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治理新方案

2017-04-18薛力

党建 2017年4期
关键词: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

薛力

内容摘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新方案,是一种体现中国智慧的外交理念,“一带一路”建设、新型大国关系、批准《巴黎协定》是落实这种外交理念的体现,已经产生了比较广泛的世界影响力。与西方主导的外交理念相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具有比较优势,但在落实中仍存在一些理论上与实践上的挑战。中国应与世界通力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智慧 外交理念

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第2344号决议,载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独具东方智慧的世界治理新方案,正日益为国际社会所接受。

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背景

时迁世移,新元渐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发展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各国在谋求和平与发展的过程中,迫切呼唤着平等相待、团结合作。但我们需看到,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世界格局也正不断变化,呈现若干新特点。

首先,西方国家的全球影响力相对下降,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提升。明顯标志是七国集团从讨论全球政治经济文化议题的“富国俱乐部”,变成主要聚焦政治与社会问题的西方大国论坛。经济议题被边缘化后,政治议题难以达成共识,更无法操作,社会问题重要性稍显逊色,这使得七国集团受关注程度大大下降,影响力明显减弱。

其次,发达国家对全球经济的贡献下降,新兴经济体的贡献明显上升。典型标志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重创发达国家后,二十国集团从财长会议升格为领导人峰会,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其主要使命是: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许多金融、财政议题先在二十国集团会议上达成共识,再提交相关国际机构落实执行。由于新兴经济体在二十国集团中占多数,因此,他们的具体经济主张,有望通过这一途径产生全球影响力,甚至成为国际经济规章制度的一部分。

第三,全球化进程遭遇挫折,甚至出现“逆全球化”趋势。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全球自由贸易,可旨在推进全球贸易的多哈回合2001年启动后迟迟没有大进展,2009年后实际上已经被搁置。许多国家转而推进区域整合,一些发达国家纷纷以“公平贸易”为旗号,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第四,中国的全球角色地位凸显。中国经济总量在全球坐二望一,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量的三分之一,但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整体上依然处于中下游。推进经济全球化符合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利益,也符合发达国家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行业部门的主张。和平崛起依然是中国的坚定信念与现实选择。

在上述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此后,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双边和多边重要外交场合多次强调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提出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巴基斯坦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等,表明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共同致力于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与进步。2015年9月,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提出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阐述打造这一共同体的途径: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深刻、全面、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他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要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要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要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可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新方案,旨在打造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全球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智慧

各国都希望给世界打上属于本国的烙印,大国尤其如此,而且具有更大的可能性。提出自己的主张是实现上述目标的第一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也深受中国当代文化的熏染。

文化包括普遍性成分与特殊性成分。前者使得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共识成为可能,后者体现文化差异性并构成文化特色。中国传统文化很早便拥有“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思想与胸怀,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主张“礼”、“和而不同”、“道法自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之遥相呼应:彼此以礼相待的世界显然是一个有序而和平的世界,奉行“和而不同”理念的国家互为伙伴,个人与国家的发展需要符合生态要求,不同文明都拥有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相互碰撞交融,各美其美。

当代中国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深刻认识到构建与强化社会价值观体系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的表述,是沿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康庄大道前进的结果,是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人类命运共同体:一种新的外交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外交理念,与西方的外交理念有着明显不同。世界文化呈现多样性,没有孰是孰非或者高下之分,但有强大硬实力支撑的文化更容易对外产生影响。西方文化在过去几百年里就是一种强势文化,以至于肇始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期的全球化,在相当程度上被等同于西方化,二战以后,则被一定程度上等同于美国化。无疑,西方理念主导下的全球化以及与之相关的现代化,在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明显缺陷。

在西方外交理念的主导下,世界分为“我们”与“他们”,“我们”是进步的、正义的,代表了普遍的价值观和人类的发展方向,“他们”是落后的、非正义的,只能代表特定的价值观,必须被同化到西方主导的世界中。这一同化过程在二战以前通过战争、殖民、传教等方式实现,二战后“国际规范”则成了西方国家的“尚方宝剑”:“我们”主导建立一系列清晰的国际规范,以此约束、引导“他们”的行动与利益诉求。对于不接受者,则软硬兼施进行制裁、孤立、污名,乃至发动武力“惩罚”。这种外交理念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导致大量的冲突与局部战争。

人类命运共同体则体现了中国的传统价值取向:世界是“无外”的,没有“我们”与“他们”的鸿沟,因此,不同文明可以坦然共存。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成员,是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可以共享安全,不同文明间相互交流但不同质化,没有高下之分。同时,这一主张也吸收了西方文明对平等、权利、合作等因素的强调。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体现的外交理念、所主张的世界治理方案具有相当的比较优势。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影响

在和平时期,大国影响世界既需要硬实力也需要软实力,一种能被外界接受的理念主张,既能引导自己的外交行为,也有助于向外扩展自己的硬实力。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理念的指导下,中国通过一系列外交举措落实这一主张,展现中国的大国责任,同时也希望这一理念能为世界所接受、产生浸润性影响,引领世界治理新方向。

“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组成部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周边国家与亚欧大陆无疑属于优先方向,这也正是“一带一路”的主要辐射范围。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中来,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20多个国家参与国际产能合作计划。“一带一路”成为中国提出的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倡议之一。

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环节。在“无政府但有秩序”的国际社会中,大国关系一直是国际政治的重要影响因子。中国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特别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主张“不冲突、不对抗、互相尊重、合作共赢”,这一理念普遍为世界各国所接受。美国新任国务卿蒂勒森近日访华时,虽然没有提到“新型大国关系”,却明确以“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来界定中美关系。当然,确认这一点还需要持续关注中美关系的走向。

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的努力也表現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提出,中国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16年,中国在联合国总部签署了《巴黎协定》,向国际社会发出了中国愿与各国共同抵御全球变暖积极而有力的信号,这更是中国践行绿色发展、推动世界构筑绿色发展生态体系的生动实践,展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伴随着中国的不懈努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积极响应与支持。“尼泊尔将会在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的过程当中,拿出合作精神、尽到最大的努力”“巴基斯坦愿不断充实巴中命运共同体内涵”“非洲应该向亚洲国家学习并同亚洲国家合作,努力建设命运共同体”“巴西愿意同中国一道,为建设一个和平、民主、包容的世界作出积极贡献”……这一声声呼应,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也生动印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放射出来的耀眼光芒。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构建人类未来命运的新主张,要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在理论上与实践上还面临不少挑战。中国应与世界各国积极沟通、通力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显示了中国的自信与能力:既努力对世界有所作为,也具有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大国风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中国为找到世界的共同利益支点,以共同发展让更多人共享美好未来而作的努力。未来,相信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将进一步上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2.《谋共同永续发展 做合作共赢伙伴——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的讲话》,《新华每日电讯》,2015年9月27日。

(责任编辑:王碧薇)

猜你喜欢

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当代全球视野中的国学继承与创新
为世界奉献“中国智慧”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视角解读《红楼梦》中贾瑞的人物形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G20杭州峰会的“中国智慧”
G20的“中国智慧”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