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对省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2024-06-05丁帅康丁子阳
丁帅康 丁子阳
一、前言
数字经济作为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正在深刻地改变全球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方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此背景下,科研创新,尤其是省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已成为驱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构建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尽管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模式对科研创新有显著影响,但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资源、信息流通及科技的迭代更新等因素对创新能力的塑造以及区域之间差异的形成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提高传统产业效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提高省域创新水平和科研产出质量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以2018—2022年中国30个省市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借助定量分析方法,旨在探讨和揭示数字经济与省域科研创新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动态机制,以期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引。研究不仅针对数字经济对省域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而且考察开放度等外部条件对于激发地区创新潜力的辅助作用。通过此研究,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字经济时代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并为如何充分發挥数字经济优势,推动科研创新提供有益的启示[1]。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
在分析数字经济如何影响科研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探讨几种可能的影响机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复杂而细致的相互作用。第一个机制是技术推动机制。根据该观点,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发展和应用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并对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动产生驱动效应。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工具,极大地扩展了科研的边界,增强了实验、模拟和数据分析的能力,从而推动了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模式的创新。第二个机制是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机制。数字经济有助于创建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通过线上社区、创新孵化器和技术共享平台等,不断拓展创新网络,并鼓励各类主体参与。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和政府等各类创新主体能够共享知识、资源,互相启发,形成有效协同,推进科研创新项目的快速进行和成果转化。第三个机制是人力资本的优化利用[2]。数字经济背景下,创新能力与人力资本的素质息息相关。通过在线教育和远程培训,数字平台为创新人才提供了持续学习和技能提升的机会,人们可以随时获取最新的科研信息和专业知识,从而提高个人创新能力和组织的科研水平。政策环境也是一个关键影响机制。政策法规可以为数字经济与科研创新之间的良性相互作用设定框架和提供指引。影响机制以多维度揭示了数字经济对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作用路径。理解以上机制,并在不同的省域发展阶段和特定背景下进行深入分析,对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促进省域科技创新至关重要。
(二)研究假设的构建
在数字技术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省域内的资源得以更高效地配置和利用,显著减少了科研创新的经济负担,表明在数字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有望减少在省域创新活动中产生的不必要成本,并通过有效地协调技术与各项资源,实现降低地区创新成本的目标。同时,随着数字经济与各个领域的逐步融合,提升了省域产业研究与开发中资源的输入输出比例,提高了研发阶段的信息交流效率。此外,采用高级的数字化评估工具,减小了创新阶段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从而显著增进了技术创新工作的效能[3]。
而在企业层面,数字经济的全面发展促使直接以用户为核心的创新模式逐渐取代了原先以企业为主导的研发结构,意味着省域企业在新的数字环境中,需要根据消费者反馈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以满足日益演变的市场需求。数字经济时代带来的创新竞争压力激发了企业持续加强研发实力和自身技术革新。
鉴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构建关于省域创新能力和数字经济发展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假设: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于提高省域科研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尤其对于高度开放区域,影响更加凸显。
三、研究设计与数据
(一)数据来源与描述
本研究的数据选取基于2018年至2022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西藏自治区由于数据不足未被纳入样本。所采集的数据集包括多个官方出版物:《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信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对于数据库中部分缺失的数据,采取了插值方法处理,即使用该数据指标相邻两年的平均值进行替代,以确保分析的连续性和准确性。通过系统的数据整合,确立了本文后续实证分析的数据基础[4]。
(二)变量的选取与定义
核心解释变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从数字经济发展的特点出发,以数字经济基础、数字产业化水平与产业数字化程度作为三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来反映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见表1),数字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通过熵值法来进行测度。
被解释变量:省域科研创新能力。从科研保障、投入强度、成果转化效率及创新产出质量四个维度建立省域科研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了科研保障、投入强度、成果转化效率及创新产出质量4个二级指标和10个三级指标(详情见表2),进一步利用熵值法测度省域创新能力。指标融合了省域科研创新的各项关键因素,不仅包含了硬性科研资源的投入,还涉及创新过程中的人才配置、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成果转化的有效性,同时对科技产出的质与量进行了全面考量。通过以上有机联系的指标体系,可以更为精确地揭示数字经济如何通过具体渠道和机制,促进省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控制变量:市场化水平、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增加值与GDP之比)、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对外开放程度(外商直接投资额与GDP之比)。
(三)模型的建立
构建以下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对省域创新的影响:
Innit=β0+β1Digit (1)
Innit=β0+β1Digit+β2Conit+μi+θt+εit (2)
