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时代公共图书馆传承地方文化探析
2024-06-03俞萍
俞萍
摘要:201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我国的文化事业进入了文旅融合的新时代,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在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价值、助推文旅融合发展、提升地方综合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地方文化是人类社会在一定地域的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收集地方文献信息,保存和传承地方文化是公共图书馆工作的重点之一。该文以连云港市图书馆为例,从打造地方文化阅读空间、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策划组织读者活动、开展地方文化研究等方面,论述了在文旅融合时代的大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传承弘扬地方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及由此带来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文旅融合;公共图书馆;地方文化;阅读推广,重要性;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4(a)-0091-05
Analysis of Public Library Inheriting Local Culture in the Era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YU Ping
(Lianyungang Library, Lianyungang Jiangsu, 222006, China)
Abstract: In April 2018,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ourism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officially established, and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entered a new era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Public library cultural services also faced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s an important battlefield for cultural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public libraries undertake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local traditional culture, exploring traditional cultural values,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nhancing local comprehensive cultural soft power. Local culture is the sum of material and spiritual wealth created by human society in the historical practice of a certain region. Collecting local literature information, preserving and inheriting local culture is one of the key tasks of public librarie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Lianyungang Library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public libraries in inheriting and promoting local culture in the era of cultural tourism integr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creating local cultural reading space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literature resources, planning and organizing reader activities, and conducting local cultural research, as well as several reflections brought about by this.
Key words: Cultural tourism integration; Public library; Local culture; Reading promotion; Significance; Thinking about problems
文化和旅游兩者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发展的核心,旅游是文化发展的载体。2018年3月1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中提出:“为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方案提出,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其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党的宣传文化工作方针政策,研究拟订文化和旅游工作政策措施……不再保留文化部、国家旅游局。”[1]2018年4月8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自此,我国的文化事业进入了文旅融合的新时代,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 传承弘扬地方文化是时代赋予公共图书馆的使命
地方文化是指一定区域内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涵盖城市建筑、城市设施、地方服饰、地方饮食等物质文化内容,也包含社会制度、家庭制度及思想价值、精神面貌、风俗习惯等非物质文化内容[2]。地方文化往往得到区域内民众的高度认同,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是培育当地民众文化自信的关键要素。地方文化在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繁荣科学文化事业方面有着重要价值,需要传承发展,也需要发扬光大。当今社会,随着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文旅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文旅融合既可以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能够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公共图书馆是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肩负着保护、传承、弘扬地方文化的重要使命。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根据办馆宗旨和服务对象的需求,广泛收集文献信息;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还应当系统收集地方文献信息,保存和传承地方文化。”
