阴治其本。化湿利水之法应中病即止,而益气养阴则需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常人本应正气充沛,是以《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然糖尿病患者,以气、津失和为主,代谢机能紊乱,本已正气不足,加之病情迁延,日久入络及肾,则发为肾病。《黄帝内经》有云:“肾者水脏,主津液”,肾脏受邪,体内津液运化异常,气虚而无力运化津液,津液代谢异常化为湿浊,后酿为水湿之邪,漫于脏腑三焦,最终导致人体阴阳逆乱。故治疗本病,益气养阴并行为纲,以化水湿、通小便为要,纲要并施,邪去正安且正归元回。
2.1 以益气养阴为纲消渴一病,实为气津两伤之病,“阳化气、阴成形”(《黄帝内经》),故而津伤应治以补阴生津。津伤日久,则肾气不固,调控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即为肾病。故应以益肾气、补阴津为治疗大纲,临床多用参芪地黄汤加减以调节气津两伤之证。参芪地黄汤以六味地黄汤为基础,去泽泻,加人参、黄芪二药。原六味地黄汤以“三补三泻”之法补肾滋阴,重用熟地黄为君可滋阴补肾,山萸肉、山药入肝脾、养精血;原方中有泽泻、茯苓二药取利水渗湿化浊之效,泽泻是利水渗湿之要药,患者津液已伤,不应雪上加霜,故去泽泻一药。牡丹皮一味用以清肾虚产生的虚热,又有活血之功,防止患者久病生瘀。加入人参、黄芪可以助阳化气,气助津行可调节水液循环。人参“生津止渴”之功于此方中具有大用:一则补津,于根本上治疗津伤之证;二可止渴,从症状上治疗患者“口渴”之症。研究[1]证实,黄芪及其提取物可以显著减少蛋白尿、改善低蛋白血症,能够明显改善DKD 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尿白蛋白排泄率。研究[2,3]发现,黄芪能够改善早期DKD 患者的高过滤、高灌注状态,同时双向调节人体免疫反应,降低尿蛋白。人参中的人参皂苷则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功能[4]。山萸肉和熟地黄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对缺血性肾脏起到保护作用,降低尿蛋白水平,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临床研究[5]表明,参芪地黄丸可从改善肾血流状态、促进肾小管分泌等方面改善DKD 患者肾功能。诸药合用,从本论治,诸症可缓,而后配伍化湿利水之药则诸症可解。
2.2 以化湿利水为要《金匮要略心典》有云:“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由此可见,人体的“毒”是邪气蕴结所致,而邪气又有虚实之分。糖尿病患者,体内津液运化障碍,津液酿为湿毒,即为实邪。笔者认为,湿毒乃DKD的重要发病因素,治疗时应注重对湿毒的攻伐,故应使用利水药以化湿利水达到解“水毒”效果。研究[6]表明,具有利水化湿功效的代表药物大腹皮中含有生物碱类、酚类、油脂类、黄酮类、鞣质、萜类和甾类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但由于针对大腹皮提取物的作用机制缺乏实验验证,大腹皮治疗水肿仅以中医经典名方的形式存在。此外,肾间质纤维化是DKD早期重要的病理改变[7]。渗湿利水药物茯苓皮中的羊毛甾烷三萜和3,4-开环羊毛甾烷三萜类化合物可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通路发挥抗肾脏纤维化作用,进而缓解DKD 临床症状[8]。甘遂、牵牛子可峻下利水,《神农本草经》言甘遂一味“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名医别录》言牵牛子“主下气,疗脚满水肿,除风毒,利小便”。结合消渴的病机特点,在化湿利水的同时需要益气养阴,扶正补虚在DKD的中医治疗中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3 验案举隅
