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梳理与展望
2024-06-03卞之峣程凡刘金林
卞之峣 程凡 刘金林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自2014年习近平首次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提出“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来,学界与实践工作部门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丰硕。在时间维度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可以分为初步发展阶段、加速发展阶段、全面推进阶段。在研究内容上,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特征与形成机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与实现路径等;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定性分析与规范分析为主,量化分析、数据软件分析的方法也逐步涌现,研究方法趋向多元化。进一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应加强理论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推进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深化宣传教育,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入脑入心;突出问题意识、密切联系群众,多方法、多角度研究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地落实。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形成机理;实践路径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4.01.012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24)01-0082-1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学界和实践工作部门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本文对2014年习近平首次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提出“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来,学术界开展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工作部门进行的有益探索进行了纵向梳理、横向归纳,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进行评价与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拓展与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和实践研究,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以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一、纵向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历时性分析
以时间为研究中介,通过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学界发表的学术成果与实践工作部门出台的政策文件,可以发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经历了初步发展阶段、加速发展阶段、全面推进阶段。
(一)初步发展阶段(2014—2017)
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1]。同年9月,习近平在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 201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的基本要求,“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任务,“牢固树立各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的行动目标[3]。2015年习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4]这一阶段,学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研究力量主要以民族类院校的专家学者为主,涉及学科主要有民族学、政治学、文化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三个方面展开。其中,包括基于历史分析方法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从定性分析和规范分析视角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等。
(二)加速发展阶段(2017—2021)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此后,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等多个重要场合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至2021年,学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快速增长,相关研究成果侧重于学理性探讨和综述性分析,研究力量集中于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民族类院校,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民族研究》《广西民族研究》《民族学刊》《民族教育研究》等民族学、教育学期刊。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特征与形成机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从多维度、多层面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等。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体系,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
(三)全面推进阶段(2021年至今)
在2021年8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明确指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5],深刻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在2023年内蒙古考察等重要场合,习近平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6]。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更是明确提出“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讲好中华民族故事”等要求[7],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指明了方向,推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全面发展。这一阶段,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成果逐年增加,研究学科由马克思主义、民族学、政治学、文化学、教育学、管理学扩展至新闻学、文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内容不仅深化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特质、形成基础、现实条件等,也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研究,从倾向于围绕经济、社会、文化、制度建设的宏观层面开展路径研究,转向围绕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兴边富民、互嵌式社区治理、城市治理、普通话推广普及、文化传承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中微观层面提出具体路径。与此同時,实践工作部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着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包括在全国范围内陆续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或实践基地;开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①;开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等线上线下展览;制作《我们是一家人》《同心共筑中国梦》《可爱的中国》等系列视频;编写出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开设“广西社科大讲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讲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主题线上课程等视频课程。总的来说,这一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和发展势头,为全面推进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注入源源不断活力。
二、横向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梳理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内容梳理
1.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特征。理解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样新的复合概念,必定离不开对中华民族这一基础概念的理解。在此之前,梁启超、顾颉刚、夏鼐、黎澍、周维衍、费孝通等代表性学者围绕中华民族这一本体的形成及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展开研究,形成的关于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观点,为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特征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基于此,学界从本体论、意识论、本体论与意识论相结合等维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特征进行分析,形成了一批颇有见解的观点。
