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面对面
2024-06-04吴新财
我收到作家崔瑞芬女士的《我在语文现场》书稿时,还没看稿件内容,就产生了心灵共鸣,油然想起了一件往事。
这部《我在语文现场》的书稿,之所以能让我回想起发生在多年前的那件往事,不是因为崔瑞芬是作家,也不是因为她与我熟悉,而因为她是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有着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还因为这部书跟学习语文有关,跟写作有关,跟掌握写作与阅读的知识有关。
那件让我不能忘却的事,发生在我读中学时。那件事对我的人生及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时,我生活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每个离团部路程远的生产连队都设置有小学。各生产连队的学生读中学时,全部集中在团部上。每个团部一般情况只有一所中学。各生产连队在团部读中学的学生,离家远的住在学校宿舍,周五晚上回家,周日下午返回学校。在团部附近的几个生产连队的学生就不安排住校。
学生每天早晨去学校,中午在学校食堂吃午饭,晚上放学回家。我们连队离团部距离不算很远,在团部上学的学生全部是走读。
新学期新生入校是在九月份。这个季节的北大荒天气已经开始冷了。时常是秋雨一场接着一场,秋风一波接一波刮过,呈现着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天气特征。但是,阴冷的天气没能阻碍我们求学的进程。
学生不太愿意上语文课。不愿意上语文课的原因是害怕写作文。有时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有的同学之间还相互抄袭作文。
语文是主科,所以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一节或两节语文课。上午,学生精力充沛,上课时注意力集中,学校就把语文课安排在上午。老师一般是在周四或周五的语文课上布置我们写作文,这样能把周六和周日兩天的休息日利用上。周一时,我们把写好的作文交给班级的语文课代表,由语文课代表把全班同学的作文本收集齐,送到老师的办公室,交给老师批阅。
老师在周四或周五的语文课上,把前一周学生写的作文进行讲解,然后再给学生布置新的作文。
每周,语文老师都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
有一天早晨,我刚走进教室,书包还没放下,冯同学走上前,有些慌张地问我:“你的作文写了吗?”
“写了。”我回答说。
冯同学说:“让我抄一下吧。”
“我说行。”我什么也没想就答应了。
冯同学把我的作文本拿走了,快速地抄写着。他抄完,把我的作文本和他的作文本一起交给了语文课代表。我看见冯同学在把作文本交给课代表时,特意把两个作文本分开放,他是防止被老师发现这两篇作文是相同的。
隔了几天,上语文课时,语文老师表情严肃地说:“这次有两位同学写的作文雷同,有一位同学的作文是抄袭的。”
冯同学没吱声。
我也没吱声。
我低着头,心跳得特别快,不敢抬头正视站在讲台上的老师。
语文老师是位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女老师。那时,老师的学历多数是中专毕业,专科和本科毕业生少。这位老师二十四五岁的年龄,个子不高,圆圆的脸,精神饱满,讲课的声音带有磁性,我们都很喜欢她。
因为我们是刚从各生产连队小学升入中学的,并且是第一学期,入校时间短,所以语文老师对每位学生不是很了解,她认为是我抄了冯同学的作文。
她站在讲台上,看着我说:“吴新财同学,你的作文为什么跟别的同学相同?”
“老师,我没抄别人的作文。我的作文是我自己写的。”我站起身,满脸通红,看着讲台上的老师,有些激动地回答着。
教室里鸦雀无声。这是班级里第一次发生这种事,同学们静静地看着、听着。
语文老师又问我:“你确定没抄其他同学的作文?”
“绝对没有。”我说。
语文老师点下头,看了一眼手中的作文本说:“你坐下。”
我坐下后,情绪还是有些紧张,心在狂跳着。
语文老师观察着冯同学的表情,但没有提冯同学的名字,她委婉地说:“哪位同学抄了吴新财同学的作文,请主动站起来。”
“我。”冯同学站起身说。
语文老师说:“你能主动承认错误,这就好。”
有几位同学看了一眼冯同学,又迅速收回目光。
语文老师问:“为什么要抄?”
