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招背景下高职高专声乐教学现状与对策
2024-05-30王刚
王 刚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108)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1]这是国家首次将职业教育独立于教育工作板块,置顶国家政策层面。[2]继2019年国家提出对高职院校实施大规模扩招之后,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提出2020、2021两年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高职院校百万扩招是国家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升国家竞争力、扩大就业机会和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劳动者素质、缓解就业压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及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扩招政策鼓励下,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就读高职院校,高职院校的生源类型随之增加,学生入学前的专业基础差异也愈加明显,如何确保扩招后的教学质量已成为当下高职高专声乐教学面临的现实难题。
一、当前高职高专声乐教学存在的主要矛盾
(一)学生多与教师少的矛盾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所显示的普通高校生师比数据:2018年普通高校生师比为17.56∶1,其中,本科院校17.42∶1,高职(专科)院校17.89∶1。[3]2019年普通高校生师比为17.95∶1,其中,本科院校17.39∶1,高职(专科)院校19.24∶1。[4]通过两组高职(专科)院校的生师比数据不难看出,随着高职扩招政策的推进,高职院校的生师比明显上升,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压力也相应增大,超课时量教学逐渐成为常态,若长此以往,将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面对扩招后升高的生师比,如何有效实施声乐教学,保证教学质量,成了高职声乐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二)课时短与训练周期长的矛盾
声乐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习声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学唱者通常需要经过较长的训练周期才能有所收获。以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为例,其学制一般为三年,除去顶岗实习、见习的时间,实际课程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多,对于系统声乐学习而言周期较短。另外,不少高职院校会在二年级时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声乐主修生选拔,对未通过选拔的非主修生不再进行相关声乐技能的授课,致使非主修生的声乐学习时间变得更为短暂。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让学生的声乐技能水平达到就业岗位要求,是高职高专声乐教师需要解决的又一个主要矛盾。
(三)单一教学与多元化人才需求的矛盾
高职高专声乐教学长期沿用传统音乐院校以个别课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通常情况下,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仅跟随一位声乐教师学习,教学内容侧重声乐技能训练,学唱作品基本为发展学生个人演唱能力的独唱曲目,内容与形式相对单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面对扩招所带来的教学压力,许多高职院校虽在一定程度上对声乐教学模式进行了调整,采取了小组课和集体课的授课形式,但多数是出于教学成本的考虑,在形式上对人员规模进行扩充,以此来节约教学成本。然而在具体施教过程中,教学内容并无实质性变化,传统单一教学存在的问题未能得到本质上的改变。随着当今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持续加速,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各行业的用人标准也在逐步向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倾斜,单一教学已逐渐适应不了当今时代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多元化培养的需要,两者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评价片面性与个体差异性的矛盾
多数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评价仅限于每学期的期末考核,考核内容为演唱一首声乐独唱作品,教师根据学生的演唱情况进行评分。此种单维度评价方式,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独唱水平给予评价,但不能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声乐综合能力,存在片面性。一方面,考核没有明确规定专业程度,仅看学生自身现实能力的表现,必然造成水平差异悬殊的学生,在考试中人人过关的局面;这样的结果只能导致一部分学生消极学习,产生学不学都能毕业的想法,增加了专业教师的教学管理难度。[5]另一方面,评估方案如果没有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异、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专业知识的多样化,就会逐渐落后于时代的需要。[6]因此,如何有效解决评价片面性与个体差异性之间的矛盾,使声乐教学评价更具客观性,对于高职高专的声乐教学显得至关重要。
二、扩招政策背景下高职高专声乐教学的改进对策
(一)结合生源特点实施分层教学