一是从本体论维度看,学界形成了命运共同体论、有机统一体和亲缘体论、多重共同体论、民族实体论、多民族共同体论、国家意涵论和国族称谓论等观点,多角度、多层次论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是虚幻的建构性的想象共同体[8],而是以共同体的形式存在和发展,蕴含了整体性、共同性和实体性特征[9],是承载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主体、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的根本手段以及凝聚中国国家力量的有效方式[10];其在意识层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对共同命运、共同文化、共同政治生活的集体意识的总和[11],包括对国家的认同意识、族际民族关系以及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认同意识,而国家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政治属性的核心[1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体论观点,更强调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基于本体论观点,可以从主观能动性视角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特征,即这种意识可以凝聚各民族共有的精神、记忆、情感,为实现自身精神解放、获得全面自由发展注入更多能量,促使中华民族全体成员获得更多的精神动力,从而产生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取向,最终转变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建共享共荣的行动参与,推进各民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二是从意识论维度看,学界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社会成员共同体意识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意识,体现了现代性和共同性[13],象征集体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因而也是多层面于一体的综合性认同系统[14],其核心是“五个认同”②。如高承海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整合性概念,着重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分析其内涵。在认知上,各民族成员将自己归属中华民族一员,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化,认识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在情感上,对共有身份“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行为上,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15]。郑旺全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基础上产生的认同与归属感[16]。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识论观点更强调能动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客观实践的心理认知与情感的结果,强调情感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着一个核心的凝结点[17],具备高度凝聚力、强大吸引力、特殊感召力。基于意识论观点,可以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解为一种群体认同意识,是一种复杂社会心理现象的统称,体现了在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在历史、心理、社会、制度、政治及文化等层面取得的共识性以及对各种观念、态度、行为的一致性表达,包括历史记忆、精神信仰、交往互动、国家利益、国家主权、国家安全与发展等内容。
三是从本体论与意识论相结合的维度,学界主要从意识层面与认知领域、中华民族共同体实体建构的双重视角,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特征。在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客观实在性时,强调反映这一个本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客观实在性。严庆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且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这一实体具有形成与发展的本体性且能够被认知与被反映,历经了从自在到自觉阶段,由共建中华民族意识和共享中华文化意识共同组成;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国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即各民族能够认识到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是客观存在且从心理上自觉认同、主动归属并维护和促进这一共同体建设[18];只有建立在基于历史、主权国家及民族构成视角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本质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19]。青觉等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历史上积淀而成的中华民族为基础,以共善生活为价值导向,进而形成的具备共同复兴关怀的中国国民聚合实体,其意识是各族人民基于体认彼此生存发展的共性条件与历史,从而秉持共善价值规范及能动维护意愿的复兴凝聚心态。马俊毅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本身具有多重属性,是历史文化共同体和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也是政治共同体与精神共同体,因而对应的意识必定涉及历史、文化、民族、制度、治理等多个维度[20];更具体来说,这种共同体意识是国情家底、历史主流、共同发展、团结合作、政治法治、共建共享等多层意识的统合[21]。基于本体论与意识论双重视角的观点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保持紧密一致性,共同经历了自在、自觉、自为、自强的演变与发展,即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体——中国56个民族成员作为总体性的存在方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并发展了政治认同、文化认同、身份认同,完成了由个体走向共同体、自我意识上升为社会意识并完成差异意识向共性意识转变的过程,最终构成一个历史性、文化性、政治性、社会性相统一的动态发展平衡的共同体系统。
总的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现代性、国家性、整合性、有机性等多元特性于一体的概念,既是对中华民族本体的认知和反映,是古今结合、内外相交的产物,也代表一种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社会存在的意识反映,是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凝聚的群體身份认同,以及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演化生发出对中华文化的情感羁绊与文化自信,即对共同价值或精神的认同。
2.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生成的主观映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在认知、心理和行为等层面共通的精神价值,其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激励和促使全体成员从认知、认同走向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个复杂的整合性概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因而如何在理解其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正确运用这种意识反作用于客观实在,推动中华民族全体成员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与发展付出实际行动,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凝聚团结奋斗的力量,就需要深入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
国内学者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交往理论、“夷夏”观的历史视域以及心理学的认同理论等多理论视角,从内生性与外部性维度探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背景和机理。青觉等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视角,在分析意识的形成机制的基础上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即内外部环境施加的要求和压力输送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内,人脑开始转换、加工和创造输入的信息,再输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通过社会实践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反馈到内外部环境,从而形成了一个以反馈为回路的系统循环[22]。代洪宝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①分析指出,中国各民族交往的必然趋势即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交往方式的更替变换推动和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包括维系生命的原始交往(自保意识)、物质需要的部落交往(“华夷一家”观念的产生与强化)、抵御外忧内患的顽强奋斗(中华民族大团结),各民族的心理、意识和思维在这些交往过程中经过不断碰撞,进而生发出各民族共有的“纯粹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3]。段超等从“夷夏”观演变的思想史角度考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认为中国历史上从“夷夏之辨”“华夷首足论”“华夷皆正统”“华夷一家”“礼别夷夏”到“华夷一体”的“夷夏”观念的转变过程,受到“大一统”思想影响和建设“大一统”王朝、经略四海的推动,以及边疆与内地交流日益加强的影响,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加强了各民族文化的相融互通,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基础[24]。陈辉基于认同视角研究认为,理性认同机制、情感認同机制、利益互动机制、自律转化机制以及制度保障机制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复杂的生成机制,其中理性和情感是主观因素,利益互动和制度保障是客观基础,主观与客观互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他律转为自律[25]。
