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潜显理论看“师母” 对立称谓语缺位问题
2024-06-05周莹
【摘要】在语言世界中,“师母”与男老师的妻子之义名实相符,成为人所共知的显性社会称谓语。然“师母”的对立称谓语却空有语义单位而无语言符号与之对应,仍处于缺位状态。从潜显理論来看,文化思想因素是制约“师母”对立称谓语显性化的主要因素。本研究拟从“师母”的内在结构和构词方式出发,分析其显性成分和隐性成分,总结其对立称谓语显性化的可能性。同时,本研究通过深入挖掘文化思想因素对男女社会地位、受教育权、职业选择方面的影响,论证了“师丈”“师爹”“师公”等补位词显化失败的必然性,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来解决该缺位问题。
【关键词】潜显理论;称谓语;缺位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9-0133-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9.041
一、引言
老子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有无相生,互相对立转化。王希杰先生深受东方哲学思想及老子思想的熏陶,将“有无相生”的观念放诸语言世界观察,继而形成了修辞学中的潜显理论,潜对应无,显对应有,潜显亦是相生相转,由此语言的完整概念应为:“语言(A)=显语言(AX)+潜语言(AQ)。”在潜显理论视角下,显词和潜词共同构成了汉语词汇系统。显词指已经显现的词,包括历史上已经存在的词和目前正在使用的词。潜词指仍然潜隐在词汇系统中未显化的词,包括未来会出现的词、永远不会出现的词、已经出现但使用者未观察到的词。潜词满足一定的社会文化语用条件后能够转化为显词,显词亦然,在语言系统内部规律的自我调控下,潜词和显词保持动态平衡,汉语词汇系统呈现基本稳固态。
然而,该共性准则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有些词即便社会需求量大且有可供选择的多个补位词,却未完全显化,在人们主观意识中,仍处于缺位状态。黄中和(1991)、吕为光(2015)、王文娟(2018)、陶熠娜(2019)等就“女老师的丈夫”称谓缺位问题展开过讨论,探讨了导致缺位的原因并提出补位的可能性及相关补位词,但该缺位问题依旧未能得到解决。由此可见,语言是世界上最没有道理的东西。在人类认识不充分时,语言确实毫无道理可言,但究其本质,语言却是最有道理的。“女老师的丈夫”这一空有语义单位而无专名称谓的潜词未能得以显化的原因有很多,前贤对此亦有诸多论述,但大都浮于表面,并未扎根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观念,忽视了潜词显化的文化思想外因。
同时,“师丈”“师爹”“师公”等补位词的提出忽视了与“师母”这一称谓语的对称性,未能以“师母”一词为研究底本,从其内在结构和构词方式出发,探求其显化可能性。
故本研究将立足于“师母”这一显词,从其内在结构和构词方式出发,分析其显性成分及潜性成分,以此观照其对立称谓语的缺位现象。同时,将研究视角扩大至对国人思想产生深远影响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上,力图从文化思想层面破解制约“师母”对立称谓语潜词显化的影响因素,从而寻求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师母”的内在结构和构词方式
在人际交往中,相见却不知如何称呼的情景在所难免,面称称谓语的缺失给交际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就拿“见到女老师的丈夫如何称呼”这一问题来说,虽然学者相继提出了“师丈”“师爹”“师公”等名称用以称呼,但都未能被全社会成员所接受使用,未能成为与“师母”对立的称谓语。
实际上,根据曹炜(2005)提出的称谓语和称呼语的主要差异来看,“师丈”“师爹”“师公”等补位词应属于称呼语一类,是学生和女老师的丈夫间当面招呼所使用的名称,具有个人性、特殊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师母”则归属称谓语一类,成为人们用来表示学生与男老师的妻子间的社会关系所使用的名称,具有社会性、全民性、稳定性的特点。正因为“师丈”“师爹”“师公”等补位词还未进入基本词汇系统,不是社会所约定俗成的称谓语,所以它们仍处于潜词显化的过程中,是尚未定型为显词的“拟显词”。
(一)内在结构
“师母”由语素“师”和“母”复合而成,名词“师”修饰名词“母”组成偏正结构。在“师母”这一显词中,构词语素“师”表示的男老师或男师傅之义显化,“母”表示的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之义显化,故“师母”的显义是老师的妻子或师傅的妻子。显义和潜义是相对而言的,“师母”尚未显化的潜义包括表示男老师的母亲、女老师的母亲、女老师的妻子之义,这些潜义都有显化的可能性。