2 文旅融合为公共图书馆传承、弘扬地方文化带来新的机遇
在文旅融合时代大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要切实履行自身的社会教育职能,深刻理解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树立新的服务理念,秉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原则,抓住机遇,利用图书馆场地、人才优势,与社会各界合作,创新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不断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大力开展地方文化阅读推广工作,进一步弘扬区域文化,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实现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3]。
3 文旅融合时代下连云港市图书馆传承、弘扬地方文化的实践
连云港历史悠久,依山傍海,名人辈出,古迹甚多,素有“东海第一胜境”之称。这里有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西游记》花果山的原型地,江苏最大的海岛连岛,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佛教造像孔望山摩崖石刻,以及渔湾山水、海滨旅游度假区等名胜,构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旅游景观。
连云港市图书馆新馆占地43 000 m2,是江苏省地级市建筑面积第二大图书馆;水滴形的外观设计,行云流水,彰显地方海洋文化元素;内部2—6层为开放式布局,空间设计现代化又富有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藏有纸质文献100万册、电子图书90万种、数字资源350 TB。近年来,依托场馆优势和人才优势,连云港市图书馆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深度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开展地方文化研究与阅读推广工作,为文旅深度融合和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文献资料和信息数据服务,扎实推进地方文化传承发展。
3.1 打造地方文化特色阅读空间,探索文旅融合场景式、体验式阅读服务
3.1.1 打造图书馆内特色地方文化主题馆
以本馆为主阵地,打造新型地方文化阅读空间。连云港市图书馆以新馆建设为契机,依托古籍、手稿、拓片、地图、非遗作品等地方文献资源,在图书馆内打造多个特色地方文化主题场馆,为读者提供文旅融合场景式阅读空间。例如:名人乡贤著作馆,围绕连云港地域文化和名人乡贤,通过地志杂记、淮鹾文献、海州名宦、朐海名人等展板,以及一排排陈列柜里的珍贵地方典籍,深度介绍连云港悠久的历史文化、杰出的名人乡贤、珍贵的文献资料和名篇巨著。名人乡贤著作馆开阔敞亮,实物展陈与文字介绍相结合,配合灯光、影像和投影等手段,为读者提供了独特的沉浸式阅读体验。此外馆内还有地方文献馆、朱自清纪念馆、王尽美事迹展馆、文旅会客厅、海州往事书咖、港城怀旧空间等十多个特色地方文化主题馆,向读者全方位展示了连云港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珍贵典籍,以及名人乡贤的生平事迹,让读者充分感受连云港历史的悠久与厚重,在弘扬地方文化的同时,培养了市民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1.2 创建旅游景点特色地方文化阅读空间
依托總分馆建设,通过“景区+图书馆”的创新融合模式,在公园或旅游景点,打造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阅读空间,拓展地方文化服务的范围,构建更加完善的地方文化服务体系,如郁洲公园城市书房、海岛书房等。海岛书房是近两年连云港市图书馆联合南京图书馆和其他相关单位在开山岛、前三岛、秦山岛、连岛及羊山岛5座岛屿,打造的具有不同主题风格的海岛图书馆。海岛书房的空间设计和服务特色各不相同,如开山岛书房结合王继才、王仕花“开山岛夫妻哨”事迹,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科普相结合的红色阅读空间;羊山岛书房则依托渔人码头和田湾跨海大桥,彰显海洋文化元素。海岛书房将文化与旅游、书本与风景有效结合,让坐在风景处看风景(书中的风景)的人也成为一道风景,为读者提供了场景式、体验式阅读服务,也让游客有了一次特殊的旅游经历。此外,图书馆还会不定期到分馆或海岛书房举办地方文化推广活动,旅游实景与地方文化推介相结合,让文旅融合成就诗与远方。目前,海岛书房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逐渐成为广大游客心目中的网红打卡地。“书房+海岛旅游”的创新融合模式也将成为连云港文旅高质发展的新亮点。
3.1.3 设立国外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专题书架
通过国际文化交流,在国外公共图书馆设立地方文献专题书架,让地方文化特色阅读空间建设走出国门。为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文化交流活动,在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的帮助和支持下,2021年9月,连云港市图书馆将精选的300余册地方文献和传统文化图书运送到格鲁吉亚阿卡基耶·蔡瑞泰里巴统公共图书馆,并在那里设立连云港图书专柜,让该地的读者能远距离地了解连云港这座山海城市的文化底蕴;2023年5月,为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载体的优势,连云港市图书馆地方文旅书籍再次“走”出国门,到达“一带一路”沿线的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江布尔图书馆,在该馆设立了连云港图书专柜,方便阿拉木图市市民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连云港这座旅游城市。在国外公共图书馆设立的地方文化专柜,是一种小型特色文化交流空间,既能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也可以达成“心中有天地,方能更远行”的旅游推介效果[4-5]。
3.2 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夯实地方文化服务基础
3.2.1 多渠道穩步开展地方文献征集工作
地方文献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是传承弘扬地方文化的基础。多年来,连云港市图书馆通过购买、捐赠、交换等方式,积极开展地方文献征集工作。仅2021年,就征集地方文献220余种6 300余册,家谱近200册(卷),进一步丰富了地方文献馆藏资源;同年制定计划,采购清代至民国版本的《西游记》《镜花缘》等文学名著,充实地方文献馆、名人乡贤馆,并为建造《西游记》文献馆及经典名著馆做准备。为了形成跨界服务新模式,围绕“图书馆+”,与文创、非遗、旅游等深度融合,加大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和利用力度,收集、整理城市相关的古籍、图书、图片、拓片、地图等,加快推进地方文献资源的研究和出版工作,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参考咨询。
