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MS模型的中国陶瓷出口增长成因分解

2024-06-07曹传响邢丽荣

山东陶瓷 2024年3期
关键词:陶瓷产品

曹传响 邢丽荣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世界贸易格局的转变,研究中国陶瓷出口发展对调整中国陶瓷未来出口战略有重要意义。基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资料,通过分析2003—2022年中国陶瓷出口规模、出口市场和出口结构等方面的现状,采用恒定市场模型探讨中国陶瓷出口贸易规模不断增长的原因。研究表明:国际市场陶瓷需求的增加是促进中国陶瓷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竞争力效应和交叉效应在中国陶瓷出口增长过程中为负,中国陶瓷出口在产品结构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間。因此,要实现中国陶瓷出口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开辟新的陶瓷需求市场,提高陶瓷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优化陶瓷产品出口结构,制定差异化出口策略等。

关键词:陶瓷产品;出口现状;CMS模型;市场增长效应

陶瓷在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都有着大规模的生产和消费。作为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的贸易规模整体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基于UN Comtrade数据库资料统计,2003—2022年,20年间世界陶瓷出口规模由241.4亿美元增加至764.4亿美元,年均增长比例为6.25%,说明世界陶瓷产品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在这期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制造能力显著提升,中国陶瓷的出口规模也有新的突破,但是中国陶瓷出口“以量取胜”的道路却出现发展困境[1],高端陶瓷产品缺失及产品同质化严重,反倾销调查持续增加等已严重影响我国陶瓷在国际市场上的现有竞争优势。《“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优化产品出口将成为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则[2],故陶瓷出口的转型发展刻不容缓。因此,本文客观分析中国陶瓷的出口现状,对中国陶瓷出口规模、出口市场和出口结构等进行事实说明,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陶瓷贸易竞争力,然后运用CMS模型(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中国陶瓷出口不断增长的原因,这对于扩大中国陶瓷出口规模,优化中国陶瓷出口结构,推动中国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国陶瓷出口现状分析

1.1 中国陶瓷出口规模呈稳定增长趋势

尽管我国陶瓷在国际市场上面临人民币汇率波动、关税壁垒以及各种贸易摩擦的困境,且长时间受到国外反倾销影响,我国陶瓷出口仍有非常好的成绩。基于国内的政策优势以及资源支持,中国陶瓷在世界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迅速上升,中国成为国际公认的陶瓷生产与贸易大国。具体来看,中国陶瓷出口额的增长速度较快,从2003年的29.6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263.4亿美元,这一时期出口额总体上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从2016年开始,伴随着世界陶瓷市场规模的降低,我国陶瓷出口额有所减少,降低到194.2亿美元。然后直到2021年我国陶瓷出口额为306.9亿美元,超过2015年。2022年我国陶瓷出口额又得到新的突破,到达了新的峰值,为324.8亿美元。在2003—2015年中国陶瓷出口占世界陶瓷出口的比重从12.3%增加到46.0%,到达近10年的峰值。但之后随着世界陶瓷市场需求的降低,中国陶瓷出口额开始降低,其占世界陶瓷出口比重也在降低。2017—2022年中国陶瓷出口占世界陶瓷出口的比重逐渐由37.5%恢复到42.5%,虽然比重仍低于2015年,但差距在逐渐减小。总的来看,2003—2022年,这20年中国陶瓷出口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中国陶瓷出口情况见表1和图1。

1.2 中国陶瓷出口市场呈多元化趋势

出口市场多元化有助于我国陶瓷出口摆脱因市场过于集中而引起的贸易风险,使陶瓷出口在未来取得新的突破。中国陶瓷出口在面临关税壁垒、贸易摩擦等影响下仍能保持稳健增长,多元化市场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是中国陶瓷出口保持进一步增长的基础[3]。2003—2022年中国陶瓷出口国家的数量实现稳定增长,出口市场结构逐步优化,已经向全球 200多个国家或地区出口陶瓷产品,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国家以及东盟等市场的扩展,中国陶瓷出口市场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2003年以来我国陶瓷出口市场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是从整体分布情况来看,出口市场主体逐步由欧美国家转变到亚洲国家,即形成了高度依赖亚欧市场的出口格局。2003年中国陶瓷出口排名前10的国家中,欧美国家占6个,而到了2022年,亚洲国家就占8个,出口市场重心产生转变。