李某,男,70岁。2021年10月7日初诊。主诉:反复双下肢浮肿3 年余,血肌酐升高1 个月。患者既往糖尿病史18 年,现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50 R,早8 U,晚6 U;空腹血糖控制在8 mmol∕L左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8 年。刻诊:全身浮肿,乏力,腰酸痛,腹胀,食欲不振,口渴,无胸闷心慌,双脚趾麻木,视物模糊,纳尚可,眠差,易醒,夜尿1~2次,日尿量约为600 mL,尿中大量泡沫,大便2 d 一行,质可。舌质红、舌边少苔,但舌苔中部偏于厚浊,脉细无力。泌尿系B 超提示:前列腺增生,膀胱尿潴留。西医诊断:慢性肾脏病(3期)-DKD(5 期);中医诊断:慢性肾衰(脾肾亏虚,湿浊潴留)。辅助检查:尿蛋白13.20 g∕L(参考区间0~0.10 g∕L),治法:益气养阴、化湿利水。方选参芪地黄汤化裁。处方:党参15 g,黄芪40 g,生地黄20 g,山药15 g,茯苓15 g,山萸肉15 g,牡丹皮10 g,泽泻15 g,茯苓皮15 g,大腹皮15 g,车前子(包煎)15 g,甘遂(冲服)1.5 g,牵牛子10 g,甘草3 g。15剂,每日1剂,水煎400 mL,早晚2次餐后温服。
10 月21 日二诊:患者全身浮肿减轻,乏力,腰酸痛,腹胀,食欲不振,口渴,无胸闷心慌,双脚趾麻木,视物模糊,纳尚可,眠差,易醒,夜尿1~2次,日尿量约700 mL,尿中大量泡沫,大便每日2~3 次,质可,整体舌红少苔,浊腻苔有所改善,脉细无力。测尿蛋白8.99 g∕L。上方去甘遂、牵牛子、车前子、大腹皮、茯苓皮、泽泻。10 剂,每日1 剂,水煎400 mL,早晚2次餐后温服。
10 月30 日三诊:患者全身浮肿减轻,乏力,腰酸痛,口渴,腹胀及食欲不振好转,无胸闷心慌,双脚趾麻木,视物模糊,纳尚可,眠差改善但仍易醒,夜尿1~2次,日尿量约700 mL,尿中大量泡沫,大便每日一行,质可,整体舌红薄白,仍有浊腻苔,脉缓。测尿蛋白7.11 g∕L。处方:上方继服15剂。
11 月15 日随访:患者浮肿基本消退,乏力、腰酸痛、睡眠情况缓解,口渴,腹胀及食欲不振等症状未发。尿蛋白控制在4~5 g∕L。
按语:本案患者为老年男性,发育正常,肾病病容,素有消渴病,患病日久,迁延不愈,气血津液运化失司,影响肾之气化,津液匮乏而呈阴亏肾虚之象,可见周身浮肿、腰酸痛;消渴津亏日久,津液布散失常,体内无津液上乘发为口渴;久病之人气血亏虚,加之津亏肾虚,患者脾气虚之象已现,则乏力、食欲不振。肾亏加之脾气虚,脾不升清,肾失封藏,可致尿中精微物质无法固封于体内而形成蛋白尿;《黄帝内经》言:“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人体清阳出于上窍则为汗,走于下窍则为二便。患者气血亏虚,浊阴无力下行而现大便秘结,2 d一行。另有气虚并湿浊,膀胱之水液无力下行;但夜间眠时,阳入于阴,阴主司全身,同属阴象之津液亦借力发挥,综合影响而出现夜尿增多症状。阴亏肾虚而见舌红少苔之象,然患者湿浊酝酿,故其舌中有浊腻之苔;脉细无力亦是阴亏肾虚之象。治以化湿利水、益气养阴,给予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参芪地黄汤首见于《杂病源流犀烛》,原方用于治疗脾肾不足、气阴两虚,现代医家不断总结经验,拓展此方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DKD[5,9,10]、肾小球肾炎[11,12]等。本案中,方以参芪地黄汤为主,重用生地黄以滋阴补肾,从本论治;以大剂量黄芪助脾肺之气,而党参合黄芪可充盈元气,使阳生有源,共同与生地黄、山萸肉滋阴补肾产生协同作用;茯苓、山药补脾肾、健中焦,使气血生化有源。患者主诉以水肿为重,因而增加茯苓皮、大腹皮、甘遂、牵牛子等利水之药,兼以化湿利水;车前子可利尿通淋,减少蛋白尿。诸药布散周身,标本兼治,发挥作用。二诊时患者湿浊之邪有所改善,故去利水之药而以参芪地黄汤为主方,固本培元。纵观全方可分参芪地黄汤与茯苓皮、大腹皮、甘遂、牵牛子等药组成的利水化湿方两部分,参芪地黄汤从本而治,益气养阴;化湿利水方从标而行。药证相合,诸症缓解。
4 结语
DKD 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显著。笔者受张仲景治疗消渴启发,探讨参芪地黄汤与化湿利水方协同治疗DKD的效果。DKD的病机特点是阴亏肾虚、水湿蕴积,治法为益气养阴、化湿利水。临证时应根据患者体质进行辨证论治,顾护脾胃,扶助正气,适时使用利水药,知常达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