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农村中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模式研究
2024-06-03王素平王威孙泽方
王素平 王威 孙泽方
摘要:为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计划,菏泽学院山东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推普扶贫项目进行深入调研,探索“课内+课外”“线上+线下”“语言文字+三化(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牡丹文化+黄河文化)”“学校+家庭+社会”语言文字推广模式,使普通话由校园语言延伸为家庭生活语言、社会语言,提升农村地区中小学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促进语言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语言文字;推广普通话;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H1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4(a)-0015-04
Research on the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Promotion Model in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Southwest Shandong Province
WANG Suping1, WANG Wei2, SUN Zefang1
(1.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 Heze University, Heze Shandong, 274015, China; 2. Library, Heze Medical College, Heze Shandong, 274015,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plan for 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mmon languages and writing put forward by The 14th Five Year Pla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 and Writing Industry, the Shandong Language and Writing Promotion Base of Heze University actively carries out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conducts in-depth research on poverty alleviation projects, explores the language and writing promotion models of "in class+out of class", "online+offline", "language and writing+three modernizations (i.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peony culture+Yellow River culture)", and "school+family+society", so as to extend Mandarin from campus language to family life language and social language, enhance the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and writing ability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rural areas,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with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lay a solid language foundation for completing poverty alleviatio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and strengthening the awar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Key words: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National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Promotion of Mandarin; Rural revitalization; Completing poverty alleviation; Practical activities
黨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大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力度”[1],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语委联合印发了《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要求推普工作必须结合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农村地区为重点,制定普通话普及攻坚具体实施方案,大力提高普通话的普及率[2]。为提升国家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程度和质量,实现到2025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达到85.0%的目标,《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计划。教育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语委联合印发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有效促进贫困地区普通话推广的具体行动[3]。
1 菏泽农村地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情况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虽然国家“推普”工作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部分农村的普通话普及率仍较低。目前,我国已有大约68.0%的国民掌握汉语拼音,73.0%的国民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95.0%以上的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4]。但城乡之间发展仍不平衡。地处鲁西南的菏澤市是山东省两个扶贫工作重点市之一,2021年贫困人口占全省37.7%。全省20个脱贫任务较重的县(市、区)菏泽有9个,200个扶贫工作重点乡镇菏泽有135个,2 000个扶贫工作重点村菏泽有1 480个,分别占45.0%、67.5%和74.0%,贫困发生率达11.5%[5]。作为欠发达地区,菏泽市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场。财政收入少,扶贫资金不足,导致传统农业大市菏泽成为山东省劳务输出大市,长期以来,大多数农村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大量农村儿童过早地脱离了父母的直接监管,成为农村留守儿童。菏泽学院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童语同音”计划的通知》精神,响应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联合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启动的“推普脱贫攻坚”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积极组织顶岗支教和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并于2022年8月,承办了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语委办组织的“山东省幼儿园教师及保育员普通话水平提升活动”,为菏泽市农村地区353名学员提供专业培训,对推普扶贫项目进行深入调研,探索语言文字推广新模式。
