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与相关干预策略分析
2024-05-29宋之光
宋之光
阑尾炎是一种急腹症, 主要症状为下腹剧烈疼痛,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的特点, 如未能及时实施有效干预, 将会出现穿孔等并发症, 甚至可能诱发腹腔感染等严重情况, 使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1]。目前, 临床治疗阑尾炎时多采用手术方式, 传统术式为开腹手术, 虽疗效确切, 但存在创伤大、术后易感染等不足[2]。近年来,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逐渐成为治疗阑尾炎的首选术式, 该术式能大幅减轻手术的创伤, 减少相关并发症, 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深受医生及患者青睐[3]。但相关研究发现,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影响患者住院时间的因素较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增加患者痛苦及经济压力, 需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4]。基于此, 本研究分析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 并提出相关干预策略, 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6 月~2023 年6 月在本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100 例, 其中男58 例,女42 例;年龄最小18 岁, 最大77 岁, 平均年龄(42.28±13.65)岁。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②均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 具备明确适应证, 无禁忌证;③临床资料完整;④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行开腹手术治疗或术中中转开腹者;②重要脏器功能伴严重障碍;③合并精神疾病;④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⑤合并恶性肿瘤。将患者按照术后住院时间分为≤5 d 组(64 例)及>5 d 组(36 例)。
1.2 方法 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①基础资料:包含性别、年龄、文化程度、BMI、既往病史(慢性阑尾炎、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等;②术前检查资料:白细胞计数阳性情况、中性粒细胞阳性情况、C 反应蛋白阳性情况, 均以超出正常范围作为阳性判定标准;③手术相关资料:包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有无粘连积液等;④并发症:肠梗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是否发生。统计患者的住院时间, 分析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软件SPSS22.0 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住院时间的单因素分析≤5 d 组年龄、文化程度、BMI、病程、阑尾炎类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C 反应蛋白、术中粘连积液、标本袋穿孔技术、并发症及慢性阑尾炎、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与>5 d 组对比有差异(P<0.05);两组性别、残端处理方式、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1, 表2。
表1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住院时间的单因素分析[n(%)]
表2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 ±s)
表2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 ±s)
注:两组对比, 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5 d 组 64 48.16±5.24 12.72±3.39>5 d 组 36 50.17±6.45 11.87±2.56 t 1.692 1.308 P 0.094 0.194
2.2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住院时间的多因素分析Logistic 多因素分析显示, 年龄、BMI、病程、阑尾炎类型、C 反应蛋白、术中粘连积液、慢性阑尾炎病史、标本袋穿刺技术、并发症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
3 讨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为治疗阑尾炎的常用方法, 该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术式, 优势包含切口小、创伤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但临床实践发现, 由于患者在年龄、病程、阑尾炎类型等方面存在差异, 导致住院时间可能会延长[5,6]。因此, 分析该手术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对住院时间的合理缩短至关重要。
本研究显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包含年龄、病程等, 具体分析如下[7-10]:①年龄:若患者为老年人, 会降低其痛觉敏感性, 导致病情被延误, 增加治疗难度, 同时老年患者生理功能逐渐减退, 导致切口愈合速度变慢, 延长住院时间;另外老年患者机体防御机能明显降低, 容易发生院内感染, 其必然会延长住院时间。②BMI:若BMI 较高容易发生胰岛素抵抗、代谢功能紊乱情况, 生理机能也存在微炎症反应, 使术后康复受到一定影响, 因此延长住院时间。③病程:病程时间越长, 阑尾会发生越严重的炎症反应, 当炎症反应浸润、扩散到周围脏器, 会延长治疗时间, 同时随着病程时间延长, 容易发生化脓、穿孔等严重情况, 甚至可能引发弥漫性腹膜炎, 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影响术后康复速度, 造成住院时间延长。④阑尾炎类型:研究发现, 相比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 急性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会明显延长术后康复时间,原因是此类型阑尾炎炎症反应更明显, 容易出现粘连、渗液等情况, 增加手术难度, 再加上手术的创伤性, 延长了术后整体恢复时间。⑤C 反应蛋白:C 反应蛋白是血清炎性细胞及炎性因子, 是评价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 其水平越高, 表示感染程度越严重, 当感染程度增加, 不仅基础能量消耗增多, 生理功能恢复也会变慢, 因此影响术后康复速度, 延长住院时间。⑥术中粘连积液和慢性阑尾炎病史:术中粘连积液存在时提示炎性粘连积液发生于阑尾与周围组织间, 导致手术难度及创伤性增加, 延长康复用时;存在慢性阑尾炎病史情况下, 患者病情相对更重, 自然会造成术后恢复时间延长, 导致住院时间延长。⑦标本袋穿刺技术及并发症:未应用标本袋穿孔技术取出阑尾, 阑尾炎性渗液情况下切口会被污染, 使切口愈合时间延长;并发症发生后也会延长住院时间。
针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应在围术期加强干预, 尽可能使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缩短, 具体干预措施包括:①评估患者病情:患者入院时要详细了解其病情、既往病史、体质量等相关信息,并协助患者完成相关辅助检查, 据此分析会延长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11]。②实施预防性干预:加强术前宣教工作, 对患者详细介绍阑尾炎知识、腹腔镜手术知识等, 重点讲解年龄、体质量等危险因素对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 介绍可有效降低影响程度的方法, 增强患者自我防控意识, 尽量减轻各因素的影响;积极开展术前访视工作, 指导正确进行术前准备, 并在合理时间内禁食禁饮, 降低手术风险性, 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手术时间缩短, 进而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在术前阶段根据评估结果、检查结果等对患者整体情况做出适当调整, 尤其是老年患者, 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需有效控制病情, 避免对手术造成不良影响。术前及时开展各项实验室检查, 认真分析检查结果, 若C 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指标水平过高, 提示机体有较重的炎症反应, 会影响术后康复, 因而需加强炎症反应的控制, 为术后快速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12,13]。③加强手术管理:手术当天,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 医护人员需认真评估患者情绪状况, 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并利用语言、肢体动作等鼓励患者, 使患者情绪保持平稳, 避免过度紧张影响手术操作的顺利性。在手术过程中按流程严格实施手术操作, 各项操作保证无菌性, 预防医源性感染,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注意保暖,足量补充液体, 尽可能减轻手术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另外, 如发现术中粘连积液, 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情况下尽量分离粘连, 以缩短住院时间[14-16]。术后,密切观察患者麻醉苏醒情况、生命体征变化等, 并将其转运至病房, 做好病房交接工作。④尽早开展术后康复干预:手术完成后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 结合既往资料、临床经验等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总结发生原因, 再采取适当措施积极预防相关并发症, 使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降低, 避免住院时间延长。术后禁食时间要合理缩短, 鼓励患者尽早进食,借此促进胃肠蠕动加快, 进而使胃肠功能快速康复;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由流质饮食逐渐向半流质、普通饮食过渡, 且饮食坚持清淡、易消化原则, 医护人员可明确告知哪些食物具有促进术后康复的作用, 嘱咐患者禁食刺激性食物、油腻性食物等, 防止术后康复受到不良影响[17-19]。研究指出[20], 术后康复训练的有效开展对缩短住院时间极为有利, 因此, 术后还要指导患者在适当时机下床运动, 无法下床前医护人员可帮助患者被动运动, 待能够下床后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时间及运动量, 促进恢复速度加快。
综上所述, 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后住院时间会受到年龄、术中有无粘连积液、阑尾炎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应根据影响因素, 再结合个体情况实施针对性的干预, 使影响程度降低, 避免住院时间延长, 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