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民谣唱家乡:六合民间童谣在小学音乐课堂的价值
2024-06-03王心畅
王心畅
【摘 要】六合民间童谣,是以方言形式进行口头传唱的歌谣。六合民间童谣诙谐幽默、音节和谐、形式简短、朗朗上口,适合小学生理解学习。六合民间童谣的地方性文化能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以六合民间童谣诵读、声势律动、表演唱等综合性音乐活动,带领学生感受地方童谣文化、丰富学生音乐审美、增强其民族意识。
【关键词】六合民间童谣 小学音乐课 教育价值
一、六合民间童谣概念
六合民间童谣是以方言形式进行口头传唱的歌谣。它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歌谣体的,二是儿童的,三是六合民间的。六合作为中国的民歌之乡,有着独特的地方性历史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六合民间童谣是对儿童日常生活、情感情趣的反映,而那些非描写儿童生活如四季农事、节日风俗等通俗易懂的适合学生听唱的民谣也是适合学习的。因此,我们将六合民间歌谣中适合儿童念诵或听赏的归为童谣一类。
二、六合民间童谣的音乐性
不同于其他学科,音乐性是音乐课最重要的特点。童谣的节奏、韵律都是音乐性的重要元素。节奏简单、词语押韵、趣味丰富的内容都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审美情趣。如六合民间童谣《大头娃》是一首家喻户晓的童谣,每当下雨时分,孩童淋着雨在外玩耍,家里的长辈就会用一首《大头娃》来呼唤孩子们回家。学生在这首童谣里能很自然地感受三拍子的韵律,节奏与语感自然地表现出来,既充满童趣又有丰富的音乐知识,这就是童谣的音乐魅力。童谣的方言性能唤醒孩子的家乡意识,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如童谣《国国捉蝈蝈》中“国”“蝈”发音声调不同,“国”念第二声,“蝈”念第一声,连起来快速念就会把“国”也说成第一声。六合方言中“国”读第一声,所以用六合方言读这首童谣,“国”“蝈”是一个声调,趣味十足。
童谣教学是将六合民间童谣以音乐的形式引入课堂,通过音乐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六合民间,在吟诵传唱中体验农村生活的苦乐。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能力,能够在教师引导下较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表达。为了更好践行“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笔者将音乐表演与游戏结合到童谣教学中。
教学《四句歌》(如图1)时,笔者采用节奏游戏的方式让四年级学生脚踏恒拍、手拍童谣节奏、口念童谣,形成“脚、手、口”同步的多声部。随后,笔者让学生将手上拍的节奏换成固定不变且拍手的节奏晚一小节开始,其余声部节奏不变,这样就形成了交替进行的三声部。由于童谣里有多种节奏型,学生在这一轮的游戏中出现节奏混乱的情况,虽然不一定正确,但这样的音乐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之后笔者带领学生分析童谣的节奏特点,找出规律并重复诵读将节奏内化到心里,再次进行节奏游戏的时候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整齐准确地表现。这是一首富有生活画面感的童谣,简单的四句话就将农村生活展现了出来。笔者以图片为导入带领学生在诵读中想象生活场景,通过速度、力度的变化感受这首童谣的欢快情绪。之后,笔者通过卡农的音乐游戏,将学生由两组、三组最后分成四组,合作完成童谣的轮诵。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提醒学生关注手势动作,有力度变化,稍慢速度进行诵读。一轮下来,两组的效果最好,四组难度最大,学生配合也有一些问题。于是,笔者及时调整,让学生降低音量,自己说时还要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而不是一味地喊叫,要学会用柔和的声音,有力度变化。学生在调整状态后能完整地完成四部的轮诵。而以童谣进行音乐学习既能让学生体验童谣的音乐性,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学生审美能力。
三、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六合民间童谣的价值
民间童谣是民族的文化历史,它表现一个民族的感情与习尚,体现民族气质与色彩。《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音乐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是“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中从低年级就穿插儿歌诵读、地方童谣歌曲,以此作为小学生学唱曲目。童谣明朗的节奏、浅显的语言、丰富的生活知识能对儿童德育、美育起到积极的作用。学习六合民间童谣,一方面可以讓学生了解家乡文化、感受家乡美;另一方面以音乐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文化提升音乐审美。
(一)突出音乐教育功能
童谣作为古老的艺术形式,其语言、内容、表现手法、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都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能给儿童带来精神的愉悦,适合儿童学习。借助童谣能帮助儿童拓展生活知识,明确事物的特征。如童谣《拉犁号子》,是表现农民在田里耕地时喊的劳动号子,只有短短四句,却将拉犁这种田间劳动的音乐性真切地表现出来。劳动号子的特点就是“一领众和”,教学中笔者以喊号子的形式带领学生感受劳动号子的力量与集体性。在旋律中以模唱、视唱带领学生找出每句“拉犁”结束音与下一句开始第一个音的关系,带领学生了解“鱼咬尾”音乐结构;再通过听唱、视唱找出歌曲音符特点,引出民族五声调式的调性,让学生自主发现歌曲中的音乐元素,积极参与课堂,做课堂的小主人。
(二)关注儿童审美价值
六合民间童谣方言、语音、用韵等方面都彰显浓郁的地方色彩。如童谣《十学谣》:“锣鼓一打笑盈盈,姑娘嫂子你且听,在家要听娘老子话,多学针线少贪玩。一学打柴不怕苦,二学裁缝做衣裳;三学厨师办一席,四学凉菜拌白糖;五学纺纱织绸缎,六学绣花戏牡丹;七学老鼠偷油锅,八学花猫二面张;九学月亮梳罗树,十学乌云盖太阳。”这首童谣说明了农村妇女需要学习的生活技能,农村的女性要做到勤劳能吃苦,还要老实听话,为了以后出嫁的女儿能在婆家过好日子,母亲都会让自己的女儿学习如何持家。这首童谣让学生感受到了淳朴的农村家庭生活状态,知道母亲(女性)的辛苦与对家庭的无私付出。童谣对儿童的审美感知与想象力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在“双减”政策与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童谣的学习和普及对民族音乐、民族文化的传播有着推动作用。学习童谣音乐不仅是文化的传承,而且对学生审美能力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童谣作为最适宜儿童接受的民间文学,课堂教学则是传播童谣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学生学习六合民间童谣感受家乡的民俗文化,学习在音乐中体验民间生活的酸甜苦辣,寓教于乐,教化童心。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保护这些优秀的地方导向童谣,如何让地方民间童谣传播得更广、更远,值得每一位音乐教育者深思。
【参考文献】
[1]布莱金·约翰.人的音乐性[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2]周永芬.中国童谣的音乐形式[D].温州:温州大学,2013.
[3]张奇.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