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教育助力乡村建设百年探索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进路

2024-06-05李月刘义兵

关键词:乡村建设乡村振兴

李月 刘义兵

摘 要:我国乡村建设探索至今已有百年。百年探索中,农民教育始终是助力乡村建设的关键举措,乡村建设也一直以农民教育为重要抓手。百年回眸,农民教育助力乡村建设的演进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助力挽救乡村与拯救民族阶段(1949年以前)、助力恢复与发展乡村生产建设阶段(1949—1977年)、助力乡村全面改革阶段(1978—1999年)、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2000—2011年)、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阶段(2012年至今)。这一历程演进揭示出农民教育的逻辑机理:

新时代,农民教育在逻辑机理上要一以贯之,在科教兴农、农民“精神重建”与“理想再造”、农民综合素质素养提升、农民政治认同感增强与主体性激发、农民生态环保意识培育上推进乡村振兴。同时基于已有经验,从思想、理论、制度、体系以及行动上,探索更好的服务乡村振兴大计、民族复兴大局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农民教育;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百年探索

基金项目:中华职教社委托规划课题(ZJS2023YB64)

作者简介:李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从事农村成人教育研究;刘义兵,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从事农村成人教育研究。

文章编号: 1671-6604(2024)03-0045-13

中图分类号: G72

文献标识码: A

一、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能“一边是越来越现代化的城市,一边却是越来越萧条的乡村”,而是“要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394.。为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并把乡村建设作为最大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及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摆在了优先发展位置。尽管“乡村建设行动”这一概念被正式写进中央文件历属首次,但我国关于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却从未间断【萧子扬.迈向2035的乡村建设行动:何谓、为何与何为?——基于百年乡村建设连续统的视角[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1(1):1-9.。关于我国乡村建设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米迪刚父子在河北定县翟城村创办的“村治”工程,而真正发展成为“全国各行各业各阶层各部分”【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2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479.共同讨论、积极参与的“大规模探索”“全国性运动”,却大致肇端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百年探索中,农民教育始终是助力乡村建设的关键举措,乡村建设也一直以农民教育为重要抓手,其于乡村建设的关键作用是说服、唤醒并赋能农民,使其以更坚定的决心与斗志、更强烈的责任与担当、更扎实的知识与技能等投身乡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从而助推我国由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由乡村振兴实现民族复兴。

所谓“农民教育”,是指对居住生活在农村,且正在从事农业及相关产业的人开展的,以服务国家建设大局为前提,以实现乡村振兴大计为导向,以促进农民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一切正规与非正规教育活动,其范围不仅包括作为“农民”这个社会阶层的思想、文化、道德、人格、素养、价值观等教育,还包括作为“农民”这类职业的知识、技能、技术、学历等教育。当前有关农民教育助力乡村建设的研究突出表现为内容广泛、层次丰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就农民教育论农民教育”的特征明显,与乡村建设的关联性研究不够;断面、零散研究较多,系统性成果缺乏;极少有研究从百年视角出发对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进行全景式考察。然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只有以史为鉴,才能接续奋斗、开创未来”【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N].人民日报,2022-01-02(1).。只有在乡村建设的历史长河中準确把握农民教育的演进脉络与逻辑机理,才能更好发挥其在乡村振兴新阶段中的应有价值。基于此,立足百年视角,认真梳理、总结农民教育助力乡村建设的历程和经验,探索优化和创新路径,必然具有前瞻性与现实指导意义。

