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世间》中的硬汉父子形象略论

2024-06-05吴银波

长江小说鉴赏 2024年7期
关键词:人世间

吴银波

[摘要]梁晓生的长篇小说《人世间》被改编成电视剧后在央视播出,唤起了广大群众的情感共鸣。这部包含上山下乡、改革开放等历史事件在内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演变史,描绘了中国民众的心理及精神上的变化。小说对于人物命运和性格的描写尤为细致,以周家父子为例,三个不同性格及身份的人物以自己的方式直面生活的苦难,体现了平民人物的坚毅和担当。本文尝试对《人世间》中的硬汉形象加以分析,结合作品的思想,对其进行解读。

[关键词] 人世间  硬汉形象  城市平民

[中图分类号] I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7-2881(2024)07-0082-04

《人世间》是梁晓声从知青文学转向平民文学后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小说以周秉坤这个平民子弟的生活为线索,贯穿了知青上山下乡、恢复高考、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谱写了1969年至2016年近五十年共和国史与三代人民生活的史诗,呈现了‘革命中国向‘现代中国的转型与对接”[1]。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小说以周秉坤的平民视角,展示了周家父子的生活苦难以及他们在苦难面前表现出的刚毅,刻画出较为典型的硬汉父子形象。

一、硬汉形象及其人文价值

1.硬汉形象

硬汉形象最早出现在海明威创作的小说中,代表那些具有临危不惧、坚韧不拔性格和强者精神的人物,如拳击手、斗牛士、战士[2]。海明威塑造的硬汉形象极具代表性,受生活环境和战争经历影响,海明威倡导硬汉精神并在小说中大量塑造硬汉形象。其硬汉形象的塑造有一个完善、演变过程,在第一部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杰克在战后的苦难中追求精神上的安慰,但是没有实际行动,只具备了硬汉雏形;《永别了,武器》中的亨利,在苦难面前有了抗争的具体行动,但是不够彻底;直到《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才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硬汉人物形象。这种硬汉人物形象也被其他作家吸收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比如《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梁晓生《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中的铁匠王志刚、《今夜有暴风雪》中的曹铁强等。

2.人文价值

硬汉形象体现了传统的男性价值观念,包括坚强、勇敢、果断等品质。他们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表现出坚毅的品质,有着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轻易妥协,有着极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他们面对复杂的形势有着极强的决策力和感召力。传统价值观念下的男性能够用强大的生命激情和自身的人格力量去保持生命应有的厚重感,有着不断超越自我的人生追求[3]。硬汉形象的塑造正是对传统价值观念中男性角色的延续,同时具有极强的榜样号召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对于男性形象的理解也在不断演变,呈现出多元包容的特点,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对于价值观和人生观造成冲击的现象存在。传统价值观念下的男性角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励当今男性承担社会责任。

二、《人世间》中的硬汉父子形象

1.父辈周志刚

1.1吃苦耐劳的工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的重工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工人阶级怀揣建设祖国的理想信念,背井离乡,支援大西北建设。处于国家工业起步时期的工人,他们承担着将中国工业建设起来的重任,《人世间》中的周志刚就是其中的一员。作为中国建设大西北的第一批工人,担任班长的周志刚自身专业素质过硬,在工作中一丝不苟,生活上为人仗义,赢得工友的信服和尊敬。大三线位于西南、西北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物资极其匮乏。投身三线建设的工人们风餐露宿,肩挑背扛,凭借建设祖国的热情和顽强的毅力,征服了艰苦的环境。周志刚等中国第一批工人为国家建设做出巨大牺牲,他们用自己的意志力和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第一批工人的硬汉精神。

1.2威严的一家之主

读小说时可以发现,周志刚身上既有传统父辈身上带有的威严和专断,同时又具有较为开明的眼光和思想,他对家庭有着极高的责任感。周志刚寡言的性格以及作为父亲的权威使他在与子女产生分歧时,常常板着脸发脾气,这也就导致他和子女之间有了隔阂[4]。尽管存在诸多矛盾,但他对子女的关爱、对家庭的付出是巨大的。当女儿周蓉和北京诗人冯化成在贵州结婚时,周志刚表现得尤为气愤,可极其牵挂女儿生活的他,特意申请调往贵州,给女儿带来了从工地存下来的肥皂、胶鞋以及买来的腊肉。他在心疼女儿生活艰难的同时,也对女儿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的行为给予了肯定,这充分体现了周志刚的开明大义、通情达理。当周秉昆试探性地提出要和郑娟结婚时,周志刚的态度也是极为不满的,可当周志刚了解到郑娟为周家的付出后,这位倔强的父亲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打破了自己一直坚守的原则。周志刚对于家庭的重视程度源于对传统伦理结构的延续,而对家庭的责任和担当也为这个人物赋予了硬漢色彩。

