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的实践与创新
2024-06-04赵薇
赵薇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始终是一个核心议题。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因此,在高中语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采取科学且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写作灵感,使写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并全面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分析了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语文综合素养;过程写作法
语文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需要精心策划和组织教学流程,并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的写作过程,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语文综合学习中的效果,进一步彰显语文教学的多元化特色。针对过程写作法,教师应进行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并科学地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高效,而且是培养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重要策略。
一、写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在语文学习中,读写一直是学生学习的焦点,也是最困难的问题。而写作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勤于练习的过程。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不会进行写作指导,只关注学生最终的作品;而学生不会写作,也不愿写作。新课程标准提到:“学生能够借助不同的表达方式,学习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双减”大背景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对落实课程标准和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有着深远的意义。一方面,从教育发展层面来看,高中生在写作实践中缺乏对语文的深刻理解,缺乏在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必要训练。因此,教师把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开辟新思路,丰富新认知,积极面对新问题。另一方面,从自我发展层面来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需要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基础上,注意引导学生的写作自觉,引导学生将写作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写作中获得快乐和满足,从而真正热爱生活。
二、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写作教学脱离实际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受应试思维的束缚,导致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常常机械性地记忆与自身生活体验无直接关联的篇章,以在考试中获取更高的分数。然而,在现行的素质教育体系下,写作旨在展现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体现学生认知、生活体验和思想深度。但现实情况是,诸多高中生的写作内容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尽管篇幅较长,但内容却显得单调乏味,且常出现词组的重复使用现象,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教学方式单一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依赖于个人的教学经验和教材内容来展开教学。尽管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长期、单一地运用此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兴趣所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然而,实际情况中,许多教师未能做到这一点,这导致写作教学内容单调,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学生缺乏写作兴趣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和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然而,当前高中阶段的写作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即由于写作资源的匮乏和写作方法的不当,导致学生对写作缺乏热情,视其为语文学习中的一大难题。学生缺乏主动寻求丰富写作资源的意愿。因此,教师在高中写作课堂上,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如何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和策略。就目前的高中写作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并不浓厚。
(四)学生积累的写作素材不足
撰写一篇优秀的作文,离不开丰富的素材作为支撑。然而,目前高中生在写作过程中,主要依赖于个人的有限经历来积累素材,这无疑限制了学生写作的深度和广度。由于缺乏足够的素材积累,学生在作文中往往难以展现出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清晰的结构框架,导致作文内容琐碎、无序,如同流水账一般。为了改善這一状况,学生需要积极拓展素材来源,通过阅读、观察、实践等多种方式,丰富自己的素材库,从而提升写作水平。
三、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的策略
(一)精心策划作文题目以提升学生兴趣
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至关重要。一个引人入胜的题目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构建文章的逻辑框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将逐渐从被动接受写作任务转变为主动期待创作,深刻感受写作的魅力和价值。为了避免学生因题目单调乏味或难度过高而丧失写作兴趣,教师在选题时需慎重考虑,体现教学素养。教师可多与学生交流,捕捉生活中印象深刻的场景,以此为基础设计作文题目,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创造力。
(二)提升写作技巧
写作不仅是思维的体现,还是词语和句子的精妙运用。如何引导学生将精美的字句恰到好处地融入作品中,无疑是写作教学的核心所在。写作的方式涵盖叙事与议论的结合、情景的和谐统一等多种技巧,只有将这些技巧和谐地融为一体,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佳作。因此,教师有责任对学生的写作基础能力进行专业化地指导。通过深入剖析范文、系统讲解关键写作技巧,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归纳与比较的思维模式。当学生对这些技巧有了足够的理解后,教师可通过布置写作任务,引导学生以模仿的形式进行实践训练,从而稳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加强写作素材的积累
教育之源泉在于生活,最终亦回馈于生活,文章的创作也不例外。若学生在应用文写作中疏离生活,则难以全心全意沉浸其中。因此,教师须积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日常生活,持续积累生活中的写作元素,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敏锐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撰写日记,记录生活中的琐事。此外,教材的利用也不可忽视,教材汇聚了作者真实生活的智慧,学生在学习教材篇章时,不仅可以拓宽视野,增加阅读量,还能实现素材的实质性积累。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汲取名人创作的理念和技巧。
(四)创设真实化场景,加入必要的探究性问题
