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中部队为我开过追悼会

2017-03-24黄祖友王北发

铁军 2017年1期
关键词:苏中营长棉衣

黄祖友+王北发

1942年,我在苏中南通警卫团侦察排当侦察员。3月29日晚饭时,梁灵光团长告诉我:“小黄,你快点去吃饭,越快越好,晚饭后有紧急任务!”

“紧急任务!”我的心一下子悬到了嗓子眼,草草地扒了几口饭,就跑到团长住处接受任务去了。

梁灵光团长正在桌子上看地图,还不时的用铅笔划来划去。他见我进来,起身严肃地对我说:“日军纠集了5万精锐部队,还有1万伪军,正在向南通、海门、启东扫荡,妄图在一个星期内消灭苏中的新四军。”他指着地图对我说:“现在日军由南通到了金沙,在金沙镇分四路向我北新桥进攻。”当时,我们南通警卫团的团部就在北新桥的顾家大院。

说到这里,梁灵光团长加重了语气:“你的任务是连夜骑一匹马,迅速地把这一情报口头传达给三余镇南面二营和三营,天黑以前一定要把情报送到,叫他们随时转移!”

从顾家大院到三余镇的二营和三营有100多里地,路上还要通过敌人的四道封锁线。团长表情非常严峻,他问我:“小黄!任务你听清楚了吗?”我说:“听清楚了!”“听清楚就好,要记住是口头传达!”停了一会儿,梁团长又问我:“你还有多少子弹,有困难吗?”我说:“还有三条子弹(驳壳枪子弹,一条10发),坚决完成任务!”

梁團长说:“再给你两条子弹,你就骑周(一峰)政委的那匹马。”他紧紧地握住我的手:“我们马上就要离开此地了,你完成任务以后,一定要想方设法找到团部。”

从梁团长的脸上,我看出这次任务非常重要、非常艰巨,它牵涉到二营三营数百人的生命安全。我向梁团长致过军礼后便策马飞奔朝三余镇前进!

过封锁线,敌人重兵把守关口,我送情报要紧,也顾不得那么多了,飞马开枪打死两个哨兵,冲了过去。到了二营三营,他们正要集合部队,我向二营三营营长口头传达了团长、政委的指示。两位营长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说:“小黄!谢谢你!”

我把周政委的马交给了三营营长,因为返回时,要寻找团部,骑马目标太大,很不方便。三营营长嘱咐我路上要注意安全。二营营长说:“小黄,你干脆和我们一起走吧。”我说:“团长命令我,情报送到后,一定要想办法返回找到团部。”二营营长说:“团部侦察排的小徐到这里执行任务,他也要返回团部,那你们干脆一起走吧!有人作伴一起行动,我就放心多了。”

离开二营三营不久,我们就看见许多穿土黄衣服的日军向北新桥进犯,黑压压一片。我和小徐躲在草丛中数,数了几遍,也没有数清到底有多少日本兵。我焦急地对小徐说:“咱们赶快找团部去!”小徐是本地人,他说:“团部我不去了,我到后方被服厂去。”

小徐对这一带很熟悉,情况紧急时,他可以回家去躲一躲。而我呢?远离家乡,找到团部是我唯一的生存希望。我坚决地说:“我要回团部去!”小徐说:“团部早就转移了,恐怕不好找吧。”我说:“不好找也得找!”

与小徐分别后,我向着北新桥河岸走去,一边走,一边向老百姓打听团部的下落。我打听了好几位老乡,老乡总是摇摇头,说:“日本兵来了,部队早就撤走了。”究竟撤到哪里去了?老乡也一无所知。

当我走上北新桥河岸时,突然闪出两名日本兵。两把明晃晃的刺刀紧紧地对住我,“不准动!举起手来!”我想这下可完了。我假装慢慢地举起双手,其中一个日本兵正要前来掏我腰上的真家伙。“噗通!”我急中生智地跳到河里。“叭!叭叭!”日本兵沿着河岸一边追,一边朝我打枪。我在水底下,赶紧脱掉棉衣。棉衣随着河水向东流去。两个日本兵拼命地往东面追去,我在水底下向西南方向潜去,这才躲过一劫。

上了河岸,我找到了三里乡的乡长,乡长见我一身湿淋淋的,赶快叫妻子找来衣服让我换上。当时正值阳春三月,苏中的天气还有些寒冷,凉风吹来,我觉得浑身凉飕飕的。

我又冷又饿,实在忍不住了,对乡长说:“乡长,不瞒你说,我肚子实在是饿了。”

乡长笑着说:“你早说呀!”乡长把我带到一家老百姓家里,老乡一会儿就做好了饭。这家老乡并不富裕,饭是大麦做的,很粗糙,菜是腌菜,还有一股臭味,而我却吃得很香很香……

吃完饭告别乡长,我继续找了七天七夜终于在南通县与如皋县交界的地方,找到了团部,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我一回到团部,韩念龙主任便惊讶地说:“小黄,原来是你呀!”我说:“主任,出什么事了吗?”韩主任说:“我们都以为你牺牲了。”我说:“我这不是活得好好的嘛!”韩主任说:“我们政治处都已经把你当烈士上报了,部队还为你开了追悼会。”

原来,我走后的第二天,从河里漂起一具尸体,尸体旁边有一件棉衣,那件棉衣正是我跳河时脱掉的那件,棉衣上写着部队番号和我的名字,三里乡的乡长以为是我,便把这个消息报告了团部,把那位牺牲的同志当成了我。

猜你喜欢

苏中营长棉衣
苏中少年英雄——周银海
棉服夹克
“苏中小延安”的由来
晕碾
结 婚
纸棉衣
苏南、苏北、苏中地区城乡居民贫富差距比较及对策建议
跨江融合背景下苏中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看不见的水
“暗算”也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