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三个走向”书写新时代北京公安档案事业新篇章

2024-05-31北京市公安局办公室档案处

北京档案 2024年5期
关键词:公安工作

伴随着北京市公安局70余年的建局史,北京公安档案工作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道路,在见证、记录、服务、传承北京公安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回顾北京公安档案工作发展历程,北京市公安局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安工作、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抓贯彻实施新《档案法》和《“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机遇,始终牢记“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使命,始终把做好档案工作作为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不断推动档案工作走向依法管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努力实现新时代北京公安档案事业提档升级。

一、走向依法管理以法治思维推动档案事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贯彻实施好新修订的档案法,推动档案事业创新发展。”“依法管理档案工作,由重行政管理向依法管理转变”。多年来,北京市公安局坚持党管档案,充分发挥党委在档案工作中领导核心的作用,为不断提高档案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提供坚实保障。持续推进制度体系建设,健全组织管理网络,强化系统监督检查,依法治档能力明显增强,全局档案法治意识不断提升。

坚持将党管档案落到实处。市局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专题听取档案工作汇报,研究改进加强工作意见,主管局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研究审阅档案工作意见、史志编研成果、展线设计方案,将档案工作纳入全面从严管党治警责任考核,坚决把牢首都公安档案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立足保障到位、做专做精,建成总面积1.8万平方米,全国公安系统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档案新馆,设立档案修复、仿真复制、实物翻拍和声像编辑等专业工作室。不断加强档案用房、经费等各方面保障,为推动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建立规范的档案制度体系。贯彻落实新修订《档案法》,着眼新发展阶段,对标国家、全市档案事业发展蓝图,认真谋划制定北京公安档案工作的“方法论”“航线标”,先后印发了《“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公安机关档案工作基本规范实施细则》《“八五”法治宣传教育方案》。紧跟发展变化,科学调整现行档案制度体系,着手制定“三合一”制度,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各类档案办法“立改废释”,逐步建立以档案法为基础,以档案法规为主干,以市局档案制度规范为支撑,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档案法规制度体系。

构建完备的组织管理体系。制定档案工作责任制,压实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专兼职档案员层级责任。搭建了“市局、局属单位”两级指导、“档案处、局属单位、内设机构”三级管理和“局属单位分管领导、档案部门领导、专职档案员、内设机构兼职档案员”四层网络,全局共有直属单位和分局综合档案室48个、派出所综合档案室423个,专兼职档案员1175人,全面形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上下贯通、高效协同的运行机制,确保档案工作责任落实到位、措施执行到位。

加强监督检查和普法宣传。依托“两级指导”机制,强化市局档案部门与职能部门的横向联系,形成齐抓共管的档案监管工作新模式。构建单位内部自查、单位之间互查和市局统一复查的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全方位开展档案监督工作。以“十四五”中期评估为契机,分层级制定评估标准,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建立集部署工作、汇总分析、结果反馈等功能于一体的监管平台,提升工作质效。与纪检、警务督察部门建立档案违法违规问题查处机制。以“八五”普法和国际档案日为契机,组织开展《档案法》专题测试、档案沙龙、档案馆开放日、主题征文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提升全警档案法治意识。

二、走向开放以共享理念推进档案资源利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确实要由封闭向开放,由重保管向重服务转变。”“要加强对档案的征集和整理,并加以分析,加以研究。”北京市公安局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领导决策、执法办案、服务民生等诸多方面提供高效的利用服务。在系统利用、精准开发上下功夫,用“活”档案,讲“活”历史,进一步彰显新时代公安档案工作的现实意义和实际成效。

提升利用效能,服务中心大局。针对首都重大活动多、重要任务多的实际,研究制定《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要工作和重大有影响案件档案资料管理规定》,搭建“四重”檔案全流程工作机制,收集庆祝建党100周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党的二十大安保等17项“四重”档案3.4万余卷。紧密围绕中心大局,提前筛选提供2008年奥运安保档案资料,精准高效发挥辅政作用。截至目前,全局共有纸质档案3243万卷、电子档案5127GB。持续优化利用形式,每年通过线上线下提供查询28万户次,为领导决策、基层办案、服务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坚持主动作为,服务民生实事。聚焦群众所盼、档案所能,自2001年起,成立全国公安系统唯一的档案修复室,抢救性修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户籍档案6000余卷,为群众查证亲属关系、查找亲人、办理落户、退休发挥重要作用。搭建“人口卡片预约查询系统”,实现人口卡片信息“一网通查”。为“网上公安局”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不断提升群众查档的满意度。持续拓展档案惠民的广度和深度,在办理户政、出入境、交管等业务中加强档案利用质效,不断推动公安档案工作从内向走向外向。