二是出口市场逐步由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转变。2003年中国陶瓷出口市场规模排名前10(图2)的几乎全是高收入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以及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沙特阿拉伯、韩国等;而2022年中国陶瓷出口市场不仅包括老牌发达国家,许多新兴经济体、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也包括在内,其中越南、菲律宾、日本和印度尼西亚等成为中国陶瓷出口的重点国家。2022年中国陶瓷出口情况见图3。

三是陶瓷出口的集中度得到一定下降,出口重心不再集中于单一市场。具体来看,2003年中国陶瓷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仅有5个,依次为美国、日本、韩国、阿联酋和德国,其中美国所占比例就高达22.7%;而2022年中国陶瓷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扩大到57个,美国虽然仍排在首位,但所占比例降低到13.4%,这表明中国陶瓷出口对美国依赖度降低。此外,2003年出口规模排名前10的国家占中国陶瓷出口总额的54%,而2022年排名前10的国家占中国陶瓷出口总额的比例就降低到47.2%,陶瓷出口市场多元化转变趋势非常明显,出口市场进一步扩大。

1.3 中国陶瓷出口的产品结构出现改变

陶瓷是以黏土、天然矿物等为生产原料,通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等步骤制成的产品。根据其主要功能,陶瓷产品可以分为日用、建筑、卫生和工艺陶瓷等多个种类。2003—2022年期间,中国陶瓷出口的产品结构变化趋势见图4。中国陶瓷从以日用陶瓷和工艺陶瓷为主,多种陶瓷产品补充的早期出口结构,转变到现在的陶瓷出口产品多种类并行增长的产品格局[4]。中国出口的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和工艺陶瓷等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青睐。整体上看,工艺陶瓷和日用陶瓷的出口规模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但所占陶瓷出口总额的比重下降;建筑陶瓷前期出口规模较大,且增长速度仅落后于卫生用瓷;卫生用瓷的

出口规模不断增加,所占陶瓷出口总额比例不断上升,其在2018年出口额首次超过建筑陶瓷,是影响中国陶瓷出口规模恢复并取得突破的关键产品。2015年,中国建筑陶瓷出口总额高达110.2亿美元,成为中国首个出口总额突破百亿美元的陶瓷产品。中国陶瓷出口结构随着世界市场需求变化而呈现多元化转变。具体来看,中国日用陶瓷出口规模由2003年的9.8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81.1亿美元,建筑陶瓷出口规模由2003年的8.7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88.9亿美元,卫生用瓷出口规模由2003年的3.9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114.4亿美元,工艺陶瓷的出口规模由2003年的6.2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22.1亿美元。其中,2022年卫生用瓷占中国陶瓷出口总额的比重最大,为35.2%,且年均增长比例远超其他产品。

1.4 中国陶瓷贸易竞争力位于世界前列

贸易竞争力指数(TC)为一国产品进出口差额与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该指标避免了通货膨胀、汇率波动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可以客观比较不同国家的同一种产品所处于的竞争地位,即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处于竞争优势还是劣势。该指标范围为[-1,1],公式为:

TCij=Xij-Mij/Xij+Mij

TCij为i国家j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Xij为i国家j产品的出口总额,Mij为i国家j产品的进口总额。当贸易竞争力指数越接近-1时,说明该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弱;当贸易竞争力指数为0时,该国产品进出口水平相当;贸易竞争力指数越接近1时,说明该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强。

