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利导航从产生到标准化

2024-06-03赵加涛刘畅范敏李红秀祁新宇刘显赫左乙茹

中国标准化 2024年5期
关键词:解读国家标准

赵加涛 刘畅 范敏 李红秀 祁新宇 刘显赫 左乙茹

摘 要:自2012年首次提出后,专利导航经过十余年全国性的实践探索,已逐步成为分析产业发展定位、服务政府决策、促进创新资源配置的有效工具。本文介绍了专利导航概念的产生和专利导航工作的主要发展历程,并结合GB/T 39551-2020《专利导航指南》系列推荐性国家标准,对总则和各专项指南所涉及到的多种专利导航工作模式进行了解读,从而为广大知识产权工作者提供工作参考。

关键词:专利导航,专利导航指南,国家标准,解读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4.05.029

0 引 言

专利导航是在我国深化创新驱动发展中,基于宏观决策、产业规划、企业经营和技术创新需求,在充分运用专利信息资源方面总结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机制、新方法和新模式[1]。自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首次提出后[2],经过十余年全国性的探索,已逐步应用在分析产业发展定位、服务政府决策、促进创新资源配置等各个方面。

2020年11月9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起草的GB/T 39551-2020《专利导航指南》系列推荐性国家标准发布,并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3]。《专利导航指南》系列国家标准的出台,对于拓展专利导航应用场景,提升专利导航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推动相关工作成果落地见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贯彻实施《专利导航指南》系列国家标准,充分发挥专利导航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新支点作用,对于从事专利导航的相关人员而言,有必要深入了解专利导航的产生与发展历程,领会《专利导航指南》系列国家标准的有关要求和内在逻辑。

1 专利导航的发展历程

2012年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提出“专利导航”的理念,并随后成立国家专利导航试点工程研究组,系统谋划、研究开展专利导航探索试点工作[4]。2013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实施专利导航试点工程的通知》,正式提出“专利导航”是以专利信息资源利用和专利分析为基础,把专利运用嵌入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引导和支撑产业科學发展的探索性工作[5]。同年8月,确定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等首批8个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等5家国家专利协同运用试点单位和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集团)等35家国家专利运营试点企业,并在同步发布的工作指引中明确了开展建设、培育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支持措施[6]。

在2014年4月发布的《关于加强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专利导航规划项目管理的通知》中,国家知识产权局明晰了基于“定位、方向、路径”的专利导航分析模型[7],该模型与常用的地图导航模型类似,定位代表某个产业或某项技术当前所处的位置,方向代表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或产业的发展方向,而实施专利导航的目的,就是基于当前的定位和计划的方向,为产业发展或技术研发规划一条科学、合理的路径,这一模型后来一直沿用至今。

2015年7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总结和提炼前期产业宏观类专利导航项目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布《关于推广实施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的通知》,同时制定了《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实施导则(试行)》,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8]。该《导则》从项目管理、产业现状分析、产业导航分析、政策性文件制定等方面出发,明晰了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的实施流程和相关要求,是2015年之后相关单位实施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的重要参考。

继《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实施导则(试行)》发布后,2016年1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进一步印发《关于推广实施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指出,产业规划类和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相互支撑、互为补充,实施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对有效发挥专利信息导航作用,支撑企业竞争力提升、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9]。与通知一同印发的《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实施导则(暂行)》则在企业发展现状分析、重点产品专利导航分析、开发策略分析、项目成果运用等方面着手,为微观类专利导航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规范性指导。

2020年11月9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起草的GB/T 39551—2020《专利导航指南》系列推荐性国家标准发布,并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3]。同年7月,《关于加强专利导航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推广《专利导航指南》系列国家标准,助力核心技术突破,强化项目成果应用[10]。系列国家标准的实施,标志着专利导航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专利导航发展的重要进程和关键节点如图1所示。

2 《专利导航指南》系列国家标准解读

2.1 系列国家标准的组成

《专利导航指南》系列国家标准为推荐性国家标准,由总则、专项指南和服务要求组成,总共分为7个部分。其中,总则提供了专利导航的通用指导,对各项专项指南中共同使用的术语和相关内容进行了定义;专项指南包括区域规划、产业规划、企业经营、研发活动和人才管理5个部分,结合不同的应用场景实际需求,对专利导航的步骤方法、服务流程、质量控制等作了进一步的规范指导;服务要求部分,则明确了服务主体开展专利导航的相关要求[11]。

