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孜尔石窟第175窟农耕图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4-05-28米治鹏张小飞张学圭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8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

米治鹏 张小飞 张学圭

摘 要:克孜尔石窟开凿于公元3世纪末期,从时间的流变上来看,其早于敦煌莫高窟和其他地区的石窟,是中国境内石窟寺发展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唐代克孜尔石窟曾经盛极一时,以其罕见的规模和独特的图像艺术风格为世界瞩目。克孜尔石窟吸收了龟兹文化的精华,以其高超的图像艺术,展现了中外佛教艺术的互相融合,同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克孜尔石窟中的图像艺术一定程度上展现的是当时人们真实生活的写照,尤其是第175窟农耕生活场景图,体现了各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历史场景,反映了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祖国灿烂文化的过程,说明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早已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克孜尔石窟;农耕图;中华民族共同体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8.028

克孜尔石窟艺术是在古代东西方文化交融荟萃中所逐渐形成的,吸收了中原地区和中亚地区的文化艺术,同时又具有鲜明的龟兹地区文化特征,壁画题材和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皆展现了佛教艺术形成、发展、演变的中国化历程。克孜尔石窟的绘画,题材种类极其丰富,有佛传四相图、野苑说法图、生死轮图、佛本生故事画等,在表现的形式上也体现出其独有的新颖别样,有梵天形象、乐舞形象等,其中第175洞窟东甬道的壁画上绘的一部分是农民进行劳作的场景图,这是当地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生活现实,是中原地区农耕技术传入西域后出现的新生产和生活方式,也是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有力体现,更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彼此依赖耦合互补,共同奠定中华民族共同体物质基础的过程。

1 克孜尔石窟第175窟概况

克孜尔石窟第175洞窟由主室、前室和后室构成,其中后室又分为东甬道和西甬道两个道,但是前室已经塌毁严重,壁画残垣也荡然无存,无法进行考释,因而对第175窟的研究只能从主室以及后室着手,对主室和后室壁画所展现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进而阐释克孜尔石窟图像艺术的深刻内涵,揭示佛窟图像所展示出来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1.1 第175窟开凿的时间

克孜尔石窟的开凿源于佛教在龟兹地区的广泛传播,自西汉末年佛教就已开始逐渐传入中国,龟兹地区经济发达、社会安定,为克孜尔石窟的开凿奠定了基础。整个克孜尔石窟开凿的时间应该是在两晋时期,据《晋书》记载:“龟兹西去洛阳八千二百八十里,俗有城郭,其城三重,中有佛塔庙千所。人以田种畜牧为业,男女皆剪发垂项。王宫壮丽,焕若神居。”①由此可见,两晋之时,龟兹地区佛塔林立,僧侣众多,这一时期,必然已经对克孜尔石窟进行了开凿。

克孜尔石窟始凿于公元3世纪末四世纪初叶,早期开凿的石窟大多分布在谷西区,洞窟数量较少,形制也较简单②,但是第175窟开凿的时间却是比较晚的,此窟从规模、形制、图像上来看,相较早期所开凿的洞窟,形制复杂,图像内容丰富,规模也较为宏大。“从175窟塑绘内容看,其布局已明显有了突破,出现将本生故事绘于甬道外壁下部,佛传绘于后室东西两端壁上部的情况,趋于自由多变,而且涅槃的题材有所下降,表现出晚期中心柱窟的一些特征,初步判断,此窟约修建于六、七世纪之间。”③整个第175窟所呈现出的艺术风格有了明显的变化,從佛教图像到龟兹地区人民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这是佛教艺术与当地人民具体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民族融合的生动写照。

