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思维发展与提升优化中职语文教学策略
2024-05-29樊婷刘进
樊婷 刘进
■摘 要: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四个方面。本文聚焦语文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从厘清其含义入手,深入探讨为何要重视中职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并总结提出了中职语文教学的四大策略。
■关键词:中职语文;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教学策略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四个方面。思维发展与提升具有承上启下、贯彻始终的作用,在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进而逐步掌握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方法,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
一、思维发展与提升释义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对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阐述,可以将这一核心素养的内涵概括为:发展五种思维能力,提升五种思维品质。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训练得到提高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思维的可培养性,实现发展中职学生思维能力和提升中职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目标。
二、为何要重视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
语文教学从来都不仅仅是识字教学,也不仅仅是听说读写这些语言运用技能的培训,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训练、审美的养成和价值观的培养等。有研究者指出,任何学科的教学都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但思维发展对于语文学科的意义,在于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可见,语文学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语文教学应该更加重视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这既是中职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新版中职语文教材着力实现的目标。
(一)重视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是中职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
1.促进认知发展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基本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其中形式运算阶段大约在11至15岁,此阶段形成解决各类问题的逻辑思维。中职学生处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或最终形成阶段,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并进入成熟期,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他们逐渐摆脱经验认知的窠臼而获得更加理性的认知,开始具备并日渐巩固形式思维能力。通过语文教学,在语言理解与运用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一环。
2.服务学业发展
中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把握字、词、句,从而更好地理解与鉴赏作品。到中职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但思维方式较为单一,思维能力停留在表层,思维的深入发展存在困难。因此,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維品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3.助力终身发展
发展与提升中职学生的思维素养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对他们的个体成长、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会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中职学生作为未来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其思维发展关联相关行业领域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的进步,发展与提升他们的思维素养将有助于推进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
(二)重视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新版中职语文教材着力实现的目标
新版中职语文教材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相关要求编写,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给予了更多关注。
1.专题设置,优化课程内容
新版教材改变过去知识本位、技术主义、以知识点组织课程内容的旧思路,设置专题分单元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学科认知与学生个人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情境联系,能够把学生的思维从客观表象导向主观感受,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教材兼容并蓄,紧跟时代脉搏,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助丰富的内容材料,发展学生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
2.系统设计,强化内在逻辑
新版教材打破以往教材以文体编排单元的传统,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织单元,选文囊括多类型文体,解决了单元文体一致但篇目间情感脉络割裂的问题,注重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系统性和内在逻辑性,内容相互衔接、层层递进,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难度逐渐加大,有助于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职教特色,突出语言实践
新版教材将通识教育与类型教育相结合,注重与职业价值观念的有机融合,与职业生活紧密联系,与专业课程加强配合,体现综合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学生全方位开展积极的语言实践。同时,专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思辨阅读与表达单元,引发学生多元化、创新性思考,促进学生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提升思维批判性和创新性。
三、如何用好新版中职语文教材,实现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
笔者基于新版中职语文教材,聚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展开探讨,力求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为促使中职学生思维由单一性向复合性转变、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性思维跃升提供参考。
(一)运用情境创设,丰富思维体验