在选择场景时,教师应优先考虑那些与学生兴趣相契合且在学生理解范围内的情境。同时,确保情境的真实性至关重要,以便学生能够从中梳理出有价值的写作材料。为此,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陈旧的课本场景,结合现实生活来构建新的场景。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如多媒体等,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入探究性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在文本中深入挖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化学生对写作材料细节的认识和体验,进而增强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
(五)组织有效的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实现优质的写作教学,教师可以科学合理地组建学习小组。传统的小组划分方法按座位或随机分配,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成长规律,因此并不理想。教师在分组时,应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进度进行合理划分。一种有效的方式是在每个小组内实施“多带一”策略,为每组设定明确的情境构建目标,提供清晰的讨论框架。这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自主构建情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讨论时提出建设性意见,从而优化情境教学的效果。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间的互助合作,还能防止部分学生逃避学习。在划分小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小组选举一位小组长,负责引导小组成员共同应对挑战,集体思考并解决问题,积极参与情境的创建。同时,小组长的角色要确保每位成员都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中,有效地发挥监督和管理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注重日常生活的积累,培养学生的日记意识
经年累月的教学实践揭示,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乐于记录生活点滴的学生,其写作风格不仅独具特色,且在写作技巧与运用上也展现出显著优势。语文写作本质上是一个融合积累、反思与创造的过程。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要求学生重视生活的点滴积累,运用阅读等多种手段,搜集并整理优美的诗句与短文,以丰富自身的写作素材库。同时,教师也需致力于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教师不对日记的格式、字数和话题设置任何限制,旨在鼓励学生自由地记录生活、表达情感。写日记不仅能深化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此外,教师要定期与学生分享日记中的感悟与见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从而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协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七)夯实基础阅读学习,丰富写作语言储备
阅读与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鉴于此,教师在指导高中生进行写作训练时,要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在广泛阅读的过程中汲取丰富的语言营养,进而锤炼写作技巧。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多数语文教师尚未将阅读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活动来对待,也未在课堂中系统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这种局面导致学生在写作时缺乏足够的语文素材支撑,造成表达不流畅、写作能力受限。为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强化写作与阅读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摘录优美词汇和句式,并在写作实践中不断提醒学生将所积累的素材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八)坚定支持学生自主表达与个性化写作
课程标准明确强调,高中语文写作应作为学生表达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生认识世界和自我反思的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教师不应为学生写作设定固定的框架或定义,而应建立一种自由、灵活且开放的写作环境,以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束缚感,并激发学生通过写作来展现自我。学生的写作内容可以源自生活中的奇思妙想,如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悟,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笔下的素材。简言之,写作不应被视为一项任务,而应是学生表达自我、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理解的一种方式。
以一位学生为例,他在学习《出师表》后,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观点联想到“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一俗语。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明确区分内外因素的作用,并运用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理解这些谚语。虽然这些谚语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真理,但学生仍需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它们。这篇作文充分展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思考和創新,其鲜明的个性特点也得到了体现。当教师分享这篇作文时,其他学生能够认识到写作是一个表达自我、深化理解的过程,从而推动写作教学的深入发展。
(九)注重写作后的评价与反馈,提升学生的写作动力
写作后的评价与反馈是写作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有效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应秉持公正、客观、全面的原则,既要关注作文的内容、结构和语言表达,也要重视学生的写作态度和思维能力。在反馈时,教师应注重鼓励与指导相结合,既要肯定学生的亮点和创新,也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改进建议。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集体评议等,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写作主体性和责任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将优秀作文进行展示或推荐发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和写作动力。通过有效的评价与反馈,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提升方向,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写作学习中。
四、结语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必须依靠严谨的设计和科学的模式,才能有效地结合过程写作教学法,在实践中取得较好的结果。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多个角度深入研究,以完善教学方案及教学策略,从而展开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和学习中储备丰富而完备的写作知识,让学生对语文写作学习更加感兴趣,从而在实现高效教育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陆莹莹. 浅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 课程教育研究,2017(52):161-162.
[2]朱婷. 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与创新性[J]. 高考,2017(18):198.
[3]张健. 提升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与创新性的几点研究[J]. 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08):54.
(责任编辑:淳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