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山咸水歌的代际传承困境及发展策略

2024-06-03黄英谭启恒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10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黄英 谭启恒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传统的乡村场域逐步消失,传统民俗逐渐丧失了存在与延续的根基,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民俗文化正在式微和消解。该文通过对中山咸水歌进行田野调研和相关资料收集,发现通过三代传承人的努力,中山咸水歌实现了复兴,但受到外部环境变化、流行文化冲击和政策保障缺乏的影响,以及第二代、第三代传承人老去或过世,年轻人逐渐失去了对咸水歌的兴趣,中山咸水歌面临断层的危机。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了开发多元化产品,融入村落乡村旅游开发,加强政府、村落与学校之间的互动关系等建议,以促进中山咸水歌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山咸水歌;代际传承;文化土壤;传承基地;多元化开发;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4(a)-0087-04

The Intergenerational Inheritance Dilemma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Zhongshan Salty Water Song

HUANG Ying, TAN Qiheng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Zhongshan Institute, Zhongshan Guangdong, 528402,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1990s, China's rural urbanization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traditional rural areas have gradually disappeared. Traditional folk customs have gradually lost their foundation for existence and continuation, and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 with rich spiritual connotations is declining and disappearing. Through field research and relevant data collection of Zhongshan Salty Water Song,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vival of Zhongshan Salty Water Song was achieved through the efforts of three generations of inheritors. However, due to extern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erosion of popular culture, and lack of policy protection, as well as the passing or aging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generations of inheritors, young people gradually lost interest in Salty Water Song, and it is facing a crisis of discontinuity. On this basis,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diversified product development, integration into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villages, and school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Zhongshan Salty Water Song.

Key words: Zhongshan Salty Water Song; Intergenerational inheritance; Cultural soil; Inheritance bas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隨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乡村的文化空间不再封闭,各种文化开始在这里汇聚、碰撞,颠覆了中国基层社会数千年的“乡土”特征,改变了民俗文化产生的原初地理和文化空间[1],也使维持其原有乡土社会秩序的民俗传统顺应于文化语境的变迁而发生了各种复杂的变化,其传承的形态正不断受到冲击,面临着后继无人,甚至是消失的窘境。因此,在传统民俗的保护中,传承是核心,而传承的关键还是在于人[2-3],只有在保障传承人的基础上,让传统民俗活态存现于现代生活中,才能维系其传承的有序状态。

咸水歌最早记录见于北宋,当时飘荡流离的人民不断地从四面八方来到广东东部的中山、顺德、珠海等沿海地区,散居在沿海和河网地带,成为无地可种的“蛋民”,只能以船为家,以渔为生,生活较为困苦,唱歌成为他们发泄孤寂和苦闷心情的重要方式。“哪里有咸水,哪里就有咸水歌”,咸水歌形成了对唱互驳、斗歌竞唱的特点[4]。其中,中山市坦洲镇的咸水歌历史最为悠久,流传最为广泛,保存也最为完整。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何福友、梁容胜分别带着中山咸水歌《福友进京》《共产党恩情长》等到北京献唱,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成为中山市重要的文化名片。2006年中山咸水歌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蛋民的陆续上岸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原本只靠口口相传的咸水歌也逐渐丧失了存在与延续的根基,年轻一代裹挟在多元文化的追求中,使传唱数百年的中山咸水歌面临着代际传承的问题。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阐述中山咸水歌面临的代际传承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1 中山咸水歌传承现状

通过相关资料的整理,将咸水歌根据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进行谱系划分,可以分为以何福有、梁容胜、梁三妹、吴志辉及李容妹为代表的5个传承谱系(见表1)。

从相关资料来看,中山咸水歌主要分布在坦洲镇的七村社区、同胜社区、群联村、永一村等村落,这些村落的咸水歌代际传承都有清晰的脉络。受时代的影响,中山咸水歌几近消失,直到1979年,在何福友、梁容胜等的努力下才得以重新传唱,创作出《金斗湾》《古人串字眼》《插条银柱上蓝天》《共产党来恩情长》《钓鱼仔》《海底珍珠容易搵》《对花》《虾仔冇肠鱼冇脏》《真心亚妹唔论家穷》等二十多首经典代表歌曲[5],并利用20世纪80年代的流行音乐传播形式发行了“CD”。在政府的支持下,几代咸水歌传承人先后组建了咸水歌表演队,开展了一系列表演、比赛活动,成立了咸水歌歌友协会,建设了咸水歌展览馆,整理挖掘了咸水歌歌谱。后来吴容妹创作了咸水歌教程,为咸水歌入校园打下了基础,当地6所小学挂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实现了从家庭乡邻之间口语传播到校园专门培训传播方式的转变,成功开创了同教育机构有机结合的新道路,顺利地将咸水歌传承给了下一代,实现了中山咸水歌的复兴。