由表2可知,2003—2022年中国的陶瓷贸易竞争力指数在0.85~0.95之间波动,非常接近于1,在世界陶瓷主要出口国家中位列第一,说明中国陶瓷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处于绝对的优势。这主要由于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人工成本较低,我国陶瓷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水平的竞争优势。意大利、西班牙的陶瓷贸易竞争力指数比中国略低,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这也是导致中国陶瓷贸易竞争力指数出现波动的原因之一;德国、日本的陶瓷贸易竞争力指数在0附近,说明其陶瓷产品进出口水平相当;而美国、法国的陶瓷贸易竞争力指数在-0.5左右,表明美国、法国的陶瓷产品在国际市场处于绝对的竞争劣势,市场会选择其他国家的陶瓷产品对其进行替代;印度的陶瓷贸易竞争力指数从负变正,最高可达0.596,说明印度正在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在内部产业资源禀赋和外部有利环境的支持下,快速提升陶瓷出口竞争力,因此国际市场上的印度陶瓷已经成为中国陶瓷出口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

2 中國陶瓷出口的CMS模型分析

2.1 模型构建

CMS模型,即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由Tysynski在1951年提出,将某国在国际市场中贸易份额的变化归因于国际贸易结构变化和该国竞争力变化两部分[5],后经过多位学者的补充与改善,现已经成为研究国际贸易波动和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分析工具。该模型的使用前提: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和产品竞争力水平稳定,那么该国或者地区的出口市场份额不受时间变化的影响,始终保持一致。因此该模型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可以分解为结构效应、竞争力效应与交叉效应,而第二个层次是在模型第一层分解的基础上,将其分为市场增长效应与产品结构效应、综合竞争效应与产品竞争效应、净交叉效应与动态交叉效应。

本文采用Jempa修正后的CMS模型[6]探讨对2003—2022年中国陶瓷出口贸易的变化进行研究,具体模型构建如下:

CMS模型的第一层分解:

Δq=iS0iΔQi+iΔSiQ0i+iΔSiΔQi

CMS模型的第二层分解:

Δq=S0ΔQ+iS0iΔQi-S0ΔQ+

ΔSQ0+iΔSiQ0i-ΔSQ0+

Qt/Q0-1)iΔSiQ0i+

iΔSiΔQi-(Qt/Q0-1)iΔSiQ0i

上式中,Δq中国陶瓷出口规模的变化,S为中国对目标国家或地区的陶瓷产品出口总额占国际市场对目标国家或地区的陶瓷出口总额的比重,Si为中国对目标国家或地区出口的第i类陶瓷产品总额占国际市场对目标国家或地区出口的第i类陶瓷产品总额的比重;Q和Qi分别为目标国家或地区从世界市场进口的陶瓷产品总额和第i类陶瓷产品总额。0和t分别代表一段时间内的期初与期末年份,Δ为一段时期内期末与期初的差值。CMS模型分解效应说明见表3。

2.2 数据选取与说明

本文利用修正的CMS模型研究2003—2022年中国陶瓷出口不断增长的原因,采用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的HS编码分类标准,将陶瓷分为日用、建筑、卫生和工艺陶瓷四类。为了便于研究,根据表1和图1的中国陶瓷出口总额的变化情况,将2003—2022年分为3个时间段进行分析。第一阶段为2003—2009年,该阶段中国陶瓷出口发展平稳,规模增长幅度较小,加之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陶瓷出口增长出现停滞;第二阶段为2010—2015年,该阶段中国陶瓷出口持续增长,规模上升幅度较大;第三阶段为2016—2022年,该阶段中国陶瓷出口出现低迷,然后逐渐恢复并达到新的峰值。

根据中国陶瓷出口市场分析,2003年排名前10的国家或地区占中国陶瓷出口总额的62.9%,2022年排名前10国家或地区占中国陶瓷出口总额的47.6%,故综合选取美国、越南、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印度、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日本、新加坡、德国、英国、加拿大、中国香港共15个国家或地区进行研究分析。中国出口到这些国家或地区的陶瓷总额占据到中国陶瓷出口总额的60%左右,因此对这些国家或地区进行重点研究是具有代表性的,具体CMS模型测算结果见表4。

