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视角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研究
2024-05-29蒋晓宇
蒋晓宇,唐 田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0)
核心素养是对“适应未来生活的人”的完美概述,可以说,注重核心素养就是注重“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人是社会性动物,而教育的目标则是以未来的生活为导向,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具备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从而实现幸福和圆满的人生。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核心素养的培养旨在推动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这一过程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因此,将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融入核心素养的培育中,拓宽二者融合的渠道,实现二者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契合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研究大部分是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框架出发,而本文拟从社会化视角出发,就核心素养特征、价值及培养路径进行深入研究。
一、核心素养的提出
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的研究源于国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世纪末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将核心素养分为交互使用工具的能力、在异质群体中有效互动的能力、自主行动能力三个维度[1]。欧盟在21世纪初发布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素养》中,首次提到“Key Competencies”,提出核心素养是代表知识、技能和态度一系列的集合[2],其核心理念是公民只有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在全球化的挑战中生存发展。可以说,个人的自我实现及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核心素养的功能定位。
在我国,核心素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当时,虽然未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但是对于合格公民已有了标准。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家们围绕着“健全人格”进行了思考,围绕“德性”对人的基本素养进行了论述。在《辞海》中,“素养”一词包含经常修习涵养和平素所豢养两层涵义,而《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释义为“平时的修养”。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的相关论述更强调德性,古代的理念值得借鉴和传承。面对多元发展的新时代,我国提出了更加全面的核心素养。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了“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3]。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布,指出核心素养包括人文底蕴、学会学习、责任担当等六大核心素养。因此,我国核心素养所提出的目标是培养出合格公民,以适应将来社会。
从核心素养提出的国内外背景来看,核心素养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导向意义,而个体社会化的发展则为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从社会化视角,对核心素养进行深入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化视角下核心素养的特征
(一)社会化的含义
社会化在社会科学领域是一个基础性问题,正如罗森伯格和R.特纳所言:“由于社会科学的发展,社会化的研究在人类学、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中有着巨大的重要性。”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化”进行了界定,在不同的学科中其含义不尽相同。人类文化学着重于研究社会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直接而无形的作用,也就是文化濡化[4]。社会学强调人与社会在社会化进程中的相互作用,强调社会规范的内化等,即社会行为的模塑[5]。在我国社会心理学中,社会化指一个人通过和社会的交互作用来适应和吸收社会的文化,使自己融入社会,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6]。
(二)核心素养的特征
人的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而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社会化的终极目标是社会生活,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有必要从社会化的角度探讨核心素养,以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其特征。
1.关键性
在社会化的进程中,核心素养的培育对处于儿童期、青少年期学生的终生发展至关重要。按照心理学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学校教育阶段的儿童正处于认知、社会化和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期,要使他们能够实现认知阶段的发展,必须夯实文化基础,培养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学生正处于自我认知强化的关键时期,只有使学生强化自我认知,才能有效管理其学习和生活,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复杂的环境中发掘自身潜力、找到自己的价值。因此,正确引导学生个体处理好自身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使之成为道德自律的人,是学校教育在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
2.基础性
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化是一种将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相互融合的复杂过程。社会教化即广义的教育,涵盖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孩子走出家庭教育的第一步,也是学生进入社会的重要跳板,可以说,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中介环节,也是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较长时间内,学校教育对学生进行着系统的教育,它能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社会行为的模塑,这是其他教育不能替代的。而核心素养作为当前学校教育塑造未来人才的重要框架,在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终身学习和社会融入奠定坚实的基础[7]。
3.全面性
所谓基础的就是全面的,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发展起基础性作用,这决定了它的全面性。作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应该是面向未来的社会生活必须具备的素质,并且尽量做到全面。因此,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其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涵盖了自我与社会、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层面,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积极作用。因此,核心素养是对全面发展的具体诠释,是一种可操作的概念范畴,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未来的挑战。
4.综合性
核心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而非单一素养或多个素养的简单组合。同时,个体的社会化也并非局限于某一方面,而是涵盖了认知、道德等多个层面的社会化过程,因此核心素养视角下的社会化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个体所经历的各种学习与活动,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容。基于此,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只有保障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性发展,才有可能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与社会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将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合在一起,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其综合素质,从而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三、核心素养的培育对学生社会化的重要作用
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不仅是促进个体终身发展的必要条件,还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8]。核心素养的培育在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具体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一)角色社会化价值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生理与心理逐渐发展成熟起来,其单一角色逐渐趋向复杂化,其主体意识逐渐萌发,处于角色冲突和紧张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正是学生自我意识迅速觉醒、个体独立人格初步形成的时期,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化理论,12岁至18岁的青少年正处于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期。因此,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是培养他们正确的角色认知。同时,核心素养也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使其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等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未来生活。基于此,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推动其角色社会化的发展,有助于其正确认识自我角色与自我价值,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二)情感社会化价值