3.2.2 顺应时代加快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
随着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都在进行信息化、数字化的改造和革新,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已经成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重点和发展趋势。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收藏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处于领先地位,进行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责无旁贷。连云港市图书馆多年前已有自建的《西游记》《镜花缘》等地方特色文献数据库。2021年4月,“连云港市地方文化数据库”正式启用。该数据库集文本、图片、视频为一体,包括古籍文献、散见史料、图片资源和专题视频,分地志杂记、淮北盐鹾、海州名宦等10个专题,目前收录元数据6 500余条,图书近40 000页,善本、古籍26 000页,历史文献及乡贤名人相关的散见史料600余种3 000余册,整理题刻、书画等图片资料3 500余张,视频500分钟。“连云港市地方文化数据库”以数字化方式全面呈现古海州地方文化史料,传播方式灵活,呈现形式多样,查阅方便快捷,对地方文化研究、传承及文旅融合发挥积极作用。
3.3 策划组织丰富多彩的专题活动,推动地方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3.3.1 分层分类、多元立体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十分广泛,年龄有差别,文化层次有高低,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准确定位,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爱好的人群,分类分层、多元立体地开展地方文化阅读推广活动,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提高地方文化服务的效果。针对低龄儿童,以激发阅读兴趣为主,举办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参与性强的活动,如《西游记》立体书展、感受家乡话的魅力——连云港方言竞猜活动、非遗手工活动等;青少年读者则侧重地方文献阅读指导、地方文化知识传播的专题讲座和展览,或者读书分享会之类的活动,如“结缘丝路——连云港与‘一带一路的故事”“陶渊明与连云港”“档案解密:海州进士风云录”等讲座,以及东海红色版画展、连云港百年变迁图片展等展览,还有“非遗市集活动”、沉浸式《镜花缘》读书会等活动;对文化层次高或者地方文化爱好者、专家学者,可以为他们提供定题服务或举办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地方文化推广的力度。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网或手机阅读,公共图书馆在举办线下活动的同时,线上活动也要丰富多彩,可以举办线上展览、讲座、读书分享活动,或通过微信、短视频推送地方文化知识,如“线上看展|东海尹湾简牍艺术陈列全景”“朐海文旅·新浦老街|西天池的浮沉往事”“海州往事|逐海之城 港口变迁”等。
线上线下,不同主题、不同形式、多元立体的阅读推广活动,全方位再现连云港悠久、灿烂的历史和文化,持续吸引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保护、传承、弘扬地方文化工作,让广大市民深切感受连云港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同心协力弘扬传承地方文化精神。
3.3.2 创新创优多样化的品牌活动
品牌活动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创新性强、影响力深远,可以为图书馆凝聚更多的人气,在阅读推广中有着重要作用。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公共图书馆的品牌活动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推陈出新。为推动文旅融合工作深入开展,2019年8月,连云港市图书馆推出文旅融合新品牌活动——研学游,多次带领读者观赏连云港名胜古迹,让大家在旅游的过程中感受连云港风土人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2021年5月,“从图书馆出发看世界·研学游,亲子研学‘夏扬州”活动启动,学员们参观了扬州博物馆、图书馆等地,在学习、了解扬州地方文化的同时,研学团队也向扬州人民积极推介花果山、东磊、秦山岛等连云港文化旅游资源,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目的。
为了满足读者了解地域文化的迫切需求,2020年10月,连云港市图书馆开始打造“山海书谭—名家讲堂”品牌活动。该项目以“传承港城人文历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至2022年12月,共举办30余场,地方文化爱好者、专家、学者8 000余人前来听讲,连云港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累计阅读量约5万人次。“山海书谭 名家讲堂”获评连云港市2021年度全民阅读工作优秀项目。此外,“连图—非遗市集”“连图—非遗手工”等地方文化专题活动也相继推出,品牌效应初显。
3.4 开展地方文化研究工作,提升地方文化服务水平
3.4.1 基础研究工作深化文旅融合服务内涵
传承弘扬地方文化离不开学术研究。2021—2023年,连云港市图书馆多项地方文化研究工作同步开展。例如:完成《山海书谭》系列丛书编纂项目方案的撰写工作;编纂《连云港市地方文献书目汇编》一书,完成专项课题研究;策划启动了“诗游连云港”项目,推出“诗与远方,跟着诗歌游港城”系列文章,并在微信公众号、网站上进行宣传推广;收集整理挖掘地方文献,做好“海州往事”系列文章的撰写、配音工作,推介地方文化,讲述连云港这座城市的故事;设计开发“知书达理”文创产品,依托古地图开发“明代海州彩绘地图”及相关衍生品;承接上级部门交给的《连云港导游词》一书编写工作等。地方文化研究工作的广泛开展,使得图书馆由地方文献存储中心,逐渐转变为研究开发的场所,阅读推广工作更加深入细致,地方文化服务进入了更深的层次。
3.4.2 研讨交流活动扩大文旅融合社会影响力
研讨交流活动是学术研究成果的展示,既可以促进学术研究的进程,也可以提升学术研究的影响力。连云港市图书馆不定期组织专家学者围绕西游、海洋文化、文化旅游等地域文化举办专题研讨会和实地调研活动。例如:举办了《连云港古今地图集》首发仪式、《苍梧台记》研讨会、《隆庆海州志》研讨会等研讨活动;举办“融合共享·文化赋能海岛旅游”交流活动,邀请金陵图书馆、南通图书馆、盐城图书馆、深圳盐田区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馆长和王世伟、杨浪、梁二平、王青、刘芝凤等知名海洋文化专家学者,围绕海洋文化建设、海岛旅游资源开发、“一带一路”文旅融合等主题,开展学术交流;邀请市地方志办公室领导及《连云港通史》编写组专家参观图书馆。通过研讨会、学术交流和实地调研等方式,明确地方文化研究的方向和目标,扩大地方文献阅读推广的影响力度。
4 公共图书馆传承弘扬地方文化实践的几点思考
