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细胞与冷沉淀比例输注对产后大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024-06-04蔡燕琴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10期
关键词:红细胞

蔡燕琴

【摘要】 目的 探讨红细胞与冷沉淀比例输注对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2例产后大出血患者,根据输注红细胞与冷沉淀比例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A组24例,红细胞与冷沉淀比例为1.5∶1;B组24例,红细胞与冷沉淀比例为1∶1;C组24例,红细胞与冷沉淀比例为1∶1.5。比较3组患者血制品用量、输血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e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g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platelet count,PLT)、血红蛋白(hemoglobin concentration,Hb)、D-二聚体(D-dimer,D-D)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红细胞、冷沉淀输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24 h,A组患者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及PLT、Hb、D-D水平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24 h,B组和C组患者PT、APTT、D-D水平较输血前降低,FIB、PLT、Hb水平较输血前升高;输血24 h,A组PT、APTT、D-D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C组,FIB、PLT、Hb水平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24 h,B组和C组间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及PLT、Hb、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0%,高于B组(8.33%)和C组(12.50%)(P<0.05)。结论 产后大出血患者采用红细胞与冷沉淀输注比例为1∶1和1∶1.5的成分输血方案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产后大出血;成分输血;红细胞;冷沉淀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10-0018-04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457

产后大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与凝血功能障碍、产道损伤、子宫收缩乏力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关[1-2]。该病病情危重,若不及时加以干预,可诱发失血性休克,甚至导致产妇死亡。目前,大剂量输血是临床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主要方式,能迅速补充机体血容量,提高血液携氧能力,改善产妇的凝血功能。有研究表明,不科学的大剂量成分输血可能会加重患者凝血功能紊乱状态,甚至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等严重并发症[3]。有研究表明,红细胞与冷沉淀输注比例与产后大出血患者临床预后结局具有一定相关性[4]。本研究选取72例产后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输注不同比例红细胞与冷沉淀对改善患者凝血功能等方面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产后大出血选择最佳成分输血方案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2例产后大出血患者,根據输注红细胞与冷沉淀比例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各24例。3组患者年龄、孕周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纳入标准:均符合产后大出血诊断标准,即胎儿分娩24 h内,阴道顺产者出血量≥500 mL,剖宫产者出血量≥1 000 mL;临床资料完整,年龄>18岁;均符合输血治疗适应证;患者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分娩前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肝、肾功能严重损伤者;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3组患者均立即开展止血、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等对症治疗。参照《输血标准规程》[5]确定血型,采用18G静脉留置针及14F双腔中心静脉留置管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输注红细胞与冷沉淀以维持血容量。其中,A组红细胞与冷沉淀比例为1.5∶1,B组比例为1∶1,C组比例为1∶1.5。于产后1 h后采用CFMS LEPU-8800血栓弹力图仪对血栓弹力图参数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合理调整血制品用量。

1.3 观察指标

(1)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血制品用量。(2)3组患者凝血功能比较。分别于输血前、输血24 h采集3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处理后分离血清,采用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进行检测。(3)3组患者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D-二聚体(D-D)水平比较。分别于输血前、输血24 h取血清标本,采用康宇HF-3800Plus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相应试剂定量检测PLT、Hb、D-D水平。(4)记录3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F检验,多组间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血制品用量比较

3组患者红细胞、冷沉淀输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3组凝血功能比较

输血前,3组患者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24 h,A组患者凝血功能各项指标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24 h,B组和C组患者PT、APTT水平较输血前降低,FIB水平较输血前升高,且A组PT、APTT水平显著高于B组和C组,A组FIB水平低于B组和C组(P<0.05);输血24 h,B组和C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3组PLT、Hb、D-D水平比较

