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校园欺凌,教师可以做些什么
2024-06-07沈丽新
沈丽新
学生到学校来,除了学习各种课程,还要学习与家庭以外的人——尤其是同龄人的相处。学生习得与他人良好相处的技能,能够帮助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每一个学生在与同伴的相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矛盾。而每一次的和解,都将是成长的助力。
“矛盾”一般发生在势均力敌的双方之间,会不断产生,也会不断化解。在成年后的回望中,是不失温馨的童年记忆。但如果是一方绝对强势、一方绝对弱势,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其实已经不是“矛盾”,而是“欺凌”了——对于弱势的那方而言,是日后回忆里的阴影,需要用漫长的时间去自我修复。对于年幼的小学生而言,同伴欺凌的后果也许不会特别严重,但在现实中,触及法律的个案也时有耳闻。
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之间的矛盾,以防升级为同伴欺凌。那么,关于校园欺凌,教师可以做些什么呢?
要杜绝“软欺凌”的产生
我曾经目睹过:一年级七八个学生在走廊里练习站队,管理者不是教师,而是同班同学。那个年幼的管理者一板一眼地训练大家列队,对表现欠佳的同学,她会走过去踢对方的脚踝,并训斥道:“站好!”这当然未必是班主任的授意,但当班主任不在现场的时候,这个小小的管理者就实施了某种“软欺凌”——本人未必有恶意,却已经真的冒犯了同伴。
因此,教师是重要的关口。一旦没把住关口,教室里的“软欺凌”就会日渐盛行:部分班干部动辄大声吆喝学习差的同学,甚至可以实施罚抄;违反纪律的学生必须留下来打扫教室卫生,成绩好的学生在期末可以宣布“我一个学期没有打扫过教室”;眼保健操时间,个别检查的班干部会完全无视在场的任课教师,自顾自地点名批评某某同学……
教师要真正做到对每一个学生公平、公正,不允许“软欺凌”的产生,要让学生感觉教室是充满安全感的地方。
我最常普及的一条规则是:“小朋友是老师管的。”任何同学都没有资格管教另外一个同学,更没有批评与惩戒同伴的权利。教师要始终秉持这个观点,并在与学生的互动中真正落实。小学高年级学生及初中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教师可以安排较多空间让他们实施自主管理——是所有人按已经通过的班级规则管理自己的言行,而不是少数人凭借“班干部”的身份去管理大多数人。但在小学低年级,教师最好亲自管理班级的各项常规,不要借助或者少借助“小助手”,要让学生感觉教师随时都在、触目可及,让学生确信始终有人在主持公正、保护自己。
要指导学生理解互动行为的边界
学生之间发生冲突,如果双方都不愉快,可能是不会处理矛盾。这时就需要教师去指导学生学习共情、学习换位思考。即便两者之间的确有一位是“肇事者”,但这个“肇事者”大多数时候并未“真正”对另一方心存恶意、故意让对方不高兴,而是不合适的行为导致了不愉快的后果。
当然,以我多年在教育现场的经验而言,的确有个别学生本质上就是想伤害对方。这些学生不可告人的乐趣,的确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或难堪之上的。
无论哪一种情形的产生,都与学生不确定与同伴互动的边界有关。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与同伴互动的边界,理解越界后所有的“玩闹”就成为不能容忍、不被原谅的欺凌行为。
1.让学生理解从“同伴打闹”到“肢体欺凌”的边界
儿童之间的打打闹闹是正常的,有的是在最后双方相视一笑,有的是当时不欢而散,但回家吃了顿饭、睡了个觉就抛之脑后了。教师要注意观察,是否有一方利用比对方高大、强壮的优势,经常肆意用手打、用脚踢对方,也要留意是否有一方非常抗拒对方的打闹、非常明确地拒绝对方的靠近。一旦发现,教师应该及时介入——要尽快隔开双方,避免他们之间再单独接触。
同时,教师要面对全班学生,跟学生明确从“同伴打闹”到“肢体欺凌”的边界:不可以故意推撞、绊倒对方;不可以将茶水、食物或者其他垃圾倒在对方身体上;不可以触摸对方穿背心和内裤的身体部位;不可以拽对方的头发;不可以用刀具、棍子或其他硬物攻打对方;不能以大欺小,不能以多欺少;不能打对方的脸;情绪冲动中如果动手打了对方,要及时收手,绝对不可以重复动手……