本次调研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在梳理总结以往工作经验、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结合菏泽学院、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推普脱贫社会实践活动完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模式调研报告。调查面对菏泽市农村地区16所幼儿园和中小学校的师生及家长展开,共回收调查问卷287份,其中教师问卷50份,家长问卷45份,学生问卷192份(其中小学生98份,中学生94份)。
2 菏泽农村地区语言文字使用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学习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不良
在调查人群中,有81.2%的人愿意接触并学习普通话,13.5%的人表示并不在乎是否学习,只有4.8%的人认为不需要学习。学生学习、使用普通话,学校是主要阵地,也多限于在学校上课的时间,且集中在语文、政治、历史、英语、音乐等侧重人文艺术类的学科。学生在课堂上既要学习知识,又要训练技能,完成各科的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尤其是在数理化等理科课堂,无暇顾及普通话学习。很多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普通话课程或口语交际基础课程,普通话学习只能被放在附属位置。学生学习普通话的课时明显不足,无法得到规范系统的指导,普通话水平普遍不高。
2.2 教师普通话不规范,未能起到示范教学的作用
自相关部门开展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以来,教师队伍的普通话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基本上制止了使用方言进行教学的现象。但在农村教师中,普通话水平未达标的老师至今还占有较大的比例。结合前期调研和近年来菏泽市幼教系统普通话培训的经验,我们发现目前菏泽地区师资普通话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其一,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幼教老师,没有接受过普通话专业培训,没有参加过普通话水平测试或普通话水平没有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其二,部分幼儿教师使用方音较重的普通话进行授课,发音不标准,很难起到示范教学的作用。如平翘舌音混用,尖团音不分,复韵母动程不够,鼻韵母归音不到位,声调多有不准,语流音变掌握不好,语速语调多有不当。其三,部分幼儿教师自觉使用普通话的意识不够强。他们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课下还是用方言与学生交流,使得学生对普通话缺乏足够的重视。
2.3 家长重视不够,家庭里使用方言
调研对象大都生活在农村,家庭中以菏泽方言为交流的主语。学生从小在熟悉的方言环境里成长,方言习惯、发音方法形成固式,导致在普通话学习的过程中,方言影响、发音习惯降低了学习效率。在调查人群中,有超过84.9%的家长日常用语为当地方言,有31.5%的村民使用普通话或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跟孩子交流。父母长辈基本使用方言跟孩子们进行交流,家庭语言环境成为推普工作的一大障碍。家长对普通话的态度也会影响孩子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在农村,广大村民对普通话“另眼相看”,听见返乡民工或孩子们说普通话,就会认为他们在故意卖弄或者忘祖忘根。家族中留守人员女性成员比例大,但年长的女性大多不会普通话[6]。年轻女性因照顾年幼孩子、操持家务、忙于农活而无暇照顾学龄儿童,与之缺少有效沟通,也很少能使用普通话。
3 菏泽农村地区语言文字推广模式
普通话水平不高不仅有地域方言的影响,也有学校、家庭、社会的原因,要提高普通话水平,需要从语言环境入手,从改变对普通话的认识入手,从自身语言习惯入手,从改变普通话推广方式入手。
3.1 改善普通话教学方式,搭建学校平台,提升学习效率
首先,使普通话切实成为校园语言,规定在校内任何场合一律使用普通话;其次,加强校园普通话学习的环境建设,配合校园文明建设,搞好学校广播室、建筑标语、场地宣传栏、学习角建设,营造良好的普通话学习环境;结合推普周和学校文化节,开展丰富的吟诵、朗读、演讲、辩论等语言竞赛活动,让学生有展示的平台,提高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网络、电视、广播在不断改变农村地区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普通话拓宽了渠道。学校与家长达成共识,让学生有意识利用“课内+课外”“线下+线上”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学习,既开阔视野,又提升普通话水平,培育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3.2 加强教师培训,培养高素质的普通话教育队伍
农村学校应加强与当地教育部门和地方高校的联系,建立长期高效的普通话培训机制。邀请更多优秀专家走进农村学校,利用多维度语言文字推广平台,通过集中培训、微知库、云班课、大学慕课、学堂在线等平台扩大农村教师学习途径。教师只有具备过硬的普通话知识,自身普通话水平不断提高,才能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语言问题,纠正学生的方言错误,教给学生正确的发音方法。学校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应该迎合教学的需要,提升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成为学生们的表率。
3.3 与高校联合,开展“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活动,发挥志愿推普服务队作用
充分利用暑期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和“小荷学堂”实践服务,以扶贫支教、结对帮扶、理论宣讲等多种形式走进田间地头、扎根乡村课堂,发挥多学科优势开展面向乡村的文化教育活动,通过多渠道、多平台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和推廣。如安排丰富多彩的普通话培训内容,教人们学习声母、韵母的正确发音方法,示范带领他们诵读古诗、读小说、读绘本、讲故事,引导他们学说标准的普通话。开展“语言文字+中华经典诵写讲”“语言文字+三化(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牡丹文化+黄河文化)”等教育教学活动,将语言文字工作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有机融合,通过借古鉴今的方式推动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7]。“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既有利于提高乡村地区人们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将专业知识和社会需求、国家发展相结合的机会,涵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3.4 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创造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
