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逻辑与路径
2024-06-03李浩然王群
李浩然 王群
摘 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由之路,应深入理解并系统回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何以必要”“何以可能”等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唯物辩证观和人民主体理论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则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逻辑。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制度设计巩固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主体地位;通过体系化、多样化、程序化的民主实践安排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参与国家治理的途径;通过构建全领域、全层次、全要素的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保障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本质要求;逻辑理路;实践进路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4.01.008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24)01-0054-07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论断,并创造性地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首次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党代会报告的独立章节进行系统全面阐述[1]。这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不仅应从政治高度认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性,还应从学理上深度挖掘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何”以及“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当前学界主要从中国式现代化和全过程人民民主分述二者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问题,将中国式现代化和全过程人民民主“串联”或“嵌入”研究相对薄弱,尤其是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审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意蕴的研究略显乏力。在现有研究成果中,存量理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之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义、内在机理和实践路径等方面的探讨。一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之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义研究。从学理角度探讨全过程人民民主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文明意蕴,集中表现为政治民主化、政治秩序化、政治效能化和人的現代化[2],将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现代化的重要表现[3];从全过程人民民主唤醒现代化力量、维护现代化秩序和激发现代化效能等方面展开论证[4],亦有从实践维度聚焦全过程人民民主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义,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展示中国式现代化所需的中国民主新形象[5],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政治建设的鲜明特征[6],为有效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关键制度保障[7],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动态政治稳定、有序政治发展和有效经济发展局面[8],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最新实践和强大动力[9],等等。二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之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机理研究。从目标任务、领导主体和发展特征勾勒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联系[8],以民主和现代化都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书写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功能角色[10],认为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党——政府——人民”的主体结构、“吸纳——整合——回应”的运行机制和“协商——决策——反馈”的实践程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4],等等。三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之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研究。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突出人民主体地位[11],要紧扣民主本质、科学内核及效能发挥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12],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实现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的现代化[13],以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破解超大规模国家治理的难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不竭活力[7],等等。这些论述对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关键是要善于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语境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引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话语背景。然而,现有存量理论研究在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意义阐述,更偏向从政治文明意蕴或治理功效主义角度进行,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式现代化本身去建构“何以必要”之价值逻辑尚显乏力;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路径分析,更偏向从宏观的党的领导、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和民主监督等方面进行,从具体细致层面剖析全过程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可能”相对欠缺。鉴此,本文在吸收借鉴存量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新视角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逻辑,从全过程人民民主本身出发的新思维探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以期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人民群众中形成广泛的价值认同和实践动力,从而更好地将之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逻辑理路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4]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应从党中央重大决策论断中全面理解其核心要义,善于从理论高度深刻把握其内在逻辑,从而更好理解将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深层次因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背后“知其所以然”和“知其所必然”之深层规律。
(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逻辑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与社会整体现代化产生相互作用的关键在于民主实践。人通过参与民主实践在社会现代化中发挥个体作用,社会又通过民主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发展。为此,有必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逻辑。首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人口中占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这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动态的历史演进过程,实际也是由亦必将由人民推动的,且以人民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教育程度、财富分布等方面的现代化为重要基础。易言之,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就是中国人民的现代化。人民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活动受到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要使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切实、有序、有效地发挥作用,就要确保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并建立现代化的民主政治制度和法治秩序。
其次,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社会是处在不断变化和永恒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都市化、法治化使社会成员逐渐摆脱传统家族本位的束缚和身份等级的限制,加速了社会公众的平等化、均富化、阶层流动化、教育普及化,广大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政治参与、群体自治的呼声和需求越来越高,民主化便伴随而来[15]。可以说,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内容和标志之一就是民主化,而以科学技术革命为基础的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巨大转变的现代化又为实现民主提供了物质、精神和文化等方面的基础保障。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习近平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16]259发展人民民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发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由之路。以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之规律性必然。