1.2 第175窟主室

克孜尔石窟第175窟整体而言是一个中心柱窟,前室、主室以及后室层次分明,但是前室目前由于已经坍塌严重,壁画也损毁无法分辨。主室除去前壁损毁之外其他大部分基本保存完整,在主室顶部所绘的是菱格形式图案,包括佛教因缘故事以及佛教本生故事;在主室的正壁上,是一圆拱形大龛,龛内原应陈列一佛像,目前已不复存在,佛龛两侧分绘天主帝释与乐神五髻乾闼婆;龛外两侧壁上所绘之画面却已然无存,龛上方绘有苦行婆罗门、护法神、伎乐天、梵童子等,所采取的手法是塑与绘两者的完美结合,纵观整个主室佛像以及壁画的陈列,龛内是以坐佛塑像为主,龛外的壁面又作为补充,彼此之间相协调,构成一个整体,呈现出说法图的场景,具体是“佛在摩竭陀鞞陀提山因陀罗石室为帝释宣说正法,或曰帝释以四十二事向佛和帝释闻法”④。同时,第175窟主室所陈列的部分壁画也显示出了佛教的艺术表现手法。

1.3 第175窟后室

整个第175窟的后室保存完整,图像清晰可见,东西甬道皆有门楣进行装饰,顶壁之上绘制有动植物的菱格形图案。同时,后室也有东端壁和西端壁之分,东端壁的上部展现的是佛传故事七步宣言、树下降生、阿旃陀占相的相关内容,西端壁的上部展现的是佛传故事中四门游观画面,“一菩萨装束的人骑马上,其前为一佝偻的人,卧一羸弱的人,有二人肩舆一具死尸,随后立一身着袈裟、持杖托钵行乞者,变现悉达多太子先后四次从都城四门出游时,出东门见老人,出南门见病人,出西门见私人,出北门见出家修行者的情景”⑤。中间龛内的佛像依旧全无,龛内两侧的壁画却依旧可见,绘两全身相伎乐,一男一女,男子一手搭女肩,一手持鱼灯,女子挟弹弓形箜篌,回首笑望男子,作歌舞供养。

西甬道外侧壁上部皆并列凿出两小龛,龛内塑佛像,龛外辅之以壁画,组成完整的构图,表现出佛降服火龙的故事,内侧壁绘两排僧俗供养人,上排是八身供养比丘,下排则为龟兹装的世俗男女以及侍者。东甬道外侧壁绘佛传故事中的提婆达多举石砸佛的情景以及众魔军作大吼叫怖佛的情景,内侧壁则清晰可见,全壁绘视野宏阔的佛说生死轮回图,喻示着佛在宣讲生死轮回的内容,主要的绘图有佛为天众说法图、天趣盛景妙乐图、五衰相现图、舆尸出殡图、人间劳作图、地狱图、动物相互捕食图等,这些图皆反映出佛教轮回五趣说,即天趣、人趣、恶鬼趣、畜生趣和地狱趣。

2 克孜尔石窟农耕图的呈现

第175窟的农耕图是克孜尔石窟壁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生动地再现着当时人民有关农业生产生活、思想文化观念等方面的社会具体信息,对于研究魏晋至隋唐时期龟兹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克孜尔石窟农耕图也反映出中原地区农耕对新疆地区的影响,使新疆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转变,体现了农耕文明在龟兹地区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说明了各民族对中华文明的赓续所做出的贡献,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2.1 人与物形象的展现

克孜尔石窟第175窟壁画农耕图像以细致入微的生活生产方式,生动地展现出古代农耕生产时人与物活动的场景。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纷纷通过不同的载体进行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现实,早期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绘画中已可见先民从事社会生产的历史场景,“根据一些出土的彩陶纹饰看,形象地展现了马家窑文化时期先民们进行农业耕作的场景,彩陶的图案造型,是当时人们生产活动的深刻反映”⑥。这一时期克孜尔石窟壁画的农耕图的呈现与龟兹地区对农耕的发展以及中原文化对龟兹地区的影响息息相关。克孜尔石窟的农耕图实现了人与物与景的全面结合,将佛教经典与社会生活相统一,给人以视觉化、图像化的美感,同时又展现出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龟兹地区早期是以发展游牧经济为主,之后随着龟兹地区受中原地区农耕经济影响的加深,再加之具有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地处塔里木盆地的绿洲,水资源充足,光热条件好,因而农业的种植范围不断扩大,龟兹地区的经济形态也由畜牧为主转向了多元的农耕经济。“西域诸国大率土著,有城郭田畜,与匈奴乌孙俗异”⑦,可见在汉代之时,龟兹已然开始种植农业。从第175窟的农耕图中可以窥见这一时期农业耕作技术的成熟,显而易见是吸收了中原地区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

