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远未“见顶”
2024-05-30柏纪言
柏纪言
世界银行报告称,2020—2024年是30年来全球经济增速最缓慢的5年。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弱,部分西方投资者也随之对中国经济前景变得悲观。
一些人认为,中国将很快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甚至转向以低增长、低通胀为特点的“日本式”经济模式。
然而,如果仔细研究中国经济总量及指标,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观看巨幅画作时,需要退后一步才能更清晰看到全貌。同样,如果我们不局限于眼前的中国经济,就会清楚认识到,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对中国市场和经济持悲观态度完全没有必要。
今年3月,中国制造业回升,结束了连续5个月的下滑。中国工业增长势头增强,助力整体经济复苏。中国经济韧性强,仍有增长空间。
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约17.51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高于全球3%左右的增速。2024年,中国仍将是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的最大引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将超过30%。面对周期性、结构性挑战,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持经济活力和韧性。中国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进步正成为新的增长点,为中国经济创新发展创造出一股“磁吸力”。
氢能、制药技术、新材料、生物制造和生物技术等新兴及未来产业的发展,不仅将提升这些行业的生产力,还将推动传统行业升级。这将创造一个以知识经济、智能化和自动化相结合为特征的“未来工厂新型生态系统”,稳步培育中国增长新动力。它代表了一种正在逐步形成的“知识产业化”新模式。
我们应该努力认识这种新经济形势,看到其中基于中国创新实践与政策的创新驱动模式。这一新政策聚焦的一个重点,是确保进行经济调整,从而实现持续长远发展。最近,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中国引发热议,甚至包括其在城镇化体系中的作用。过去40多年,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从1981年的20%上升到2023年底的66%以上,推动了经济生产力的巨大变化,刺激了住房和基础设施需求。因此,最近的争论还包括中国城镇化是否已经“见顶”。
中国政府倡导“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注重城镇化的质量而非速度。这种新型城镇化不仅是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地区,也包括资源从城市到乡村的“新回乡运动”。这也将推动城市新增长模式和智慧城市的发展。
中国正在探索新增长领域,步入新发展阶段,并从“不惜一切代价增长”转型为“高质量发展”。这种高质量发展强调的是人与人力资源。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已经做出一项重大政策调整,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给予高度重视。这为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建立消费驱动型增长模式以及推动绿色增长奠定了基础。
以消费驱动型增长模式为例,中国在释放消费潜力方面仍有许多可用的办法,其中一个就是降低明显高于许多国家的储蓄率。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数据,中国储蓄率约为可支配收入的34%—35%,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储蓄率为7%—13%。提振消费者信心可以释放其中的一些储蓄用于消费,将中国经济发展推向新高度。
西方媒体往往刻意强调中国消费市场疲软,然而忽略中国市场的广阔规模和竞争力却是愚不可及的。中国社交购物平台整合国内市场和数字平台,积极布局新模式,充分利用数字科技和中国广大消费者的能量。外国品牌和企业不能无视中国充满挑战和竞争的电子商务市场,因为要想发展好电子商务,这里有很多经验值得学习。例如,中国电子商务的“用户驱动”创新推动了产品功能升级,不仅带来了经济利益,也满足了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此外,中国对标“双碳”目标,出台了更加环保的技术和标准,彰显其推动可持续数字化发展实践的决心。
2023年,以中国制造“新三样”,即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清洁能源行业显著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当年,该行业史无前例地为中国经济贡献了11.4万亿元,同比增长30%,并占据投资增长的最大份额。中国的清洁能源产业引领全球能源转型,加快了中国增长新动能的发展,助力实现气候目标,重塑了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中国还推出应对外国直接投资下跌的新举措,例如扩大市场准入。尽管部分外企对投资中国犹豫不决,但实际上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额出现波动也是十分正常的。事实表明,外企并非正在撤离中国。
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新增长模式”的沃土,各国通过数字合作可以实现共同繁荣,加速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国大规模投资研发,重塑经济结构,成为数字革命新中心。凭借其敏锐的感知力和卓越的眼光,中国正加速培育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新行业,将大量资源投入到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5G网络和专业化先进制造业园区。中国的这些举措,预计将在尖端项目大框架下获得更多重要成就,包括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新材料领域的进步。这些创新技术的融合,又将进一步刺激中国经济增长。
4 月26 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楚能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314Ah 电芯模组包生产线。
上述增长凸显了中国在数字技术领域的强劲创新,并为中国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助力。当前,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5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以上。中国取得这一成就离不开新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国拥有20多个全球百强科技集群,包括分别排名第二、第四和第五的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北京集群、上海—苏州集群。在过去4年里,中国采用跨行业方式投资新型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未来几年,中国可以通过新一代解决方案、精进的服务和高度创新型消费品变得更加强大。这一点在药物研发领域和药物开发过程中已经很明显,一些集群正在推进多种试验开发和知识管理过程。
總之,中国向创新驱动型经济的转型,反映了其在创新生态系统的各方面都拥有巨大优势,标志着中国在管理实践、创造力和发明能力方面翻开了崭新篇章,在跨行业增长模式中构建了新的空间格局。
中国活力四射,有能力应对各类变化,并做出恰当的调整。
“中国见顶论”不过是一种扭曲事实的误导性叙事,谈论中国经济“见顶”难免太过草率。
供稿/习近平外交思想和新时代中国外交网
责任编辑: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