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末端监控到前端驱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策略转型

2024-05-28段戴平王欣雨丁林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4年5期

段戴平 王欣雨 丁林

摘 要:运用CiteSpace对中国知网收录有关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建设的2,036篇文献进行关键词词频分析、历时性分析与前沿探测,发现当前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建设面临外部压力推动,内生驱动乏力;管理中心实质,学生中心边缘化;末端问责主导,信任管理势弱;重视结果评估,忽视反馈改进等问题。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要实现从末端监控向前端驱动转型,高校使命驱动体系建设,保障过程要回归学生发展中心本质,要基于教育信任文化推动保障实施,评估结果应该为反馈改进提供循证支持。

关键词: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历时性分析;末端监控;前端驱动

前言

自20世纪80年代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兴起以来,“质量保障”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焦点。特别是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质量面临严峻挑战,质量保障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由高校自身负责,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1]。2020年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健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制度,而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特别强调高校应承担起质量建设的主体责任[2]。

在政策推动下,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成为高校教育管理的研究热点,许多学者针对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制度体系建设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3],已有研究多关注外显的制度结构及对高校质量的监控效用[4],但缺乏基于高校使命驱动的策略分析及对保障过程信任危机问题的伦理审视等研究。高校要真正承担起质量建设的主体责任,其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策略必须从外部驱动的末端监控向自身使命驱动转型。因此,本文针对已发表的关于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文献,通过词频分析、历时性分析与前沿探测,深入分析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从末端监控向前端驱动策略转型,为推动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研究设计与分析

1.研究设计。本文的研究问题是:一是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存在哪些具体的末端监控困境?二是如何实现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从末端监控到前端驱动的策略转型?研究运用CiteSpace 6.1.R2对样本文献进行关键词词频分析、历时性分析与前沿探测,旨在准确、深入地把握质量保障研究的现状、趋势与演化特征[5]。样本文献源自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以篇名含“质量保障”或“质量保证”与主题含“高校”或“大学”两两组合进行检索,时间跨度为“1996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获得5,735篇文献,剔除123篇会议公告、征文等后对内容进行筛选,去除重复性文献及主题无关文献后最终获得1996年—2023年间共2,036条有效文献记录。

2.关键词词频分析。研究将样本文献导入CiteSpace中生成高频关键词的频次数据及中心度(见表1)。将无法揭示核心主题的关键词,如“高等教育”隐去,从表中可见,“教学质量”频次最高,达到517次,中心度也最高,表明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焦点是教学质量保障。另外,从表中可见质量保障体系、审核评估、保证体系等频次较高,而人才培养、以学生为中心、二级学院等出现频次较低,表明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关注重点仍是末端监控,以宏观的保障体系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3.历时性分析。从纵向视角进行历史演变分析能够更全面地把握研究概况。因此,基于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研究在时间维度的发文数量演进以及结合国家关键政策文件的出台作为划分节点,将我国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研究大致分为体系搭建、内涵建设与成效反思三个阶段。一是1996年—2006年: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搭建阶段。该阶段“质量保障”“保障体系”“保障机制”等体系机制建设的关键词逐步取代早期的“质量保证”“保证体系”。这一转变与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入学数量与教育质量的矛盾加剧以及学者将西方工商管理中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引入我国,[6]使得教育管理拓展至高校教育系統全过程有关。二是2007年—2016年: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内涵建设阶段。该阶段研究重心从关注保障体系和制度的外塑,转向强调资源配置合理、管理制度科学、师生员工参与、人才培养质量、不同高校分类发展等质量保障的内涵建设。该阶段学者围绕“研究生教育”“学生评教”“新建本科院校”“提高教学质量”“二级学院”等探讨内部质量保障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三是2017年—2023年: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成效反思阶段。在高校普遍完成内部质量保障的组织化建设后,学术界开始对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针对性、有效性等问题进行深度审视。主要基于不同类型高校的质量保障与质量目标的一致性、发展情境的适应性、高校质量管理水平的匹配性、教育各环节中质量价值观的落实程度以及社会需求的适应度等进行深入全面的审视。

