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视角的小学劳动教育
2024-06-03窦凌燕
窦凌燕
【摘 要】根据我国教育改革要求,当代人才培养要致力于学生整体核心素养的提升,劳动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基于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小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进一步促进小学神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将针对小学生的劳动教育问题展开分析,引导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提升小学生劳动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生;劳动教育;综合实践
五全育人是当代教育的人才的培养目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是现代人才的评判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小学生的劳动教育逐渐被忽视,学校和家长更加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对于劳动教育存在缺失的状况来说,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健全的品格,同时,对于增强小学生体质、推进学生综合核心素养的提升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视角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对小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小学生正处于各种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很多良好的品质的养成都是从这一阶段开始的。在劳动中,学生可以学会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学生以后的成长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通过劳动教育,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这种积极的体验将激发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让他们更加自信。此外,劳动教育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集体劳动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劳动任务。这样的劳动过程将教会他们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为集体荣誉而努力,培养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
小学阶段开展劳动教育,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认知的来源是实践,而认知的目的也是更好地指导实践,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参与各种劳动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也能培养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劳动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在劳动教育中,学生需要自己动手完成任务,这可以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劳动教育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此外,劳动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劳动分工和职业发展,为他们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参考。通过参与劳动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为自己的未来职业选择提供更多的思路。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劳动和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种养成教育,是需要从小开始培养的,就小学阶段学生而言,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责任的承担都具有积极作用。在劳动中学生能感受到努力付出带来的成果,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劳动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到很多实用的技能。在劳动教育中,学生不仅学习到如何劳动,更学习到如何承担责任和义务,会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积极完成劳动任务,逐渐培养出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此外,劳动教育也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在集体劳动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任务。这种团队协作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还让他们更加珍惜团队的力量和集体的智慧。
二、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视角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劳动教育的重视
就当下教育形式而言,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多年,但传统教育中的桎梏仍然影响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学校和家长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劳动教育则比较漠视,这就导致对小学生的劳动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首先,劳动教育的实施往往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尽管小学普遍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但很多时候这些课程只是形式上的存在,缺乏实质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导致学生无法真正从中获得劳动知识和技能。其次,劳动教育的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很多小学的劳动教育往往局限于简单的手工制作或打扫卫生等。这种单一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对更广阔的技能和知识的需求。另外,很多小学的劳动教育课程往往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这些教师可能缺乏专业的劳动教育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劳动实践。
(二)劳动教育课时分配不科学
对劳动教育的不重视直接导致劳动教育课时分配不科学,甚至部分小学校的劳动教育仅是为了应付检查,在日常教学中,各种所谓主要科目的教学往往挤占劳动教育的课时,让劳动教育流于形式。首先,课程内容的设置往往脱离实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脱节,对小学生而言无法理解劳动教育内容。其次,在教育方式上,教师倾向于简单的讲解和示范,而未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而对实践活动更是少之又少。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参与实践,而这种单纯理论的讲授,缺乏具体实践的的劳动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意义不大。最后,劳动教育的评价方式也过于单一,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劳动能力和素质。
(三)缺乏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
劳动教育的落实需要配套的教育体系作为基础,就当下小学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而言,相应配套劳动教育体系的缺乏让小学劳动教育无法有效开展。首先,在部分小学校中,劳动教育教材的缺乏甚至没有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样的教材无法满足学生劳动教育的需要。其次,实践是小学劳动教育的生命线,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实用的劳动技能,领略劳动的真谛。然而,许多小学的劳动教育却像一潭死水,没有波澜,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劳动教育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价值。最后,劳动教育的师资力量也是不足的,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决定了学生的學习效果,师资力量的不足无法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三、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视角小学劳动教育开展
策略
(一)更新思想,转变对劳动教育的认识
在传统教育的观念中,劳动教育被看作一种简单的体力劳动,忽视了劳动教育的精神内涵,在当前教育背景下,要重新认识劳动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劳动教育本质上是品质和素养的提升,具体的实践劳动仅作为一种形式,因此,要不断转变对劳动教育的认识。首先,学校应该将劳动课程纳入课程体系,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全面的劳动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开设多样化的劳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兴趣。其次,劳动教育应该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劳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并且可以通过留置课后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实践劳动。例如,让学生在家中打扫卫生,帮助家长分担家务,并拍成视频,在课堂上与同学们进行分享,满足学生劳动的成就感,培养学生主动劳动的意识。最后,劳动精神是劳动教育的核心。在劳动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情感和劳动价值观。可以通过讲述名人故事、组织劳动竞赛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刷新观念重新认识劳动教育是小学劳动教育开展的重要前提,学校和教师应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劳动教育。
(二)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学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才能更好地让劳动教育落地,实现在小学开展勞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学校可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校园广播、海报、班级微信群等方式,向全体师生和家长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以提升大家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同时,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劳动教育活动周、劳动技能大赛、手工制作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竞赛,并且给予学生一定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激发学生参与竞赛的热情,让学生充分体验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他们对劳动的热爱和尊重。其次,学校可以建立劳动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的场所,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例如,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准备一块土地,让学生自己在土地上播种一些自己的喜欢的植物,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体会劳动的不易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这可以大大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劳动欲望,以最真实的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实现劳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另外,学校可以与家庭和社会合作,共同推进劳动教育的开展,家长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劳动教育计划制订和实施过程,与学校携手开展家庭教育。教师与家长配合,例如,可以让学生在家中饭后帮助家长收拾餐桌洗完,这种简单的劳动对小学生而言是没有问题的,教师和家长要在学生完成劳动后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获得认可,激发学生继续劳动的意识,培养劳动精神。此外,社会可以提供更多适合小学生实践机会和资源,让学生走进企业、社区等进行实践体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三)构建完善的劳动实践体系
劳动教育体系的完善是实施小学劳动教育的基础,在小学劳动教育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要在劳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打造多元化的劳动实践课程,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兴趣爱好,可以设置多种劳动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从而在劳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收获更多的乐趣。例如,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校园或者家庭中选择一项劳动,可以是打扫卫生,也可以是帮助他人,又或者是浇花除草。总之,根据学生的兴趣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其次,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劳动教育的核心在于实践操作,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义务劳动、环保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提升动手能力。此外,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为确保劳动实践体系的有效实施,我们应建立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真实反映学生的劳动能力和水平。构建完善的劳动实践体系是推动小学劳动教育的关键,通过多元化的劳动实践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及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等,可以更好地推动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
四、结束语
对小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不仅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将优秀的品质根植于学生内心,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