二、 农民教育助力乡村建设百年探索的历程演进

(一) 1949年以前:民众启蒙教育为先,革命动员教育并存,助力挽救乡村与拯救民族阶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广大农村社会,在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日益呈现出政治失序、经济失衡、文化失调、组织失效、道德失灵的整体性破产之迹。面对这一现状,为挽救乡村、拯救民族,我国掀起大规模的乡村建设运动。据统计,当时服务于乡村建设运动的团体和机构有600多个,各类乡村建设实验区有1 000多处【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行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456.,且多数都是发轫于乡村教育实践【邓运山.现代化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乡村改造思想及实践研究(1921—1937)[D].长沙:湖南大学,2012.。整体来看,早期知识分子主导的乡村教育实验,尽管因尚未真正把握农民利益需求,而没能充分调动起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未从根本上对乡村落后面貌改善产生明显助益,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以农立国的传统社会,开展乡村建设本位的农民教育探索本身是非常先进且具有启蒙意义的。其探索中渗透着的“以农为本”的教育思想,寓教于“农”的教育理念,以及回归乡土脉络,将教育与乡村产业、文化、组织建设等紧密相连的创新实践,仍可为今日乡村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与爱国知识分子有所不同,囿于外敌入侵与内部阶级矛盾的双重危机,是时党领导下的农民教育重在服务国民革命而非乡村改良,最终指向民族救亡而非乡村建设。所以,这一时期党在广东、湖南、江西等农村革命根据地,通过组建农民协会、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兴办农民学校、建立农民训练班、组织“冬学”运动等方式,重点对亿万农民开展思想政治、阶级斗争、革命前途、抗战生产、工农联盟和反帝反封建等教育,以此启发农民阶级觉悟,教导农民分清形势,并动员其英勇投身革命实践。尽管此阶段党领导下的,重在强调阶级性、革命性与政治性的农民教育实践,并未彻底改变乡村凋敝、衰败现实,但却通过唤醒革命中的“最伟大力量”实现了对传统乡村秩序的彻底颠覆与前途命运的根本扭转,同时也为新中国成立后乡村各项建设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二) 1949—1977年:思想政治教育为要,扫盲识字教育并行,助力恢复与发展乡村生产建设阶段

新中国的成立是乡村建设的分水岭。在基本解决“内忧外患”的现实问题后,党的工作重心从领导“革命”转到“建设”上来。而要恢复与发展国家生产建设,必先从恢复与发展乡村生产建设做起,也必然要以农民这支大军为主要依靠力量。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这支人口比例占全国总人数89.4%,文盲占比在95%以上的农民队伍,是难以胜任这项艰巨的建设任务的。所以,毛泽东曾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随之,1950年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也把农民教育列为国家教育工作中的主要任务【李水山,黄长春.当代中国农民教育史[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9.,后又通过学制改革,将其纳入正规学制体系【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05-106.。由此可见,教育农民对恢复与发展乡村生产建设至关重要。在具体举措上:一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要地位,使大批农民成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劳动者,为党的新生政权稳固与党的农村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创造了根本前提。二是大规模开展扫盲识字运动,不仅重视扫文字盲,同时还兼顾扫文化盲、科学盲、法律盲、技术盲,最终使亿万农民在较大程度上摆脱了文盲状态,为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素质的整体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教给农民一些农业生产急需的技术知识,由此帮助农民提高了劳动效率与生产水平,并缓解了一度令中央担忧的国家粮食紧缺问题。四是通过开展卫生健康、防病防疫、移风易俗等教育,引导农民破除封建迷信思想、迂腐守旧习俗,改善农民健康状况与生存环境,为乡村落后面貌改善牢固根基。五是在“勤俭建国、勤俭办学”的时代背景下,推行了“半农半读”教育制度。

(三) 1978—1999年:实用技术教育为本,综合素质教育并重,助力推进农村生产力解放及全面改革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整个生产建设秩序基本恢复正常后,党领导农民率先在农村拉开了改革大幕,正式进入了包括“农业现代化”在内的“四个现代化”新时期。我国农业开始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进入了技术改造的新阶段【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050.。伴随农业技术改造而来的是迫切要求我国农民教育重点,从扫盲识字教育转到实用技术教育上来,相关实践有:一是全面实施“农科教结合”“科教兴农”等战略,以增强农民实用技术能力的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中的科技含量;二是重视从思想上锻造农民、从文化上洗礼农民、从道德上健全农民,真正“将农业农村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轨道上来”【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1998-10-14)[2022-05-23].https://www.gmw.cn/01gmrb/1998-10/19/GB/17850%5EGM1-1905.HTM.;三是初步形成了“县办中等农民技术学校、乡办初等农民技术学校、村办农民文化技术夜校”的三级教育网络;四是在国家权力下放与乡村自治背景下,重视农民主体性培育,通过开展基本国策、民主法制、村规民约等教育,引导农民正确认识并行使自治权利;五是初步创办了从中央到省、地(市)、县及乡(镇)五级办学体系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下简称“农广校”),掀开了我国农民教育新篇章。综合来看,这一阶段农民实用技术水平与综合素养的较大进步,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空前提升,到20世纪末我国基本结束了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历史,解决了数亿人口吃饭问题。