4.前沿探测与分析。研究领域的新兴趋势可以通过突发性检测进行确定,运用CiteSpace“关键词突发性检测”功能分析关键词在不同年份的“突现”状况,共获得26个突现词。可以将研究前沿概括为“机制建设”和“保障实施”两条逻辑主线:一是机制建设的研究前沿经历了“保证—监控—保障”的主题变迁。从“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到“监控体系”再到“保障机制”,三类突现词先后出现,这揭示了我国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的机制建设主题聚焦最初是借鉴工业管理中确保质量所应达到的要求和水平,然后过渡到对教育过程的质量监控和监管,直至关注持续促进高校内部教育质量的机制建设。二是保障实施的研究前沿经历了由“体系—机制—教学”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视角变迁。“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监控体系”等宏观体系建设一直是前期研究的热点;“机制”建设主题包括“专业学位”聚焦研究生教育机制,“审核评估”“本科教学”“专业认证”聚焦本科教育机制,“二级学院”“民办高校”等突现词聚焦特色院校机制;“线上教学”和“在线教学”两个突现词最新出现,表明关注点从宏观中观逐渐落脚到微观教学建设。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

1.外部压力推动,内生驱动乏力。高等教育普及化使得高校产出达到新规模,高等教育内部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但部分高校过度依赖政府与社会的外部监管,丧失了内生性、自主性及使命性驱动。从表1可见,“质量保障体系”是频次达到246次的高频关键词,中心性达到0.23,另外“质量保证体系”和“保障机制”的频次分别达到43次和35次。这揭示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宏观机制建设为该研究领域的热点。高校作为具有极强专业性与排他性的知识生产机构,只有高校自身才最了解内部教学科研等实施过程,应当作为质量保障实施应然主体,但在实践中频频受到高权威性的外部质量保障要求和评估认证的影响。这导致高校对宏观层面的体系建设与实施较为偏重,忽视对教学、科研、学生需求等微观层面的质量评估,呈现出行政功利倾向,受制于形式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高校作为责任主体基于多元化、特色化的质量保障价值取向而产生的使命驱动[7]。

2.管理中心实质,学生中心边缘化。高等教育内部保障问题归根结底是管理问题,管理问题的实质是服务问题,我国高校管理中心的模式由来已久,质量保障过程缺少学生中心理念的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在近年虽获得了一定关注度,但其频次只有30次,中心性0.05,仍处于末位,且研究多浮于理论分析,在质量保障管理实践中并未得到广泛重视与真正落实。传统质量保障在评估审查方面重点关注高校的办学条件、教学工作、管理水平与办学声誉,对学生学习的质量效果较为忽视。加之管理中心模式简而易行,习惯成自然,即使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市场岗位需求多样化以及供需矛盾的背景下,高校仍不改变人才培养要求与学生就业需求是不可取的。以管理为中心的模式日益失去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功能,学校应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不仅要大于教师的“教”[4],而且还要高于院校的“管”。

3.末端问责主导,信任管理势弱。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具有市场化的问责逻辑,问责制度常常被视为确保教育质量和提升机构效率的重要手段。然而,过度强调问责而忽视信任管理往往导致内部质量保障面临诸多挑战。从表1可见,“监控体系”和“质量监控”频次分别达到50次和47次,属于较为高频的关键词,这揭示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较为重视“监控”手段的使用,主要以末端问责管理为主。末端问责模式来源于大学教师评价导向异化,不仅会削弱教师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破坏信任文化和合作关系,而且过度强调末端问责还是对教师专业伦理的忽视。高校教师享有专业自主权、公正评价及问责权、人格尊严权、荣誉获得权及追逐幸福权[8]。涉及高校教师的问责制度应当是向善的,符合人性发展的正义、平等与自由的,制度应具有使得教师内化认同并愿意积极践行的感召力。但在实际中,问责的内在要求与伦理并未结合,关于教师的末端问责对高校教师作为“专业人”的自由精神以及正当权益造成一定影响,基于信任的管理文化势弱,问责制度的公平正义遭受破坏。

4.结果评估优先,反馈改进薄弱。当前,中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在功能上更多是向外界证明其取得的成果,对于高校内部教育教学的过程质量以及质量改进关注度不够[9]。质量保障活动的目的应是提升学习成效、改进日常管理以及调整资源分配等,但高校往往将质量保障看作行政性事务、对上级部门质量检查的回应以及硬性指标排名的依据,忽视了其本身所具有的对教育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改进以及对师生的需求满足的功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所具有的教育价值与教育意蕴应当是凌驾于数据结果报告之上的,对数据过于重视会影响教育教学及学术的长期发展性,追求短期效果对于教育质量以及学生成长都是弊大于利。另外,以往的质量保障报告多为简单的工作总结与评价,而非师生全参与、基于高校使命和自身发展特色进行梳理,注重内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及反馈改进的常态化、使命性工作。