结合学界对形成机理的多角度分析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具体而言,在历史逻辑上,中国古代、近代、当代构成连续的历史脉络,共同奠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深厚基础,其中古代王朝国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提供深厚的文化基础,近代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确立提供了发展条件,现代民族国家建设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到进一步强化。在理论逻辑上,“夷夏”观、儒家民族观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培养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则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了发展的空间。在实践逻辑上,这种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不仅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社会发展内生的主观因素作用,也受外患等客观因素影响,但根本上还是内在历史走向、内在思想底蕴、内在结构特征等内生性因素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共同体意识最终深深融入中华民族全体成员血脉基因,推动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所共有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
3.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和形成机理研究的深入,学界从国内和国际层面探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包括从国内层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于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发展、文化自信自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从国际层面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是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极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生动体现“两个结合”[26],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27],有利于推动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构建。当前西方话语霸权、多样化社会思潮和多元价值取向、“三股势力”等外部环境激荡复杂带来的挑战,以及狭隘的民族主义、“跨境民族”话语所强调的跨境性、民族二元结构等民族认同障碍带来的冲击,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生成空间,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力量等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使得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因此,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是应对这些挑战和冲击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论断新理念的提出,既是对中华民族历史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发展和深化,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推动了我国民族政策和民族问题的理论研究,对加快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中国话语体系和中国叙事体系,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丰富和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具有重要意义[28]。
二是具有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功能,有助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从民族心理结构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括民族共同体心理过程、族体人格、民族心理活动结果三方面,即通过民族心理的活动过程与族体人格互动,产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在内的中华民族共有文化这一民族心理活动结果。这不仅体现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情意行的民族心理活动过程,又表现了中华民族在气质、性格和认知风格方面的族体人格特质(即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性格)[29]。这种共同体意识包含的“客观观念”“知觉观念”“理论观念”“行动观念”四种意识形态[30],具有行为规约功能、共同体整合功能、精神凝聚功能、目标机理功能以及对个体的定位与发展功能,可以在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上升至政治认同、民族凝聚力上升至国家凝聚力的发展过程中凝聚起团结和凝聚人心的力量,夯实筑牢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石,增强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动力[31]。可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团结统一,提升文化自信,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内生动力和必要要求。
三是符合“两个大局”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现实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有利于筑牢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的思想根基,促进各族人民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更对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应对日益复杂的国家局势具有重要意义[32]。同时,作为观念形态上的上层建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消解地域认同、民族认同和宗教认同所产生的张力,不仅有利于保护边疆民族地区独特的生态和资源优势,从容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也在推动各族人民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共识、价值信念和行动意愿,进而对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方面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33]。
四是作为民族地区开展各项工作的主线,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及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精神力量、确立了实践导向。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并举,到独立出现于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部分,到出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一节中,同期被写入党的十九大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并于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出现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戰线”一节中,再到2023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强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和民族地区开展各项工作及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遵循,其必要性和现实价值从民族工作领域延展至经济高质量发展、文化强国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国家安全、全球治理等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如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必然要求[34];在文化强国建设方面,对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实践遵循和必然要求[35];在国家安全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助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基础,为维护祖国统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思想保障的必然要求。