(四) 2000—2011年:转岗转业培训为重,农业科技教育并举,助力支撑农地超载人口转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

21世纪,乡村建设有了新转折。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基础上,我国开始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新阶段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发展与改革的主要差距也在农村。为缩小城乡发展鸿沟、缓解城乡二元对立矛盾,我国主要做法如下:一是立足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的国情农情,以及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层面启动实施了农地超载人口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对有外出就業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开展了以转岗转业技能提升为导向的就业前培训。二是重视对留守农民开展以提升其科技素养、专业化生产能力、产业化经营水平等为关键的科技教育与培训。不仅制定出台了《2003—201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等文件,还部署实施了“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农业科技入户”等工程,有效引导农民更好适应农业农村发展需要。三是探索发展了“绿色证书”培训事业,巩固完善了农民资格证书制度,推动农业从业人员逐步走向专业化。四是面向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了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舆论宣传和农村环保科普知识宣传等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EB/OL](2006-10-26)[2022-05-23].https://www.mee.gov.cn/gkml/sthjbgw/qt/200910/t20091023_180034.htm.,为有效预防、解决农业污染问题,实现绿色、生态乡村建设提供了必要保障。

(五) 2012年至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帜,高素质农民培育并进,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阶段

进入新时代,我国农业有了很大发展,农村获得显著改善,农民也实现了持续增收。但我国“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658.。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加大制度供给、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倾斜力度等方式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归根结底离不开农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则需要强有力的教育支撑。此阶段我国的相关探索有:一是全面改善了农民教育基本办学条件,支撑“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如期实现。二是搭建信息化育农平台,由此不仅使线上线下融合培育、多元主体协同共育成为可能,更为农业科技成果的加速推广、农业信息化的加强建设,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提质增效等提供了强大助力。三是深化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乡风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四是接续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与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这是立足中国农村劳动力供给侧结构的新变化,着眼传统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新需求,以及推动农民“职业化”“现代化”转型的新任务,对于坚持以农业农村人才培养驱动乡村建设行动的顺利推进和乡村振兴远景规划的如期实现均具有重大意义。五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农业农村部统筹各省市广泛开展了“农业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培训”、农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题学习等行动,农民生态环保意识获得显著增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三、 农民教育助力乡村建设百年探索的逻辑机理

(一) 助力乡村产业建设的根本立足点在“科教兴农”

产业是乡村得以存续与富足发展的物质基础。农业作为乡村第一产业,如何实现从单纯追求“增产稳产”以彻底解决我国温饱问题,向“提质增效”以逐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转变,一直是乡村产业建设的首要任务。百年探索证明,发展农业,科技支撑是关键,而将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终落脚点是农民,农民科技水平提升的最重要途径则在教育。夯实教育根基,充分发挥其在农民科技水平提升中的应有作用,是助推乡村产业建设的根本立足点。为此,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在爱国知识分子创办的乡村建设实验区,就十分注重运用典型示范、样板观摩等教育手段,向农民普及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推广良种良方。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同样将科技视为改造传统农业、解放劳动生产力的原动力。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农民教育重在教给农民一些最基本、最简单、最急需的农业生产技术,旨在通过提升农民耕种收的化学化、机械化与电气化水平,改变传统农业“浅耕粗作、广种薄收”的落后格局。改革开放后,基于彻底解决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与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转型需要,党领导农民教育开始转向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与扩散工作。1998年《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农民科技教育的最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不仅部署实施了系列科教兴农工程,还逐步建立完善了农民科教培训体系,将更多、更新的科技成果成功送到了亿万农民手中,使其成为能熟练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推进粮食增产稳产的实用型与技能型人才。进入新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部署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也进一步指出,“科技兴农以教育兴农为基础”【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88.,要“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李丽颖,赵艺璇.激发科技创新效能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N].农民日报,2022-12-27(2).,农民教育助力乡村产业建设的根本立足点,是基于现代农业科技前沿和重大农业需要,对农业从业者进行赋能,使其能充分运用生物、信息、工程等高新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转型升级与优化改造,进而为实现乡村产业兴盛兴旺、社会主义农业强国建设等提供基础性与战略性支撑。