王希杰(1999)曾对“师母”的潜性结构进行挖掘,将“师母”与“师父”视为同类,认为它们都是同位结构,但语义内容却大不相同。在“师父”中作为父亲本体的就是老师本人,而在“师母”中,却是他的夫人。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师父”表示对师傅的尊称,是同位结构;“师母”表示对自己老师的妻子或师傅的妻子的尊称,宜视为偏正结构。因此,显词“师母”不仅有显义,还有潜义,不但有显性结构,还有潜性结构。
(二)构词方式
陶熠娜(2019)通过对汉语亲属称谓语中表示女性长辈的“X+母”结构的义素进行分析,认为“师母”一词的语义特征包括[+女性][+拟家族][+长辈][+男性老师的配偶][+称呼]。本研究以此分别对照构词语素“师”和“母”的语义特征可见, [+男性老师]是构词语素“师”的显性语义特征, [+女性][+拟家族][+长辈][+配偶]是构词语素“母”的显性语义特征。由此推之,“师母”是以亲属称谓语“伯母”“舅母”“叔母”为蓝本仿造的社会称谓语。由师徒关系产生的称谓谱系中,以亲属称谓语为蓝本仿造而成的称谓语比比皆是,如师兄、师姐、师弟、师妹、师叔等。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秉持“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视师为父,视师之妻为母,视有共同老师的人为自己的兄弟姐妹,一个师门就如同一个家族一样,所以用来称呼同一师门中其他人的称谓语都可以借鉴亲属称谓语,对其进行适当改造利用。师母、师兄、师姐、师弟、师妹、师叔等称谓语的出现,正体现了中国人对宗亲关系的重视。
三、文化思想因素的制约
在交际过程中,部分称谓语的缺失阻碍了交际,为了交际的顺利进行,人们采取补位的策略,所谓补位是指把空缺的面称填补起来,从而促成面称的对称,以便于交际。在面对“师母”对立称谓语缺位影响交际时,人们就曾采用师丈、师爹、师公等称呼语对其进行补位,然收效甚微,只能在某一小部分人之间通行,无法推行至全社会使之成为与“师母”一样普及通用的社会称谓语。诚然,师丈、师爹、师公等拟显词都满足一定的显化条件,具有显化的可能性,但“师母”的对立称谓语仍然面临补位词多却长久空缺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男尊女卑”的封建文化观念是阻碍其完全显化的重要因素,作用于语言上就会出现诸如男女称谓语失衡、从“女”的字表示贬义等现象的出现。
同时,语言中的同实异名会带来称谓语使用上的不便利、冗赘。用“师丈”“师爹”“师公”等不同的语言符号来指称“女老师的丈夫”这一语义单位时,也会带来交际中称呼语的混乱,这是语言内部系统的局部混乱。
从历时维度看,语言内部系统的局部混乱状态经过语言的自我调控最终都会走向有序状态,但从共时维度看,当语言内部系统产生局部混乱时,影响语言发展的外部因素会在此时发挥重要作用,制约甚至是阻碍语言的发展。
王希杰先生认为语言的潜性化和显性化的道路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因素,对语言的影响和制约的结果,这种影响和制约又是通过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起作用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因素是外因,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是内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纵然内因在语言的潜性化和显性化道路上是起主导作用的,但当语言系统内部发生局部混乱时,外因会使语言系统暂时丧失自我调控力,此时外因对内因产生制约作用。
下面,本研究将从社会地位、受教育权、职业选择上分析论证文化思想因素对“师母”对立称谓语出现所起到的制约甚至是阻碍作用。
(一)社会地位
在中国历史上,当处于母系社会时,女子的社会地位是高于男子的,因其承担了主要的繁衍生育功能。当进入到封建社会时,男子的社会地位大大高于女子,女子被视为男子的附属品,如《仪礼·丧服·子夏传》中曾记载:“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女子一生都要秉持“三从”理念,将自身与父、夫、子这三个有亲属联系的男子捆绑,未出阁时听从父亲,婚后以夫为纲,夫死后又要跟从儿子。