五是为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一剂良方,在全球治理方面有利于巩固提升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 [36],是塑造正确的国家形象,摆脱大民族主义、殖民主义、单边主义的必然要求,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涵盖的包容尊重文化差异、平等、以发展促团结、以人民为中心等理念,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及全球治理提供了重要价值[37]。同时,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相互嵌入和交响协奏的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国内和国际层面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话语构建、思想引领、精神塑造、实践导向等重大意义,不仅为践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提供内生性的、源源不断的磅礴力量,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更是面对国情世情领域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现共同体意义上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重要精神引领。
4.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一是基于规范分析视角提出以推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建设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物质、文化、社会、制度等基础的政策举措。其一,在经济建设层面,基于物质与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38],促进共同富裕[39],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建设路径。其二,在文化建设层面,主要从构建共有精神家园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0],“四史”教育[4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42],以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43]等方面提出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的对策与建议。其三,在社会建设层面,以国家治理现代化[44]、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45]、互嵌式社区治理[46]等为切入点提出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的对策与举措。其四,在制度建设层面,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47],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48],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9],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50]等方面提出相应举措。
二是各部门与社会各界共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其一,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四部委推动下,全国范围内陆续成立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或实践基地,逐步实现基地实体化、专职化,同时通过制定基地管理办法、提供场地、拨付经费补助、培养教研队伍、设立研究课题、招收研究生、开设课程、开发视频教材、建立研习基地、进行座谈交流、举办会议论坛和培训班、创办期刊等多种形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以及相关研究深入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效。其二,国家民委联合相关部门、高校,组织理论界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共同编写出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创办学术期刊《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其三,不少学术期刊、权威报纸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栏目,开展相关基础性问题和应用性课题研究,加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阐释;全国范围内推介“道中华”公众号,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认知度;部分学者借助心理学、统计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民族学等学科方法,尝试编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量表,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标体系,搭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五个认同”数据库,各地积极推动《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等编纂工作,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这些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理论与实践支持。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方法梳理
学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最初主要是从民族学、历史学、政治学视角展开,后逐渐有学者从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哲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舞蹈学、音乐学、新闻传播学、建筑学、考古学、体育学、口述史等多学科、跨学科视角展开,相应的研究方法为定性研究、量化研究、质性研究,具体包括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话语分析、内容分析、扎根理论研究、文本分析、个案研究、民族志研究、口述史研究、经验总结法、描述性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交叉研究法等方法。
一是以定性研究与规范研究为主。其中,定性研究体现在对事物分类、归纳,以及对事物属性作出界定,包括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特征与形成机理分析及其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的阐释,大多集中在对概念考辨、抽象的认知分析、逻辑推导等层面;规范研究主要表现为从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不同角度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策和举措。此外,还有一部分研究采用田野调查、个案分析等方法,以某学校、社区、城市等为案例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
二是定量研究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逐漸涌现。部分学者借助统计学指标体系构建、计量模型、心理学量表以及Cite Space、NVivo工具等量化分析、数据软件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证研究。如刘金林、马静等尝试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标体系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评价指标,编制发放“五个认同”调查问卷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认知度调查问卷,构建量化指标与回归模型评估分析广西各族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对增强“五个认同”的现实效应①;后慧宏、苏德尝试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并借助NVivo软件分析东部地区汉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族际交往态度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关模型[51];陈立鹏、杨宇琦、何阳等学者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效果测量方面进行了研究,包括编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量表[5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心理测量指标[53]、东西部协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效果测量的指标体系[54]等。
三、小结与展望
(一)小结
自2014年习近平首次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提出“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来,学界与实践工作部门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果丰硕。本文通过纵向梳理、横向归纳,全面立体呈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现状。
一是从纵向层面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历经初步发展阶段(2014—2017)、加速发展阶段(2017—2021)、全面推进阶段(2021年至今)三个阶段。初步发展阶段主要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特征与形成机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等内容展开;加速发展阶段主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以及实践路径展开;全面推进阶段主要围绕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推出立足中国历史、解读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的原创性理论成果共同努力。
