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间性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逻辑和路径研究

2024-05-29娄晓敏

河南教育·高教 2024年4期
关键词:融入路径主体间性高校思政教育

摘 要:马克思主义的主体间性,具有基于实践的平等、底层、宽广的“他性”立场和交往本质,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为实现这种融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融入逻辑进行分析论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主导力、激发大学生内生力、凝聚联动主体协同力三个维度的融入路径。

关键词:主体间性;高校思政教育;融入逻辑;融入路径

随着《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颁布实施,从学校到社会逐步形成了重视“大思政课”建设的联动局面。在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主体间性理论因具有显著提升教育成效的特殊价值而引起关注。

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关注的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近年,学界对主体间性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价值已进行了较多研究,形成了“主体间性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内涵之一,既具有感性基础上的实践性、现实性,又具有基于实践的平等、底层、宽广的‘他性立场”“对构建平衡良性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分层多样的思政教育教学话语范式具有重要作用”等结论。这些研究成果,为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启发和实践借鉴,但就融入逻辑而言,仍需进一步梳理和论证,并在此基础上持续探索融入路径。

一、主体间性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论逻辑

分析主体间性融入思政教育的理论逻辑,主要看主体间性和思政教育在“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本源性问题上是否共融共通。

(一)“是什么”的问题:哲学溯源相同

具有交往本质的主体间性是马克思基于“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的本质论,对交往行为的哲学诠释;思政教育是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思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实现个体价值的教育。从本质的角度看,二者的哲学根源同为马克思主义。这种共融共通的哲学溯源,使主体间性与思政教育在“是什么”的问题上具备了本源共同性,证明了主体间性融入思政教育存在着坚实的哲学基础。

(二)“为什么”的问题:本质力量共通

马克思指出,“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性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马克思在此揭明:第一,人的“受动性”是其本质力量;第二,对象性活动是人与人关系最根本的基础,也是主体间性的存在论基础,主体间性本质上就是“由人的现实的对象性活动引起的主体与主体的交往关系”。因此,主体间性本质力量与受教育者个体源发性共通。相应地,高校思政教育也是依据马克思实践论,基于个体的“受动性”而对其的发展注入深厚力量,助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最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活动。由此可知,主体间性和高校思政教育之间存在着同为受教育者个体“受动性”的本质力量,从本质上为“为什么”的问题提供了逻辑支撑。

二、主体间性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逻辑

分析主体间性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逻辑,主要看主体间性与高校思政教育在育人目标和方法论上是否逻辑契合。

(一)育人目标上:主体间性助力高校思政教育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全面发展是“个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外在客观性上,全面发展体现为社会对培养对象个体的社会需求具有外在客观性。主体间性理论正是基于人的社会属性的本质,其应用实践的目的也是适应社会对个体的需要。因此,从社会属性维度看,主体间性助推了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内在规定性上,主体性的发展和个性的发挥是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主体性通过主体间性得以建构,个性的发挥更离不开主体间性。因此,从自然属性维度看,主体间性同样助推了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主体间性内外同时发力,助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的达成。

(二)方法论方面:主体间性助力高校思政教育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主体间性平等、尊重、交互、共在等理论,为“三全育人”和协同育人的思政教育提供了创新性的方式方法。主体间性主张的主体之间共存共在、彼此关联、相互融通的观点,可以促进思政课课程体系融合,克服思政课在功能发挥上存在的割裂性,促进“三全育人”;主体间性的平等交互与类存在的立场,对教育教学形态重塑和育人过程协同具有指导意义。因此,主体间性能够为思政教育“怎样培养人”提供动态且系统的方法论支持。

三、主体间性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选择

从对融入逻辑的分析可以看出,主体间性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集多方力量于一体的协同教育,其融入路径的建构应从高校教师、大学生和其他联动主体等维度展開。

(一)强化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主导力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高校思政课教师在主体间性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通过强化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思政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力,是主体间性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关键路径。

1.提升学理性,助推高校思政课教师理论自信与理论自觉的形成

理论,可以使教育教学实践更好地摆脱囿于经验的狭隘和盲目,使教师拥有看待思政课教学实践的新视野,从而借助理论的指导与引领获得深厚的专业性,促进思政课教学成效的提升。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通过进修、教研、参加继续教育等形式,持续进行理论学习和提升,对融入主体间性的思政课教学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论研究,并在思政课教学思维和认知上取得突破。同时,相关主管部门和高校要组织资深专家,加强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培训和指导,使其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广博的知识储备,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将主体间性教育理论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进一步形成理论自觉,树立理论自信。

2.注重创新,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自信和实践自觉的形成

融入了主体间性的高校思政教育,必定会关注和尊重高校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实践性知识。对教师而言,只有获得了对自我实践和实践性知识的确认,才会有意愿和信心直面教育工作中纷繁复杂的问题和现象,才能让价值实现和认识形成成为可能。要形成关注和尊重教师的实践活动和实践性知识的教育环境,从教育主管部门到高校,从教科研主管部门到教科研单位,从各高校马院、教研室到高校思政课教师个人,都应共同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具体而言,外在要制定相应制度,以实现对思政课教师的激励和肯定;内在要打破僵化保守的定式和惯性,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融入主体间性的教育教学创新实践探索,使教师在内驱力激活过程中实现实践自觉,获得实践自信。

