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策略探析
2024-06-04李亚宾
李亚宾
摘 要:中考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节点,道德与法治是其中重要的考试科目之一。文章介绍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其在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的特点和评价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备考策略;最后探讨了如何在备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以帮助学生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备考策略;综合应用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核心素养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合作精神、道德品质等综合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在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中,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备考策略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一)核心素养的定义
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不同领域中所需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是全面发展的关键要素。它强调个体在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整合与综合运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人际交往、道德品质等综合素养,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的分类
1. 学科素养。学科素养是指在特定学科领域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中,学科素养包括对道德与法治基本概念、原理、法律法规等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智力素养。智力素养是指个体的智力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方面。在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中,智力素养体现在对案例分析、论证推理、价值判断等方面的能力。
3. 道德品质与情感素养。道德品质与情感素养是指个体在道德意识、价值观、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在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中,道德品质与情感素养包括对道德问题的敏感性、价值观的塑造、公正、诚实、负责任等道德品质的培养。
4. 人际交往与合作素养。人际交往与合作素养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合作中所需的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团队合作等方面。在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中,人际交往与合作素养体现在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理解他人观点等方面。
(三)核心素养与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的关系
核心素养与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密切相关。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在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中运用综合能力,即将各个核心素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综合应用能力。在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中,学生需要运用学科素养,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理解法律法规、道德原则,并能够灵活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同时学生还需要运用智力素养,通过逻辑推理、分析问题、评估选项等方式解决复杂的道德与法治问题。
二、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的特点与评价体系
(一)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的内容与要求
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是对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评价,其内容主要包括道德理论、法律法规、案例分析、道德与法治问题解决等方面。考试要求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范,理解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并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情境中的问题。在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中,除了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外,还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发展。考试内容涉及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学生能够运用道德、法律等知识进行案例分析、论证推理、价值判断等,体现出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的评价体系
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知识与能力的评价和素质与态度的评价。知识与能力的评价侧重对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如对法律法规的理解、案例分析能力、解决道德与法治问题的能力等。评价形式通常采用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题等形式,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素质与态度的评价侧重对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學生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责任感、合作精神等素质和态度。评价形式通常采用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情境模拟题等形式,以考察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伦理道德思维和情感态度。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策略
(一)建立全面的知识结构
学生需要广泛了解相关的道德原则、法律法规和案例,以便全面把握备考范围内的内容。包括熟悉各种道德原则,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公正等,同时也要了解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如合同法、劳动法、刑法等。此外,学生还应该掌握一些经典案例,以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为了确保对核心知识的全面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备考所需的教材,通过仔细阅读和深入学习,确保对内容的全面把握。
除了掌握基础知识,积极参与讨论、辩论和案例分析等活动也是建立全面知识结构的有效方式。通过与同学的互动交流,学生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了解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道德与法治问题。讨论和辩论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案例分析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深入研究实际案例,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运作机制。
(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是至关重要的。除了学习知识,学生还应注重培养自身的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念,这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社会责任的承担都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应该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了解并思考其中的道德困境和伦理挑战。学生还应该培养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识和行动。通过关注社会问题,学生能够加深对道德原则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能够培养同情心和责任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可以多做案例分析题和论证推理题。这些题目通常会给出一些具体情境或观点,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或论证。通过解答此类题目,学生可以锻炼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需要能够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求,提取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或论证过程。这种训练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还可以参与模拟考试和小组讨论等活动。模拟考试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了解自己在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方面的不足,并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提高。而小组讨论活动则能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协商,共同解决一个问题或探讨一个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同时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中获取新的思维启发。
(四)加强备考方法与技巧的培养
1. 厘清考纲。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考试大纲,明确考试的范围、要求和重点。这样可以帮助考生有针对性地备考,集中精力学习考试重点。2. 合理安排学习计划。教师要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效的复习和练习,使学习时间得到充分利用。3. 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记忆。道德与法治的考查内容较多,其中既有概念、原则等基础知识,也有法律条文、案例分析等具体实践应用。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听讲、自主学习、课外阅读等拓展知识面,掌握并牢记相关知识。4. 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道德与法治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学生可以通过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可以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5. 多练习、多总结。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只有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才能够在考试中得到高分。因此,学生要经常进行练习和总结,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和解题能力。6. 多看真题和模拟试题。学生可以通过做真题和模拟试题来了解考试的难度和出题特点,从而更好地把握考试重点和难点,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7. 学生还应注意考试策略,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在考试中,仔细审题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应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要求,避免因漏读或误解题意而出错。此外,学生可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分值,合理安排答题时间,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同时注重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学生在答题时不仅要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还要细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确保答案的完整性,避免遗漏重要细节。8. 注重心态调整。备考道德与法治不仅要重视知识学习和技巧练习,还要注重心态调整。考生不能把考试的成败看得过于重要,应该保持冷静、从容,以稳定的心态应对考试,从而取得良好的成绩。
四、在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学校的角色与责任
学校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角色与责任。学校应该制订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入各个学科和教学环节中。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团组织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综合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学校还应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和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指导。
(二)教师的角色与责任
教師在学生的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有着相应的责任和使命。首先,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次,教师应该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和教育素养的提升,以良好的品德和行为示范给学生。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再次,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力。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点,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引人入胜的教学资源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三)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学习
学生应在核心素养培养中发挥主体性,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近年来,中考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察,但若学生本身未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将无法提高考试成绩。因此,扎实的知识是学习的重点,教师要引领学生在复习中全面学习基础性知识内容,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在中考题中,时政也是需要探究的关键内容。教师应综合当前时代背景与知识内容,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相应技巧,帮助学生提高复习的效率。
例如,在复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知识点时,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掌握复习的有效方法,利用思维导图,深化对知识内容的领悟,强化学习成效。在实际的复习中,教师可以邀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依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将学习内容整合,其他学生在本子上也可以进行思维导图的搭建。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实现复习方法的领悟,相较于直接引领学生强行记忆复习其成效明显,不仅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学习内容的内化,还达成复习策略的掌握,为学生自主学习打好基础。
五、结语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还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的持续努力和合作。希望文章的研究成果能够为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
[1]崔富强.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 家长,2024(03):41-43.
[2]王霞,房曼丽,周好成.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的实践[J]. 考试周刊,2024(02):115-119.
[3]钱颖颖.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09):152-154.
[4]黄汝利. 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策略研究[J]. 试题与研究,2023(07):68-70.
(责任编辑:石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