2.3 实证分析与结论

2.3.1 第一层次分析结果

根据第一层分解结果来看,第一阶段(2003—2009年)中国陶瓷的实际出口规模增加了19.79亿美元。其中,结构效应、竞争力效应和交叉效应均为正值,即对中国陶瓷产品出口均有着促进作用,其中竞争力效应的贡献率最大,为82.67%,这表明竞争力效应是第一阶段中国陶瓷产品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即中国陶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符合国际市场的实际需求,得到了各国对中国陶瓷产品的肯定,进而促进中国陶瓷出口规模的增加。交叉效应和结构效应的差距较小,贡献率分别为8.79%和8.54%,两者对陶瓷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虽然远落后于竞争力效应,但国际市场陶瓷产品的需求变化也有利于中国陶瓷产品的出口,可以刺激中国陶瓷产品发挥出口竞争优势,对中国陶瓷在国际市场上份额的增加有一定程度的促进。

第二阶段(2010—2015年)中国陶瓷产品实际出口额增加了15.57亿美元。其中对中国陶瓷出口规模增加发挥最大作用的是结构效应,贡献率高达94.93%,这表明该阶段国际市场对陶瓷产品需求十分旺盛,加之中国工业制造能力的提升,扩大了中国陶瓷产品的生产规模[7],因此有利于中国陶瓷的出口增长。竞争力效应为正,贡献率为4.43%,贡献率相较于第一阶段82.67%跌落78.24个百分点,即中国陶瓷的出口竞争优势虽然在世界市场上有了一定下降,目标国家或地区面临着同质化的陶瓷产品,但仍偏好于中国陶瓷。交叉效应贡献率为0.64%,远落后于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即世界市场陶瓷出口规模的变化与中国陶瓷出口竞争力变化的交互作用对中国陶瓷出口的促进作用较弱,中国陶瓷产品的出口正在适应世界市场需求的最新变化。

第三阶段(2016—2022年)中国陶瓷产品的出口较前两个阶段更加稳定,陶瓷出口额实际增加了24.61亿美元。其中结构效应的贡献率高达107.48%,这表明中国陶瓷出口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国际市场上陶瓷需求的增加和新兴市场的开拓,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陶瓷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效应和交叉效应均为负,贡献率分别为-6.26%和-1.22%,都阻碍了中国陶瓷出口额的增加,在这一阶段中国陶瓷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严重下降,产品质量受到国际高标准要求的影响较大,相比较其他的陶瓷出口大国已丧失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加之中低档陶瓷产品容易遭遇他国贸易双反调查[8],从而严重威胁中国陶瓷原有的国际市场份额。而且世界市场陶瓷产品的需求调整与中国陶瓷出口竞争力变化的协调程度较低,存在不匹配甚至冲突的情况,也对中国陶瓷出口规模的增加存在消极影响。

2.3.2 第二層次分析结果

根据结构效应的第二层分解结果来看,三个阶段中市场增长效应均为正值,在第一阶段中拉动中国陶瓷出口增加3.81亿美元,贡献率为19.25%,在第二阶段拉动中国陶瓷出口增加14.68亿美元,贡献率为94.28%,在第三阶段拉动中国陶瓷出口增加27.91亿美元,贡献率为113.41%,可见市场增长效应对中国陶瓷出口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加,即中国陶瓷出口越来越符合国际市场上陶瓷产品需求旺盛的趋势,特别是随着中国陶瓷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中国陶瓷出口面临的贸易摩擦、反倾销调查等不确定性风险降低[9],世界陶瓷进口需求的增加是中国陶瓷出口取得不断突破的关键原因。产品结构效应在第一、三阶段中贡献率为负,在第二阶段中贡献率为正,即中国陶瓷产品的出口结构在第二阶段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在第一、三阶段中与国际市场所需要的陶瓷产品存在一定的不匹配情况,中国陶瓷出口结构的变动不利于其出口额的增加,也是制约我国陶瓷出口份额进一步扩大的重要原因。