二是从横向层面来看,主要包括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在研究内容上,现有成果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特征与形成机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与实现路径等,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从本体和意识层面,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内涵;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与实践维度,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从国内和国际相结合的视角,讲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从实践层面,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供借鉴的建议举措。研究的进路及其成果充分彰显了国内学者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的理论认同和思想认同,体现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高度关注的理论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同时,大多数研究侧重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辨析、历史叙事和实践经验研究,一部分研究停留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宏大叙事,还有一部分研究逐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视域和对象拓展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但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叙事中各因素相互作用和机制运行的研究还较为鲜见,部分研究提出的对策举措存在针对性不强、可行性不高的现象。
在研究方法上,首要强调用历史分析法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重对现实案例以及历史事实的分析;其次,主要采取定性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包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及实践逻辑的剖析,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的探讨等。尽管量化分析、数据软件分析的方法也逐步涌现,但总体而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严重失衡。进一步增强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结论的实践指导性,特别是在理论研究基础上,采取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二)展望
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时研究解决本地区本单位涉及民族工作的重大问题”[7]。基于此,本文重点围绕理论研究、宣传教育、实践路径三个方面的内容提出几点思考。
1.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推进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一是持续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充分发挥全国各地高校智库、相关基地中心、学会协会、研习基地的平台载体作用,加大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系统研究与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底蕴、科学内涵、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等内容。二是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经验研究,进一步挖掘、梳理、总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案例,加快构建一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历史叙事体系和话语体系,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阐释力。此外,探索支持鼓励多学科共同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方式方法,不断优化民族学学科设置,加快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的学科体系建设,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师队伍、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等模式研究。
2.深化宣传教育研究,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入脑入心。一是在做好理论研究与阐释的基础上,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体制机制与宣传模式研究,深化把党的领导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领域、全过程研究,夯实宣传教育组织保障;要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方式方法,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结合各族群众生产生活习惯,探索创新掌上读本、短视频、戏曲歌舞等便捷性、即时性、体验式的宣传方式,强化新媒体平台建设,依托互联网、微博、微信、短视频软件、主流媒体、优质自媒体等各类载体平台,深化互联网宣传工作,让互联网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要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包括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故事等。二是重点围绕党员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方面加强研究。在党员干部教育方面,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宣传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加强和改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学习的方式方法研究,切实提升党员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度,推动相关工作更好落地落实。在社会教育方面,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挖掘、整理、阐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程,灵活运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层面研究、阐释与宣传“四个关系”“四个与共”,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一步挖掘宣传教育素材,丰富传播内容和形式,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分类施策,突出重点,联系实际,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覆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乡村、城市社区等,引导各族人民形成正确的认知,增进“五个认同”。在学校教育方面,高校要学好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加强研究,开好必修课程,将教材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师队伍、学工队伍、课程建设以及学生培养方面的研究,比如依托课题开展培训,研发相关课程与视频,深化研学活动等。
3.深化实现路径研究。要立足问题意识,密切联系群众,多方法、多角度研究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地落实。一是注重前期基础调查和经验资料分析,加强调查研究与经验做法研究。一方面,立足“真调研”“真研究”“真解决问题”的原则,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查研究,包括建立相关责任制度、确定调研专题、调研成果交流、典型案例复盘剖析、调研成果转化、调研成效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验做法的挖掘、整理、总结和阐述,包括对各个时期的经验总结以及把各个时期贯通起来的经验总结,结合当前的认识高度的经验总结,放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经验总结等。二是注重实践过程评估分析,加强测量评估和实证评估研究。要进一步发挥经济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统计学等学科方法和分析工具,加强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实施进展的动态评估和跟踪,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更加具象化。及时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通过量化分析为相关政策与举措的调整与完善提供依据。三是注重对策有效性和针对性,加强有效落实路径研究。要立足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与现实,本土与世界,理论与实践,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特征与时代意义,深度剖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基础,密切联系群众和实际,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找准着力点,围绕群众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内容,提出具有实践性、指导性、操作性的思路与举措,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N].人民日报,2014-05-30(1).