(二) 助力乡村文化建设的首要出发点在农民“精神重建”与“理想再造”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其赋予乡村以稳定性与可持续性。乡村要振兴,首先是乡村文化的振兴。乡村文化的振兴,最重者还在农民“精神重建”与“理想再造”【孙金,卢春天.卢作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念和路径[J].浙江学刊,2020(2):232-238.。所以,百年来,不论是早期知识分子还是中国共产党,均重视借助教育手段提振农民精气神,改善乡村精神风貌。1949年以前,为挽救因文化失调而产生的“文化破坏”危机,梁漱溟等人在其创设的乡农学校向农民宣讲儒学文化与民族故事、开展“精神讲话”与“精神陶练”,以此启发农民道德自律与伦理自觉,进而厚植乡村礼俗、秩序、文化等重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扫盲识字教育的大规模开展,广大农民在继政治、经济“翻身”后实现了文化“翻身”,乡村文化环境也因此有了较大好转。但为了彻底破除封建社会遗留的严重文化桎梏,这一时期党在农村地区还领导开展了“移风易俗”“破旧立新”等教育工作,同样在较大程度上帮助传统小农革除了愚昧性、神权性与腐朽性思想。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顺势提出社会主义“两大”文明一起抓的时代命题,继而引领我国乡村正式进入了乡风文明建设新时期。新时期,使农民具备先进的思想意识、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道德风尚和较高的科学文化与健康水平等,成为以农民教育赋能乡村落后文化面貌改善的重要主题。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把“乡风文明”写进乡村振兴大计与民族复兴大局,明确“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常钦.文化惠民措施实 乡风文明气象新[N].人民日报,2022-07-15(18).,由此为从整体上形成崇尚科学、健康生活的现代文明新风尚指引了前进方向。以上,从探索历程来看,百年乡村文化建设正是在对农民精神风貌改善与理想信念重塑的始终强调与关怀中,迎来了从着重抓“移风易俗”到“两大文明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与空前发展。

(三) 助力乡村人才建设的关键着力点在农民综合素质素养提升

乡村建设行动的质量与成色,最终还要由生活与居住在这里的农民群众来共同决定。故此,百年来,我国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并始终坚持从教育农民入手来建设乡村,旨在通过提升农民综合素质素养而筑牢乡村建设人才之基。1949年以前,我国处于内外交困的民族危机中,为发展农民成为解决民族危机的后备力量,这一时期党领导农民教育重在思想启蒙与革命动员。此阶段,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为农民带来了深刻变化,不仅前所未有地激发了农民“翻身做主人”的阶级意识,参与革命斗争的政治热情,发展农业生产的强烈渴望,还使亿万长期受压迫受剥削的传统小农从愚昧无知的状态中醒悟过来,从封建桎梏中解放出来。新中国成立后,在统一的人民政权已经建立,农民实现了政治与经济翻身背景下,为巩固新生政权,同时更好满足农村生产建设需要,这一时期党领导农民教育重在从思想、文化、生产技能等方面提升农民素质,使其从“翻身农民”成长为具有一定政治觉悟与文化技术水平的“身份农民”。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地区正式进入了农业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新时期,为将乡村人才培养转到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轨道上来,党转变教育思路、调整教育结构,走出了一条职成教统筹、农科教结合之路,培养了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农民。进入新时代,我国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中接续部署了乡村振兴战略,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高素质农民培育等工程,构建了“技能培训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融通”“产业链与教学链相衔接”的农民教育新格局。农民发展也因此进入了从“身份”向“职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新阶段。基于此,从百年探索来看,农民是乡村建设的主体,只有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不斷增强农民综合素质素养,使其逐步走向专业化、职业化与现代化,才能更好发挥其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四) 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突破点在农民政治认同感增强与主体性激发