最后,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论的核心要义是把人民视为历史主体,将国家的一切权力归属于人民。因此,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人民,本质是为了人民。具体而言,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是人民,受益主体也是人民,人民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源泉,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动力。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不仅构建了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程序体系,而且开辟了多样、畅通、有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践路径,是广大人民汇集力量、凝聚智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式和途径[17],是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回答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科学方法和正确答案。
(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现实逻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使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向现代化,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同时我国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的国内发展问题与多重挑战和各种危机交织叠加的国际局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因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需要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用无数勤劳的双手去实现,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力奋斗去到达。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使中国共产党拥有了十四亿多中国人民这个最广泛、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力量源泉,也使十四亿多中国人民拥有了中国共产党这个最坚强、最可靠的领导力量,党同亿万人民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匯全体人民之共识、集全体人民之智慧、聚全体人民之力量,不断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社会成员中占据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资料的主要生产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不是某一群人、某一个地区或者某一个民族的单独目标或个体任务,而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一致愿望、集体追求和共同职责,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团结奋斗、共同努力。在此过程中,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依法通过全面、广泛、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和包括投票选举、资政建言、公众监督等多样的民主方式参与现代化建设实践,并坚持新发展理念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社会公平正义等问题,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切实保障人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享有牢固的主体地位、多样的参与途径、公平的分配方式。
三、以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路径
以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从实践运行层面进行系统化的路径构造,在弄懂“何以必要”基础上写好“何以可能”的后半篇文章,可从人民主体地位、人民参与途径、人民共享成果等多个维度进行体系化的路径探析。
(一)全过程人民民主巩固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群众自发或被动的劳动创造是产生历史、改变当下、走向未来的动力基础,人民在这个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运动应当是为广大工人阶级和绝大多数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团结力量运动,并创造性提出民主的本质特征就是人民当家作主[18]。马克思在总结西方代议制民主利弊的基础上提出民主选举、民主管理等民主实践环节,并强调民主决策的重要性,进而形成一种兼具代议民主与直接民主双重属性的民主理论,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但受时代限制,他未曾提出更加系统的民主制度体系和实践体系,也未进行全环节的民主实践。
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脱胎于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并在中华大地上不断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以“全过程”为着力点和落脚点,致力于全链条完善人民民主理论和制度体系,全方位拓展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渠道,全覆盖保障人民广泛享有民主权利,逐渐构建起多元化、立体式、分层次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形成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在内的中国特色民主形式并使其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相统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使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下的高效率民主、负责任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保障下的有序民主、有效民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之魂,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将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与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16]261;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就是依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能够通过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等确保人民在法治轨道上有序、充分行使各项民主权利,实现了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相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贯彻选举权普遍与选举权平等原则,切实保障选举过程中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同票同权;坚持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确保选民依法选举产生人大代表,充分彰显选举的广泛性、真实性;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人民的监督下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支持和保证各级人大代表集中反映各地各行各业人民的利益诉求与意见建议,确保人民在国家治理各方面各环节依法直接或间接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了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相统一。坚持构建并完善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使人民既可以通过以投票为基本方式的选举民主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管理与决策,也可以通过以商量为主要形式的协商民主直接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在重大决策之前亲自参与讨论、充分协商,表达自身合理诉求,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16]260。如此,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选举民主实现多数人的权利以保障公共利益,通过协商民主保障少数人的权益以协调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使公共政策达成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辩证统一,实现了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
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的”,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论和民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制度设计巩固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确保中国式现代化“一切为了人民”。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拓展人民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途径
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民有所盼、政有所为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追求。政策有无实效、制度是否合理、干部能否尽职、民生改善如何、现代化进程中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以及应当如何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是最直接的亲历者,处在实践一线的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只有建立完整的民主制度,才能使人民群众能够集中反映生活中的共性需求和普遍性问题、痛点难点问题、历史遗留民生问题;只有通过多样的民主渠道问需于民,才能了解人民所思所想所盼,把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真实需求放在心上、抓在手中、落到实处;只有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扫清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障碍。
