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量变”促“质变”
2024-06-03程小培
程小培
摘要:量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提出的小学阶段核心素养表现之一。“量感”的培养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小学低年级学生处在思维发展的基础阶段,在此阶段加强“量感”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形成“量”感,从而提升小学生学习品质,进而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量感”,培养路径
量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提出的小学阶段核心素养表现之一。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紧紧遵循新课标的要求,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加强“量”感培养,由“量”的教学入手,促进学生“质”的变化,从而更好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
一、深入理解量感的内涵,明确培养方向
量感是人们调动视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对于事物大小等可测量属性的一种直观感觉。在苏教版小学教材中,时间、质量等这些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度量单位一直贯穿数学教学始终,并在数学内容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比如,一年级的认识人民币,二年级的认识时间、长度单位等,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于量的认识,会在真实情境中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
二、构建真实的教学情景,构建认知基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强化教学情境的设计,创设真实的教育情境。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紧密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基础与生活经验,以日常的生活场景为基础,注重创造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观察现实世界、思考现实世界、表达现实世界。
比如学生在学习长度单位时,教师可以通过寓言郑人买履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长度单位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密切数学学习与生活的关系;进而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测量手指的长度、课桌的长度、书本的长度、自己鞋子的长度等。教师通过这种故事化教学情景与生活化教学情景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量感。
三、通过实际的比较活动,初步形成量感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长度单位的这部分内容中,以厘米作为教学起点,通过厘米的累加增多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米、千米等,通过厘米的减少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由此可见,学生形成对厘米的量感是对其他长度单位感知的基础。
学生的学习活动都是从认识周围的事物开始,教师对于学生量感的培养也是如此。教师可以通便周围事物的有效引导,让学生加强对厘米的认识,从而以厘米这个单位为纽带更好认识我们日常生活的长度单位,更好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学会学数学、用数学。
四、开展实际的测量活动,促进量感积累
小學生量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小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从“量变”逐渐过渡到“质变”,从而形成量的直观感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选择学习中经常使用的物品,比如文具盒,课桌,黑板等,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厘米”这一测量单位进行测量。学生在动手测量的过程中发现,测量铅笔盒等这些物品时,很容易就可以用直尺确定它们的长度;而要用“厘米”这一测量单位测量课桌、黑板这些较大的物品时,需要在实际测量过程中不断对厘米进行累加。这就会促进他们推想:能不能用一个更大的单位来对课桌和黑板进行测量呢?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试试抛出“米”这一测量单位,进而水到渠成的开始“米”的学习,学生在亲自动手测量的过程中,就容易理解米与厘米的转化关系,即:1米等于100厘米。这种米和厘米不断对比的过程,也是学生量感不断发展的过程。
五、通过综合性实践活动,推动量感升华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进一步加强综合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通过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真实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担当等综合品质。
比如,“估一估”与“说一说”结合。在学习完长度单位以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估一估一拃的长度是多少,自己胳膊长度、黑板的长与宽等,更好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量感。“量一量”与“算一算”的结合:可以量一量教室门窗的长度、宽度;量一量教室地板的长度,算一算教室的长与宽。教师还可组织开展“找一找”“做一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长度度量工具,比如,制作一条1米的绳子,便可用来测量黑板、教室的长度、宽度。通过这种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动手的能力,还能让学生的量感得到进一步强化,让学生对量的感知得到“质”的提升。
总而言之,量感是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和表现之一。教师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加强量感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对量的感知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提质增效,更好达成核心素养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婷 . 关注量感培养 促进素养提升—小学生量感培养策略分析 [J].理科爱好者 , 2023(1):215-217.
[2] 高博豪 , 吴立宝 , 郭衎 . 量感的内涵与特征 [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 基础教育版 ), 2022, 23(5)7-12
注:本文系2023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单元整体视角下的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的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JCJYC230404000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