教师可以寻找相关图片,或者组织学生绘制相关图片,做成海报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每天抬眼看见,不断巩固认知:上述行为是非常严重的欺凌行为,是绝对不被允许的行为。同时,也让大多数学生确信自己的权益,知道遭遇上述行为的时候要及时寻求家长和教师的帮助。
2.让学生理解“开玩笑”到“言语欺凌”的边界
同伴一起活动的时候,很自然地会产生占据领导地位的那一个。这样的孩子往往口头表达能力好,也比较有主见,还很喜欢安排他人。但是,他们中淘气的那一拨也擅长在各种麻烦、不良后果前为自己找借口开脱。班级里那些内向的孩子,就很可能渐渐成为他们的“小跟班”。
这两类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教师要格外关注。为了言语欺凌不发生在他们之间,教师要帮助所有学生明确从“开玩笑”到“言语欺凌”的边界。教师可以借助绘本、故事,让学生理解:不可以奚落他人的衣物、头发及学习用品;不可以譏讽他人及其家人的容貌、身高和体重;不可以嘲笑他人的住处和家人职业;不可以奚落他人的家乡;不可以用恶作剧导致对方遭遇麻烦;不可以取笑他人学习能力弱、学习成绩差;不可以传播“谁骂了谁”“谁喜欢谁”“谁给谁送了礼物”等闲言碎语;不可以说脏话;不可以取绰号羞辱对方……
3.让学生理解“你不许和他玩”到“关系欺凌”的边界
小学生因为年幼,跟小伙伴之间时常“今天好了明天恼了”。好的时候简直如同手足,形影不离。但“翻脸比翻书还快”也不是偶然现象,还经常会在好朋友之间发生。
在友谊的小船打翻后,有的学生比较淡定。他会另外寻找朋友发展新的友谊,或者耐心地等待友谊的复苏。但也有学生就容易陷入焦虑,而焦虑之下就会采取一些行动,比如对其他孩子说“你不许和他玩”“他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你不许和他玩”到“关系欺凌”的边界:不可以背后说人坏话;不可以干涉他人交朋友;不可以让大家孤立他人;不可以恐嚇、威胁他人做他不想做的事。不可以命令朋友只能和自己玩;不可以让对方用物品或者金钱表达友谊……教师可以出一些判断题,让学生进行辨析;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活动、排演小品,加强学生对“关系欺凌”的边界的认识。
要指导学生及时反抗欺凌
有一天三年级的英语课上,我组织学生分三人小组进行口语交际,并在教室里巡回指导。刚到教室后面,我就看到淘气鬼男生E紧紧地把女生F的脑袋抱在自己胸前。女生F成绩很好,人也很文静。当时她的脸涨得通红,整个人看起来非常难受。但是,她仍然不呼喊,也不抵抗。我快步过去把男生E拉开,并声明:“以后只能跟同学对话,不能碰到同学身体。”
这一幕本身并不代表“同伴欺凌”,只是一个热情的小男生的莽撞行径。女生的不反抗才是最触动我的。她看来缺了“要大声地表达反抗”的这一课,而缺这一课的,估计不仅仅是女生F。
我在那天的英语课堂上对着每一个学生强调:“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身体支配权。你有权不同意他人触摸你的身体。当你觉得不舒服的时候,你一定要努力地推开对方,同时也要尽可能大声地呼喊,好被别人听到,过来帮助你!”
下课后,我单独教导女生F:“你遇到对方故意的、让你不舒服的行为,可以拒绝原谅对方。如果对方跟你道歉,你可以原谅他,也可以坚定地告诉他:我很生气,我现在不原谅你。”最后男生E向女生F道歉。F同学坚定地对着E说:“我不喜欢你抱着我的头,我很生气。我今天不原谅你,希望你以后别再这么做。”
教室里还有很多旁观者,虽然不是当事人,但是他们也需要上“及时地、大声地表达自己的反抗”一课。很多时候,受伤害者如果不及时地表达反抗,会让肇事者在被追责时候找到借口——以为被允许的,会被旁观者污蔑——认为是顺从的。而被伤害者,还要因此承受更多的压力。
儿童的天真里有最美好的一面——清澈、纯净,但是也有另外一面——不计后果、不知轻重。回忆自己的童年,我也曾遭遇过言语欺凌和关系欺凌。那时我不过是个小学一年级学生,被同村的二年级女生排挤,不让我最要好的邻居小伙伴跟我一起上学、放学。那种被伤害的痛苦,至今都令我难以释怀。
在成为教师后,童年里那个无助的我,会敦促我格外留意教室内外学生之间的互动,会敦促我特别关注那些隐忍、沉默的孩子。而每一个站在童年边上的我们——教师,真的该时刻警惕,预防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各种疑似同伴欺凌行为的发生。同时,还要用多种形式持续地、反复地对学生指导认识各种边界,预防同伴欺凌的发生,也能够让遭遇疑似同伴欺凌的学生及时地表达反抗、寻求帮助,最大限度去防范消除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