(二)培植认知自觉和实践自觉,激发大学生内生力

大学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体,直接反映高校思政教育成效,而内生力是他们成长成才的根本动力。因此,通过认知自觉和实践自觉的培植,激发大学生的内生力,是主体间性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抓手。

1.從品德养成入手,促进大学生认知自觉的形成

品德养成是大学生价值实现的必要前提和保证,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着力点之一,理当成为主体间性融入思政教育的切入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应从知情意行四要素着手,助力大学生形成认知自觉。第一,认知方面,通过启发式教学、头脑风暴和案例分析等教学实践,训练学生判断学习价值、明确学习需求、自我反思调整等能力,最终养成多维视角、多元统一、动态把握的思政学习思维。第二,情感方面,通过代入式体验、情景再现和同理心养成训练等教学实践,使学生对思政课产生细腻的情感支撑、强烈的情感共鸣,获得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的满足。第三,意志方面,通过引导式自主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逻辑分析,自觉形成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自觉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第四,行为方面,通过将思政与专业相融合的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学思践悟,使持续性影响与持续性行为之间实现良性互动。

2.内容与共生结合,助推大学生实践自觉的形成

内生力的源头活水是生命与实践,形成实践自觉是激发大学生内生力的重要路径。第一,通过高校思政教育价值提升、重心下移、过程开放、动力内化等系列机制的运行,启发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深度认识、思考、认同,从而使其形成发展自觉。第二,逻辑化、符号化、活化高校思政课的内容体系,使其内在的生命性充分呈现,并与广泛的社会现实和其他学科以及学生生活之间产生开放式联系、通达性联动,引领学生自觉地透视历史、把握现实、探索未来。第三,师生共同进行主体间性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理论探讨,共同参与继承和发扬红色精神等思政教育实践,形成共生体验与经验,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双向转化、互相渗透。

(三)增进行动共识和系统关联,凝聚联动主体协同力

随着“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等系列举措的不断推进,主体间性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已成为全要素协同联动的系统工程。因此,通过协同育人共识达成和协同育人能力提升,凝聚联动主体的协同力,是主体间性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必然选择。

1.培植系统性自觉,促进联动主体形成共识

第一,各级各类学校、机关团体、群团组织、实践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平台等相关主体,要把思想统一到“大思政课”建设上,通过培训学习、交流研讨等不同形式,对“大思政课”建设的目的、内容、意义和重要性以及主体间性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相关理论与要求等系列问题,深入开展学习研究,形成广泛且统一的认识自觉。第二,各相关主体要通过公共精神的培植,强化主体间性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意识,形成同向同行的责任自觉。第三,各相关主体要在形成认识自觉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强责任自觉,形成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微观与宏观相统一的系统性常态化机制自觉。相关协同联动主体的系统自觉形成后,会自行产生无穷的内部动能,共同推进主体间性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实现“大思政课”内生性高质量建设。

2.优化关联性,助推联动主体凝聚合力

要想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就要将主体间性融入思政教育系列活动,从学校、机关、团体等一般性场域向文旅、网络等具体领域和行业推进;把有关思政教育的记忆、理解、运用等低阶认知活动向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认知活动推动。比如,把政产教研学联结起来,对区域红色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传统文化资源和当地生产生活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助推乡村振兴,实现文化价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师资、场地、设施、环境、技术等方面优化完善学校小课堂,从制度、人员、运行、保障等方面建立健全社会大课堂,搭建大小课堂畅通联动的渠道网,使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协同联动,形成合力;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红色资源的数智化、网络化,打造线上红色资源平台和红色资源数字化、信息化、交互化平台,形成专业性数据库,搭建资源平台与思政教育之间畅通联动大平台;要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校内形成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红色文化研究专家、党政干部、辅导员等有机组合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校外形成老红军、老干部、行业先进工作者和劳模、红色文化研究学者等有机组合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校内外专家持续深入交流互动,共同助推“大师资”建设。

联动主体在主体间性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方面的协同力的整体提升,适应了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客观需要,有助于充分发挥社会各方的协同联动作用,使学校和社会相融共生,使主体间性融入思政教育和学生的生活、学习、职业生涯发展,有力推动各方同构主体间性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新生态。

综上所述,本文在完成了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融入逻辑论证基础上,从教师主导力提升、学生内生力激发、联动主体协同力凝聚三个维度,对主体间性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路径进行了探索性建构,以助力高校思政教育质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秦龙.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哲学考问:存在、逻辑与革新[J].理论月刊,2020(6).

[2]冯建军.他者性教育:超越教育的同一性[J].教育研究,2021(9).

[3]张立杰.比较与整合:中国当代“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理论的建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杨宏伟,蒲文娟.《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思想蕴涵及其当代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22(1).

[6]安世遨.人物主体间性:主体间性理论的突破及其教育意蕴[J].现代教育管理,2023(3).

[7]叶澜.“新基础教育”内生力的深度解读[J].人民教育,2016(Z1).

责编:文 墨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重点课题“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主体间性研究”(编号:2023JKZD35)

作者简介:娄晓敏(1971— ),女,郑州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融入路径主体间性高校思政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关于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不良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探析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高职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路径的探索
内地青春片场域:期待从对立走向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