根据竞争力效应的第二层分解结果来看,综合竞争效应在第一阶段的贡献率为75.85%,拉动中国陶瓷出口增加15.01亿美元;在第二阶段的贡献率为7.32%,拉动中国陶瓷出口增加1.14亿美元;在第三阶段贡献率为-4.43%,中国陶瓷出口减少1.09亿美元。可见综合竞争效应对中国陶瓷出口的促进作用变得越来越弱而且已经有了消极影响,即中国陶瓷产品的整体出口竞争力正在逐步下降,在国际市场上已经不再具备整体竞争优势,印度、越南、泰国等国家凭借粗放式生产已经成为我国陶瓷的有力竞争对手,这些国家凭借更低的陶瓷价格正逐渐挤压中国陶瓷的低端市场份额,严重影响中国陶瓷出口的市场基础。同样的,产品竞争效应对中国陶瓷出口的影响由促进作用变为消极作用,三阶段贡献率分别为6.82%、-2.89%和-1.83%,即产品竞争效应在近几年来以消极影响为主导,陶瓷出口的产品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受到贴牌代工生产、设计工艺落后等问题的影响,部分中国陶瓷的出口产品达不到高端市场的准入门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MADE IN CHINA”标志的陶瓷产品是低品质、低价值的代名词,严重影响中国陶瓷出口在高端市场份额的突破。

根据交叉效应的第二层分解结果来看,净交叉效应与综合竞争效应的影响作用类似,对中国陶瓷出口的影响同样是由促进作用变为消极作用。净交叉效应在第一、二阶段均拉动了中国陶瓷出口额的增加,贡献率分别为11.16%和1.03%,即在前两个阶段中国陶瓷出口竞争力与国际市场上的陶瓷需求相符合,且中国陶瓷出口规模与国际市场需求两者变化的交叉作用有利于中国陶瓷出口,而在第三阶段则有了一定冲突,此时净交叉效应贡献率为-2.36%,对中国陶瓷出口额的增加有着不利影响。动态交叉效应则与净交叉效应的影响作用相反,在第一、二阶段中均为负值,贡献率分别为-2.37%和-0.39%,占比较小,说明此时中国出口份额增长较快的陶瓷产品与国际市场需求份额增长较快的陶瓷产品存在不一致情况,中国陶瓷未能及时适应世界上陶瓷出口结构的快速变化;而在第三阶段中动态交叉效应为正值,贡献率为1.14%,这说明中国陶瓷出口结构正在向世界陶瓷需求靠拢,而且国际市场与中国陶瓷出口结构变化的交互作用有利于中国陶瓷出口规模的增加。

2.3.3 实证结论

根据第一、二层分解的结果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2003—2022年影响中国陶瓷出口规模增长的主导因素有国际市场需求、出口竞争优势和出口产品结构。其中,市场增长效应即国际市场旺盛的陶瓷需求是促进中国陶瓷出口增长的关键原因,且影响作用呈现上升的趋势,说明中国陶瓷出口规模的增长顺应了国际市场上陶瓷需求旺盛的潮流,未来应继续开拓中国陶瓷出口新市场,坚持陶瓷多元化出口战略,实现中国陶瓷出口规模的新突破。

第二,陶瓷出口竞争力在中国陶瓷出口规模增长过程中的影响作用非常重要。2003—2022年间综合竞争效应和产品竞争效应由正变负,中国陶瓷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逐渐降低,赖以生存的市场竞争优势不断消失,产品价值和质量受到市场高标准要求的影响较大,其他国家的陶瓷产品正威胁中国陶瓷原有的市场份额,中国陶瓷出口的综合竞争效应和产品竞争效应已经成为出口的薄弱环节,严重制约未来中国陶瓷出口在高端市场份额的突破。

第三,陶瓷产品结构效应在中国对世界的陶瓷出口额增长过程中有一定的波动变化,但整体上呈现消极影响,即中国陶瓷产品的出口结构与部分国家市场需求出现不匹配情况。陶瓷出口未能及时适应世界上陶瓷出口结构的变化,而且贴牌代工生产低品质、低价值陶瓷的问题得不到相关企业的重视[10],为了短期内的市场收益损坏我国陶瓷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形象。即使当前我国陶瓷出口规模不断增加,但未来的增长速度有可能下降,不利于我国陶瓷出口未来的转型发展。

