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学段语文趣味课堂教学策略探索
2024-06-08姜莲玉
姜莲玉
(福建省武夷山市崇安小学,福建 武夷山 354300)
“趣味课堂”顾名思义是让课堂具有趣味性特征。小学阶段趣味性的作用对于教师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都有一定的改进作用。教师探索趣味性教学方式,能够站在学生的视角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学生参与趣味性学习活动,能够借此活动找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应立足课本,在课本内容中深度挖掘趣味性元素;结合每节课中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趣味性的互动环节;依据课程主题,组织趣味性的语文教学活动;秉持趣味教学落实家校共育,引导学生拓展趣味性课外实践;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会语文趣味。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趣味教学现状
(一)无法抵达恰到好处的趣味性
对于教师而言,在小学低学段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发趣味性内容,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兴趣点。然而,低学段学生的自我意识还未完全觉醒,对于自己的喜好并无精准的定位。因此教师在捕捉学生的兴趣点时常常遇到无法突破的困境,从而使得语文课堂教学中无法抵达恰到好处的趣味性,进而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对学生有积极影响的语文趣味课堂。
(二)缺乏与语文课本之间的链接
教师在构建趣味课堂时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大多与语文课程内容无关,甚至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导致教师无法将学生的兴趣点与课本内容相关联。因此,教师在探索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趣味性内容与语文课本内容之间无链接的情况。由此失去构建趣味性课堂的初衷,偏离教师想要达到的理想教学效果。
(三)趣味元素缺乏以实践为依托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以面授的方式进行趣味性内容输出,让学生通过聆听来感受语文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其效果远不及引导学生以参与活动的形式感知语文课程的趣味性。究其根本是教师对趣味课堂的认知偏差,导致趣味性缺乏实践性活动的依托。
二、“双减”政策对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的影响
(一)回归育人本位
众所周知,小学教育中的工具性倾向一直是阻碍语文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太过于工具性的小学语文教育会导致教育趋向功利化,从而使语文教育偏离原有的基础性育人作用,导致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双减”政策的出台是阻止教育异化现象出现的有利因素。教师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作用上,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作用,使语文课程逐渐回归育人本位。
(二)促进均衡发展
“双减”政策落实后,减轻学生校内外学习压力,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成为语文教师进行教学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当学生的学习压力被减轻后,学生可以有更多的经历来挖掘潜能,不断优化除语文学科以外的其他技能,由此使学生能够趋向全面、均衡的发展。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能够不断获得综合实践能力发展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在语文学科中的全面发展。
(三)减负兼顾提质
对于低学段的学生而言,语文学习负担过重对其个人发展以及对语文课程的认知都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在“双减”政策落实后,“减负提质”成为焦点话题。教师在研究“减负”的过程中发现,提升教学质量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有着必然联系。因此,为了实现科学减负,教师必须要提升语文课程的教学效率,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让学生高效率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达到课下减负的目的。
三、新课标中对小学低学段语文课程的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教师需要不断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的兴趣,让学生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想法。因此,教师在汉字教学中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师需要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汉字的探索热情,让学生学会独立识字、写字,在汉字学习中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二)阅读与鉴赏
小学低学段的阅读教学,教师应当将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兴趣上。低学段的学生对于语篇阅读还有些许生疏,甚至许多学生不能完全理解语篇中的语句。因此,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对语篇中的内容充满兴趣。教师还可以引领学生进行与其认知水平相匹配的整书阅读活动,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阅读的题材,使其能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书籍。
(三)表达与交流
在小学低学段教学中,学生的书面表达以及口头表达能力都亟待提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应当先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让学生愿意开口讲话,也愿意将自己想说的话进行书面表达。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带领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帮助学生找到可以表达的话题,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勤于思考。
四、小学低学段语文趣味课堂教学策略
(一)立足课本,深度挖掘趣味元素
教师要想在语文课堂上充分展现趣味性内容,且不偏离本课教学主题,则应深度挖掘教材中带有的趣味性元素,由此在教学中全面展现语文课程的趣味性,将趣味与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深度融合。为此教师应当从分析课本内容入手,尝试在教材中搜集能够体现课程教学趣味性的主要元素。例如:一年级上册“课文2”分别包含《影子》《比尾巴》《青蛙写诗》《雨点儿》四篇课文,教师通过分析发现,这四篇课文与学生所熟知且感兴趣的“自然界”相关。鉴于本单元的主题为“想象”,教师认为本单元课堂教学中,可提炼的趣味元素为“探索自然,热爱生活”。在这一要素的引领下,教师围绕语篇的具体内容,分别从不同的切入点入手,引领学生进入不同领域的自然探索,将课文中的自然元素运用图像、音频等形式展现出来,从而使趣味元素具象化,使学生通过眼观、耳听甚至是手触来获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从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二)结合内容,设计趣味互动环节
互动是活跃课堂的重要手段之一。互动种类的丰富性决定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在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而设计互动环节,以此来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了解,从而使语文学习氛围更加融洽。在构建趣味性语文课堂时,教师也应基于上述内容设计互动环节,让每一环节带有趣味性特征,使学生在趣味互动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影子》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对“影子”有更加深刻地了解与认知,可设计“手影”环节。在此环节中,教师将幕布放下来,并打开投影仪,由此为“手影”互动环节的开展布置场地。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可以自由上前来展示自己会的手影技能;也可以自由结成小组展开手影小组比拼。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语篇的含义,并且还能在学习与实践中获得做手影的体验,从而使其沉浸其中,感受语文课程学习的乐趣。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带有趣味性的课堂互动环节,让学生感受到互动的乐趣与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