输血前,3组患者PLT、Hb、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24 h,A组患者PLT、Hb、D-D水平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24 h,B组和C组患者PLT、Hb水平较输血前升高,D-D水平较输血前降低,且A组PLT、Hb水平显著低于B组和C组,A组D-D水平高于B组和C组(P<0.05);输血24 h,B组和C组PLT、Hb、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3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A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0%,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产后大出血起病急、病情危重。一旦发生产后大出血,短时间内机体大量失血,可导致凝血因子、血小板的大量流失,从而引起凝血功能紊乱。若不及时加以干预,可诱发失血性休克、DIC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产妇死亡。成分输血是一种利用科学方法将全血中各种成分分离、提纯,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通过静脉输注相应全血成分的治疗方法,具有纯度高、容量小、疗效确切等多种优势[6-7]。在输血过程中,如何根据患者病情科学调配红细胞与冷沉淀输注比例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分别给予红细胞与冷沉淀输注比例为1.5∶1、1∶1和1∶1.5的成分输血方案进行治疗,结果显示,3组患者红细胞、冷沉淀输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既往研究[8-9]报道一致。提示产后大出血患者成分输血治疗方案虽然红细胞与冷沉淀输注比例不同,但总体红细胞与冷沉淀输注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A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0%,高于B组(8.33%)和C组(12.50%)(P<0.05),与王佳赟等[10]研究结果相符。王佳赟等研究结果显示,红细胞与冷沉淀比例为1∶0.5、1∶1、1∶2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00%、4.00%、4.00%。以上结果表明,合理比例的红细胞与冷沉淀输注可降低DIC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现代研究认为,在妊娠这一特殊生理状态下,机体纖溶系统和凝血因子可发生多种改变,而凝血功能障碍是诱发产后大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11-12]。因此,及早根据产后大出血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给予输血治疗尤为重要。PLT、Hb是评估机体凝血功能的重要临床指标,其水平持续降低,表示患者存在持续出血的可能。D-D是一种特异性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可反映机体纤维蛋白溶解功能。正常生理情况下,D-D保持在较低水平;当机体血管内出现凝血异常、纤维溶解时,D-D水平迅速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输血24 h,B组和C组患者PT、APTT、FIB、PLT、Hb及D-D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A组(P<0.05)。究其原因,提示产后大出血患者采用红细胞与冷沉淀输注比例为1∶1和1∶1.5的成分输血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产后大出血患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丢失,红细胞与冷沉淀合理比例输注可大量补充因出血丢失的凝血因子,促进血管内容量恢复,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

综上所述,产后大出血患者采用红细胞与冷沉淀输注比例为1∶1和1∶1.5的成分输血方案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章雪娜,尤荣开,吴建华,等.危重孕产妇产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调查和预防策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23):4577-4580.

[2] 刘小艳,常青,陈丹,等.大量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21,50(3):428-431.

[3] 刘敏.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治疗时血浆和红细胞的比例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6):872-873.

[4] 殷茵,陈恒,许晓红.产后大出血患者不同输血治疗方案的相关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4):745-748.

[5] 卢姗姗,李秀英,丁国良.《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版)改进必要性探讨[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5,38(4):367-369.

[6] MERKEL K R,LIN S D,FRANK S M,et al.Balancing the blood component transfusion ratio for high- and ultra high-dose cell salvage cases[J].J Cardiothorac Vasc Anesth,2021,35(4):1060-1066.

[7] 乔剑,于洋,卢建跃,等.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对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血液流变学和预后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20):3945-3949.

[8] 焦凤琴,王兰兰.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时血浆和红细胞的比例[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2):2710-2712.

[9] 高文礼.大量输血时血浆与浓缩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96(5):35,37.

[10] 王佳赟,郑文颖,杨雪.红细胞与冷沉淀不同比例输注在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1):1995-1998.

[11] 寇剑成,宗晓燕,朱晓波.常规凝血指标检验对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价值分析[J].贵州医药,2020,44(1):116-117.

[12] 赵冬梅.产后大量输血患者凝血功能及纤溶系统的变化及成分输血的临床价值[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8):3149-3151.

(编辑:许 琪)

猜你喜欢

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的贫血
破碎红细胞检测研究进展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及防治
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及CD45、CD72表达分析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栓的关系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
1例新生仔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