乡村组织建设的最根本目的是使乡村社会得到更好的治理与更全面的发展,乡村社会治理的机制实际上有两种,一是行政治理,二是乡村自治【陆益龙.后乡土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297.。传统乡村社会治理多数处于“天高皇帝远”的“无为而治”状态,直至新中国成立,地方各级人民政权迅速建立起来,国家公权开始正式进入相对封闭的乡土社会,我国乡村治理才逐步走向行政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的乡村治理任务重在新生政权稳固。所以,此阶段党在乡村领导开展了土地改革、农村集体化与合作化、人民公社化等改造运动,并同步建立了基层政权组织,实现了国家力量对乡土社会的全面渗透与管理。而为了适应党管乡村需要、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这一时期我国做出了“农民教育应紧跟乡村改造”的制度安排,如1955年教育部发出了《关于一九五五年冬到一九五六年春组织农民参加学习的通知》,要求乡村积极开展识字教育,把识字教育当作农业合作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李水山,黄长春.当代中国农民教育史[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1.;同时加强农民思想教育与政治教化,开展整风整社与共产主义教育运动,以此增强农民政治认同,掀起热烈响应中央号召积极参与乡村治理高潮。改革开放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国推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实施,我国乡村治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突出表现为以“村民自治”制度取代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延续多年的人民公社制。这一转变将农民政治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为了确保农民具有与其政治地位相匹配的政治参与能力和自治水平,此阶段党在持续强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着重开展了农民主体性教育。最终不仅推动农民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参与,还激发其自主创建了大量农民组织,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协会、农村协会等【龚梦.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的百年演进及基本经验[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10-22.,从而有效充实了乡村治理力量,弥补了政府治理可能存在的不足。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更是多次强调要最大程度发挥农民在乡村多元治理格局中的主体作用。不仅通过强化农民道德、法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引导其正确认识并行使自治权利,还通过深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等工作,赋予了其更多主导乡村治理的资本与能力,由此也进一步提升了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五)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核心切入点在农民生态环保意识培育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核心旨归,在于让亿万农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在于使乡村实现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卢作孚组织开展的北碚乡建实验就体现出丰富的乡村生态建设与环境整治思想【孙金,卢春天,李一飞.卢作孚乡村生态建设的思想及其实现路径[J].浙江学刊,2019(1):226-232.。新中国成立后,乡村生态建设发端于由提升农民健康水平而带动乡村落后卫生面貌改善的时代背景。诚如毛泽东强调,要将农民“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同①:156.,此阶段党领导农民教育一方面开展了以广泛宣传“防病防疫”重大意义、动员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等为核心的卫生习惯与健康常识教育,另一方面则又通过举办短期训练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等培养了大批农民“赤脚医生”与卫生员【同①:162.,改善农民健康状况与生存环境。改革开放后,面临因农民生产生活污染加大、城市工业污染转移加速等带来的农村生态破坏加剧问题,党和国家出台了多份涉农环保文件、召开了多次全国环境教育会议,表明要在继续改进农民卫生行为习惯基础上,增强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与可持续生产能力。在此背景下,党领导农民教育逐步实现了从早期仅强调卫生习惯与健康常识的单一教学,向同时传输扩散科学种养技术、绿色生产方式、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常识等多领域环保知识并进转变,由此使农民教育赋能村容镇貌的整治改善有了更大可为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绘制了生态文明建设新蓝图,我国农民教育也将在更深层次上肩负起由培养农业高科技人才而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由提升农民生态文明意识而赋能高质量人居环境建设的新时代使命。整体上看,百年来,党领导农民教育在助力乡村生态建设层面,充分诠释了以农民卫生健康与生态环保意识培育为核心切入点的根本价值理念,其必将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我国乡村实现从健康绿色,到美丽宜居,再到宜居宜业并重发展的重大转变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四、 农民教育助力乡村建设百年探索的实践进路