2.长子周秉义

2.1忍者般成长

周秉义是周家的大儿子,从小就喜欢读书,在小说中的形象是富有儒雅感的。他的儒雅中透着一股隐忍,这种隐忍并非一般人所能够承受。他富有才华,很有抱负,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他出生在贫穷的光字片,却和高官的女儿郝冬梅相爱,自身条件以及环境限制下,作为家中的长子却只能在岳母家居住。面对两家父母因为身份不同而从未会面的局面,周秉义作为周家的长子以及郝家的女婿,即使左右为难也只能默默忍受。当周秉义担任军工厂党委书记时,外界对于他的上任,议论纷纷,很多人认为他是借岳母的关系走后门上位。从政多年不断努力的周秉义最忌讳的就是借用岳父岳母的关系,他一直凭自己的努力,却时常遭到别人的猜忌和怀疑。在军工厂推动改革转型时遭遇员工的不解,周秉义被群众骂做官迷;在改造光字片为百姓改善居住条件而拆迁时也被百姓误会。但周秉义都选择隐忍,不作解释,直到最后改革成功才获得正名。周秉义的成长充满隐忍和委屈,承受压力涅槃重生的他,靠的不仅是机遇,还有对自尊、自我提升的勇气,这种坚韧、顽强是硬汉的必备元素。

2.2为官的大义精神

周秉义是贫苦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一直以坚守公平正义为标准要求自己。早在学生时期,周秉义就已经是青年榜样、群体领袖。知青下乡,在部队进行磨炼的周秉义不畏官威,帮助受骗知青讨回公道[5]。后来考上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文化厅任职,直到他主动申请调任即将解体的兵工厂进行改革工作,才有了为群众办实事的机会。这个平民子弟的从政道路并不平坦,在别人眼中他是大官,自然会有不少人想要利用他的职权行方便,但周秉义一直都以做清官、做好官为准则要求自己,当自己的亲弟弟周秉昆想要哥哥动用手中的权力帮自己追回被骗的钱时,周秉义都严词拒绝。在改革军工厂时,面对老工人的不满,周秉义以自身的行动感化工人并赢得支持;为了给百姓办实事,他放弃到北京担任部级高官的机会回到家乡担任市长,立志要改造光字片。在周秉义身上,党性和人民性得到充分体现,展现了党员干部为人民办实事,以及大义为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幼子周秉昆

3.1极强的自尊心

周秉昆是这本小说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他是周家最小的孩子,父母眼中的老疙瘩,可是面对优秀的哥哥姐姐,周秉昆从小就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不愿自己比哥哥姐姐差。他当过饭店经理,担任过杂志主编,靠多年积蓄买下苏式风格的洋房,种种努力让父亲对自己有了很大程度的认可。他尤其看重自尊,他從来不踏入大嫂家门,几次上门找自己的哥哥也都执意在门口交谈,因为他心里明白大嫂的妈妈并不愿意和穷亲戚来往。这些都可以表现周秉昆身上极强的自尊心,也正是因为他对自尊的追求,周秉坤能够在苦难的生活中找寻到自己生存的意义并为之努力。

3.2善良、仗义的本性

周秉昆为人忠厚,待人和善、仗义,重视工人之间的友谊,他对道义的坚守是出于平凡生活中的本性流露。面对生活的艰辛和挑战,他和工友们用友谊抱团取暖。在酱油厂担任除渣车间班长时,因为工友失误,给厂里造成了很大损失,周秉昆一人主动担责;面对无房可住的国庆,他把自己的房子免费借给国庆居住;在兄弟孙赶超卖胶鞋被骗时,又仗义出手,求助老太太曲秀珍,最后解决问题。在周秉昆的人生观里,朋友有着很高的地位,也是因为他的仗义,让他有一群好友,这也是周秉昆人生里尤为宝贵的一部分。

3.3强烈的家庭责任感

周秉昆最为硬汉的表现在对于家人的呵护。他对家庭的责任,更能看出男子气概。对于父母,他尽到了兄妹三人中最多的孝道;对于妻子郑娟,他不顾世俗的指点,毅然决然地和她结婚;对于大儿子周楠也是视如己出。因为非常看重孩子和家庭,他在面对骆士宾的破坏时表现得非常强硬,解决纠纷时不慎发生意外,锒铛入狱,而他却还在为自己能够保持家庭的完整而感到满足。十几年的人生光阴,在和家庭完整的对比中,他更珍惜后者。这种责任和担当更能够引起读着对于“硬汉精神”的共鸣[6]。