高职高专的生源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入学前的专业基础普遍薄弱,高职院校扩招后所带来的生源结构变化与数量的剧增,促使学生个体差异的扩大,成为高职高专声乐教学改进对策研究中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基于高职高专生源的特殊性,在声乐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尊重个体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如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对于专业程度相对较低的学生,可采用集体训练为主,配合小组检查、个别辅导的方式来解决共性问题,为建立良好的发声状态打好基础,强调专业学习的规范性;对于具备一定声乐基础的学生,可根据其嗓音特点采取个性化指导,并通过小组观摩、讨论、合作的方式促进师生良性互动,由点及面地提升学生的声乐综合能力。
(二)以兴趣驱动开展“双线”混合教学
以兴趣驱动,旨在突出学生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能在教师正确引导下学会独立思考,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将所学的声乐知识与技能较好地运用到演唱实践中,达到“趣中学”“学中思”“思中唱”的教学目的。教学团队通过教学研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设置学习任务,搜集筛选符合高职高专学生学情的教学曲目,整理选编形成包含多种演唱风格及演唱形式的声乐教学曲库,并根据曲目难度设定与之对应的能力分值,每首曲目均分配相应的指导教师,教师结合自身专业方向与教学特长选择指导曲目,学生根据兴趣选取教学曲库中的作品进行学习,自由组队完成学习任务。
“双线”融合顾名思义就是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两种授课方式各有优势,线上教学的主要优势在于不受限于教学场地,教学时间相对灵活。教师可通过线上平台录制教学内容,布置学习任务,发放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学生课后练习完成情况,掌握其学习动态,适时提供线上答疑和指导等。而线下课堂教学能使师生间的交流更为直观和真实,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教师示范的声音效果,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双线”融合教学有助于实现两种授课方式的优势互补,在具体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运用线上教学平台与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主题音乐会等多种线下教学实践相结合,搭建理论与实践互通的桥梁,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
(三)探索基于岗位特点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一种陈述方式,它并不等于所要传达的内容,这两者应该区分开来。声乐教学有几种有效的模式,包括独立学习、一对一上课、声乐大课、大师班及其他各种组合方式。此外,还有细分的专业领域,如正音课、声乐作品文献课以及表演课等。[7]在教学模式的运用方面,应避免单一教学,力求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声乐教学模式多元化,即采用声乐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以及一定量的声乐表演课和声乐艺术实践相结合,以声乐个别课和小组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管理上配合分级教学管理,这样才能体现声乐教学的最大效率和教学成果。[8]通过不同课型的灵活运用,实施针对性教学,以开发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效益。
另外,还需根据岗位特点,按照声乐教学、表演、培训及相关行业中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适时开设一些不同专业领域的选修课。例如,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的就业主要面向小学、社会培训机构或专业文艺团体,从事音乐教学、课外声乐活动辅导或文艺团体声乐表演工作。在设置选修课程应兼顾学生的学习程度与就业需求,针对程度较浅、专业能力较弱的非主修生,在声乐教学中应强化专业基础课程(如声乐作品文献课、正音课等),在保证专业学习连续性的前提下,可适当增设部分声乐艺术实践课程作为拓展与延伸,给非主修生提供专业实践的机会,以满足职业能力的多元要求,为适应未来就业岗位打好基础。[9]对于程度较高的主修生,在声乐教学中侧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除教授专业基础课程外,还可结合学生的就业意向,开设符合相应岗位要求的选修课程(如表演课、艺术指导课等),加强专业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多维度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调整传统以学期期末演绎独唱作品为考核内容的终结性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能力评估纳入形成性评价中,参照岗位需求制定评估方案,设置能力考核维度(如教师岗位可设置观察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协作能力、反思能力、组织能力、教学能力八个维度),创建能力评估雷达图,实施量化评估,考查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以独唱、重唱、小组唱等多种演唱形式进行考核,拓展丰富考核内容与形式,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完成两种演唱形式的声乐作品。指导教师分配相应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导师指导、团队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能力评估,给出相应能力项目的分值(每项能力的分值设定区间为1~5分)。学期考核以音乐会的形式进行,由全体声乐教师对每个节目进行终结性评价,成绩权重为形成性评价占40%,终结性评价占60%。
三、结语
扩招政策为高职院校创造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职高专声乐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声乐教学思维,敢于突破传统声乐教学的固有范式,在不降低教学标准的前提下,探索兼具灵活性与多元性的教学模式,以保证高职院校扩招后声乐教学的整体质量。除此之外,高职高专声乐教师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不断学习中提升自身修养,促进高职高专声乐教学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