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①
2024-05-30马璀翠
马璀翠
(中共如东县委党校,江苏 南通 2264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发展海洋经济是延伸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构建发展新格局的最大潜能所在。随着《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南通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等发展规划相继出台,江苏沿海发展有了新布局,南通沿海发展有了新突破,更为如东海洋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如东需把着力点放于“海洋”之上,将“耕海图强”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聚焦和主攻方向,力求在陆域经济加速向海延伸的过程中获取发展红利,抢占海洋经济制高点。
基于此背景,本文立足于如东发展海洋经济的基础条件与制约因素,突出特色优势,找准发展主路径,希望能够对实现如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提供参考。
一、如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实基础
(一)海洋资源禀赋独具优势
如东东临黄海、南濒长江,是新一轮沿海开发的前沿阵地和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具备多重国家战略叠加融合的海洋发展独特区位优势。作为江苏省海洋资源大县,如东所辖海域面积4555平方公里,海岸线约占全省1/11,滩涂面积居全省之首,港口、风力、能源、生物、旅游、湿地、水等资源富集,是未来支撑海洋经济发展的储备资源。如东地属江海交汇淤涨型平原地带,滩涂经潮流及泥沙作用,自然形成了部分淤涨型滩涂,成为海洋开发用地用海潜在空间。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海洋资源、优质的自然条件以及充足的用地用海空间等优势助推如东海洋经济快速进入综合性开发利用、多元产业协同发展阶段。
(二)海洋产业结构初具特色
如东深耕海洋经济,借助海洋资源特色与优势,发挥优势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1],打造以海洋产业、绿色临港产业、腹地特色产业为主的沿海特色产业集群,海洋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数据显示,随着向海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如东海洋经济产值和增加值呈现出较高增长率,海洋经济支柱作用日益突显,海洋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已初步形成以新能源、新材料为核心,海洋渔业、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海洋优势产业为支撑,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信息产业等新兴海洋产业为特色的门类相对齐备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动海洋经济实现大发展、大提升、大跨越[1]。
(三)海洋港口开发态势良好
港口经济是海洋经济重要形式,作为江苏“沿海开发”和南通“江海联动”战略性支柱工程,洋口港开发已经实质性启动。2021年,洋口港口岸累计接卸LNG总量718万吨,折合气态天然气约100.5亿方,累计外输96亿方,创开港以来最高纪录[2]。随着临港工业区的大规模开发,金光、桐昆、威名石化等百亿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众多重特大项目落户形成的产业集群,更为洋口港打造全省向海发展先导区核心区提供了产业支撑。通苏嘉甬铁路如东延伸段、如通苏湖城际铁路、洋通高速二期、洋口港疏港航道(九贯河)三级航道、洋口港铁路专线等项目加速推进,延伸了经济发展腹地,为洋口港通江达海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使得如东更大程度地融入南通主城区、苏南板块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版图。
(四)海洋生态环境稳中趋好
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广度和潜力深度。如东紧扣“海洋”和“绿色”两大主题,制定了《如东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1—2025年)》,在加速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强化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良好的海洋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海洋产业选择方面,结合地方海洋资源优势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将海上风电和LNG作为修复海洋生态环境、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推进海洋产业向集群化、智慧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积极探索海上风电+制氢、储能、海洋能、海洋牧场等模式,大力发展冷能利用、天然气发电、装备制造等LNG下游及配套产业链[3],打造以清洁能源产业为核心的国家级绿色能源示范城。
二、如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困境
(一)海洋科技支撑较薄弱,人才供给能力待增强