情境教学是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情境达到呈现知识、引发思考、促进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新版中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读”专题,包含四篇不同时期、不同身份的作者所创作的经典作品,旨在引导学生阅读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了解英雄人物和事迹,汲取精神力量。如何让学生进入时代背景,感受文本思想的深刻性、内容的时代性、语言的规范性,成为本单元教学的重难点。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运用情境教学突破教学目标。首先,创设生活情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课前给学生布置两个预习任务:一是倾听家中长辈的革命故事,二是自主搜集革命英雄人物的生平事迹。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共享家人和革命英雄人物的革命故事和生平事迹,促进教材文本与真实生活的衔接,将倾听故事的真实情感融会到文本阅读中,加深阅读体验,产生情感共鸣,启发独立思考。其次,创设表演情境,激发学生想象、联想。一是开展朗诵会,通过配乐朗读,引导学生融入与文本情感基调相一致的音乐之中。二是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成为文本中的人物,可以是水生、水生嫂,也可以是江姐,是多样化的人物角色,在对文本进行适当改编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表演过程中以语言、动作、神态等展现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从浅层文字理解深入到复杂的加工和高阶的思考。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可以立足不同的文本和学情,创设问题情境、游戏情境等,以情境创设来丰富学生的思维体验,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帮助学生打开辩证思维视角,拓宽思维视野,优化思维层次。
(二)坚持任务驱动,搭建思维台阶
任务驱动就是通过给学生设计具体任务,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思维。
新版中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属于“古代诗文选读”专题,涵盖“百家争鸣”中影响较大的儒、墨、道家的经典作品,领悟其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理解其文化价值是本单元教学的重难点。
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大任务统领,即领略“先哲的智慧”,然后具体将其分解为领略思想魅力、领略语言魅力、领略文化魅力三个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通过完成不同层次的任务逐步达成教学目标。任务一:把握先秦诸子对社会和人生的不同态度和看法,深入理解课文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汲取思想养分。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小组协作查阅资料;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探究其中蕴含的文化内容和传统思维方式,以表格的形式整理不同学派的价值观念、社会理想、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等。任务二:把握先秦时期诸子散文的文体特点和艺术特色。引导学生从语言形式入手,揣摩、品味課文的关键语句,探究先哲的说理思路,分析、归纳每篇课文的论辩技巧和写作手法,理解诸子散文各具面目、各有千秋、异彩纷呈的语言魅力,深入思考形成诸子散文独特风格的深层原因。任务三:引导学生进行中西文明比较。从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人类文明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同时出现了突破,产生了一大批思想家,在中国有孔子、孟子、老子等诸子百家,在印度有释迦牟尼,在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是什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何在?通过比较、交流、互鉴,扩展学生的认知视野和提升学生的思想高度。为学生增设思维的台阶,使学生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可以拾级而上,感受自主探究、完成任务带来的乐趣,帮助学生架构思维梯度,进行深度思考,提高思维深度。
(三)巧用思维导图,推进整本书阅读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高效且有趣的教学方法。以《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单元研讨为例,本书是一部社科类学术著作,学生在此之前几乎没有阅读学术类作品的经验,教师在阅读指导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整本书的逻辑架构,为学生深度阅读打下基础。
开始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阅读《乡土本色》第一章,圈画主要概念和关键词句,逐段梳理核心观点,列出本章论述思路,绘制思维导图。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阅读的基本方法,积累阅读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渐放手,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厘清其余章节内容,辨析概念,梳理思路,绘制思维导图。此过程将促使学生对各分支信息进行关联和分类并形成逻辑框架,激发学生的内在联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逻辑思维意识。在进行思维导图陈述的过程中,学生将思维与语言进行融合,锻炼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
学生通过对整本书阅读的体验和收获,获得学术著作阅读方法的启迪,激发阅读更多学术作品的兴趣,建构自己的阅读思维模式。
(四)开展语言实践,激发思维潜能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必须与思维训练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学习、生活和日后工作需要的各种语言活动类型为场景,营造真实情境,增强深度互动,为学生发展创新思维让出空间,激发其更大的思维潜能。
以口语交际中“访谈与答询”为例。首先,要设置访谈情境。比如,你玩过网络游戏没有,玩网络游戏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网络游戏(虚拟情境)与现实情境有何关联,网络游戏会带来哪些问题,网络游戏的正确发展方向是什么。其次,要明确访谈对象。访谈对象可以是同学、老师或任何自己熟悉的人,也可以是社区居民、行人等陌生人或其他需要访谈的人。再次,要做好访谈前的准备工作。比如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和访谈工具等。根据不同访谈对象,提问方式要不拘一格,灵活多变,借此提升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最后,访谈结束后要及时归纳整理访谈记录。完成这一系列语言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自主思考,提升实践能力,拓展思维深度,激发无限可能性。
四、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对于如何运用新版中职语文教材实现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一点粗浅探索,期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更好地落实新版教材的教学内容,完善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评价,以达到实现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梅培军,黄伟.语言思维:语文核心素养之核心[J].教学研究,2021(6).
[2]谷振诣,刘壮虎.批判性思维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倪文锦.聚焦思维 学会阅读:关于语文教学守正创新的一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23(2).
(作者:刘进,武汉技师学院院长;樊婷,武汉技师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