百年来,我国农民教育始终紧扣发展需求,坚持围绕不同历史阶段乡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展开,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传承创新,并为新时代农民教育助力乡村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思想上重视。1949年以前,以梁漱溟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就把农民教育当作乡村建设的根本手段,他们甚至要求农民教育应担负起“由乡村建设而复兴民族”的伟大使命【薛晓阳.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的政策隔离及问题——以农村教育的文化责任和乡村义务为起点[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2):52-59.。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也始终将农民教育作为稳定好、建设好乡村的基础与前提,从部署实施大规模扫盲教育之举,到全面深化农科教统筹之策,再到新时代构建完善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之计等,都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对农民教育寄予的高期望,提出的高要求。二是理论上武装。理论武装的过程就是理论宣传、组织、动员农民的过程,也是系列乡村建设战略主张转变为农民群众自觉行动的过程。百年来沿着“教育农民-建设乡村”的逻辑主线,党领导农民教育最大程度深化了农民对乡村产业、文化、组织、生态等建设规律的一般认识,提高了农民分析、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水平,使之成为有先进思想、坚定意志、劳动精神且愿意投身乡村建設、改革、振兴等伟大征程的主体性力量,由此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整个乡村建设的顺利实施和持续推进。三是制度上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通过出台政策文件、加大经费投入、实施教育补贴等方式,逐步探索建立了一套同乡村建设相适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民教育制度框架,有力确保了农业发展“后继有人”。四是体系上完善。从早期知识分子试办的乡农学校,发展到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农民夜校、农民中专、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业广播电视大学等院校,农民教育办学体系日益完善;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行的实物教学,到改革开放后农村成人远距离教育的创新发展,再到新时代“互联网+农民教育”的迅猛推进,农民教育教学体系持续健全。五是行动上落实。百年来,农民教育始终遵循落实到县到乡、到村到田的行动逻辑。前有梁漱溟、晏阳初等前辈先贤亲历躬行地深入乡村开展农民教育实验的伟大创举,后有中国共产党人以农民教育为载体持续推进“文字下乡”“文艺下乡”“文化下乡”“农技下乡”“科技下乡”等生动实践,他们在教育上采取的一切创造性行动,最终渗透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组织、生态等各个领域,并引起了深刻变化。新时代农民教育在逻辑机理上要一以贯之,在发展重心上向乡村振兴转变,同时基于已有经验大力创新,以探索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大计、民族复兴大局的优化路径。

(一) 持续强化农民科技教育,纵深推进乡村产业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讲“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守住粮食生产的“命根子”[EB/OL].(2023-08-08)[2024-04-09].http://www.moa.gov.cn/xw/qg/202308/t20230808_6433728.htm.,科技是解决吃饭问题、纵深推进乡村产业建设的根本出路,而要让科技“落地生根见效”则需充分发挥农民教育的主体主力作用。基于已有经验本研究建议:一是持续提升思想重视,深刻认识农民科技教育之于乡村产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并将其视为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建设的重要方面,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布局,置于农民教育系统首要位置重点谋划。二是持续强化理论武装。随着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孕育兴起和农业产业变革的突飞猛进,新时代农民科技教育应紧密结合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和我国重大农业需要,对既往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进行更新重组与优化升级,以使相关教育培训重点从传统“一产”向现代“三产”转变,从单项技术向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等转变,不断强化农民科技武装。三是持续筑牢制度保障。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农民科技教育内容,规范农民科技教育行为,从政策与资源投入上完善农业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体系与治理体系,以努力实现农民科技教育对象全覆盖、教育内容全方位、教育服务全过程,更好满足乡村产业兴旺的多元需要。四是持续推进行动落实。加快形成农科教高度统筹、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践育人格局,广泛设立科技小院、田间学校、产业学院等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基地,大力组建专家库、导师组、培训团、技术队、服务部等“科教兴农”人才队伍,以凝聚合力推动更多、更先进的创新技术下沉到“田间地头”,补齐乡村产业建设的科技短板。

