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路径探析①

2024-05-30李红杰

关键词:思想道德新疆红色

李红杰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1]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年代缔造的具有中国特色和深厚历史内涵的革命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突出的教育功能。新疆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红色精神和育人价值,并将其应用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去,能够提升该课程的实效性、感染力和亲和力,让学生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并感受红色文化的内涵,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新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内容选择

新疆红色文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并能为我们今后开发与运用的物质和精神载体的总和。[2]大部分高校在第一学期开设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困惑,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青年是国家建设的栋梁,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师要善于运用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和行为教育。新疆红色文化与思想道德法治课程中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与法治观教育有着内在的契合点,将其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能够有效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1.新疆红色影片与歌曲

新疆革命影片和歌曲影视教学集图、文、声、影于一身,能够把枯燥难懂抽象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可视地传输给学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与学的积极性,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新疆革命文化影片丰富,代表作主要有《昆仑日记》《阿娜尔罕》《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小马鞭》《喀什古丽》《进军和田》《天山红花》等。歌曲是新疆人民尤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是用来抒发感情、歌颂生活的载体,代表作主要有《边疆处处赛江南》《天山女兵歌》《天山青松根连根》《团结胜利的新疆》《天山放马歌》《凯歌进新疆》等。革命影片和歌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让学生自觉践行爱国主义精神,红色影片歌曲以自身特点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认知,以新疆民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统一的战斗、支援抗日战争的行为等史实,能够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爱疆、爱社会主义的精神。

2.新疆红色场馆

红色场馆是集中体现革命文化的场所,是指以中国革命各个时期形成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作为文化资源,供大众游览、考察和接受教育的场所。新疆主要的红色场所有:毛泽民故居、新疆各族人民烈士纪念碑、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纪念碑、石河子军垦博物馆、八钢厂史展览馆、哈密红星渠、叶城烈士陵园等。红色场馆具有独特感染力,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接受红色教育,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将红色场馆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为课程建设和创新教学提供广阔的平台。

3.新疆红色文化精神

新疆红色文化资源蕴含丰富多样的精神特质,在库车团结大桥、吴登云先进事迹展览馆等红色资源中蕴含着各民族同仇敌忾的家国精神;在乌鲁木齐八路军办事处遗迹中蕴含着新疆各民族反分裂反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在石河子军垦博物馆、墨玉四十七团屯垦戍边纪念馆中蕴含着新疆各族人民在党的带领下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创业精神;在纪念为抗日战争牺牲的陈潭秋、毛泽民、林路基等革命英烈的乌鲁木齐烈士陵园中蕴含着新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坚持为民的人民情怀。将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呈现出的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增强该课程的感染力、亲和力和可信力,将红色精神融入教学实践中,能够在无形中帮助新时代大学生解决学习中和生活中遇见的各种实际问题。

二、新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

1. 丰富教学方式及内容,实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指大学生对课程教育内容接受的程度和外化行为的能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大学期间必修的五门公共思政课之一,该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是人生观、价值观、法治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旨在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情怀、筑牢理想信念之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遵守法律法规,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切实提升该课程的实效性,使学生真正地入耳、入脑、入心,除了要利用好课本原有的内容,还需要扩充课本外的内容作为支撑,红色文化就是重要的支撑内容之一。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既有历史遗迹,又有红色文艺作品,更有革命人物。以史为鉴,将大量鲜活的新疆革命史实融入思想道德和法治课程教学,能为枯燥的理论知识提供鲜活的素材、资源,以红色人物为榜样来端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能够更好地说服学生,实现育人的目的。深入挖掘新疆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体验式、互动式、浸入式多种教学方式,让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互相渗透,让红色文化“活起来”,从而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2.解惑答疑,突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针对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根据教育对象自身的实际状况和实际需要展开的实践教育活动。202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中强调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编写适用不同类型高校的教材,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新时代的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种种困惑,例如市场经济下是否还需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经济全球化下科学是不是无国界,新时代讲道德是否过时等,解决这些困惑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新疆无数革命先烈为取得民族独立、政治民主和社会进步抛头颅洒热血,无数社会主义建设者为了祖国的建设和发展甘心奉献、自强不息、服务人民,将这些观念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能够增强课程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新疆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引导新疆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亲和力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教育对象的感染力、吸引力、渗透力,主要表现在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度。“00后”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期待值很高,需要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调动新时代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新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鲜活的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全面准确地用好红色文化,可以有效地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学设计上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将“红色经典”转化为“思政话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拓展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新疆各高校组织带领学生走出去,去参观红色文化场所,在空间和时间上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感受新疆革命文化震撼心灵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亲和力。