2.2 系列国家标准的特点

(1)内容全面。系列国家标准对专利导航的常见场景提供了通用指导,并将此前应用于专利导航试点工程、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等实践活动的专利信息分析利用方法拓展到产业区域的发展规划、企业经营与产品研发、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新的应用场景,使专利导航分析工具既服务于产业、区域创新资源配置决策,又服务于企业创新和投资经营。

(2)方法实用。系列国家标准将专利导航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分解为基础条件准备、项目启动、项目实施、成果产出、成果运用和绩效评价的闭环流程,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导航分析等重要环节的输入输出、方法步骤、质量进行了明确要求[1]。项目相关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用相应模块流程,开展专利导航工作实践。

(3)成果有效。与前期发布的两项《导则》对比,系列国家标准特别突出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项目成果产出后的运用评价环节。其中,质量控制方面,明确了研究的系统性、方法的科学性、成果呈现的规范性的相关要求;成果运用评价方面,对工作机制、运用方式、评价方法和内容进行了详细指导,确保专利导航相关成果能够得到有效应用。

2.3 系列国家标准出台的意义

(1)专利导航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专利导航从概念提出、试点探索到全面推广,工作指导文件从《导则》发布到地方性实施指南出台再到系列国家标准发布实施,专利导航的理念在全国性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方法内涵不断丰富,服务创新资源配置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中明确,“积极发挥专利导航在区域发展、政府投资的重大经济科技项目中的作用,大力推动专利导航在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中的应用”[12]。《“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中指出,“引导建立产业专利导航决策机制,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增强产业集群创新引领力”“建立知识产权服务对接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工作机制,重点提供专利导航等高端服务”[13]。可见专利导航工作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部署的高度。

(2)专利导航的规范性逐渐增强。专利导航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推动地方、园区、产业和企业对专利导航的分析方法、服务模式、成果运用方式等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创新实践,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专利导航实施路线。随着《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实施导则(试行)》和《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实施导则(暂行)》的制定、发布和实施,专利导航工作有了初步的模板参考,但由于两项《导则》的要求较为详细,为满足本地多样化场景的实际导航需求,各地陆续出台了地方性实施指南或工作指南。系列国家标准的出台,标志着专利导航工作有了全国性的统一规范,实施开展从此有章可循,标准化、规范化程度逐渐增强。

(3)专利导航的覆盖面持续扩大。专利导航实施初期,根据实施规模和应用模式,主要划分为产业规划类和企业运营类(后进一步丰富为企业经营类)两种实施方式,分别服务于产业创新资源配置和企业创新发展支撑。随着工作实践的深入,专利导航分析运用方法又逐步拓展到人才培养、重大科研项目评议、企业并购重组等方面。系列国家标准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专利导航在区域规划、产业规划、企业经营、研发活动和人才管理方面的实施流程和服务要求,形成了宽领域、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方法体系。

2.4 系列国家标准内容解读

2.4.1 总则

总则部分作为系列国家标准的“基底”,提供了对专利导航工作的通用指导,并对各专项指南中的共同内容和术语进行了定义和说明。该部分最核心的内容是明确了专利导航项目全生命周期宜遵守的相关规范,即“基础条件准备-项目启动-项目实施-成果产出-成果运用-绩效评价”的闭环流程[1],如图2所示。

与前期发布的两项《导则》相比,总则部分增加了对开展导航项目所需基础条件的说明,主要围绕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两部分展开。宜具备的信息资源中,除了必要的专利数据资源外,还引入了产业、科技、教育、经济、法律、政策、标准等信息资源和企业、高校、科研组织等主体信息,这也体现了专利导航以专利数据为核心,深度融合各类数据资源,服务创新资源有效配置的应用模式。宜具备的人力资源中,除开展项目必备的专利导航分析人员外,进一步增加了对项目管理、信息采集、数据处理、质量控制等重要岗位、环节的人员要求,突出了对项目开展质量的严格把控,这在以往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中是绝无仅有的。