立足新时代,习近平从构建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深刻回答了为何发展人民民主、发展怎样的人民民主及如何发展人民民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新征程。走好新时代“赶考”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將人民民主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全过程和各方面,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而言,就是要确保广大人民群众依法通过民主选举平等行使法定权利、选择信任代表,直接或间接对党和国家重要决策和任命发表意见、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提出建议、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出谋划策;通过民主协商做到“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借助提案、会议、座谈、论证、听证、评估、咨询等丰富的途径和方式使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发展大事、处理社会治理难事、解决日常生活琐事;通过民主决策传递基层呼声、汇聚群众力量,依靠“小院议事厅”“屋场恳谈会”、线下“圆桌会”和线上“议事群”等与时俱进的基层群众民主决策内容和形式有效保障民主真实管用;通过民主管理有效实现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通过民主监督不断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限制,保障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保证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确保人民和法律赋予的权力始终用于为人民谋幸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必须坚持中国式现代化切实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贯彻落实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激发人民创造力量,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经验,也是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法。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问计于民,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从人民群众智慧中汲取发展良策,充分释放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生产劳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创造活力,才能将亿万人民的智慧有效转化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极大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参与途径。
这种以“闭环”制度程序和完整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切实行使权利的真实民主超越了西方普通民众政治参与被限制在投票选举环节的“缺陷”民主,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下的高效民主与西方多党轮流执政制度下政治博弈所致的低效民主形成鲜明对比。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本质和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相较于日渐暴露出软弱性、低效性和虚伪性的西方资本操纵下的“金钱民主”、精英统治下的虚假民主逐渐展现出显著优势,有力保障了广大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反映现实问题、表达利益诉求、参与建设实践、推动有序发展,确保中国式现代化“一切依靠人民”。
(三)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果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实现民主政治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19]。只有将各种包含民主要素、推动民主实现的制度和实践紧密结合、有机衔接,使其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在新时代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全过程人民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建构了一个具有全体参与性、制度系统性、实践可行性、环节衔接性、内容丰富性、形式多样性、层次多元性的民主宏大叙事,将涉及人民当家作主的各方面制度和全环节实践囊括其中,开创了一种内涵极其丰富的全领域、全层次、全要素的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改革和建设,充分发挥其遍布基层一线和深入群众身边的巨大优势,主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工人阶级的热心人、青年朋友的引路人、妇女同志的知心人,把广大工人、青年、妇女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有效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发展基层民主,拓宽基层治理渠道,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健全党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动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着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积极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中国共产党坚持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坚定不移走中国式人权发展道路,带领十四亿多中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坚持在发展中改善和保障民生,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大幅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质量,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完善协商民主体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探索建立常态化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民主协商渠道,构建多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协商平台和利益整合机制,不断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协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深化政治交接,巩固政治共识,提高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鼓励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升政党协商实效;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不断壮大海外侨界爱国友好力量,画出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力量的最大同心圆,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共享政治发展成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并在各项工作中加以体现,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习近平指出:“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0]中国共产党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的根本目标,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将民主具体体现到治国理政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次实践,确保党和国家机关在顶层设计中倾听人民的呼声,在社会治理中回应群众期待,以多种形式保障人民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果,确保中国式现代化“一切造福人民”。
结语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解决人民现实问题、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实现人民根本利益是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全过程人民民主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价值和理念转化为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具体现实的民主实践,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主體地位,汇集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并将其“注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稳人民立场、彰显民主底蕴贡献真理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2]王晗.全过程人民民主之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文明意蕴[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3(3).
[3]王立胜,李昊天.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J].毛泽东研究,2023(3).
[4]王亚茹.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韧性的逻辑理路[J].理论导刊,2023(9).
[5]董树彬.全过程人民民主对中国民主形象的塑造与提升[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12).
[6]徐艳玲.考量“中国式现代化”的三维向度[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23(1).
[7]陈雪莲,吕杰.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J].教学与研究,2023(3).
[8]李笑宇.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定位、功能与发展战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
[9]庞金友,高秀楠.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J].探索,2023(3).
[10]李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实现路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3(3).
[11]刘俊显,张崇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及实践路径[J].理论导刊,2023(4).
[12]邱霈恩.中国式现代化与深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J].理论视野,2022(11).
[13]唐亚林,周昊.走自己的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演进、路径选择与价值追求[J].理论探讨,2022(5).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75.
[1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1.
[1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17]王群,李浩然.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一种“教育”——兼论全过程人民民主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2023(1).
[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3.
[19]习近平.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1(2).
[20]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党建,2021(4).
责任编辑:张淑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