随着第二代、第三代传承人的过世或老去,中山咸水歌逐渐面临断层的危机。七村社区的第四代传承人刘金妹今年已经67岁,但至今家族中没人愿意传承咸水歌,79岁的梁社金和李容妹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虽然他们创立了歌班与协会,定期举办咸水歌表演节目,在村落中招收徒弟,扩大团队,但现在的年轻人成长于现代城镇,流行文化的盛行以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他们难以对传统的咸水歌产生认同,即使开展咸水歌的相关表演,前往观看的年轻人也寥寥无几。当前只有同胜社区的传承人发展到了第五代,但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咸水歌只靠一人来维系传承是远远不够的,且受到学唱难度大、收入缺乏保障等因素的影响,年轻一代的传承人也有可能随时放弃学习,这在一定程度加快了中山咸水歌的消失。

2 中山咸水歌代际传承的困境

在调研中,传承人吴女士告诉我们:“中山咸水歌一直扎根于群众生活,是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主体,咸水歌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环境的变化、流行文化的冲击与缺乏保护措施这三个方面。”笔者通过对中山咸水歌资料的整理和当地村落的调查可知,当前咸水歌确实存在着吴女士所说的问题。

2.1 中山咸水歌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

坦洲镇地处珠江三角洲南部,近年来围绕中山市产业布局,逐步形成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被打造成为大湾区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随着坦洲当地工业实力的逐渐提高,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员前来居住和工作,使得中山咸水歌逐渐失去了原生态的水乡环境,当前很少有年轻人能唱咸水歌。笔者在调研坦洲镇新合村、十四村等村时发现,小部分三四十岁的人知道经典的咸水歌曲并能哼唱几句,更年轻一代的青年虽然在读小学时曾学习过四五首咸水歌,但上了初中后因学习压力大,再也没有接触过,已经完全不记得当初学过的咸水歌了,咸水歌与他们的生活逐渐脱节。同时,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普通话已经成为坦洲当地教育以及老百姓交流的主要语言,很多传统的坦洲人家里也开始讲起了普通话,但如果不用粤语,咸水歌就失去了“咸水”的味道,而且很难演唱,这对咸水歌的传承产生了较大影响[6]。随着七旬以上会唱咸水歌的老人逐渐离世,咸水歌很有可能逐渐消失在历史尘埃中。

2.2 流行文化对传统咸水歌造成了冲击

新老咸水歌之间差异明显,意境韵味已经发生改变。中山咸水歌是蛋民为调剂生活,增加亲情、友情和爱情而形成一种对歌酬答的习俗,他们往往是在农忙前后、谈婚论嫁、中秋团圆时,触景生情,随唱随编[7]。传统的咸水歌演唱风格淳朴,在唱腔、曲牌方面并没有太多的修饰[8]。受到新时代流行音乐的影响,传统的咸水歌增加了戏剧元素,唱腔更为华丽,更像一种程式化的艺术形式。歌词丢失了“老”咸水歌描写劳作辛苦、感叹生活方面的成分,加入了工业快速发展、社会快速建设等内容,使得咸水歌失去了原有的意境和韵味。在调研中部分村民告诉笔者:“感觉现在的咸水歌有点像粤剧了,还是传统的咸水歌有意思。”由于缺乏与百姓生活的关联,当前咸水歌的戏剧化表演形式并不受欢迎。

2.3 咸水歌缺乏多样化发展途径

中山咸水歌在2006年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政府也建设了中山咸水歌展览馆、教育基地等进行保护和传承,但忽视了咸水歌的多元化发展,如文化创意产品、舞台剧的开发等,未能迎合现代青少年的需要,这使得咸水歌的传承难以为继。

3 中山咸水歌代际传承的建议

为促进咸水歌的代际传承,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进行多样化保护、融入村落的可持续发展、鼓励传承教育基地与相关单位建立互动模式这三个方面来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

3.1 多元化产品开发

从中山咸水歌发展现状来看,仅通过建设教育基地以及传承人自发组建民歌团的方式来传承,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从文创产品设计,以及与现代音乐相结合这两个方面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一是挖掘以咸水歌为基础的疍家水乡文化,将相关文化元素结合日常生活用品进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如疍家人婚礼中新郎要送女方三书六礼,递礼的妇女要唱歌祝福新郎新娘,可以借用疍家人传统的三书六礼、婚礼唱词等元素进行相关文创产品设计,加强社会对疍家文化的认知,从而促使更多人热爱咸水歌;二是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将咸水歌与现代音乐相融合,推动口口相传的咸水歌向舞台剧、音乐剧发展,为地方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疍家人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爱情、伦理故事,可以将其改编为以咸水歌演唱的舞台剧或音乐剧,创作出富有新意的作品,再现渔民乡村生活