同时,因为男子和女子的体力悬殊,男子一般在外谋生养家,女子则主管家庭内务,以照顾丈夫起居为要,这样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扩大至整个社会面就会形成“男强女弱”的社会局面。男子的社会参与度普遍高于女子,自然就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当女子逐渐从社会中被剥离时,男子的社会地位就会不断得以巩固和提高。亲属称谓语“伯母”“舅母”“叔母”等正体现了男尊女卑的家庭地位,语素“母”是依附于语素“伯”“舅”“叔”出现的,只起亲属关系标记和性别标记作用,“伯”“舅”“叔”才是信息的焦点。
同理,以“伯母”“舅母”“叔母”为蓝本仿造的社会称谓语“师母”同样显示了男尊女卑的社会地位差异,“师”是信息的焦点。
(二)受教育权
在古代封建社会,正因为社会对男女要求不同,男女受教育权也极具不平等。不同于男子以读书考取功名为主要职责,女子的职责仅局限于家庭,以照顾公婆,服从丈夫,看养孩子为天职。所以一般只有男子才能进私塾读书,女子则在闺阁中学习女工,即便是读书,也只读《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等对女子实行柔顺之道的书,其最终目的还是服务于男子。
古人云:“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本是强调无论男女,皆应以德为本,不自恃其才。后来这句话被逐渐曲解为女子不需要有才情,因此无需读书接受教育。这是在男女受教育权失衡后,男子为了更好地掌控女子,使其安于后宅,而对女子进行的思想愚化。男女受教育程度不同导致职业选择的差异,比如老师这一职业,在古代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男子才能当老师,古人一般称之为“先生”。而女子连基本的字都不识几个,更不用说当老师了。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统治下,人们的思想早已被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封建传统思想所禁锢,直到今天,人们的思想中仍然有古代封建思想的烙印。
因此,在现代人的普遍认知中,老师这一承担重要社会职能的职业仍以男子为主,在语言中体现为“老师”一词狭指男老师。反观“师丈”“师爹”“师公”等补位词,其占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违反了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与人们普遍认知不符。受男主外女主内的常规家庭模式的影响,人们对男主内女主外或男女都主外的变异家庭模式的接受度普遍较低。所以,即使“女老师的丈夫”这一语义单位满足了物理世界的真实性,但由于受到文化世界和心理世界的制约,与该语义单位相对应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语言符号仍处于空缺状态。
(三)职业選择
从古代封建社会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女子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男女平等的观念逐渐松动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女子的受教育权得以保证,女子也能自由选择职业。如今,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中,女子都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在履行家庭义务的同时发挥了更重要的社会职能,“女人能顶半边天”就是此现状的真实写照。虽然在现实社会中,女子的地位确实提高了,但反映在语言中,仍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师母”对立称谓语的缺位现象正体现了用以称呼男子的称呼语的个体独立性。在社会中,用以称呼男子的称呼语一般采用“姓+先生”或“姓+职务”形式,与男子的妻子不具有相关性。所以,称呼语“师丈”“师爹”“师公”缺乏社会男性群体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其完全显化的概率是很微小的。
“师母”对立称谓语的缺位与中国封建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封建传统文化作用于人就形成了封建思想,封建思想一旦形成就会渗透人行为活动的各个方面,其中语言活动最能突出反映人们的思想观念。显然,“师丈”“师爹”“师公”等词的补位失败是文化和思想因素导致的,“男尊女卑”的封建文化观念是制约甚至是阻碍“师母”对立称谓语显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四、解决措施