(二) 持续深化农民精神文化教育,保障落实乡风文明建设

文化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和决定性条件之一,其所蕴涵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精神力量等,对农民思想行为的塑造与改变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持续深化农民精神文化教育,不仅有助于改善农民自身精神面貌,同时还有助于凝聚农民之于乡风文明建设的广泛共识与认同。因此,基于已有经验本研究建议:一是持续提升思想重视,不仅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农民精神文化教育的主题活动或专项项目,还应将其嵌入、贯穿在一切农民教育培训中,以此加大农民精神文化补偿供给,使振兴后的中国乡村不仅成为农民宜居宜业的物理空间,同时也成为农民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二是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将以儒家思想为本的中华传统,以爱国主义为先的民族精神,以党的创新理论为要的先进思想,以乡风民俗为重的农耕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帜的现代文明等,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一切方式传播给广大农民,使农民在深刻领悟其所蕴含的人文、思想、道德、价值观等丰富内涵基础上,将其内化为自身主观认知与精神追求,外化为行为自觉与责任担当。三是持续筑牢制度保障。通过设立农民精神文化教育专项经费,畅通农民精神文化教育渠道,健全农民精神文化教育供给体系,搭建农民精神文化教育平台阵地等多种途径,加大党和国家对农民精神文化教育的支持力度,确保农民获得精神文化成长的权益与自由。四是持续推进行动落实。一方面,通过为农民提供内含独特价值观念、情感态度的文化产品,创设载有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榜样楷模语录金句、英雄人物丰功伟绩的文化空间的方式,有目的地对农民施加教育影响。另一方面,在加快推进科学知识、先进技术等“飞入乡村寻常百姓家”的同时,也应使农民精神文化教育回归乡村本位,增强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乡土知识的联结,旨在以此让教育扎根农民具象的文化生活实践,并在实践中引领农民逐步走向文明化、素质化与现代化。

(三) 持续优化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助力加强乡村人才建设

建设乡村是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乡村建设主体有学识、文化、技术与技能,还需具备视野、情怀、智慧、思想、责任、品质与现代素养等。为此,持续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是时代之需,更是必然之举。基于已有经验本研究建议:一是持续筑牢制度保障。首先,持续完善高素质农民培育政策体系,在国家层面出台的统领性政策框架基础上,督促各省市制订符合当地“三农”实际与农民发展需求的具体培育方案、行动指南与实施细则,增强乡村人才培养的精准性与适切性。其次,建立健全高素质农民长效化、常态化培育机制。加快形塑从集中学习,到培训迁移、成果转化、技术应用,再到引领示范、辐射带动的一体化服务格局,全方位支撑农民发展壮大与终身成长。再次,健全完善追责与问责制度,力图通过层层签订目标任务责任书的方式,督促各级政府部门、涉农院校、社会化育农组织等多元主体,切实将培育任务落到实处。二是持续推进体系完善。一方面充分依托五级农广校平台,借助信息化技术化手段,推进我国各区域、各省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现价值互嵌、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经验互鉴的多方联动与协同配合格局。另一方面则应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示范农场等社会化育农组织的重要作用。以政府购买服务、激励补偿、搭建平台等方式对其进行赋权增能,提升其在高素质农民培育中的决策权利与价值空间,进而以完善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育效能。