地方文化由于其地域特色等因素,读者数量相对比较少,因此如何激发读者的兴趣,吸引更多读者关注地方文化并参与地方文化阅读推广,高效传承弘扬地方文化,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深入思考并付诸努力。结合工作实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主动谋划创新,为地方文化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4.1 长远规划有序推进
一个好的规划可以事半功倍。规划是一种比较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达成未来目标而设计的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行动方案。传承弘扬地方文化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尤其需要长远规划。这种规划要包含长期行动目标,目标达成每个阶段的工作进程和各项资金使用、活动安排、人员安排、受众人群,甚至合作对象、合作方式等都需要详细考量。目前公共图书馆传承弘扬地方文化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少长远规划。不少公共图书馆只有短期计划,有些短期计划也只是粗线条的,目标不明晰,内容不具体。如此会出现各项工作分配不均、效果不好,甚至有手忙脚乱、收效甚微。因此,如何制定长远规划,有序推进,是传承弘扬地方文化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4.2 打造沉浸式阅读服务
沉浸式阅读服务是指充分提升读者的感官体验和认知体验,在特定氛围中让读者享受全身心投入的阅读状态,以此达到深度学习效果的阅读方法[6]。沉浸式阅读服务是公共图书馆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服务模式,主要通过各种方式调动读者的五官感受,引起情绪共鸣,讓读者深入文字内容,进入情境,与内容互动的效果。主要形式有实景演绎、情景表演、有声阅读、动漫阅读、真人图书馆,以及运用AR(增强现实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等技术手段开展的阅读活动。沉浸式阅读服务以其多样化、直观、趣味、互动、创新等特点,老少皆宜,更为读者喜闻乐见,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新趋势。
在弘扬地方文化过程中,为读者打造文旅融合沉浸式阅读空间,或运用AR(增强现实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还原历史文化资源,可以让不可移动的地方文献“活”起来,使读者身临其境地从声、色、形等方面立体感受地方文化的魅力,效果会更好。
4.3 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人才决定图书馆的未来。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亟须既熟悉馆藏资源、阅读推广、活动策划、文创开发等公共图书馆相关知识技能,又了解智慧旅游、精准营销、经营管理、舆情监测等旅游市场特点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7]。
公共图书馆要通过多种渠道培养人才:一是对现有在职人员进行培训或者外出进修;二是招聘、引进图书馆外的专业人员充实人才队伍;三是与馆外的专业人员合作,共同完成各项工作。在未来的工作中,图书馆还需要探寻更多的人才培养之路[8]。
4.4 寻求合作互利互赢
地方文化博大精深,覆盖面广,做好这项工作仅靠公共图书馆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公共图书馆如何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如何与出版机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民间团体、社会各界人士等合作,如何与本地区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合作,共同开展区域性资源整合,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数据资源共用,互利互赢,这是地方文化传承中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9]。
这里的合作共享也包含公共图书馆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比如:如何统筹安排图书馆内部馆藏资源、人才资源,调动各部门人员工作积极性,让大家通力合作,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10]。
5 结束语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公共图书馆传承弘扬地方文化任重道远。在文旅融合时代,公共图书馆要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创新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能,扩大地方文化服务范围,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阅读需求,为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白雪.公共图书馆弘扬地方文化的时间路径:以哈尔滨市图书馆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1(2):115-117.
[2] 李肖华.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之我见:兼谈北京市西城区地方文献数据库建构设想[J].公共图书馆,2013 (9):38-41,5.
[3] 白禄、郭宝华.阅读类综艺节目对公共图书馆开展沉浸式阅读活动的启示[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3)60-63.
[4] 段玲玉.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以四川省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43(2)17-19.
[5] 李欣悦.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时代的实践与探索:以河南省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41(4):18-19,25.
[6] 李少惠,袁硕文.旅融合对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影响:本地效应与空间溢出[J].图书馆建设,2023(2):66-78.
[7] 邓雅琴.公共图书馆参与地方特色城市文化建设的SWOT分析:以佛山市图书馆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9,(2):27-30,78.
[8] 刘晓燕.文化记忆视阈下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路径探究[J].科技传播,2022,14(13):19-22.
[9] 黄云凤.试论公共图书馆参与地方戏曲文化保护传承:以桂林图书馆为例[J].晋图学刊,2020(3):41-45,74.
[10]陈晓侠.文化传承视野下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建设的思考[J].传媒论坛,2020,3(9):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