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培育下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路径探究

2024-06-04朱淑艳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4年4期
关键词:社会实践综合实践活动核心素养

朱淑艳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不仅打破了学科界限,还将学科知识、技能和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综合实践旨在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因此,在核心素养时代,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与策划、教学资源、成果展示和教学评价等多个角度进行探究,以更有效地推进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核心素养;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除了探究性学习和专业知识教学,还强调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等教育。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接受全面、系统的教育。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增进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激发学生创新潜能,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

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价值

学校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场所,课程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根本载体。首先,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真实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和理解。其次,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再次,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和实践,有利于锻炼协调能力和操作技能。最后,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育人价值是多层面的,它有利于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整體认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历,还促进了学校课程的创新与发展。

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课程目标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有的教师对综合实践课程的核心价值认识定位不准,缺乏明确的课程目标,可能导致教师和学生缺乏对活动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准确理解,活动中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可能随意或模糊不清,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缺乏有效的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开发和活动设计没有科学性,缺乏有效的指导会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无法得到及时的支持和解答。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技术难题、方法选择、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困惑。如果没有及时的指导,学生可能会受到挫折,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影响活动的进展。

(三)评价和奖励机制不完善

评价标准和奖励机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学校缺乏完善的评价标准和奖励机制,就会影响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和积极性,使得学生对活动的要求和期望不明确。如果学生不清楚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该达到的标准,他们可能会感到迷茫和不确定,从而降低对活动的参与度。

三、核心素养培育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路径

(一)明确活动的目标

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是活动实施的基础,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衡量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目标设定应与学校教育目标一致,具体明确,符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并建立在教师和学生的充分沟通与协商基础上。

首先,学校通常会根据教育部门的指导方针和课程要求,制订不同年级的教育目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应与这些目标保持一致。例如,教育目标可能包括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团队合作能力等。因此,活动目标的设定应综合考虑这些方面,并紧密结合学科教育和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其次,目标的明确性有助于活动的有效实施和评估。例如,如果目标是着眼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那么教师可以设定活动标准,如学生是否能够独立组织和执行科学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和总结实验结果。这样的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促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和评估标准。最后,活动目标的制订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兴趣和能力水平。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识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目标的设定应该既有挑战性,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能力发展水平。此外,活动目标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设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二)合理选择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选择应具有实践性、探究性、跨学科特性和综合性。科学、有趣的活动内容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养。

首先在选择内容时应注意活动的实践性和贴近生活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学生对不同领域和话题可能有不同的兴趣,因此在选择活动内容时,活动组织者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在兴趣的基础上,活动组织者也要考虑学科教育的要求,结合学科知识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安排。其次,活动内容应具有实践性和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探究来提高学生的素养。因此,选择的活动内容应该具备实践性,能够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进行观察、实验、体验等,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活动组织者在设计活动内容时应注重内容的连贯性和综合性。综合实践活动应该跨越多个学科领域,融合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探究自然界生态系统的活动,涉及生物、地理和化学等多个学科。这样跨学科的活动设计能够让学生全面理解和应用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注重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实践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设置合适的任务和活动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与合作。同时,教师需要担任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提供必要的指导,为学生下一步的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和重要性,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制订合理的实践计划。同时,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实践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实地调研、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实践环节。通过提供方法指导,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此外,教师还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支持和關注,与学生交流和分享实践中的困惑和发现,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在学生遇到问题或困难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解答和支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和自信心。同时,教师还应做好实践活动的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工作,提醒学生注意实践活动中的潜在风险,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防范措施,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四)注重跨学科学习

新课标提出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概念,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明了方向。教师应增强课程综合意识,站在整体育人的角度深刻理解跨学科思维,打破学科壁垒,不局限于固定教材和单一学科,加强学科关联,整合学科知识,创新实施路径,打破教学时空,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联结课内课外,教师可以将零散的学习任务借助跨学科学习有效整合,学科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重组,学生在活动中才会有新感悟、新见解,思维才能更有深度,从而促使核心素养在跨学科学习中落地生根。

(五)充分挖掘资源

学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应提供充足的实践资源,以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和获益。这些实践资源包括实验室、图书馆、体育设施等。实验室是进行科学实验和实践活动的关键资源,实验室中应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和物资,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各类科学实验,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图书馆是学生进行文献搜索和学习资料查询的重要场所,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和资料,进行背景研究和实践探索,提升综合素质和学科能力。

实践活动还可以开发地域资源,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教师要因地制宜,挖掘地域有效的教学资源,通过对家乡资源的分析、研究、开发和利用,拓宽学生知识的运用领域,打破课堂资源单一、匮乏的围墙,沟通课堂内外,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发展空间,让那些积淀着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教育资源熏陶学生的心灵,从而加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唤醒学生的智慧灵气,使综合性活动具有浓厚的乡土味、家乡味,使教师树立处处有课程资源观念,创造性地运用地域文化课程资源进行教学,从而不断使课堂教学充满新意、生机盎然。

除了以上所述的基本实践资源,学校还可以与社区、企业等进行合作,开展实践活动。这样的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发展空间。例如,学校可以与当地农场合作,让学生参与农田实践;与医院合作,让学生参与医学实践等。通过与社区和企业的合作,学生能够接触真实的社会环境,了解不同行业和职业,进而探索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六)进行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是学生将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进行展示的重要环节,展示方式可以根据实践活动的性质和学科要求来选择,这样能更好地展示学生的成果,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不同的成果展示形式有着不同的优点,教师应该结合实际做出选择,比如口头报告可以让学生向全班或评委详细介绍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成果,同时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而实验报告更适用于科学实验类的实践活动,撰写实验报告可以让学生系统地记录实验的目的、步骤、数据和结论,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科学写作能力。学生还可以作品的形式展示实践活动的成果,如制作海报、模型、艺术品等,通过视觉效果来展示,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修养。成果展示是一个促使学生展示实践成果、提升各方面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不同形式的展示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并从中获得成长和学习的机会。

(七)开展多元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活动实施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评价让活动有目标,让成长看得见,为活动做好“加法”,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首先,活动评价的方式可以包括观察、记录、讨论、问卷调查等,也可以通过观察记录、作品展示、自我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实践能力的发展、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多个方面。评价主体应多元化,注重学生自我、家长、教师多角色参与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其次,教学评价应该注重全面性和个性化。全面性评价能够综合考虑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避免只关注某一方面的成绩或结果。同时,也要重视个性化评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和特点,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教学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学生。及时的反馈能够帮助学生及早了解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有利于激励学生并促进改进。反馈可以包括口头的肯定和建议,也可以采用书面评语或学习总结等形式进行。教师通过积极的反馈,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探索中不断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结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还能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了改进综合实践活动课教育的现实问题,教师要合理设计课程教学方案,采用项目式学习方法,以学生兴趣为教学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引导学生跨学科深度探究,并建立多元活动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天萍. 核心素养导向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构建策略[J]. 上海教育,2024(Z1):53-54.

[2]钱亮.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策略[J]. 初中生世界,2023(12):7-9.

[3]杨茂庆,于媛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体价值、育人逻辑与实施路径[J]. 教师教育学报,2023,10(01):42-49.

[4]曾靖英.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 教师,2022(28):30-32.

(责任编辑:向志莉)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综合实践活动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挖掘探索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