3 改善中国陶瓷出口发展的策略建议

3.1 加快开拓国际市场新需求,制定差异化出口战略

国际市场旺盛的需求是中国陶瓷出口取得不断增长的关键原因。首先,要保障好传统陶瓷出口市场业务,近年来欧美国家对陶瓷产品需求旺盛,出口潜力巨大,欧美市场有待进一步巩固和增加。在此基础上,中国陶瓷出口应坚持实施出口多元化戰略,加快拓展国际新市场,抵御国际市场的不确定风险[11]。“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与共建国家的陶瓷合作提供新的契机,这些国家多为新兴经济体,必将为未来中国陶瓷出口发展产生极大的助力。即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积极与中亚、西亚和东欧等国家展开陶瓷贸易合作,主动参与世界陶瓷展会,推动中国陶瓷产品“走出去”,提升中国陶瓷的国际知名度。根据目标新市场对中国陶瓷产品的出口策略进行差异化调整,做好市场具体划分与消费需求定位,实现陶瓷产品的本土化,做到出口的陶瓷产品与目标市场文化相吻合。例如向日本、韩国等国家重点出口日用陶瓷,做到产品的简约与小巧;向印度等宗教色彩浓厚的国家重点出口工艺陶瓷,将宗教文化加入到产品设计中,让我国出口的陶瓷产品实现多样化价值。总之要加大对“一带一路”国家市场的开拓,对目标市场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制定与当地需求相适应的出口竞争策略,避免在国际市场开展“一刀切”的销售和宣传方式,有助于扩大在特定市场的陶瓷产品份额,充分增加中国陶瓷产品在全球各地市场的适应性。

3.2 开展行业整合促进陶瓷产业转型,提高产品出口竞争力

中国陶瓷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逐渐丧失,综合竞争效应和产品竞争效应已经由正变负。最近几年,由于我国陶瓷出口一直保持较好的形势,陶瓷行业受到的投资有所增加,但中小陶瓷企业在技术能力、产品质量、设计工艺等方面与大型企业存在差距,这类企业为获得较高收益通常采取价格战等不当竞争,扰乱陶瓷市场交易[9]。因此必须加强中国整个陶瓷行业的集合程度,剔除没有生产资质和严重损害市场秩序的企业,实现更科学、更合理的产业分工合作,实现陶瓷企业在贸易市场的正规化竞争。一方面,鼓励大型集团对中小型企业开展收购兼并,扩大陶瓷产品生产和出口规模,在减少陶瓷出口企业数量的同时实现规模化生产,成立部分陶瓷高端领头企业,更有效遵守政府的相关出口要求,避免陷入低价竞争的贸易陷阱;另一方面,通过行业整合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与国际先进企业管理接轨,制定陶瓷产业转型发展的长期规划,不断提高中国陶瓷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使部分陶瓷企业由原来的代工贴牌转向生产自主品牌,降低国际市场波动对陶瓷出口的影响程度。更为重要的是,开展行业整合有助于生产技术的交流转移,实现陶瓷行业向高端价值链的进步。陶瓷企业更要加大设计工艺的创新投入,提升高端陶瓷的自主创新水平,如中国出口的耐高温陶瓷、电子陶瓷等在世界市场的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要加快提升中国陶瓷产品出口的技术附加值。

