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视域下通识型课程的创新研究

2024-05-29金钰

河南教育·高教 2024年4期
关键词:新文科大学语文教学创新

摘 要:大学语文这类通识型文科课程有着悠久的学科历史。随着新文科建设的提出,如何更好发挥传统学科在现代新文科建设中的作用成了当下研究的新动向。注重文科教学中现实层面的应用与传播,以大学语文这类受益学生众多的通识型课程为突破口,可为文科建设的未来发展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革新路径,力求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新文科;通识型课程;大学语文;教学创新

一、立足当下,瞄定前沿

近年,备受关注的新文科理念在国内外教育界引发强烈反响,教学创新、课程改革、建设新型教师队伍已经成为时代趋向。2021年11月,教育部公布首批认定的1011个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此举标志着酝酿数年的新文科建设跨出了实际操作的一步。党的二十大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新文科理念的提出高扬了学科的人文性、强调了学术的融通性。与传统文科相比,新文科建设有着独特的时代内涵,其“新”体现在格局、理念、方法、方向等各方面。具体而言,“格局之新”强调了新文科建设既满足建设现代化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需要,又满足坚定文化自信和培育新青年的需要;“理念之新”寓意着新文科建设主张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构建新体系,为社会培养新人才,是对传统文科的变革和创新;“方法之新”对应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产业革命的时代发展;“方向之新”是指通过新文科建设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目前,与新文科相关的研究还是比较丰硕的,如周毅与李卓卓的《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张俊宗的《新文科:四个维度的解读》、王铭钰的《新文科——一场文科教育的革命》等。这些研究从宏观、整体的视角阐述了新文科的诸多前沿理论,强调了新文科建设的核心任务与实践动向。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应用型课程,与新文科理念有着微妙且深刻的联系。比如,张福贵的《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与课程属性反思》与何二元的《新文科建设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学革新》均强调了在新文科建设提供的新的历史机遇下,大学语文要进一步明确学科定位。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对该课程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分析教学现状与教学意义的层面,如胡达仁、肖丙珍的《文化自信视阈下大学语文语用素养的提升》、汪亮与金明磊的《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高春民的《地方师范院校大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困境与反思》,以上研究提出本科院校应当重视课程,虽具有启发意义,但对于如何改革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的探索仍不够深入,且缺乏一定的创新性。此外,目前的研究成果大多以地方学校的个案为主,缺乏整体性的研究思路。

基于此,笔者以近年引发热议的新文科建设为研究视域,以大学语文这一通识型课程作为突破口,沿着从个案分析到整体归纳、从特殊现象到普遍规律的探索途径进行创新研究,以期为新文科建设的未来发展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革新路径。

二、回望过去,直面现实

大學语文这类通识型文科课程有着悠久的学科历史。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规定国文科为高等学堂(大学预科)必修科和大学堂(本科)“随意科”(选修课);1913年,民国教育部颁布《大学规程》,规定国文为预科必修课;1929年,民国教育部再次颁布《大学规程》,规定国文为“一年级学生共同必修科目”,其后大学国文逐渐演变成“大一国文”。在此期间,该门课程一直备受重视。直到1952年,国内高校进行大规模院系调整,大学语文作为公共课程从此消失。历史的转折点出现在1978年,南京大学恢复了大学语文课程。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大学语文的“命运”起起落落,辗转于“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但无论怎样,作为一门通识课,大学语文的受益学生数量无疑是巨大的。

创新的基础是守正。袁行霈先生在编写文学史教材时谈到,守正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贯彻批判继承的精神,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基于实际学情来看,选修大学语文的学生涉及文、理、工等不同的学科方向,形成复杂且庞大的跨学科学生群体。同时,大学语文通常开设在大一学年。大学一年级学生在经过高中语文课程的训练后,虽具有一定的语文基础,但缺乏更宽广的语文视野和更敏锐的文学作品品鉴力。为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应以学定教,充分把握课程内容的重点及部分课程内容的深度,进行一些特别的教学设计。如针对数学学院的学生,在“职业与礼仪”单元,介绍了美国作家贝琦·佛朗哥的数学公式诗的内容,设计了随堂创作数学诗的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将专业的数学概念与生动的文学语言结合在一起。又如,针对美术学院的学生,在“语言与文字”单元,介绍了朱赢椿《设计诗》的内容,即利用视觉画面的传达构成诗歌,用设计、排版等美术手法表现创作的魅力,鼓励学生利用专业优势进行模仿创作。

三、面向未来,融合共创

立足于新文科视域,以课程地位与实际学情为基点,可对通识型课程大学语文的创新研究前景做出展望。

一方面,基于现有的传统文科进行学科内各专业课程重组,形成文理交叉,即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以达到知识扩展和创新思维培养的目标。而大学语文这类通识型课程涉及文学、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等多门类知识,展现出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理论层面与教学层面的双重创新。对这类课程的研究有利于传统学科的有机整合,也对建设新的学科增长点大有裨益。另一方面,大学语文这类通识型课程鲜明地体现了新文科的标志属性,如战略性、融合性、创新性、发展性等,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在这种通识教育的理念之下,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学术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均可得到飞速提升。大学语文以一种“有用”的概念强化了文科的发展模式,使其与社会融合共创,成为彼此促进的当代社会创新型文科。基于此,无论是国家高等教育顶层设计对新文科理念的推行,还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新型人才的重视,抑或是社会层面“有用之用”的创新型文科的建设,均需要以通识型课程为切入点。