(三)依据主题,组织趣味教学活动
部编版教材的单元设置中,都包含特定的主题。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应当更加注重语文课堂教学的主题性,让主题意义贯穿于语文教学始终。主题的存在是为了串联单元语篇,同时也是为了实施任务式的教学策略。而主题的存在也可以为语文课堂增添趣味,比如教师可以依据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例如: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为“家乡”。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并积累语言。为此教师以“我的家乡”为主题设计相关活动。教师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所学到的表达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家乡特色。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该项活动,活动中学生分享自己的家乡,讨论家乡的特色,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现家乡的文化。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将自己引以为傲的家乡特色以具象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且与组员合作,将各自的成果汇集成最终的小组学习成果。在成果汇报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合作而成的成果展现出来。由此强化学生的活动体验感,让学生感受到参与活动的乐趣。
(四)家校共育,引导拓展课外实践
家校共育是当下有名的教育理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并不是毫不相关的两部分,而应当保持长久的关联。学校与家庭是小学低学段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低学段学生正在经历幼小衔接过渡,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思想意识都待被转化,而辅助幼儿有所转变的不只有教师,还应有家长的引导。因此,教师应从课上链接课下的角度出发,立足家校共育,从趣味教学的角度出发探索新的语文教学路径。例如:童话故事是低学段语文教材中常出现的题材。教师在为学生布置课下学习任务时,要求家长参与其中。比如教师会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童话故事。学生阅读完成后,需要将故事完整地讲给家长听,而家长也要对学生的讲解进行提问,从而营造良好的亲子互动学习氛围。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求家长与学生围绕某一篇童话故事进行演绎,让家长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童话故事内容。由此在拓展课外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链接,使家庭教育能够与学校教育保持信息统一,在趣味的实践活动中共同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五)自学培养,合作中体会趣味性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在低学段教学中进行。因此,教师在探索趣味性教学的过程中,也不应忽略开发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自主能力被充分拓展。为此教师开展带有趣味性的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多次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或者是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小蝌蚪找妈妈的路线图。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并且通过合作来整理绘画思路,最终形成绘画成果。这一过程教师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探索语文知识的乐趣。除此之外,教师还会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而准备的过程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进行。学生围绕课文展开讨论与排练,从而为学生增设自主性的语文学习环节,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六)强调激趣,落实趣味引领策略
学习兴趣是引领学生持续探索语文知识的前提条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为了让学生找到学习语文知识的原动力,教师应在趣味教学中精准捕捉学生所感兴趣的关键信息,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落实以趣味为引领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例如:在实现激趣之前,教师应当切实了解低学段学生的兴趣点,从吸引学生的点出发展开思考。经过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教师了解到,低年级的学生普遍对游戏活动感兴趣,游戏的愉悦氛围和超强参与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此,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在语文课堂上开展与课程相关的游戏活动。比如教师从《我是什么》这篇课文中延伸出“猜猜我是谁”的猜谜游戏。学生在课文中学习到根据物质特性猜出物质名称的方法,将其延用到猜谜游戏中,实现在体验游戏乐趣的同时夯实所学知识的效果。由此,语文课堂因有游戏的介入而变得多姿多彩,而学生也因课堂的多元化而对语文学习更加感兴趣。
(七)聆听心声,掌握学生的兴趣点
在上一论点中教师曾提到,通过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而得知学生的兴趣点,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展开趣味教学活动。由此可知,教师了解学生兴趣点的手段尤为重要。身为教师,不仅要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能,还要切实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考虑。因此,教师应当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扮演聆听者的角色,耐心聆听学生的心声,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让趣味课堂教学的构建更加精准、有效。例如:教师会参与学生的课间活动中,与学生进行近距离交流。教师还会对学生发起提问,以此来建立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捕捉关键信息,整合学生的兴趣点,找出学生普遍感兴趣的事物,以此为切入点掌握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感兴趣的方向。除此之外,教师还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私下交流,询问学生近期所遇到的学习困难,让学生能够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还会逐一询问学生所感兴趣的事物,让师生的关系更加亲近,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低学段趣味语文课堂的构建,教师应从切实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层面出发,了解学生所热衷的事物,将其与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深度融合,让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被激发,让学生带着更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从而使其有效提升语文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