如东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推进进程缓慢,尚未形成产研集聚基地,缺少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涉海科研成果,且现有科研成果转化不足。从2021年重点创新指标比对来看,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等指标与长三角其他沿海县市差距较大,海洋科技支撑较薄弱。海洋经济创新发展需要与技术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与引进,而如东缺乏完善的海洋人才引进制度,专业技术人才稀缺,创新型人才匮乏。面对上海、苏州、南通等城市以及其他沿海县市的人才虹吸,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难度加大。
(二)港产城融合程度不深,功能载体建设待同步
港口、产业、城镇三个子系统相对实力较弱,功能布局上仍处于独自发展状态,极大限制了如东海洋经济发展质态和竞争水平[4]。港口开发开放程度不高,对港城、临港产业的拉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港口资源潜力有待释放。作为核心区的洋口港,目前只有中石油LNG码头、重件码头、液化品G1、G2、G3等7个码头建成并投入使用,只占规划总数的21.9%,港口业态凸显单一。沿海港区普遍远离城区,新建港城公共基础设施供应不足、生产生活服务功能不全、要素集聚辐射能力有限,难以为现代港口、临港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作为沿海港口发展关键的临港产业尚处于发展阶段,并且受地理位置、交通末梢制约等因素影响,大交通集疏运体系尚未实现,导致经济腹地拓展空间受限,临港产业集群效应难以发挥。
(三)产业同质化现象凸显,海洋产业结构待优化
尽管海洋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中,但与全省向海发展先导区战略定位相比,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仍然突出。2021年如东海洋传统产业产值占主要海洋产业比重超过80%,这表明虽然海洋产业类型较为齐全,但海洋渔业养殖、沿海滩涂种植业等传统产业仍占据着主导地位。海洋产业处于不均衡发展状态,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金融服务业等新兴海洋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产业基础较薄弱。加之在海洋资源、发展方式、产业结构等方面,如东与其他沿海县市存在相似之处,内外部海洋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传统海洋产业的发展优势和竞争力日益抹平,导致如东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着先行优势减弱、竞争形势严峻的双重压力,构建如东特色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存在一定难度。
(四)资源与环境约束趋紧,生态保护力度待加大
如东深耕海洋带来经济快速增长,但整体产业发展水平仍处于较为低端的阶段,加大了海洋环境污染的风险,导致海洋资源有效利用率低,海洋生态压力逐步加重。特别是近20年如东围垦面积总数超过了前50年的总和,围垦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淤涨的增速,生态湿地的功能无法彰显,一定程度上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影响和破坏。此外,海洋开发活动日渐频繁,临海石化迅速发展,沿海开发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和生态修复工作未能如期落实,加之陆域面源污染监控不严,多种原因造成海洋近岸水环境质量很难在短时间内有较为明显的改观和提升。“双碳”目标下,对如东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又提出更高要求,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约束加大,如东海洋生态保护面临新挑战。
三、如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
(一)坚持规划先行,激活海洋创新资源聚合平台
海洋经济产业技术性特征决定了其发展需要大量资源集聚,优质的海洋资源聚合平台则是促使海洋高端发展要素集聚、吸引新兴产业项目落户、引导海洋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引力场”。一是优化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以江苏省、南通市海洋经济发展新规划为导向,制定更有利于“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并结合海洋经济发展的特性、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海洋政策动态化调整与补充。同时,尽快摸清、摸实海洋家底,结合最新实施的《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梳理海洋经济统计核算资料,探索建立数据一体化、分析智能化、结果可视化的陆海数据信息平台,利用数据分析结果为政府决策咨询提供支撑。二是培育海洋发展科创载体。围绕海洋产业需求,以中天科技省级智慧海洋观测系统产业创新中心为引领,着力谋划一批支撑海洋科技创新的服务产业园。在全国人才科技资源富集地区、长三角资源丰富地区,继续推进“离岸孵化”基地建设,探索“研发孵化在外地、产业转化在本地”的模式,实现创业创新基地和产业融合平台有机外延。三是增强海洋人才竞争力。综合分析向海发展形势和人才需求基础上,依托“扶海英才”计划的实施,制定海洋人才引进目录,有计划地引进高层次涉海人才和团队。加强涉海企业与大院、大所和高校的战略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引导推动海洋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除了高端的海洋人才引进之外,也要积极制定海洋产业基础劳动力引导、分配、培养等措施,保障必要且充足的海洋及涉海产业基础劳动力供给水平[5]。