强化深度开发,存史资政育人。顺利完成第二轮《北京志·公安志》出版任务,并作为市级试点单位率先启动新一轮修志工作。精心编纂历次重大活动安保资料汇编共25套47册。逐年编辑《年鉴》《大事记》《组织机构沿革》等汇编成果。锻造全国省级公安机关唯一原创性档案史志期刊——《北京公安史志》季刊,自1986年以来已出版130期。采集口述史料60套27万字、音视频资料2700分钟,在《首都公安报》开辟“公安档案·记忆”专栏,推出史志刊物网络版,努力把“死档案”变成“活信息”、把“档案库”变成“思想库”。

做精展览展示,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精品警察博物馆,不断完善首都公安发展史展线,举办建党百年书画艺术展、北京冬奥安保工作展,筹建忠诚教育基地,丰富网上警察博物馆图文信息,实现线上线下良性互补,赓续红色血脉,年均接待参观团体70余个、群众8万人次,北京警察博物馆被列为首批红色教育基地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依托“5·18”国际博物馆日,联合主流媒体推出系列直播节目,观看量超数百万人次。局属各单位设置警史展厅,全方位、多维度展现北京公安发展历程,让红色记忆砥砺初心、激励人心。

三、走向现代化以数智赋能激发档案内生动力

習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运用现代技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北京市公安局依托智慧警务,建立与警务大数据时代相适应的档案现代化管理运行机制,推动档案工作转型发展、提档升级。加强对档案信息化条件下安全保密工作的研究和应对,提升档案安全保密“技防”水平。大力推进“人才强档”战略,优化人才结构,提升能力素养,为北京公安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发展后劲。

搭建高标准“公安数字档案系统”。扎实抓好信息化建设牛鼻子工程,将“智慧档案”纳入市局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组建专业团队,对标国家示范数字档案室建设标准,搭建“公安数字档案系统”,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档案管理深度融合,开展7大功能208个功能点需求调研,完善“收管存用”模块设计,通过与执法办案系统、派出所综合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对接,实现了从线下归档到系统归档,完成软件开发、等级保护、国密测评,已通过项目终验并在全局运行,并同步启动国家示范和北京市高水平数字档案室“双创”工作。

加快档案信息数字化步伐。依托市局、局属单位“两级加工”模式,建立档案数字化工作常态机制。继续做好存量数字化,完成9108万幅纸质档案,5000余盘录音、录像带声像档案和1600万余张户籍卡片的数字化工作,公安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占比近 95%。依托数字档案系统搭建“四重”档案专题数据库,加快推进“四重”档案全文数字化进程。启动全局户籍底票数字化工作,力争3年内完成3000余万张单套归档底票的全文数字化,逐步建立以数字资源为主导的档案资源体系。

提升档案安全管理能力。着眼档案现代化发展新形势,统筹档案保管需求和长远发展需要,严格落实公安档案装备配备标准和“九防”安全要求,全面升级档案馆、博物馆智能化安防设备,建设设施完善、安全可靠的“档案馆——档案室——达标档案库”三级档案保管基地。突出“技防”对数据安全的重要作用,建立数据资源备份体系,确保档案绝对安全。

强化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充分保障档案机构、人员编制,健全完善选拔培养使用机制,市局档案处选调全日制硕士专业人才2名、信息化专业人员1名,全局档案队伍研究生以上学历40余人,队伍综合素质和结构化层次更加优良。加强政治能力建设,锤炼档案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着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战斗力标准,发挥全警实战大练兵优势,通过集中授课、送教到岗、制作视频、主题沙龙、练兵见学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队伍专业素质;组织颁发从档15年荣誉证书,评选具有示范、标杆作用的先进典型,激励档案干部在平凡岗位创造非凡业绩。

近年来,北京公安档案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多次在公安部和全市档案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在2023年国家档案局监督检查中,被北京市档案局推荐为市属集中汇报展示单位。多次在国家档案局和公安部征文活动中获评优秀组织奖和征文一、二等奖,在全市档案系统评选中,北京市公安局办公室档案处被评为先进集体,2名同志获评先进个人。

时光如梭,岁月不止,北京公安档案工作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历史长河不息,时代考卷常新。走在新时代,面对新征程,北京市公安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围绕“四个好”“两个服务”目标要求,将“三个走向”的理念渗入档案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全面落实“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扎实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重要职责,为新时代北京公安事业发展提供档案智慧、贡献档案力量。

猜你喜欢

公安工作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不工作,爽飞了?
透水模板布在公安长江大桥的应用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公安报道要有度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选工作
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