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4-05-29毕旭东
毕旭东
泌尿外科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而其中的常见疾病包括前列腺增生、膀胱肿瘤以及腺性膀胱炎等, 这类疾病一旦发生必然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并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研究认为, 针对这类患者进行治疗时, 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1]。在以往的临床治疗中, 研究人员采用常规的经尿道电切镜前列腺剜除术治疗方式, 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整体来看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 尤其是患者在接受处理时, 医务人员凭借自身的操作经验进行手术,容易出现切除不完整的情况, 患者可能会出现复发情况。研究人员认为在针对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治疗时,将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是近年来提出的新型治疗方式, 这一治疗方式中, 医务人员凭借尿道镜能够直接观察到患者的病灶部位并引导手术的进行[2]。对于明确患者的病变组织以及提高患者疗效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次试验选择2020 年10 月~2022 年10 月间本院收入的80 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研究, 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 分析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治疗指标, 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10 月~2022 年10 月间本院收入的80 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研究, 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每组40 例。实验组患者年龄62~85 岁, 平均年龄(73.2±4.2)岁;病程6~21 个月,平均病程(13.0±2.7)个月。对照组患者年龄63~89 岁,平均年龄(72.8±5.4)岁;病程8~19 个月, 平均病程(14.0±2.0)个月。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完整, 经由研究人员对年龄与性别等指标进行评估后, 确定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经尿道电切镜前列腺剜除术进行治疗。首先经尿道将电切镜置入, 并采用生理盐水做冲洗液, 常规检查患者的双侧输尿管口以及膀胱颈等解剖部位, 了解患者的具体膀胱结构。从尖部向膀胱颈方向, 先自6:00 到9:00 再到12:00, 采用逆行推动、撬动方法, 剥离中叶及右叶, 于12:00 处切断纤维黏膜索, 进入膀胱, 使增生腺体自外科包膜剥离, 仅留下少部腺体与膀胱颈部分相连, 血供大部分切断, 周围标志清楚, 在剥离过程中可看到裸露的血管断端出血, 点状电凝止血, 剥离结束后电切镜自上而下快速无血收获性切除腺体。同法从6:00 到3:00 再到12:00, 剜除左叶。止血、冲洗, 手术结束, 常规留置尿管, 持续膀胱冲洗。实验组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进行治疗, 具体方式如下。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同时给予患者膀胱截石位调整, 随后研究人员应用液体石蜡对患者的尿道进行润滑, 并应用尿道扩张器将患者的尿道外口扩开。电切功率设置为100 W, 电凝功率设置为80 W, 应用0.9%生理盐水溶液进行冲洗。经由尿道将等离子电切镜置入其中, 由医务人员观察患者的前列腺各叶增生状况以及周围的相邻组织, 以确定患者膀胱颈口和精睾的位置, 采用分区等离子电切法将患者的中叶切除直至包层膜, 随后将患者的两侧叶和前叶切除, 医务人员常规针对患者的前列腺尖部进行精细电切, 完成切除后对创面进行止血并应用Ellick冲洗球对标本进行处理, 将患者的前列腺碎片冲出并做好相应的止血检查, 后确定无活动性出血点后将电切镜退出, 手术完成后常规对患者留置20F 三腔导管,一般情况下患者的留置时间约为3~5 d, 等待患者尿液颜色恢复正常后, 可将其拔出。手术完成后, 医务人员常规对患者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保障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应用χ2和t 检验,数据以率(%)和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则记录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对比 相较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明显更优, 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对比( ±s)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对比( ±s)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导尿管留置时间(d)实验组 40 106.29±8.45a 81.26±8.18a 1.95±0.63a对照组 40 121.96±10.21 205.15±6.59 2.96±0.96 t 7.4779 74.5931 5.5630 P 0.0000 0.0000 0.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 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在目前临床上属于老年男性的一种常见病, 患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和尿路功能异常, 近年来这一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3-6],并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在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时, 医务人员发现患者的生活状况和个体因素都可能引发这一疾病, 例如吸烟和有家族史的患者具有更高的发病率。为了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医务人员通常选择手术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 但产生的治疗效果整体来说并不理想。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在临床上是针对前列腺增生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这一手术方式有助于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 但前列腺增生患者均为老年患者, 患者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 机体会出现衰弱的情况, 而在针对患者进行临床手术治疗时, 如果不对手术过程中各项内容进行有效的管理,就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 为了保障手术, 能够顺利进行, 在针对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临床治疗时, 需要应用合理的麻醉方式以减少患者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出现并发症[7-10]。
在针对患者进行治疗时, 研究人员发现采用常规的手术方式并不能够有效改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症状, 尤其是前列腺增生以老年群体为主要发病人群,患者对于各种手术的耐受性相对较差, 所以需要综合评价患者的个体状况, 为患者选择对应的手术方式, 一方面减少手术风险, 另一方面使患者的治疗耐受性得到提升。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 是治疗前列腺疾病十分重要的手术方案, 这一手术方案应用于前列腺结石、前列腺良性增生和膀胱颈梗阻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凭借经尿道通路进行手术[11-14], 所以无需对患者进行手术切口, 整体手术过程中产生的损伤较小, 除此之外这一手术通过尿道将电切镜插入, 所以在直视状态下进行操作, 医务人员能够在手术时获得良好的手术视野, 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性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将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对于医务人员有较高的要求, 手术人员需要熟悉泌尿系统解剖结构, 并且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尿道严重狭窄以及膀胱颈无法进入的患者, 无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所以需要研究人员对患者的个体状况进行分析后, 合理的选择手术方案[15-1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相较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明显更优, 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明显较对照组的22.50%低, 差异显著(P<0.05)。提示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 将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这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可减少对患者的损伤有较为密切的关联。针对患者手术完成后膀胱功能进行分析可以发现, 实验组患者手术完成后的尿管留置时间更短, 提示患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至正常的生理状态, 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和病灶恢复,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且术后并发症少, 安全性高, 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