(二)优化空间布局,打造特色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结合区位特点、海洋资源环境、生态承载能力和产业发展基础等因素,整合优化全域空间,培育海洋经济重点发展核心区,明确港口产业区、滨海旅游区、生态保护区和生物资源利用区功能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的沿海特色产业集聚带、滨海特色城镇带、美丽生态风光带,努力构建“一核引领、三带联动、四区支撑、全域一体”的海洋发展新格局。在优化调整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基础上,实现以更大空间尺度精准定位海洋经济发展方向与产业特色,打造具有如东特色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一是做强做优主导产业。围绕海洋电力业,以风电开发和配套产业链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风电母港整体规划工作,尽可能挖掘海上风电可开发规模,打造国家级海上风电产业示范基地。着力扶持覆盖研发设计、制造检测、运行维护、人才培训等配套产业的风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不断拓展风电装备产业链发展深度,逐步实现“一基一园”发展布局。在此基础上,适时开展风电储能、风电制氢、地热能、海洋能等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推广,探索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新模式。二是提质提效传统产业。围绕海洋渔业,以渔港经济区为载体,引导发展绿色生态健康渔业,推动水产养殖向集约化、装备化、智能化、牧场化方向发展。以食品科技产业园为载体,采用高端技术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推动海洋渔业向深加工、高值化、品牌化方向转型。围绕海洋旅游业,深挖如东海洋文化,打造融合滨海风景、海岛生态、海洋体验等特色鲜明、多种体验于一体的滨海文旅融合产业带,用特色海洋文化资源提升滨海旅游产品层次和附加值。三是育成育壮新兴产业。围绕海洋信息产业,积极探索下一代智能港口建设,将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信息技术与港口规划深度融合,推进自动化码头、堆场建设,逐步形成智能化管理全覆盖。围绕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尽快规划建成海洋生物产业园、生命健康产业园等医药全产业链基地,引导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实现海洋生物技术研发成果在如东汇聚、落地和转化。充分发挥海洋生物资源富集优势,重点开发海洋中药品种、特色海洋生物制品、海洋功能食品等系列产品[6]。
(三)立足港城融合,培育海洋经济优势产业集群
政府要尽快制定港产城融合发展战略规划,实施分工明确的港口发展空间布局和滨海新城功能定位,带动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城促港的一体化联动发展。一是在港口转型升级上,抓承载,以建设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区为目标,推动保税物流区A型向B型升级。加快金牛码头区航道及防波堤工程、西太阳沙南侧码头区液体化工码头工程、环港码头配套等工程建设,推动洋口港金牛岛水域码头和岸线、南航道水域及相应锚地扩大开放。抓集散,以建设铁海联运、江海联运、公海联运等多式联运大通道为目标,依托G228、S355、S334、洋通高速、港城大道等交通干道及规划建设中的S222机场快速通道、高铁城际站点,形成内部一级公路直达港区、外围海洋铁路疏港的集疏运体系。二是在临港产业聚集上,继续强化“能源岛”和临港工业区建设,形成如东重要的清洁能源、新材料产业聚集地,带动其他附加产业链的形成。以洋口港纳入《全国沿海和内河LNG码头布局方案》为契机,稳步推进中石油、国信等重大LNG项目,延伸LNG产业链,加快建成天然气市场交易中心。以桐昆产业园和金光产业园等为载体,推动化纤新材料、现代化高端造纸等产业集聚发展。三是在港城融合开发上,以“三生合一”理念,科学设置功能板块,实现区域各板块融合对接、错位发展,加快建设高品质现代化滨海新城。洋口港新城区建设是如东打造江苏沿海重要新兴海港城中的重要一环,应围绕“港产城”一体化建设目标,在港口发展中有机融合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形成多元功能复合共生的局面,提升港城能级。
(四)加速转型升级,拓宽海洋经济绿色生态空间
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要注重通过拓宽“生态空间”支撑“发展空间”,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应加速推进海洋生态空间布局规划工作,各空间以不同功能性划分,实行最严格的海域生态空间管控制度,统筹引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以海陆交错带生态屏障为重点,开展特殊海洋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加大沿海重要生态湿地、小洋口滩涂自然湿地勺嘴鹬保护小区等湿地保护力度,增强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二是做好海洋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协调好“河长制”“湾(滩)长制”衔接,构建河海联动、海陆统筹的“陆河海”协同治理联动机制,巩固主要入海河流整治成果,加强尚未稳定达标河流污染的综合治理,提升入海河流水质。同时,做好海洋生态监测工作,对“一带、六廊、八片”涉海区域做好生态评估。三是持续推进海洋环境保护市场化。政府以规范引导与政策扶持引导涉海企业共同承担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积极推动涉海企业签订海洋环境治理方面的书面协议,并给予优惠与奖励。涉海企业在全产业链过程中要强化生态主体意识、牢记绿色发展理念、树立生态底线思维,以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绿色转型为导向持续推进海洋经济的绿色化、低碳化和循环化发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