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整本书阅读成效的策略探究

2024-06-04曾丽玉

新教师 2024年4期
关键词:综合素养指导评价

曾丽玉

【摘 要】教师做好整本书的阅读导读课、跟进课和分享课,采用有效的评价体系,能实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良好阅读情感态度以及阅读习惯的培养与形成。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指导 评价 综合素养

《中国神话传说》是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的推荐阅读书目,是神话主题单元的学习拓展与延伸。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神话、感受神话,笔者从四个方面引导学生阅读该作品,让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掌握阅读神话故事的基本策略,并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一、趣为先导,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兴趣

阅读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阅读兴趣,阅读兴趣的激发是整本书阅读导课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整本书阅读首先要创设情境,点燃学生阅读的兴趣。神话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充满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千姿百态、特征鲜明的神灵或英雄。曹文轩、陈先云主编的《中国神话传说》呈现了大量的神奇的神话故事情节,如牛头蛇身的炎帝、夸父可以不停歇地奔跑追日……书中也展示了跟当代人不一样的神话人物名字,如伏羲、女娲、颛顼、祝融……这些神奇的描写是最能吸引学生去阅读的点,也是笔者重点抓住的阅读引导点。笔者在教学完该单元的课文后,随机出示单元各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猜猜图中描绘的是哪个神话人物。学生都回答出来后,笔者再出示《中国神话传说》书中只有一只脚的毕方、人面鸟身的句芒、倏和忽一起开凿混沌等图片,让学生猜猜这些神奇的神话人物是谁,他们做过什么有趣的事情。丰富有趣的插图,特别是和课文中有关联的混沌,立马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笔者顺势布置学生在课后阅读该作品,同时要求他们在读的过程中感受神话人物形象,看看他们和自己以前学过的、看过的、听说的神话故事有什么不一样之处。

2.制定阅读任务单。在整本书阅读的指导过程中,为保持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和动力,笔者与学生一起制定了整本书阅读任务单。任务单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喜欢的《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话人物,描繪该人物的特点,记录该人物做过的神奇事情。这样让学生带着任务进入阅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会更加用心体会文中人物形象,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阅读欲和表达欲。

二、策为主导,助推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实效

整本书阅读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法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中国神话传说》这本书的内容较多,一些语言和人物的描绘有晦涩之处。因此,笔者结合单元主题及语文要素,设计了三个环节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神话故事的基本策略。

1.闯关抢答,回顾旧知。从单元课文的阅读到《中国神话传说》整本书的阅读,笔者设置了看图猜人物的环节,与学生设计了阅读任务单,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阅读支架。在学生阅读一个月后,笔者为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让他们从笔者的文字描述中,猜出是哪个神话人物。如笔者提问:“长了九个脑袋,全身青色,人面蛇身,九个脑袋可以分别移动,从来不在同一处吃饭,是分别去九座山吃饭。这是让人一见就觉得阴森森的人物。”学生很快就猜出是九头蛇怪相柳。笔者:“神话故事中不仅有神灵英雄,有奇珍异兽,还有很多奇花异草。仙山上有成片的什么植物呢,它结的果实十分美味,吃了就可以长生不老?”学生也马上回答说是“灵芝草”。这样由易到难层层推进的闯关抢答,既考查了学生整本书的阅读情况,也激发了他们持续阅读的兴趣。

2.运用批注,品悉人物。作批注是阅读的好方法。通过批注可以体会段落所描写事物的特点,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思考。为巩固学生所学的作批注的阅读方法,笔者引导学生默读《中国神话传说》中《炎帝的功绩》一文,让他们找出人物描写中最神奇之处,并圈画作批注。学生在阅读中总结出了炎帝外形奇、身世奇、能力奇、工具奇等人物特点,写出了炎帝奇特、勇敢、宽容、孝顺等人物品质的批注。随后,笔者让学生结合以上批注和全文,学习炎帝特点的写作方法,感受人物鲜明立体的形象。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实际运用了作批注的方法,也在方法运用中进一步体会、梳理阅读的方法,学会用批注与文本对话,让阅读慢慢走向深处。

3.梳理特点,感悟品质。阅读不仅是知悉作品中的人物与事件,更要通过人物与事件体会作品的主旨。由于《中国神话传说》的内容多,笔者每周利用一个午读时间检测学生的阅读进度,让他们逐步总结、梳理神话故事中人物的共同点及人物的精神品质。学生在一周周的阅读与检测中,逐步明白神话故事寄托了中国古人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也理解了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发射所体现出来的艰苦奋斗的精神,领悟了中国人用自己的毅力、勇敢、智慧和无畏创造了延续五千年的神话精神。这样的阅读跟进课,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学会提取作品主要信息的方法,逐层感知人物鲜明立体的形象,更通过神话人物特点体会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增强了文化自信,语文核心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三、享为辅导,分享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成果

阅读分享是阅读活动的重要一环,是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把握学情、调整阅读引导策略的手段。阅读分享不仅能促使学生更深入、细致地进行阅读,深化对作品的理解,还能在交流分享中吸收他人的观点,丰富自身的阅读体验。

在《中国神话传说》的阅读分享中,笔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班级公众号定期推送学生录制的好书推荐视频,组织学生通过钉钉平台上传自身的每周阅读感想。在线下,笔者布置学生写读书笔记、自制思维导图、制作手抄报、画神话人物形象卡,然后在午读课上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对同学的课下手抄报、神话人物形象卡等进行评价。这样既有学生动手操作的阅读延伸环节,也有口语方面的阅读分享,让学生在整个阅读活动期间兴趣满满,顺利地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四、评为向导,总结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成效

教育评价关乎教育发展的方向。阅读评价是检验学生阅读成果的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从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进阶培养出发,积极做好有效的阅读评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他们保持积极的阅读热情,从而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在《中国神话传说》的整本书阅读中,笔者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评价量规(如学生在线上平台的阅读打卡次数、每次阅读的时长、制作的手抄报数量等),学生每完成一项内容都能获得相应的积分,让阅读变得可视化、趣味化。在学期末,班级会根据学生的积分情况评选“阅读之星”“书香少年”“书香博士”,并进行奖励。此外,为更全面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笔者与学生一起策划了“做古老神话传讲人颁奖词”的活动,让学生在了解神话故事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对各自感兴趣的神话人物写一段评语。评语要求能够简洁、清楚、生动地体现出人物特点,语言要清晰、生动、有感染力,可以运用书中或通过其他渠道找寻到的事例加以辅证。这样的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支架,促进读写融合,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实现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达成以评促读、读有所获的发展性评价目标。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毓英中心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庄严 王振辉)

信息

本文系晋江市2022年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双减背景下任务驱动式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JJ2022-ZX63)的研究成果。

编后记

整本书阅读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本专辑的这几篇文章分别介绍了推进整本书阅读向更广处和更深处发展的方法,可供参考。

猜你喜欢

综合素养指导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刍议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构建现行体制下社会体育训练指导体系的要素研究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探讨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童诗”也精彩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