学生是推普工作的重点对象。建议幼儿园、学前班、小学、中学学校加强对学生普通话语音语调的规范化教学,提高学生使用国家语言文字的整体水平。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普通话,使用规范的汉语汉字;回到家里可以尝试使用普通话与家人进行交流,带领正处于青壮年阶段、在社会工作中需要使用普通话的家长,开展普通话进家庭活动,“小手拉大手 学讲普通话”,鼓励学生带动家长说普通话,提高家长的普通话意识与水平,“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群体”,创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语言氛围。
3.5 加大普通话宣传力度,辐射到社会
根据阿里研究院公布的2022年全国“淘宝村”最终名单,菏泽市以541个淘宝村、93个淘宝镇,双双领跑全国地级市。全市通过互联网创业致富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达2.5万人,通过发展电商实现整村脱贫的贫困村达563个[8]。但是电商务工人员却常因不会普通话或说得不好,在与外地人交流时遇到障碍;因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差在直播带货、设计创新、广告宣传、民宿推广等乡村新业态方面也缺乏竞争力[9]。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将推普工作落实到社区,辐射到全社会。以社区为单位,排查居住区存在的错别字、不规范用字的现象;定期开展普通话宣讲活动,提高村民学习使用普通话的意识;编写适合当地人的普通话学习指南,有针对性地指导当地人克服本地方言干扰,提高普通话使用水平;针对因为语言使用而影响就业的青壮年人群建立专门小组,将普通话培训与农村种养殖业、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职业技能,以及法律常识、安全教育、医药卫生知识等生活技能相结合,开展普通话能力提升专项培训。依托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制定宣传乡规乡约,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助力打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特色乡村[10]。用普通话创制演出乡村话剧,提倡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准则;结合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制作墙绘标语等,将普通话普及和应用水平纳入文明村镇创建,培育文明乡风,建设文明乡村,服务提升乡村文化品位及群众人文素养。
3.6 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支持乡村语言文字教育
政府通过多种措施支持乡村语言文字的发展,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高乡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政府鼓励开设乡村语言文字课程,提高社会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开展社会培训活动,提高乡村居民的语言文字水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语言文字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等。鼓励地方语言文字的交流和互动,加强语言文字的传播和发展。加强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化,改善语言文字的教育环境,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和质量。制定语言文字教育法律法规,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加强语言文字教育的监管和评估。建议当地政府就推普建立专门的语言督察小组,监督各社区的推普进程,定时定期查验成果,让人民群众意识到普通话在人才就业、人际交往、特色产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4 结束语
鲁西南农村中小学语言文字推广模式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宣传教育、制定政策、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参与、对外交流与合作、品牌建设及政策评估与引导。这些措施需要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形成合力,实现“学校带动学生、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会”语言文字推广模式,使普通话由校园语言延伸为家庭生活语言、社会语言。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提升农村地区中小学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促进语言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在促进社会无障碍沟通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语委联合颁发《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EB/OL].(2018-01-19)[2023-07-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18/ s3129/201802/t20180226_327820.html.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语委联合印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EB/OL].(2022-01-07) [2023-09-01].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201/ t20220107_593034.html.
[4]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2020)[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5] 大众网.贫困人口曾占山东的37.7% 菏泽如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EB/OL].(2021-08-27)[2023-07-01].https://baijiahao. baidu.com/s?id=1709241474157405847&wfr=spider&for=pc.
[6] 钱龙,张忠明,李宁.出务工对留守人员农业劳动供给的影响:基于CFPS2012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8 (2):89-93.
[7] 杨欣.江苏:南通推进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海外华文教育动态,2016(2):109-110.
[8] 雪珂.菏泽市:电商助农,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N].人民日报客户端,2022-11-10.
[9] 杨亦鸣.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三个着力点[N].光明日报,2023-05-07(5).
[10]刘艳.推普脱贫中的语言交换行为分析:基于安徽省某贫困地区的语言调查[J].语言战略研究,2019(1):9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