3.2 融入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3.2.1 以咸水歌为基础进行乡村旅游建设

民俗的活态传承强调从“原生态”的静态本真走向非遗文化基因与环境的动态交互关系中[9],建议在生态资源环境较好的村落,如前进村,大力发展以咸水歌为核心文化要素的乡村旅游,通过挖掘咸水歌历史文化内涵,结合坦洲的水乡地域环境优势,重新打造蛋民生活场景,包括非遗市集、咸水歌擂台、蛋民婚俗等体验感强的旅游产品,打造“咸水歌”特色旅游品牌,推动坦洲的乡村生态游发展。

3.2.2 再现传统的咸水歌表演形式

中山咸水歌作为蛋民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的民俗传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演唱习俗,在重要的节事活动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0],因此,政府应该增加在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咸水歌的“斗歌”表演活动的数量,鼓励坦洲青年在结婚仪式中融入传统疍家人的婚礼习俗,这不仅能让更多的市民了解认知咸水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邻里和睦与社会和谐。

3.3 加强政府、村落与学校之间的互动关系

3.3.1 加强学校与村落的互动关系

学校应该积极组织中小学生领略水乡文化,寻访咸水歌传承人,探寻咸水歌的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认同家乡文化,培养以家乡文化为荣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再者,学校可以鼓励咸水歌传承人在校园里传播咸水歌文化知识,同时让音乐教师向传承人学习民歌知识,丰富教学内容。当前在端午节、春节等传统节日期间,村里都会组织群众以“斗歌”及你问我答方式进行对歌,村委会应该主动邀请师生参与演唱,加强与学校的互动,推动中山咸水歌的代际传承。

3.3.2 加强学校与政府之间的互动

中山市、坦洲镇市镇两级政府首先要坚持做好中山咸水歌的保护工作,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一是充分利用博物馆、区镇艺术馆等场所资源,展示中山咸水歌的历史,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咸水歌。二是协调统筹各部门职能,组织咸水歌专家及传承人共同编写具有中山地方特色的咸水歌教材;由文化部门创建咸水歌网络音乐曲库,兴办文创设计大赛或文化活动,组织学校师生同外界人士一同参与。学校要配合政府下达的通知,提升咸水歌教育基地的校园风气,鼓励音乐教师在咸水歌教学方面进行探索,培养新一代中山咸水歌的接班人。

3.3.3 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互动

作为传承教育基地的学校之间要保持交流,共同促进咸水歌文化的发展。当前6个传承基地音乐教师应该加强交流,通过开展咸水歌教育教学研究、交流会、观摩学习和教学竞赛等方式,互相汲取教学经验,实现资源共享,以提高教师们的教学和研究能力,共同促进咸水歌的代际传承。

4 结束语

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原有乡村民众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中山咸水歌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民众当前的精神诉求。客观上存在场域的丧失,主观上出现民众需求的游离,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咸水歌正在式微和消解。虽然当地政府采取了相应保护措施,但仍需进行多元化活化,加深其与乡村旅游业、教育业的融合发展,为中山咸水歌的传承和发展开辟新路径,以此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麻国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表达与文化的文法[J].学术研究,2011(5):43-49.

[2] 谭志满,欧阳娟.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主体性的递变:基于对“土家族撒叶儿嗬”代表性传承人的考察[J].广西民族研究,2023(6): 149-156.

[3] 万建中. 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主体[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3):75-81.

[4] 周炎敏.浅谈中山咸水歌的传承与发展[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7(8):133.

[5] 黄少波.淺谈中山咸水歌的传承与发展[J].北方音乐,2018, 38(13):25-26.

[6] 范秀玲,柯继红.三亚咸水歌隐性文化空间研究[J].文艺争鸣,2018(5):201-205.

[7] 姜灿.广西北海咸水歌的类型及其传承发展[J].大众文艺,2024(2):67-69.

[8] 李萍.从“他者”到“本土”:民国至今珠江三角洲疍民咸水歌的历史叙事与文化变迁[J].中国音乐,2018(6):54-65.

[9] 马知遥,常国毅.论非遗传承的问题域的扩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3):1-12.

[10]马达,李小威.中山咸水歌的生态环境系统解读[J].艺术百家,2015(6): 166-170.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
南极环境保护法律规制
生态文明视角下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建筑节能新材料应用探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