(四) 持续发展农民主体性教育,全面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

“中华民族是在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基础上孕育发展的、以农民为主体的民族……即使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宪法也明文规定了农民在国家中的主人地位。”【孙达人.中国农民变迁论:试探我国历史发展周期[M].北京:中央編译出版社,1996:4.农民国家主人地位的确立,决定了其在国家治理尤其是国家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故此,改革开放以来,村民自治便成了我国乡村治理的根本性制度安排。乡村治理为了农民,但也要紧密依靠农民,新时代背景下应着重发展农民主体性教育,充分调动起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基于已有经验本研究建议:一是持续提升思想重视。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不仅从农民立场出发设计教育目标、制定教育决策、开展教育治理,还要从农民群众中汲取经验智慧,使农民教育真正成为农民主体的教育,而不仅仅体现为“国家意志、政府决心”的教育。二是持续加强理论武装。一方面持续加强农民思想政治、道德法制、科学治理、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等教育,提升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等能力;另一方面则需着重加强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大程度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培养更多乡村治理优秀人才。三是持续筑牢制度保障。一方面从法律层面赋予农民完整的主体权利,保障其平等参与一切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的机会与自由,增强乡村治理“软实力”;另一方面创设机会均等、要素齐全、资源充沛的终身学习环境,进而以支撑农民摆脱依附、自求发展,同时支撑农民肩负好国家政权主人、乡村治理主体的使命职责。

(五) 持续加大农民生态文明教育,切实抓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要使农民卫生健康与生态环保意识普遍增强,让乡村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68.的美丽宜居家园,就需要持续加大农民生态文明教育。基于已有经验本研究建议:一是持续加强理论武装。通过定期举办专家讲座、打造高效生态田间课堂、组织示范区观摩实践、实施专项人才培养计划、编写生态环保教育教材等方式,做好农民卫生健康知识科普、环保政策法律宣讲、防污防治信息宣传、绿色致富带头人培育、生态农业“耕种管收加储”技术提升等工作,加快构建面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实际需要的农民生态文明教育新格局。二是持续筑牢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多地加强了生态文明教育的立法与政策出台工作【岳伟,陈俊源.环境与生态文明教育的中国实践与未来展望[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2(2):1-9.,旨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风氣。但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政策及法律的重点优抚对象是青少年而非农民,由此忽视了农民主体地位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现实刚需。因此,新时代背景下,急需将农民置于与青少年同等位置加以关照,加大农民生态文明教育政策协同与资源供给等力度,以从制度上保障农民生态文明教育的秩序开展,为和美乡村建设夯实根基。三是持续推动行动落实。一方面广泛动员一切积极力量,如地方农业与环保部门、广大基层干部等,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家门口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讲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化肥农业控减、农业环保教育等工作,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另一方面则需充分利用电视、手机、横幅、标语、村规民约以及村务公开栏等媒介和载体,对农民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有机“渗透”与熏陶,以为切实抓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做出更大努力。

(责任编辑: 赵文青)

The Logic and Path for Villager Education to Assist the Centennial Exploration of Rural Construction

Li Yue, Liu Yibing

(Faculty of Education ,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Chinas exploration of rural construction has a history of one hundred years, in which education has always been a key measure to assist rural construction that in turn has always been based on villager education.The centennial evolution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five stages: the stage of assisting to relieve the villages and the nation (before 1949); the stage of assisting to restore and develop the rural production (1949—1978); the stage of assisting to reform the villages (1978—2000); the stage of assisting to construct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2000—2012); the stage of assisting to realize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2012 to now). This process shows that the key to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industry, culture, talent, organization and ecology through villager education lies in promoting agriculture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 villagers “spiritual rebuilding” and “ideal moulding”, in improving the villagers overall quality and capacity, in increasing their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and stimulating their subjectivity, and in cultivating ecological protection awareness. In the new era, the logic behind villager education should be the same, but the educational focus should be on rural revival. So we should draw on existing experiences to explore the practical path of how to better serve rural and national rejuvenation in such aspects as thought, theory, system and action.

Key words: villager education; rural construction; rural revival; centennial exploration

猜你喜欢

乡村建设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广州市从化区智慧乡村建设的调查与分析
再思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与改造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略窥成人教育管理理念及对现今成人教育管理的启示
浅析中国新旧城乡建筑景观的建设与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