“不会写。”冯同学羞涩地回答。
语文老师说:“记叙文,还不会写吗?”
“写了,写不成文章。”冯同学说。
语文老师温和地说:“你坐下。”
我侧过身,望了一眼冯同学,他一脸窘态。
语文老师把手中的作文本放在讲桌上,打开教案,然后看着我们,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语文,将来在工作中,在生活中,都离不开语文知识。往小了说,给家人、好友写信要用到;往大了说,在工作中写文件,写工作报告,这些都离不开语文知识。”
语文老师说的话字字进入我的心里。我父亲不识字,他每月领工资时,因为不会签名,只能用印章。我没上学时,远方亲友给父亲寄来的信,他看不懂,得找别人给读。他给别人写信时,得找人代笔。这种找人代笔、代读的交流方式,严重影响了父亲与人交流、沟通的效果。我不想生活在父亲不识字的生活阴影里。
语文老师稍稍提高了嗓音说:“吴新财同学写得这篇作文非常好……”
语文老师把我写的作文当成了范文,读给了同学们听。
此前,我也喜欢写作文,但语文老师的赞扬和朗读如同点着了我学习语文的热情,给了我更多的自信,让我看见了我能学好语文的希望。
从这节语文课之后,我对写作文产生了浓厚兴趣。我注意观察自然风景,留意生活中发生的事,为写作文积累素材。
每月,父亲会给我五元钱在学校食堂买午饭,花完也不会再给。我把午饭钱省下来,订阅了课外读物,拓宽阅读面,提高欣赏力。我是班级里唯一订阅课外读物的,也是唯一没钱吃午饭的学生。
很多时候,到了中午,因为没吃饭,我的肚子会提出抗议。我就坐在教室或操场上,看着风景,看着书,熬着时间。
学校离家七八里的路程。我早晨六点之前离开家,晚上五点钟左右回到家,早饭和晚饭相隔十几个小时,在身体成长的青春期,这是一种残酷的折磨。那条路,那条路上的风景,那段岁月,一直都让我难忘。
因为我喜欢写作文,把写作文当成了一种乐趣,所以每次我都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我写的每一篇作文,几乎都成为了课堂上老师给同学讲的范文。
正如语文老师说的那样,在工作和生活中都离不开语文知识。我写作的特长,在后来的工作中派上了用场。参加工作以后,我成为了单位团支部的宣传委员。
我在成为作家后,还想成为优秀的出版人。我不只想出版自己的书,还想出版其他作家的书。写作与出版图书,都必须掌握语文知识。
我在为崔瑞芬出版《我在语文现场》的书之前,已经为她出版了两部书。崔瑞芬是重点中学教高三的高级教师。她爱好写作,钻研教学,在教学与写作方面一直很努力。
之前,我偶然在《城阳文艺报》上看见了她的名字,这是青岛市城阳区文联成立时出版的第一张报纸。我在城阳区生活过,所以关注到那里的文学发展,也关注到那份报纸,我还曾主编过《城阳文艺》杂志。这样算起来,无意中我与崔瑞芬已有着二十多年的隐形交往了。我们在不同的跑道上,努力向着理想的目标奔跑。我们带着疲倦与欣慰在奔跑过程的某处会合了。
因此,我在接到《我在语文现场》的書稿时,看稿生情,酸甜苦辣的滋味涌来,想起了多年前的往事。
我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学科。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只要能写,会写,还得会阅读,不管从事哪种工作,阅读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会阅读,就不可能理解其意,不理解其意,就无法做出准确判断;如果不会写,就不能把想法用文字顺畅的表达出来,就不能顺利完成工作计划。如果不掌握语文知识,其他都无从谈起。
正如曾经教我的那位语文老师在数十年前说的:工作中需要写材料,写工作总结,写工作报告;生活中得写信,表达个人的想法……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学习语文知识,努力锻炼写作本领。
语文知识时刻面对我们。
我们时刻在运用语文知识。
语文知识在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服务。我们必须善待语文,跟语文面对面交流,让语文成为生命中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