从末端监控向前端驱动的策略转型

1.以自身使命驱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应以各校独特的使命为核心。这意味着质量标准的制定必须反映每所高校的特色和目标,确保教学、研究和服务活动符合其自身发展战略。各级学院和教学单元,作为最接近教学实践的組织,应承担起主导角色,基于专业需求和教学特色制定质量标准。此外,质量保障的执行应常态化地搜集和分析数据,关注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多维度指标。质量保障的效果评估须明确个体责任,鼓励全体成员参与,实现自我管理和持续改进,从而确保质量保障成为高校文化的一部分。

2.质量保障过程回归学生发展中心本质。学生是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主体,在质量保障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欧洲大学在规定中强调质量保障应与学生合作,学生的反馈和满意度水平是评估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10]。将学生置于质量保障核心,要求从执行责任、关注焦点和评估方法三方面进行转型。责任执行须下放至更接近学生的教学单位,以确保教学和研究活动的质量直接响应学生需求。关注点应从部门任务完成转变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将学生需求作为主要关注点,瞄准学生的能力与兴趣特长发展、学业完成情况、体美劳教育、个性发展以及考虑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了解学生生活学习中的诉求与满意度[11]。质量评估程序要关注教师与学生群体参与及反馈,回访师生需求与建议解决情况,将师生反馈内容作为改进依据。

3.基于教育信任文化推动质量保障实施。高校要深入研究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推动建设质量文化,打造新时代大学质量文化[12]。从问责制向基于相互信任的质量文化转变,重视教育伦理和师生价值。构建一个开放、透明、相互尊重的文化环境,强调所有成员对质量卓越的主动追求。未来的质量保障体系中,组织结构应从“行政约束”向体现动态性和创新开放的“文化自觉”转变。这意味着要高度重视教师的教育贡献,并以更科学的方式评价教育成果的价值。评价结果应更多用于促进质量改进和提升,而不仅仅是问责。内部质量保障应超越单纯的工具理性,结合价值理性,在信任、平等和尊重等伦理价值的基础上,形成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教师满意度是影响高校内部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13],关注教师需求、认可教师贡献、重视教育质量的伦理关照,构建相互尊重信任的质量文化氛围至关重要。

4.评估结果为质量反馈与改进提供循证支持。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应更加注重证据驱动。未来的高校质量保障评估要进一步强化證据驱动和科学求证的质量评估要求。中国香港高校在“质素核证”活动实施中强调,“提供充分及合适的证据资料文件是办学者的责任”[14]。为实现这一要求,高校应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来优化评估流程,提高评估的效率和精度。此外,还需要建立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建立一个透明、多元的利益相关者参与通道,维持证据的客观性和透明度,确保评估过程的公正性和包容性。强化证据驱动和科学求证的质量评估要求,高校能够及时识别并解决教育质量问题,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从而促进高质量发展。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基于卓越教学理念的一流大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9YJC880020);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1年理科教育研究专项课题重点项目“基于卓越教学理念的高等理科教师教学发展与能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1LKD0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EB/OL].(2021-02-07) [2024-03-19].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2/07/content_5585584.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2020-10-13)[2024-03-19].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010/t20201013_494381.html.

[3]魏红,钟秉林.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基于96所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文本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6):64-70.

[4]方潜生,黄显怀,程家福,等.从审核评估看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J].现代教育管理,2019(11):57-61.

[5]包水梅,杨冰冰.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之研究——基于CNKI数据库2000-2017年收录论文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5):114-124.

[6]施晓光.西方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2(2):32-37.

[7]李明. 研究型大学内部教学质量评估与监控的实践及反思——以39所“985工程”大学为例[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3(4):11-16.

[8]王连喜,王萃萃,刘惊铎.新时代高校教师专业伦理问责制的理论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22(17):45-47.

[9]秦琴.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的焦点问题及新趋势——2016年“高等教育质量与就业:内部质量保障的贡献”国际研讨会综述[J].中国高教研究,2016(9):29-34.

[10]AYCICEK B, KONOKMAN G Y.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in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Views[J]. International Onlin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2021,13(3): 810-823.

[11]李志义,张小钢,宫文飞,等.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标准构建:策略、框架与要求[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4):8-14.

[12]黄文祥,李亚东. 识变、应变、求变:打造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新文化[J].北京教育(高教), 2022(1): 28-32.

[13]AHMED H, ASHRAF M A, ISLAM K, et al. In Quest for Sustainable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Cyprio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2022,17(5):1517-1532.

[14]别敦荣,易梦春,李志义,等.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发展趋势及其启示——基于11个国家(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考察[J].中国高教研究,2018(11):35-44.

(作者单位:段戴平、王欣雨,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丁林,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与学系)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