牛耕图壁画中涉及人物、耕牛、农具、树木等诸多元素,如图1所示,图中也清晰可见人进行耕作的场景。整个牛耕图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人物的刻画,人物可以说是农耕活动中的灵魂,在肥沃而又广阔的农田之上,一位农夫正右手用力地扶着犁,驱赶着两头牛进行犁地,对于耕犁也是刻画极度清楚,这时的犁较直辕犁是简单了些许,能够看见铁犁铧和犁辕,但是没有犁把手,犁地者对于耕地的深浅很难控制,必须竭尽全力用手按辕杆才能够吃土较深。此外,还有两位农夫,他们头戴毡帽,胳膊赤裸,用尽全力在刨地,而此时用于刨地的工具则是类似于砍土曼的宽刃铁制农具。壁画之中土地的形状为畦状方块,并且是非常规整,可见这是农民常耕种之良田,应是较为肥沃的,而且这种畦状土地可能是当时龟兹人民修建灌溉水渠之后,对所耕种的土地进行系统平整之后才出现的,这也是当时人们精心从事农耕的具体体现。

第175窟壁画中的农耕图,用整体叙事的方式,实现人与物的形象结合,全面展现出龟兹地区农民田间劳作的场景图,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同时,也体现出了绘画师高超的艺术水准,服务于当时佛教的发展,又凸显了艺术的水平,展现出了龟兹地区人们普遍的审美旨趣和思想观念。纵观整幅农耕图的画面布局,实现了农耕的主题与题材的有机统一,题材也具有其多样性和真实性,使整个农耕画面的叙事流畅、协调而不失违和感,“图案意匠的装饰性和写实传神的生动性结合得恰到好处,装饰性衬托了生动性,生动性点活了装饰性”⑧。农耕图所呈现的艺术特色也较为突出,当时刻画第175窟农耕图的画师应是通过用心体悟农人四季劳作场景之后,经过不断构思,利用自己的绘画技艺,以多元化的展现形式才将农耕完美地展现于壁画之上。在整幅牛耕图的画面布局之中,构思奇特,描绘了牛耕、刨地等多个场景,营造出时间和空间的氛围,农耕图中的人物刻画,既注重尊重客观对象,又注重对农人个体形象的把握和群体关系的表达,从而体现出一定的叙事性、趣味性及艺术性。

2.2 农耕场景与环境的映衬

克孜尔石窟的农耕壁画图,农耕场景与环境互相映衬,环境一定程度上营造出了耕作的浓厚氛围感,丰富了画面的动静感,起着限定及衬托的重要作用。

“每一幅或一套图像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总有其特定的赞助人、创作者、创作动机、时空背景、艺术风格、传播路径、功能用途、社会反响等。”⑨克孜尔石窟的农耕图既体现出了时空背景,同时也刻画出了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风格,与农民从事耕作的环境完美契合,具有非常丰富的史料价值,可以为以图入史的研究方法论提供重要的载体,从中可以窥见出龟兹地区民众的生活、农业生产、艺术创作等领域的具体信息。

第175窟的农耕图营造出了农民田间劳作的氛围,注重与周围画面之间的互相联系,善于和周围的其他画面形成合力进而叙事,组成具有统一协调的主题画面。图中的农人在菩提树下进行耕种,增加了画面的景深布局。在艺术作品中环境的塑造能够起到丰富画面的重要作用,从而影响视图者对整体画面的理解,此时,农耕图中的人物活动在田野大环境中,这一背景的刻画,突出了人物的细心劳作场面,更增添了画面的活力之感。