其中,Inn表示省域创新能力,Dig表示数字经济,Con表示控制变量,μi表示个体固定效应,θt表示时间固定效应,i为省份,t为年份,εit为随机扰动项。
四、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基准回归分析
在应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经济对省域创新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时,基本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在模型1中,未引入控制变量,仅考察了数字经济对省域科技创新水平的作用。在控制了地区和时间的影响之后,得到数字经济的系数为0.379。在统计上,这一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意味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提升省域的创新水平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初步支持了先前的研究假设。在模型2中,除了考虑了控制变量并控制了地区与时间外,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省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系数为0.346。虽然该系数相比模型1略有减少,其结果在1%的统计水平上依然显著,进一步印证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增强省域创新能力具有正向贡献。在控制变量中,对外开放水平的系数为0.182,在5%的统计水平上也是显著的,表明省域的开放程度越高,其创新能力增强的机会越大。
(二)稳健性检验
为确认研究结果的稳健性,本文采取了两种方法进行检验,一是替换省域创新能力的测量指标(Inn2),二是改变计量方法。
具体来说,首先通过采用不同于原有熵值法的主成分分析法重新衡量省域创新能力,依据表2的指标体系进行操作,相关回归结果被展示在表4的模型3中。随后,更改计量方法,将固定效应模型替换为随机效应模型,以此再次检验数字经济对省域创新影响的假设,该方法得到的结果展示于表4的模型4。两种检验方式得出的结果均表明数字经济对省域创新能力具有正向影响。在模型3中,数字经济的系数达到0.652,并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具有显著性。而在模型4中,虽然系数略有下降至0.516,但仍在5%的统计水平上呈现显著性。以上结果支持了原本研究发现的稳固性,并表明即使替换被解释变量和更换计量方法,本研究的核心结论依旧成立,数字经济正面促进了省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Inn2it=β0+β1Digit+β2Conit+μi+θt+εit (3)
Innit=β0+β1Digit+β2Conit++εit (4)
五、 结果讨论
(一)实证结果的解释
对于本文的研究目标:探讨数字经济如何影响省域科研创新能力。实证分析的结果提供了清晰的证据。在基准回归中,通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得到了两个核心发现。首先,模型1的结果揭示了不考虑其他控制变量时,数字经济与省域科研创新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具体来说,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显著地提升省域的创新水平,这一点由数字经济系数为0.379以及其在1%的统计水平上的显著性所体现,初步验证了研究假设,即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驱动力,正促进着区域科研创新活动的增强。随后,模型2进一步引入控制变量,剖析的维度更加细致。即便在诸多可能会影响省域创新能力的因素得到控制之后,数字经济对省域科研创新仍然表现出了正面有效性,并且在统计上仍旧显著(系数为0.346),强化了研究的结论,显示数字经济对省域创新有着根本性的推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对外开放程度作為控制变量之一,其正向系数进一步指出,开放的市场环境同样有利于提升创新能力。此外,为确保以上发现的重要性和稳定性,本文进行了两个层面的稳健性检验。一方面,通过将熵值法更换为主成分分析法重新测度省域创新能力,得到的模型3结果(数字经济系数为0.652,并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进一步巩固了研究结论。另一方面,更改估计方法至随机效应模型后,模型4的结果显示数字经济的正向作用依然存在(系数为0.516,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两项检测表明,即使在不同的计量模型和创新能力的度量方法下,数字经济对省域科研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依然稳定[5]。
综合以上结果,可以认为数字经济是提高省域科研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对于省域实现科技进步和经济转型功不可没,为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政策的制定者提供了实证支持,说明应继续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以充分挖掘其对科研创新的潜在促进作用。
(二)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和激发省域创新潜能,推动数字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融合。
第一,加大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为了打造良好的数字经济生态系统,需要确保具备高效、稳定且普及的数字基础设施,其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根本,包括5G网络、大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等关键技术的覆盖和升级。
第二,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的融入可以极大提高产业效率和创新能力,因此,制定激励政策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提供培训、咨询服务和金融支撑,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掌握数字技术、采用数字工具,并鼓励其在产品设计、生产流程、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实施创新。
第三,优化数字经济的管理框架。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演进,需要有一个灵活而高效的政策环境来应对潜在的挑战和风险,意味着政策制定者需要更新相关法律法规,例如数据保护、网络安全、知识产权等方面,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第四,不断加强数字技能的培养和人才引进。打造有吸引力的人才培养和智力引进机制,例如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科技教育资源整合、跨学科创新实训基地建设等,不仅能够增强省域内部的创新驱动力,而且有助于形成开放合作的区域创新体系,提升整个社会对数字技术的适应性和应用水平。
六、结语
综上所述,政策制定者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应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系统的策略,致力于形成一个互联互通、协调发展的创新生态环境。通过各项政策措施相互配合,共同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与省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引用
[1]张昕蔚.数字经济条件下的创新模式演化研究[J].经济学家,2019(07):32-39.
[2]张春红,周国富.区域创新能力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收敛性的影响[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12):38-42.
[3]熊励,蔡雪莲.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效应——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20,34(12):1-8.
[4]温珺,阎志军,程愚.数字经济驱动创新效应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回归[J].经济体制改革,2020(03):31-38.
[5]徐向龙,侯经川.促进、加速与溢出: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39(01):50-59.
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责任编辑:韩 柏 蔺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