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旭:牵着太阳回家

2024-06-04邱小平

新青年 2024年4期
关键词:黑瞎子抚远边境

邱小平

天空泛起鱼肚白,微光向大地漫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里,徐旭迎着风雪,和战友们巡逻在边境线上。朝霞顺着山巅倾泻而下,染红了黑瞎子岛,也染红了徐旭的脸庞。

徐旭和往常一样,在巡逻中迎来了照进祖国的第一缕阳光,20年来,他都是这样把太阳迎进祖国。

“牽着太阳回家”,这是徐旭给自己迎接朝阳之旅所做的一个浪漫比喻。从刚毕业时的青葱少年,到如今的两鬓早生华发,20年时光,徐旭见证了黑瞎子岛“回家”的路,也“浓缩”了自己回家的路。

2004年,大学毕业的徐旭加入公安边防部队,2005年1月来到祖国最东端的黑龙江省抚远市乌苏镇边境派出所工作。在黑瞎子岛回归之前,这里是我国最东端的领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在这里交汇,全省边境地区十分之一的渔船在这里作业,当时的边境管理方式就是民警驻滩,与渔民同吃同住同作息。

“天当被、地当床,喝江水、吃干粮,草棍蒿杆做筷子,泥浆尘土裹衣裳。”这是徐旭工作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他说:“执勤时就在江边搭个帐篷住,一年当中要在江边网滩住半年。”

每年4月份乌苏里江刚开江时,江面上还有大量的浮冰,巡逻任务非常危险,警艇随时可能因撞击漂浮物而翻船。而到了冬天,江上“清沟”遍布,江下暗流涌动,徐旭和战友们腰系安全绳,在冰面上一巡逻就是五六个小时,巡逻结束,汗湿的衣服变成了“冰铠甲”。

2008年10月14日是一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那一天,中俄双方在黑瞎子岛上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乌苏镇与黑瞎子岛仅仅隔着一条抚远水道,当天,徐旭就在抚远水道执勤,守望着黑瞎子岛回归。

“那一刻,我有一种‘游子回家的感受”,徐旭说。在这里,祖国从来都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形态,国家不是空洞的语言,而是身临其境的家园,代表祖国迎接每天的第一缕阳光,在“东极卫士”的心里有着无比神圣的意义。

2017年,徐旭调入黑瞎子岛边境派出所工作。2018年,公安边防部队改制,全部队脱下军装,换上警服。那时,徐旭已经达到了自主择业的年限,可以选择退役回老家孝敬父母。然而,深思熟虑之后,徐旭选择了留下来,成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

徐旭说,不是不想回老家,而是家,已经就在眼前了。

爸爸的背影是徐旭以前回家时最深刻的记忆。每次回家,会经过一个小卖部,离村2里地,以前上学,爸爸都会在那里等着,用自行车载他回家。徐旭记得,那里有父亲带来的野果的味道和父亲后背汗水的味道。后来,徐旭在边境工作,回家少了,休探亲假时,父亲一定要来接,“我想,他是怕我忘了回家的路”,徐旭说。

父亲的心脏不太好,几次突发心脏病,都是叔叔送去医院的。前几年,叔叔去世了。徐旭这下急了:“万一父亲心脏病复发,说没就没了。”他用尽浑身解数,说服了父母,把他们接到抚远。“现在我爸的心脏里边有4个支架,不过还好,每次去医院,我都能亲自送了。”徐旭说。

徐旭用同样的方法,把远在大庆的岳父岳母也接来了抚远。“这样好,一家人有个照应。”再后来,妻妹也来到了抚远,嫁人、生子、扎根。

黑瞎子岛是祖国最早升起太阳的地方,这里,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第一个见到太阳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每天,徐旭迎着祖国第一缕阳光巡逻,“牵着太阳回家”,这是他感到最幸福的事情。

(编辑·谢奇睿)

猜你喜欢

黑瞎子抚远边境
中尼边境守护营
回家
边境扬威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抚远意象等
棒打熊
“SB250病毒”是恶作剧
棒打熊
黑瞎子岛跨境合作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半个黑瞎子岛回归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