总则的项目启动部分,明确了专利导航工作开展的基础形式,即“项目化管理”方式,包括负责人的选用、项目团队组建、进度和分工计划的制定等。其中,对成本管理、质量风险控制计划的要求,体现了系列国家标准一以贯之的质量控制理念。而在项目实施环节,则将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和导航分析的环节分解为输入、输出、方法步骤三大模块,方便相关主体自由选用,展现出专利导航分析工具的高度灵活性。

专利导航成果产出运用和绩效评价是衡量专利導航项目实施成效的关键环节。针对成果产出,总则部分给出了专利导航分析报告、专利导航数据集两种常见的产出形式。其中,分析报告主要通过书面方式,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需求分析、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分析模型和过程、分析结论和建议进行阐述,其数据和结论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需定期进行补充检索和分析;数据集则汇聚了专利导航的规范数据信息和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其他相关数据信息,通过实时更新数据库,实现与分析报告的互补。总则部分还提供了多种成果运用的可行思路,包括指导制定区域产业规划等政策文件,嵌入企业战略制定、投资并购、技术创新等过程管理,支撑人才管理、研发活动方案制定实施,向社会公众公开数据资源等,建立了基于采用程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维度的绩效评价体系,为专利导航项目落地见效提供了关键的思路性指导。

2.4.2 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专项指南为区域规划类专利导航提供了通用性指导[14]。根据项目实施目的,区域规划类专利导航又可以分为以区域布局为目标的专利导航和以区域创新为目标的专利导航两类。其中,以区域布局为目标的专利导航主要利用区域内专利授权、科研投入、产业产出等统计数据,计算区域产业资源指数、区域科教资源指数和区域专利资源指数,通过静态匹配分析和动态协调分析方法,识别支撑本区域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规模、资源结构、资源布局模式等,从而提出区域资源配置规划建议。以区域创新为目标的专利导航则是以专利数据为基础,利用专利活动所表现的创新要素集聚、创新产出、创新效益情况以及专利活动与产业、科技、企业之间的匹配情况,实现对区域创新竞争力、匹配度和质量评价的深入分析,并对创新发展政策性文件的制定实施提供建议。

2.4.3 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实施导则(试行)》中,将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实施划分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产业专利导航分析、制定专利导航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文件三个独立环节,因产业环境和市场分析与专利数据分析分别进行,在实践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产业、专利“两张皮”的问题。区别于《导则》,产业规划专项指南中对于分析工作的要求更为开放,不再对两个环节进行区分,而是在信息资源要求中,明确还宜包括产业环境相关信息、产业相关统计数据、产业相关创新活动和市场活动信息,方便项目实施人员融合各类信息资源,获得更为科学、有效的分析结论[15]。同时,专项指南提供了多种导航分析思路供相关方选择,即判断全球产业发展态势方向的产业发展方向分析,判断区域产业在全球和我国产业链中定位的区域产业发展定位分析,和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具体路径指引的区域产业发展路径导航分析等。

2.4.4 企业经营

企业经营专项指南的特色在于将企业经营类专利导航划分为六大类别,包括:投资并购对象遴选、投资并购对象评估、企业上市准备、技术合作开发、技术引进、企业产品开发[16],其中,企业产品开发类专利导航的实施模式与此前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较为接近,而投资并购、企业上市、技术合作开发引进类专利导航,则进一步引入了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的相关思路,综合利用知识产权数据,分析研判市场活动和经济活动。另一方面,专项指南规定了各项分析产出的质量控制要求,即相关建议要符合企业发展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等,这也符合系列国家标准的质量导向、实用导向。

2.4.5 研发活动

研发活动类专利导航项目是专利导航服务科技研发创新活动的最直接手段,根据实施阶段的不同,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评价研发立项和辅助研发过程的专利导航项目[17]。其中,评价研发立项的专利导航项目实施于研发立项前,利用专利等数据,对研发立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进行评价,以防范潜在危险。辅助研发过程的专利导航项目实施于研发过程中,利用专利等数据,对在研项目的技术研发情况及其技术竞争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风险规避及技术方案优化的建议,制定专利布局策略。

2.4.6 人才管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管理类专利导航项目为专业技术人才的遴选、挖掘和评价提供了有力抓手[18]。其中,以人才遴选为目标的专利导航分析,主要利用专利引文信息等专利数据,挖掘能够适配目标需求的人才,获取人才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和拟遴选人才的基本信息。以人才评价为目标的专利导航分析,则是以专利数据为基础,对人才信息的真实性、人才与需求的匹配性、人才创新能力、人才使用风险等进行评价。

