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冲击下的高校生影响研究

2024-06-03彭放

科学导报 2024年32期
关键词:负面影响

彭放

关键词:网络民粹主义;高校生;负面影响

  一、何谓网络民粹主义

所谓的“民粹主义”从词源上说它源于“人民”一词。其强调“人民优先”,民粹主义可以说一种极端平民化的思潮也可以说是诉诸于人民群众的学说,其具有反制度、反精英、反权威的特点。民粹主义的形态可以是政治思潮、政治逻辑、政治策略、政治话语、政治风格等。在含义来看,如本·斯丹利在《民粹主义的单薄意识形态》中表述的“民粹主义是一种缺乏稳定内涵的‘稀疏的意识形态”。

但随着网络空间成为新的现实社会投射,其时空的容纳性和网民情绪的宣泄包容为网络民粹主义提供了可能与必然性。网络民粹主义和现实民粹主义是不同的,其带有网络的特性,是现代性追求民主的产物,网民的主体心理和社会现实的投射。网络民粹主义的主体的群体行为言语呈现出非理性的反抗和消解现实权威,在数字空间传播中具有强大的动员和群体效应。

  二、民粹主义思潮对高校生言行的影响

  1.消解高校生的情绪价值

民粹主义是跨时空限制都无法摆脱的“幽灵”。中国社会呈现多元利益主体共存的状态,阶层固化和利益多元致使部分民众对官僚、对现实生活不满。在舆论事件中,民粹主义者大多利用“贴标签”的方式使群体带入自身从而“拉仇恨”。从而引燃网民的情绪,而在网民追问真相、宣泄情绪、看热闹起哄的不同心理需求的发展转变中,舆论事件不断被网民拷问,信息在逐渐失真失源,流量热度将事件推向高峰,从而形成舆论导向对相关责任人的谴责和问责压力,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事件问题,但是在网络自媒体平台上更多的是群体话语裹挟下的情绪宣泄,在这些舆论话语引导中与主流话语格局不符合的话语往往会被分化为“敌人”。更有民粹主义者在打着“爱国主义”的幌子却往往表现为以盲目排外为特征的极端民族主义,是非理性的爱国主义,深陷于民粹主义非友即敌的斗争思维,对复杂的外交争端缺乏理性分析,一味提倡强硬对外,甚至会提出一些极端化的主张,导致国家之间尤其是大国之间的关系紧张,背离和曲解了爱国主义。而高校生因为自身的思辨能力与社会经历的不成熟,极易成为话语和情绪绑架的对象。高校生以道德直觉简单判断出发点,在网络匿名和虚拟性的掩护下,毫不掩饰地释放自身内心的表现和倾诉欲望,而往往被反动分子所挑动的高校生的情绪浪潮在网络事件出现反转或流量热度丧失后,主体对象的付出价值则获取不到预期所期望的共鸣认可。这只会慢慢撬动高校生的主流认知和情感价值。

  2.高校生的思維倾斜于“潮流”思想

民粹主义思想呈现对抗性、非理性、极端平民化的特点。民粹主义者宣传它们为了人民,但实际上这个“人民”是有局限的,它排除了与“人民”相对立的“精英”。而民粹主义运用其理论思想将沉默的大多数人组织动员起来,这里的“大多数”是同质的共同体。在此他们获得了共同身份证明、共同的情绪共鸣和理想化的行为意向,而这种情感和思想是被群体所裹挟所蒙蔽。这使得本来就缺乏个人信息世界的高校生在共同体中失去自我,主体主动辩证看待事物能力如芦草般受到影响,原本的正确意识观点逐渐倾斜漂浮。再者,社会化媒体本身是“去中心化”“民主化”的公共电子空间。在科技发展和算法技术日益发展的背景下,数字社交媒体建构了一种新的公共领域和政治生态图景。但在这种“观念世界和精神世界”表述中,资本操控数字媒介也为西方潜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世界提供了机遇。技术赋权改变了传统传播力的结构,提供了权力分散的机会。社交媒体由于其场域的特殊性构建了一个“数字围场”,以更加隐蔽、“合理化”的方式改变民众的行为和观念。进而将“目标的”观念杂糅在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中,企图将国人的身体中植入西方“心”。在如今现代信息世界,网络传播的私人性、便利性与蛊惑性,促使被忽视的观念迅速扩张。再加上高校大学生由于自身的辩证思维不够,对于中国民主存在错误或者认识的高度偏差。并且高校生对于民粹主义没有看到其内容的“空心化”,所以在网络宣泄或者接触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会对原来习得的知识“嫌弃”。

其次,在《当代民粹主义思潮的孕育、生成和有效应对》中“群体极化的本能形塑民粹主义的极端倾向”,陷入群体极化的主体会被网络大众的思想所裹挟。当网络上铺天的热情口号和宣传视频进入我们的视野中或者在玩抖音短视频时打开一个很火热的话题时,浏览完的我们是不是第一时间再打开评论区,当仅仅凭借线下各种评论对事件作主观断论时,将自己的想法归置在群体时候,个体的思维就受限于群体,如此大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辩证思考就会在不断削弱,个体的思维被绑架后,被群体信息的“协同过滤”后,大学生很难发现新的、不同的信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这种群体信息的同质化只会愈来愈严重。再者大学生陷入群体极化后,大学生们似乎只愿意接受一定群体的单向信息,似乎在网上也是盲目地跟随言论而站队。

最后,高校生在网络世界中浏览时,西方已经在网络信息话语权方面占据了多数优势,在国际社会里执行网络信息霸权政策,加大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深度和广度。网络平台为西方发达国家依凭话语霸权对我国兜售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可乘之机。以网络为载体的文化交流不再对等,而成为了单向度的扩张与渗透。西方国家借助影视作品和文化作品肆意营销和贩卖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和价值观念,毫无隐藏地宣扬自由、民主和人权来抨击社会主义制度,表现出明显的话语歧视和意识形态斗争攻势,尤其是凭借其技术优势,精准把控我国青年大学生的利益诉求,抓住大学生喜欢追求新鲜事物的心理,向大学生强势输出的信息中烙下新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印记,诱导青年大学生背离信仰。这些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长时间、大范围地传播,严重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大学生的理性判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迷惑和困扰,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质疑与排斥的心态,进而消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进而消除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参考文献:

[1]林红.当代民粹主义思潮的孕育、生成与有效应对[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7).

[2]俞可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J].战略与管理,1997(01):88-96.

[3]陶文昭.互联网上的民粹主义思潮[J].探索与争鸣,2009(05):46-49.

[4]郭明飞,郭冬梅.互联网上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思潮分析[J].江汉论坛,2014(03):39-44.

[5]任志锋.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6]周庆智.当前中国民粹主义思潮的社会政治含义[J].政治学研究,2017(05):55-67+126.

[7]沈丹丹.网络空间的民粹主义分析[D].复旦大学,2013.

[8]吴晓明.后真相与民粹主义:“坏的主观性”之必然结果[J].探索与争鸣,2017(04):4-7.

[9]田婧.网络舆论表达中的民粹主义倾向[D].陕西师范大学,2014.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负面影响
网络暴力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及其治理
网络语言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负面影响与对策
更 正
浅析信贷资源错配对国有企业供给侧改革的负面影响
优质学校建设的历史价值、责任担当与发展趋势
谈中考体育考试对初中体育课标水平教学的负面影响
分析广场舞的社会影响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对高职学生学习影响与优化
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当代流行文化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