三、梁晓声笔下硬汉形象特点

1.自我形象再现

梁晓声自身带有一种硬汉情结,他在作品中创造出的硬汉形象一定程度上是他主观意识的合成,是他自己硬汉精神的再现。梁晓声生于贫苦家庭,父亲是中国第一批支援大西北的建筑工人,父亲一个人的工资养活全家人,生活的艰辛让梁晓声不得不直面人生的苦难,梁晓声曾说“贫穷使我早熟,使我刚强,使我有了面对生活的勇气”[3],面对家庭微薄的收入以及患有精神病需要大量治疗费用的哥哥,梁晓声自愿成为“上山下乡”的第一批青年。工作后的梁晓声也靠自己的稿费承担抚养弟弟妹妹的重担。《人世间》中周家父子的生活经历以及居住环境与梁晓声的自身生活条件极为相似,可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或多或少带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另外,梁晓声在知青小说中塑造的北大荒知青形象也被他赋予了百折不挠的硬汉品质,梁晓声的知青小说以一种粗犷的写作风格赋予了人物极强的英雄主义色彩,他们在困境中与命运抗衡,如《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中具有铁一般的意志和奇勇性格的铁匠王志刚。梁晓声也曾有过一段知青生活经历,他在北大荒渡过了长达七年的知青生活,接近于军事化管理的兵团生活磨炼了梁晓声的意志,使他更加勇敢地直面生活,他在知青小说中刻画的硬汉人物形象一定程度上是他对于知青生活的回忆再造[3]。由此可见,梁晓声笔下塑造的硬汉人物很大程度上是他自我形象的再现。

2.平民人物形象

独特的生活经历让梁晓声在创作中一直坚持平民立场,其笔下的硬汉多是平民人物,他们或是上山下乡的知青,或是工人,抑或是城市中为生活奔波的小人物。梁晓声的小说多采用现实主义手法,他在写作中更注重表现真实存在却又不易被察觉的人或物,梁晓声曾表示:“我熟悉平民的生活,熟悉平民在他们的生存状态下怎样为人处事。我坚信生活中某些温馨之事有时恰恰在平民生活中体现得最真实、最细腻,我希望通过我的笔去书写他们。”[7]以《人世间》为例,如果说周秉义在经过自我提升后成为领导干部,那么周秉坤无疑是平民硬汉的典型代表。此外,以周秉坤为基点,梁晓声还塑造了一个有着相同命运和经历的人物群,他们均属于时代变化过程中艰难适应生活的平凡人,他们在与生活抗争的时候抱团取暖,互相伸出援手,即使生活艰难,这群普通人也没有放弃对于家庭应该承担的责任。纵观梁晓声的作品,从前期理想主义高昂的知青小说,到后期描写城市生活的平民小说,其中刻画的硬汉人物形象基本可以归入到平凡人物这一类,这也与梁晓声的创作理念相吻合,即以平凡心态书写平凡人生。

3.好人文化道德观

梁晓声的作品中张扬着一种由传统道德为主要评判标准的“好人文化观”,他希望文学能够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能够通过作品促进时代的反思[8]。他在小说中塑造的硬汉人物形象,讲道义、有血性、遵守传统道德。他在刻画人物的独立意志、坚强不屈的品质时,往往穿插描写人物坚守传统道德的情节,以此来凸显道德观。为了彰显传统道德价值观,作者有意识地将那些遵守了传统道德价值观的人物编排了相对美好的回报。如《人世间》中,周秉坤属于遵守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好人”代表,他坚守道义,为人仗义,这种代表“好人文化”的硬汉人物,获得了“六小君子”坚固的友谊;获得了报社、饭馆经理等较为体面的工作机会;得到了曲老太太等退休官员的欣赏并与之成为忘年交。作者通过描绘苦难以及这些面对苦难而不断战胜苦难的人物,来凸显他们自身的顽强和坚毅。这样的写法将传统的道德价值观激活,更加强化了这些硬汉人物的闪光点。

四、结语

梁晓声以充满现实主义的笔调,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以平民主义立场,描绘了城市普通人的生活。通过刻画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苦难以及他们在苦难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对他们的硬汉形象做了充分的刻画。苦难中普通人的顽强成长所表现的硬汉精神极具人文价值,作者用富有“好人文化”道德观的硬汉人物形象来教化当今社会民众,号召更多的人勇敢地面对生活的苦难,这也正是梁晓声“文学创作应该承担一定社会责任”观点的真实写照。

参考文献

[1] 程格格.平民立场与转型中国——作为现实主义史诗剧的《人世间》[J].文艺理论与批评,2023(1).

[2] 庞楷奕.海明威与路遥笔下硬汉形象之比较[J].文学教育(下),2023(8).

[3] 车红梅.“硬汉”形象:北大荒精神特质的文化符码——以梁晓声的创作为例[J].学术交流,2012(4).

[4] 刘国英.梁晓声《人世间》创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3.

[5] 刘起林.《人世间》:重构德性文化的温暖与崇高[J].中国文学批评,2019(4).

[6] 韩珮玥.《平凡的世界》中的硬汉形象略论[J].才智,2022(7).

[7] 刘威.梁晓声平民叙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2.

[8] 刘起林.1990年代背景与梁晓声“好人文化”的历史生成[J].当代文坛,2022(1).

[9] 权维伟.苍茫人间大地怒燃的生命之光——评梁晓声《人世间》[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4).

(责任编辑  夏    波)

猜你喜欢

人世间
车站
看《人世间》谈家庭教育
锦句
人世间
《人世间》:好家风,才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
解密电视剧 人世间
人世间最美的遇见
来,谈虎色变
一些羊
活在这荒诞的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