三、新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路径探析

1.深入挖掘新疆红色文化,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1]红色文化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课堂教学是最基本的教育活动,将新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课堂教学有助于把抽象的理论讲明白,引领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领悟爱国情怀、传承伟大建党精神。新疆有着丰厚的革命文化资源,根据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通过案例、微视频等教学手段“润物细无声地将新疆革命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讲授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时可以融入兵团的建设、墨玉四十七团屯垦戍边精神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引领大学生传承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高尚品质,懂得当前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在讲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时可以选择三五九旅屯垦、墨玉四十七团屯垦戍边等内容融入课堂,让学生在感叹革命先烈艰苦奋斗、坚定理想信念精神的同时懂得漫漫人生唯有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实现自己的理想。

2.讲好红色故事,探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情感教学方法

许多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比较枯燥无味的。要提升教学的趣味性需要改进教学方式,选择符合教学目标的红色故事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既可以传承红色基因,又可以提升教学效果,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讲好红色故事,探索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情感教学方法,并不是意味着为讲故事而讲故事,也不是让讲红色故事成为课堂教学主体,而是要挖掘红色故事所蕴含革命精神和教育价值,借助红色故事的融入,帮助教师更好地讲清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上讲好新疆红色革命故事,要找好地方红色文化故事与教材内容的契合点,而不是在课堂把红色故事念一遍。[3]譬如在讲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时,可以结合红色故事所彰显的革命精神来展现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在新疆布茹玛汗·毛勒朵的故事就是一个比较实用的爱国主义事例。除了在课堂上融入红色文化,还可以调动学生寻找家乡革命文化,号召青年学生利用假期,重走红色足迹、访谈家乡红色人物、收集家乡红色英雄人物事迹,开学后在课堂上展示收集的家乡红色文化资料。

3.依托红色文化场所,拓展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教学路径

马克思认为:“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新疆红色革命文化场所丰富,已经被学者根据形成时期、空间分布、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进行了分类,这有利于新疆高校教师更好地认识本地区的红色文化场所,更好地选择符合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基地。乌鲁木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五家渠将军纪念馆、乌鲁木齐烈士陵园、乌鲁木齐毛泽民故居、石河子军垦博物馆、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等。走进红色文化场所,改变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空间,让“00后”的大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革命精神,在活生生的红色遗存中真正用心感悟红色文化承载的精神实质,从而自觉地把人生价值、道德品质内化为自身崇高的理想信念,争做社会主义好青年。除了走出校园参观,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喀什大学等都相继建设了校内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学生称之为红色长廊),并且培养了一批学生讲解员,讲解员在带领学生参观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思考,达到了实践教学的目标。

参观后要及时引导学生谈体会、讲观感,相互交流,[4]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在党的领导下,新疆革命文化的发展过程以及现在美好生活和党的领导密不可分,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新时代的大学生有着这一代人使命和担当,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与自己的国家同舟共济,要自觉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

4.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丰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新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新疆幅员辽阔,有些高校带领学生参观红色文化场所不容易做到,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丰富教学手段,能够弥补空间距离造成的实践教学的缺憾。一是借助新技术(多媒体)建立体验式的教学场景,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其中,增强课程的吸引力,让学生在课堂内也能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如新疆师范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展馆引进通过VR全景系统,全方位、多角度再现红色历史场景,学生身临其境,这种教学方式深受学生喜爱。二是拓展宣传渠道,借助图书出版,开发创作红色文化产品如红色歌曲或者美术作品,深入学生进行宣传,让红色文化资源的展现形式更加多元[5]。三是推送红色教育素材,收集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中的典型人物及其事迹、故事等,制作成漫画、图书等发给学生学习。四是利用红色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红色影视等,新疆红色文化网页、视频《新疆红色文化记忆》、大部分高校创建的红色文化VR实验室等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大力宣传新疆革命文化,弘扬新疆红色文化的精神特质。此外还可以借助外力,邀请国内外研究红色文化的专家举办新疆红色资源高端论坛,为学生提供丰厚的大餐,既挖掘了新疆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刻内涵和育人价值,也丰富新疆红色育人工程体系。

四、结语

新疆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新疆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宝贵财富,具备政治指导、思想引领和道德教化的重要职能。将新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利于高校思政课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甄选新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内容,找到融入的正确途径与方法,建构以新疆红色文化为主要切入点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模式,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新疆红色
红色是什么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红色在哪里?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追忆红色浪漫
新疆多怪
评选“三好标兵” 创新思想道德建设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