学生在进行社会情感生活时,通过塑造自己的情感态度、情感信念、认同和接纳社会情感制度与规范等方式,实现对社会情感生活的适应和创造,这就是所谓的情感社会化。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的“六个要素”中,“人文底蕴”和“责任担当”等都体现了情感社会化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社会化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塑造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情感社会化对学生个人发展十分重要。学校应当注重情感社会化的价值,培养学生具备爱的能力,将健康的情感知识与学生的成长紧密结合,从而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三)道德社会化价值
道德社会化是一种逐渐将外部环境所蕴含的道德思想、价值观念等融入个体道德价值观中的过程,从而实现自我道德价值的内化[9]。学校教育对青少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外在环境,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实现道德社会化。在责任担当素养维度下,社会责任更多地体现为道德方面的要求。孔子言“察其言,观其行”,道德的最终作用是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仅是对人道德观念的塑造,还是对道德实践的指导和道德能力的培养。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要求之一是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些素养具有实践性、适用性和直接性等特点。因此,在道德社会化方面,核心素养的培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四、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路径
在教育实践中,如何通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来提高学生的社会化水平,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通过对核心素养和社会化价值的分析认为,要实现学生社会化的发展,必须有效实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一)依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合理安排核心素养的培育
学校教育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活动,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需求来实施核心素养的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将全部素养一股脑硬塞给学生,这无疑忽视了学校教育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忽视了学生个体的成长规律。因此,核心素养的培育要从学生的成长特征出发,着重培养与其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核心素养。
随着时代的变迁,学生的发展已不再抽象。在社会化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以学生的发展现状为基础,与社会隔绝的学校教育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这不仅是学生社会化面临的问题,还是核心素养的培育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当今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特别关注学生当前所面临的劣势,并在核心素养的培育中注重学生的“薄弱环节”。例如,在文化基础上,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批判意识;在自主发展上,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情绪调节能力以及一定的抗挫能力;在社会参与上,为了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课外活动,以此促进他们在社会参与方面的发展。
(二)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遵循教材安排,还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以确保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培育相互协调。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计划,注重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实施,营造出富有启发性的课堂氛围,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中,教师应当制定明确的目标,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应当借助教学设计为学生核心素养奠定基础,要把课堂作为主要载体,使学生在课程中形成重要的思维,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由于社会发展的多元性,学校教育只有在与社会环境融为一体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发挥其对教育对象的有效作用。社会环境对学校教育有着巨大影响,学校应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社会氛围,这是学校教育主体性的体现之一,彰显了学校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学校教育的主体性应当延伸至校园外,以使其成为主动营造优化环境的主体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应该在积极建构和优化自身社会环境的同时,还必须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并通过多种方式来促进这种作用的发挥。另外,学校教育应当积极主动地与其他社会环境系统建立联系,以各种正面影响的组合形成协同效应。
(三)优化家庭环境,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
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其教育方式和方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至关重要。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是基础性、广泛性和多维性的。首先,在塑造学生基本能力的过程中,家庭教育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因为家庭教育是学生最基本的、也是最初接触到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行为习惯。其次,家庭教育在引导学生融入社会、塑造行为规范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父母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能使他们形成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人格。子女常常以其父母的言行为楷模,通过同化作用,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行为模式和社交体系。再次,在塑造学生的个人理想和志向方面,家庭教育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个人的理想是由他对社会及周围事物认识的深化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在家庭生活中,孩子最初的兴趣爱好必然受其父母的深刻影响,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对兴趣的敏感性、持久性及爱好上的独立性,引导孩子们领悟到现实生活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发掘和培养各种积极的兴趣爱好,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最后,家庭在塑造青少年学生的社会角色、塑造个性特质及培养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也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四)改善社会氛围,在社会上弘扬核心素养理念
核心素养的塑造不应仅限于学校场所和学生时期,从社会化的视角而言,核心素养的培育应当是伴随人一生的教育,它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某个阶段,而是贯穿人生各个年龄段之中。正如林崇德教授所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0]。因此,核心素养的培育,在空间上要超越学校的范围,向社会各个领域拓展;在时间上,要超越学校教育的范畴,伴随着人一生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以培养公民基本道德素质为基础、促进个体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需求为导向的社会化体系势在必行。首先,应当优化社会教育环境,强化社会教育功能。随着青少年学生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他们的核心素养也在不断地受到影响和塑造。在塑造和发展个性、塑造价值观念及发挥和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他们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的正能量支持。其次,通过优化社会环境和社会教育,借助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独特文化,协助青少年学生度过充实健康的社会生活,促进其人格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同时强化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
个体社会化的发展同样伴随人的一生,其与核心素养的培育紧密相连。从社会化视角来看,以核心素养的发展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发展,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具体的指导。因此,应当大力弘扬核心素养的理念,创造一个有益于学生社会化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同时也为核心素养的实施提供可行的途径,最终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实到实践中。
五、结语
核心素养的培育与个体的社会化过程贯穿人的一生,二者相互契合、相互促进。在社会学的视角下,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研究的重点。在教育实践中,个体社会化和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学生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在教育中二者互动融合的成效会更加显著,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得以显著提高。因此,为了落实我国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育实践中,以社会化为背景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显得尤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