3 结 语

本文介绍了专利导航概念的产生和专利导航工作的主要发展历程,并结合GB/ T 39551—2020《专利导航指南》系列推荐性国家标准,对总则和各专项指南所涉及到的多种专利导航工作模式进行了解读。随着系列国家标准的出台,专利导航工作已经由最开始的聚焦专利分析,逐步拓展到了区域产业规划、企业经营、研发活动、人才管理等众多领域,成为分析产业发展定位、服务政府决策、促进创新资源配置的有效工具。广大知识产权工作者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专利导航工作的推广实施,加强《专利导航指南》系列国家标准的实践应用,持续提升专利导航服务质量效能,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利导航指南 第1部分:总则:GB/T 39551.1-202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0:11.

[2]国家专利导航试点工程研究组.专利导航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专利代理,2020(3):3-11.

[3]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导航指南》(GB/T39551-2020)系列国家标准发布[EB/OL].(2021-11-21)[2023-10-23].https://www.cnipa.gov.cn/art/2020/11/21/art_53_155152.html.

[4]李奕柔.专利导航服务流程研究及实践建议——基于《专利导航指南》系列标准[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2(1):130-132.

[5]國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实施专利导航试点工程的通知[EB/OL].(2013-04-03)[2023-10-23].https://www.cnipa.gov.cn/art/2013/4/3/art_549_146006.html.

[6]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确定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国家专利协同运用试点单位、国家专利运营试点企业的通知(国知发管函字〔2013〕149号)[EB/OL].(2013-08-30)[2023-10-23].https://www.cnipa.gov.cn/art/2013/8/30/art_549_146104.html.

[7]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加强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专利导航规划项目管理的通知[EB/OL].(2014-04-09)[2023-10-23].https://www.cnipa.gov.cn/art/2014/4/9/art_386_134001.html.

[8]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推广实施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的通知(国知办发管字〔2015〕18号)[ EB/OL].(2015-07-29)[2023-10-23].https://www.cnipa.gov.cn/art/2015/7/29/art_549_146083.html.

[9]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推广实施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的通知(国知办发管字〔2016〕56号)[EB/OL].(2017-01-17)[2023-10-23].https://www.cnipa.gov.cn/art/2017/1/17/art_385_133967.html.

[10]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加强专利导航工作的通知(国知办发运字〔2 0 21〕3 0号)[ E B / OL] . (2 0 21- 0 7- 0 7 )[2023-10-23].https://www.cnipa.gov.cn/art/2021/7/7/art_2073_166503.html.

[11]賈年龙,徐晓鸣.《专利导航指南》国家标准解读:从导则到标准[J].专利代理,2022(1):25-32.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EB/OL].(2021-09-22)[2023-10-23].https://www.gov.cn/zhengce/2021-09/22/content_5638714.htm.

[13]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通知(国发〔20 21〕20号)[ EB/OL].(20 21-10 -2 8)[2 0 23-10 -23].https: //w w w.gov.cn /zhengce/zhengceku/2021-10/28/content_5647274.htm.

[14]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利导航指南 第2部分:区域规划:GB/T 39551.2-202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0:11.

[15]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利导航指南 第3部分:产业规划:GB/T 39551.3-202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0:11.

[16]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利导航指南 第4部分:企业经营:GB/T 39551.4-202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0:11.

[17]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利导航指南 第5部分:研发活动:GB/T 39551.5-202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0:11.

[18]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利导航指南 第6部分:人才管理:GB/T 39551.6-202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0:11.

作者简介

赵加涛,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研究工作。

刘畅,通信作者,硕士研究生,知识产权师,主要从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研究工作。

范敏,本科,知识产权师,主要从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研究工作。

李红秀,硕士研究生,知识产权师,主要从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研究工作。

祁新宇,硕士研究生,研究员,主要从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研究工作。

刘显赫,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研究工作。

左乙茹,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袁文静)

猜你喜欢

解读国家标准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10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31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06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31日)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个案解读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解读日本摄影家植田正治的摆拍写实现象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最新出版国家标准
7项造纸国家标准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