(一)思政理念隐性融入教学

大量搜集并精心整合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国内外重大时事,使教学内容更切近学生,增强教学的时效性,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动态、关心国家大事,使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认识社会历史和现实问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融入革命诗歌、红色故事、爱国散文等课程资源,找准切入角度,从而提高教学成效。

比如,在讲授“青春与激情”主题单元时,播放《觉醒年代》中陈延年与陈乔年牺牲的视频片段;在讲授“情感与交流”主题单元时,向学生介绍脱贫攻坚楷模、优秀党员黄文秀的事例;在讲授“梦想与追求”主题单元时,推荐书籍《红星照耀中国》,强化长征精神、中国梦等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将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让波澜壮阔的党史直抵学生心中,使党史学习教育在大学语文课堂“动”起来,让学生的革命理想信念“立”起来,从而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学习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相互融合,构建多元的课程思政结构,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二)科研案例强力助推教学

2005年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十二五”期间,教育部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进行了论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科研案例,是积极响应教育部教学方针的举措。同时,科研助力教学能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一方面,将最前沿的科研动态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尽可能多参与研究活动,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科研能够促进教学,是教师教学的持续驱动力,既有利于教师进行创新性教学,又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例如,在“职业与礼仪”单元讲述鲁迅的内容时,授课教师可以引入学术界关于“周氏兄弟失和”的相关研究;在“青春与激情”单元讲解“凤凰涅槃”典故时,可以推荐学生查阅《东方神鸟形象比较研究》《先秦两汉凤凰形象研究》等科研论文。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也能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创新之路,任重道远

(一)“两性一度”的“金课”内容打造

“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为了实现“两性一度”的“金课”要求,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可以从教学思想、本质、关键点等角度进行打磨。例如,在学习“中西方文化精神概览”时,教材对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文化精神内涵的解读体现了基本的教学思想。

而课程内容的本质其实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与建立,其关键点在于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比如,在“墨家文化精神”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除了讲授教材中的内容,还以“斜杠青年墨翟”的话题补充墨子在科技方面的卓越成就,讲解了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名为“墨子”的原因,展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同时,课程内容增加了墨子逻辑学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逻辑学这类较为陌生难懂但相当实用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即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这样的课程内容设置,从深挖与外拓两个维度对教学内容的思想内涵与高阶应用做出了诠释。

(二)“有趣有用”的教学模式探究

教学模式的创新具体体现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教学活动三方面。授課教师积极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课堂的有机融合,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即OMO模式(Online-Merge-Offline)。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以“课程录制+直播授课”的形式开展线上教学,开辟讨论专区,采用提问、分享等多种形式开展互动交流,答疑解惑。

而在线下教学过程中,采用三阶段教学法,即前期引入——兴趣驱动、中期推进——自主探究、后期巩固——参与渗透,从问题与兴趣出发,驱动课堂教学。以“情感与交流”主题单元的整体教学过程为例。课前,教师分享视频片段《如果有一杯可以消除悲伤的水,是否应该喝掉》,通过小型辩论赛的形式,引出本单元主题内容。课中,在专题赏析张爱玲《倾城之恋》作品后,探究“张爱玲热”的文化现象,继而展开关于“如何看待影视剧改编”的讨论。课后,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影视剧改编作品《大山的女儿》和书籍《黄文秀扶贫日记》。

与此同时,安排“专题研讨+团队协作”式的教学活动,构建深度课堂。例如,在讲授“青春与激情”主题单元时,开展《凤凰涅槃》的小组分角色诗歌朗诵活动,并设置学生投票互选“声临其境”奖项。再如,每次课前以学生主题分享的方式进行预热,让学生获得沉浸式学习体验。这些有趣、轻松的教学活动环节,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提升,也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主动探索、自主建构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大学语文涉及文学、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等多门类知识,展现出鲜明的综合型特色,在新文科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首先,在教学创新的探索过程中,将课堂中展现的优秀文化素质内化为学生的人格修养,使其自觉担负起发扬民族精神的时代使命,将“小我”与“大我”统一于中国梦的伟大复兴中。其次,加强通识型文科课程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可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模拟现实情境、再现社会场景,增强课程的实践性,使大学课堂从教师的“独唱”变为师生之间的优美“合奏”。最后,该课程与其他人文学科以及自然科学的有机融合,实现了学科间的贯通、相融与互助,为不断开辟文科建设的新境界提供“助燃剂”。

而应当始终明确的是,在创新运用的过程中,要将课程创新定位于服务性,而非目标性,即创新仅是途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唯有让教学创新与教学本身紧密融合在一起,才能使创新成为撬动课堂变革的工具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引擎,从而使教学呈现螺旋式上升状态,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毅,李卓卓.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9(6).

[2]张俊宗.新文科:四个维度的解读[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3]王铭钰.新文科:一场文科教育的革命[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

[4]张福贵.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与课程属性反思[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

[5]何二元.新文科建设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学革新[J].中国高等教育,2021(19).

责编:初 心

基金项目:辽宁师范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培育)

作者简介:金钰(1993— ),女,辽宁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新文科大学语文教学创新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