为了避免“师母”对立称谓语缺失的问题继续对人们的日常交际活动产生负面效应,本研究拟提出以下三项解决措施。
(一)临时采用“叔叔”“伯伯”等亲属称谓语
在不清楚老师丈夫的姓氏及工作等信息的情境下,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外貌大致判定其年龄,从而采用相应的亲属称谓语来称呼对方,以此快速拉近双方社交的心理距离,获得良好的交际效果。如果对方的年龄大致长于自己的父亲,学生可以称呼他为“伯伯”;如果对方的年龄明显幼于自己的父亲,学生可以称呼他为“叔叔”。
(二)充分利用语言材料,挖掘更多潜词
虽然“师丈”“师爹”“师公”这些补位词未能完全显化成为与“师母”对立的社会称谓语,但从本质来说,这是对潜性语言材料的积极开发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缓解了人们相见却不知如何称呼的尴尬局面。
因此,语言宝库中仍然潜藏着大量丰富的语言材料需要人们继续去挖掘,人们要为潜词的显化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语言单位。根据“师母”的内在结构和构词方式,本研究猜测“师爸”这一潜词也许会在未来显化。
(三)加强干预,促进潜词显化
语言的潜显转化要通过语言的自我调节起作用,但语言的自我调节,实际上还是人的自我调控,包括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语言当然不可能完全服从人的意识,尤其是个人意识,但从社会层面出发,人是能对语言进行宏观调控的。
在现代社会,女老师的数量远高于男老师,用以称呼“女老师的丈夫”的社会称谓语需求量变大,故该称谓语应由官方确定颁布,在幼儿园阶段同其他社会称谓语和亲属称谓语一样教授给儿童,使其从小就对此社会称谓语有大致的认识。
五、结语
从潜显理论看,“师母”对立称谓语缺位的问题实际上是潜词显性化失败的问题,因此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研究从“师母”的内在结构和构词方式出发,立足于中国的封建文化观念,考察了男女社会地位、受教育权、职业选择等因素对其对立称谓语显化受阻所产生的影响,由此确定“男尊女卑”的封建文化观念是制约“师母”对立称谓语显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为了避免“师母”对立称谓语缺失的问题继续对人们的日常交际活动产生负面效应,本研究拟提出一是临时采用“叔叔”“伯伯”等亲属称谓语;二是充分利用语言材料,挖掘更多潜词;三是加强干预,促进潜词显化这三项解决措施来应对该问题。
目前,人们所开发利用的社会称谓语和亲属称谓语虽数量众多,但未能完全满足人们的交际需求,面称称谓语的缺漏问题,值得学者进一步关注。本研究所关注到“师母”对立称谓语的缺位问题,只是面称称谓语缺漏问题的一个微小方面,希望能为学者进一步发现和解决面称称谓语缺漏问题,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219-230.
[2]王希杰.师母=老师的母亲?![J].语文月刊,1999,
(06):12-13.
[3]曹炜.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62-69.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178.
[5]崔显军.试论汉语面称使用中的若干策略[J].语言文字应用,2009,(02):84-92+9-10.
[6]郭熙.当前社会称谓缺位现象小议[J].语文建设,1997,(09):14-16.
[7]黄中和.老师的丈夫,如何称呼?[J].语文建设,1991,
(12):42-43+45-46.
[8]逸典.关于“老师的丈夫”称谓问题的讨论[J].语文建设,1992,(05):38-39.
[9]吕为光.称谓语“师丈”潜显制约因素分析[J].語言文字应用,2015,(02):98-106.
[10]王文娟.“老师的丈夫”称谓缺位问题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01):56-57+60.
[11]陶熠娜.与“师母”对应的社会称谓语缺位现象研究[J].现代语文,2019,(06):154-159.
[12]刘金妮.该怎么称呼您,老师的丈夫?[J].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5):31-33.
作者简介:
周莹,女,汉族,江苏苏州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修辞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