3.3 优化陶瓷出口结构,打造高端陶瓷品牌

当前我国陶瓷出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大而不强”,中国陶瓷产品的出口结构与部分市场需求不匹配,不能及时适应世界陶瓷出口结构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陶瓷生产方式较为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高端品牌建设。中国作为全球陶瓷文化最为丰富的国家,拥有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陶瓷发展基础。目前中国陶瓷生产行业集技术、资金和劳动力等为一体,要想拥有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高端陶瓷品牌,必须在未来陶瓷行业发展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陶瓷行业所需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实现规模效益减少生产成本,“以内助外”提升陶瓷出口效益。在陶瓷设计生产制作上坚持“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高端陶瓷品牌,通过自主创新带动陶瓷行业转型发展,实现陶瓷产品的精细化生产,将文化赋予到陶瓷设计中,从根本上解决产品低端化和同质化的困境,减少因为粗放式生产带来的风险。最重要的是,提高现有陶瓷出口产品质量,做好国际上的宣传推广,根据终端市场的需求调整陶瓷出口结构,提高对潜在客户的吸引程度,随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动态及时调整陶瓷出口策略,化被动为主动,放弃为短暂的市场份额领先而生产低端陶瓷产品的出口策略,逐步改善中国陶瓷出口的发展现状。

3.4 加快推动贸易谈判,完善沟通交流机制

加快推动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自贸试验区建设谈判,降低陶瓷产品进口关税,减少陶瓷反倾销调查,提升其与中国的贸易便利程度。为了国际陶瓷市场份额,可以进行陶瓷的合作生产,增进双方陶瓷企业的对话交流,加强双方海关的合作检查,争取实现“两国一查”,提高通关效率。考虑到印度、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陶瓷产品的出口贸易竞争威胁,中国应与陶瓷产品的主要市场保持良好的贸易关系,同时提升陶瓷产品的质量,降低中国陶瓷在国际市场的可替代性。积极创新贸易沟通方式,大力发展陶瓷跨境电商业务,创造和维护良好的贸易关系和环境。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实施,深化中国与成员国之间贸易自由化改革,积极开展对陶瓷产品降低关税的谈判。更重要的是,利用“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金融平台,加快推进贸易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陶瓷产品物流供应,建立陶瓷产品海外仓,合理规划陶瓷销售渠道与配送中心,提高运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实现陶瓷贸易的高质量发展。此外,政府更要为陶瓷产品的沟通交流提供助力,依托政府间的合作交流平台推广中国高端的陶瓷产品,让更多的中国陶瓷进入到全球中高端市场中,强力提升中国陶瓷产品出口的附加值。

参考文献

[1]者贵昌,韩丽星.中国陶瓷出口贸易波动因素分析:基于CMS模型的分析视角[J].国际经贸探索,2016,32(9):40-57.

[2]商务部新闻办公室.商务部发布《“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EB/OL].(2021-11-23)[2024-01-01].http://wms.mofcom.gov.cn/article/xxfb/202111/20211103220081.shtml.

[3]冯丹丹.中国陶瓷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的策略探讨 [J].对外经贸,2013(1):31-33.

[4]乔雯,张颖.中国陶瓷出口规模与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7(21):23-26.

[5]TYSZYNSKI M.World trade in manufacturing commodities[J].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1(19):272-304.

[6]JEPMA C J.Extensions and application possibilities of the constant market shares analysis:the case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export[D].Groningen:University of Groningen,1986:1-2.

[7]王軍.开放性的传统:观“2022‘新传承中国陶瓷艺术展”[J].中国陶艺家,2023(2):12-17.

[8]郭建芳.中国陶瓷出口现状、国际竞争力水平与产业转型思考[J].价格月刊,2017(9):82-85.

[9]韩静.我国陶瓷产品出口遭遇国际贸易救济措施的原因及应对策略[J].江苏商论,2021(7):59-63.

[10]王世群.我国陶瓷出口贸易态势及优化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17(11): 49-52.

[11]高越,魏俊华.RCEP区域价值链构建及其效应:基于制造业行业层面的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9(3):28-44.

(责任编辑:刘 丽)

猜你喜欢

陶瓷产品
基于景德镇地域文化的陶瓷产品设计分析
数字媒体技术在陶瓷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的视觉美感与当代陶瓷艺术设计
“简约”理念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表达
VR技术在工业陶瓷产品展示中的应用*
浅谈模块化设计在陶瓷产品设计领域的应用
陶瓷产品传统展示与VR展示模式比较分析探讨
基于“慢生活”设计理念的陶瓷产品设计研究
室内环境中的陶瓷产品设计分析
2017年1~2月陶瓷出口量同比下降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