3 克孜尔石窟农耕图的历史文化意义

克孜尔石窟第175窟的农耕图具有记录当时龟兹地区农耕发展的功能,通过考古发掘,进而结合史料的记载,以图证史,能够对魏晋至隋唐时期龟兹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做更加清晰的了解。农耕图是以写实的手法进行刻画农民的劳动生活,反映出龟兹农民的生产状况以及农业的生产水平,“中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图像作品。这些古代农耕图像种类繁多、内容多样,是中华传统农业文明的重要表现载体与物化表现形式”⑩,这一时期的农耕图也为我们研究龟兹地区与中原地区农业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克孜尔石窟的农耕图是反映我国古代农耕在龟兹地区发展的宝贵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展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淳朴的精神风貌。  第175窟农耕类图像以细致入微的耕作细节,农耕场景中人与物的展现,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了解龟兹地区农耕历史文化的途径,对于我们今天传承农耕文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都有着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克孜尔石窟的农耕图像能够为我们更进一步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通过不断研究克孜尔石窟农耕图像,进而扩展农耕图像研究的内涵与外延,汲取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农耕文化智慧,秉持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我们赓续中华农耕文明,增强历史文化自信奠定坚实的基礎。

克孜尔石窟壁画农耕类图像也能为服务乡村建设贡献出一定的艺术力量,农耕图反映的是乡村社会的乡土气息,体现的是农业文明视域下人民的农耕生活,通过再度展现农耕图中的艺术元素,使源于生活的艺术创意又渐趋回归乡村生活,助力于塑造乡村振兴的新风貌,提升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品位,为乡村地区文化的建设提供必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k通过研究龟兹地区克孜尔石窟农耕类图像,也能够进一步传承我国传统的农耕文明,推动农耕文化的发展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农耕文明,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得农耕文化在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发挥出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

4 结语

克孜尔石窟是我国古代各族人民劳动智慧的艺术宝库,具有异常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对于研究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佛教艺术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而第175窟中的农耕图,则是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进行劳作的场景,既体现出佛教艺术在龟兹地区的发展,同时又展现了佛教艺术在传播过程中世俗化和社会化。整个农耕图的内容简洁,以牛耕图像和人们劳作时的场景为主,实现了人与物形象的完美结合以及农耕场景与环境的相互映衬,无意中增添了画面之感。农耕图的绘画突出写实,对于人物、耕牛、农具等形象的刻画皆是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雕琢,体现了农耕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克孜尔石窟的农耕图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既反映出历史上东西方文化艺术的融合与交会,同时又凸显了当时龟兹地区农业的发展水平,为我们今天研究龟兹农耕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史料支撑,也有利于我们不断赓续中华传统农耕文明,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注释

①房玄龄.晋书:卷九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74:2543.

②华发号.克孜尔石窟志[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1.

③姚士宏.克孜尔石窟探秘[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6:51.

④姚士宏.克孜尔石窟探秘[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6:50.

⑤姚律.克孜尔石窟99与175窟:两个强调释迦牟尼佛“最后身”的中心柱窟[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9(3):2-8.

⑥米治鹏.探赜索隐:从马家窑文化管窥新石器时代的农业发展[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5):110-113.

⑦班固.汉书:卷九十六:西域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4:3872.

⑧中国新疆壁画艺术编委会.中国新疆壁画艺术:第2卷:克孜尔石窟[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5:19.

⑨王加华.让图像“说话”:图像入史的可能性、路径及限度[J].史学理论研究,2021(3):66.

⑩張清俐.图像研究展现中华悠久农耕文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3-26(002).

k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3-10-29(001).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索
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到中华民族实体建设
“共同体”语义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发现”中华民族:从文明帝国到主权国家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治建构:基础、路径与价值
1931年—1945年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
论四个全面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帕措”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探析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复合互嵌格局与多元一体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