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思四溢
2024-06-04孙萍
孙萍
茶,初尝时微有苦涩,细品却回味悠长。茶余饭后、粗茶淡饭,述说着茶在百姓心中的地位;而以茶会友、饮茶对诗,也是古今雅士增进友情、寄托情思的重要方式。华夏有五千年文明史,茶则跨越了漫长的历史长河,用沉淀千年的香韵谱写出茶文化史的“一叶乾坤”。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这是茶圣陆羽所著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学百科全书《茶经》的开篇语。这本书里记载了茶叶的起源:“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饮茶之风兴于唐,盛于宋。几千年来,茶文化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中不断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唐代以前流行吃茶,人们在煮茶时会加入盐、葱、姜、橘皮、薄荷等进行调味。茶的形态类似于粥,所以这时的茶“吃”得名副其实。直到唐代,茶圣陆羽“横空出世”。以他为代表的一部分人批判这种“加料茶”,认为这种茶“斯沟渠间弃水耳”,提倡感受茶叶的原汁原味。由此,煎茶逐渐成为主流的饮茶方式。唐代饮茶蔚然成风,上至官员,下至百姓都热衷于饮茶,甚至“不得一日无茶”。唐代的茶以团茶为主,也称为饼茶。人们将经过炙烤的茶饼放入茶臼或茶碾中碾成茶末,放入茶萝中过筛,然后再取水烹煮。但由于唐代制茶方法相对简单,是原始的蒸青茶工艺。煎茶时,茶叶中“苦”的物质会使茶汤变得苦涩。所以,煎茶时依旧保留了加盐的步骤,以保证饮茶时的口感。陆羽的《茶经》将采茶、制茶、烹茶的过程和技艺进行详细介绍,将饮茶提升到更高的审美境界。人们观茶色、识茶香、品茶意,让饮茶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风雅乐事。
宋代茶坊众多,饮茶者无数,“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东京梦华录》记载了东京茶坊密布的盛景:“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甚”。此时,流行于唐代的煎茶法逐渐被点茶法取代。人们先将茶盏或茶碗烫热,再将碾细的茶末放入其中,然后冲入沸水,用茶匙或茶筅击拂产生大量茶沫,形成茶汤。那时的人们流行比试点茶技艺,即“斗茶”。茶汤的沫饽是重要的评判对象,色以纯白为上,咬盏持久为佳。分茶是宋代盛行的一种点茶技艺,又称茶百戏、水丹青,茶汤为纸,清水为墨,“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茶百戏看起来与咖啡拉花相像,但深究其理却完全不同。不同于加入与咖啡颜色不同的牛奶绘制出的拉花,茶百戏只用茶和清水,通过注汤、搅拌等方法使茶汤表面形成不同纹理进而绘制成各种图案。这种并未加入其他颜色物质的“作画”,想要呈现出颇具意境的山水花鸟,难度可是相当大的。更为独特的是,茶百戏在同一茶汤中可以变换图案多次。这种绘制于方寸间的水墨丹青蕴含着别样的浪漫与神奇。
团茶的制作烦琐、耗时费工,所以散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到了明代,朱元璋下诏“废团改散”,提倡直接以沸水冲泡茶叶的瀹(yuè)饮法。当时的人们认为这种方式“可谓尽茶之真味”。自此,泡茶成了主流的饮茶方式,并且这种影响延续至今。化繁为简的散茶成了时代的主角。自此以后,散茶的加工工艺更加精细化,外形和品质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开创了茶文化发展的新局面。到了清代,茶树栽培和茶叶加工技术更为完善,产量也有所提高。越来越多的茶类品种慢慢形成,中国茶开始大规模出口。
“晴窗细乳戏分茶”,品茶、咏茶是文人雅士重要的娱乐休闲活动。在漫长的中国茶史上,因茶而留名者代代皆有,与茶有关的诗文著作比比皆是。感慨“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的唐代诗人皎然在诗中写道:“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元稹用生动的色彩描写人们的饮茶习俗:“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皮日休这样描写煮茶时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范仲淹用“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写出宋代斗茶文化的雅韵。饮茶不仅是一件风雅之事,也是寄托情感和精神追求的载体。“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写出了苏轼从杯盏茶事中获得的人间清欢。“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写出了李清照病后煮茶自饮的怡然自得。“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寫出了黄庭坚对春日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写出了魏野友人写字吟诗、烹茶友鹤的幽居之趣。他们寄情于茶,寓情于诗,从饮茶中感悟人生之趣,我们则从他们的茶诗中感受千年前的茶事风流。茶文化就在这些绝美诗词中得到了不断的传承和发展。
悠闲的午后,不妨与三两好友一起喝个下午茶,静观茶叶浮沉卷舒,细闻茶香回味悠长,在唇齿留香间“为饮涤尘烦”,从苦后回甘中品人生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