[2]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
(1).
[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EB/OL].(2014-12-22)[2023-12
-15].https://www.gov.cn/zhengce/2014-12/22/
content_2795307.htm.
[4]习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 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N].人民日报,2015-08-26(1).
[5]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1).
[6]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 把握战略定位坚持绿色发展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3-06-09(1).
[7]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3-10-29(1).
[8]朱碧波.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维建构[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9]孔亭,毛大龙.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J].社会主义研究,2019(6).
[10]陆海发.民族国家视阈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11]王宗礼.国家建构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
[12]赵刚,王丽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属性解读[J].湖湘论坛,2017(1).
[13]沈桂萍.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国家认同的文化纽带[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14]苏泽宇.认同视阈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J].学术研究,2020(9).
[15]高承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意义与铸牢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12).
[16]郑旺全,赵晓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演进与内涵深化——基于“五个认同”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体系框架[J].民族教育研究,2021(2).
[17]刘吉昌,曾醒.情感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素[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6).
[18]严庆.本体与意识视角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3).
[19]严庆.本体建设与意识铸牢:试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理路[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
[20]马俊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代性内涵[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
[21]穆智,马豪,杨刚.在交流与互动中促进研究生培养——第十二届全国民族理论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民族理论研究生教学经验交流会综述[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5).
[22]青觉,赵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功能与嬗变——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J].民族教育研究,2018(4).
[23]代洪宝.马克思交往理论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
[24]段超,高元武.从“夷夏之辨”到“华夷”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思想史考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
[25]陈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机制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21(2).
[26]乌小花,郝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5).
[27]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演进与战略意义[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3).
[28]代洪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与当代价值[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
[29]陈茂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心理基础——基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视角[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
[30]郝子涵,张宝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6).
[31]刘吉昌,金炳镐.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11).
[32]平维彬.历史、当下与未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向度[J].贵州民族研究,2019(9).
[33]蒲丽霞,贾友军.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理路——以边疆多民族地区为例[J].新疆社会科学,2021(4).
[34]石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
[35]卢成观,李文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现实价值及路径选择[J].理论导刊,2020(3).
[36]赵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
[37]王易, 陈玲. 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问题及路径选择[J]. 民族教育研究,2019(4).
[38]邹丽娟,赵玲.边疆民族地區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辩证逻辑[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
[39]邓磊,罗欣.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路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8(6).
[40]张伦阳,王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逻辑、现实基础和实践路径[J].民族学刊,2021(1).
[41] 杜娟,蒋明.逻辑、价值与实践:民族高校四史教育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思考[J].民族学刊,2022(11).
[42]蒋文静,祖力亚提·司马义.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及实践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0(1).
[43]刘金林,马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地区深入推普的思考——语言与国家治理系列研究之二[J].民族教育研究,2021(4).
[44]宁德鹏.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研究——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22(6).
[45]陈路路,安俭.铸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视角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20(9).
[46]陈纪,蒋子越.各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条件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21(4).
[47]马冬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保障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5).
[48]陆平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建构[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4).
[49]李烨鑫.公共文化服务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民族学刊,2022(10).
[50]李曦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济视角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21(3).
[51]后慧宏,苏德.东部地区汉族大学生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族际交往态度影响因素的扎根理论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2(1).
[52]陈立鹏,薛璐璐.基于心理测量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量表的编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2).
[53]杨宇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心理内涵、测量构想与实证进路[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
[54]何阳.东西部协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效果测量及形成机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2).
责任编辑:杨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