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24-05-28王新营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高校

王新营

摘 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总结,为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高校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阵地,应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方面走在前列,聚焦“首要政治任务”,围绕“新的文化使命”,落实“七个着力”重要部署,提升工作质量效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教育力量。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研究部署、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宏阔的历史视野、深情的历史关怀、坚定的文化自信,就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2023年10月,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首次提出,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篇开启新阶段。高校作为贯彻黨的教育方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应自觉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方面走在前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首要政治任务”“新的文化使命”“七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在“明体”中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创新;在“达用”中全面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特征;在“贯通”中学思践悟行,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切实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聚焦“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高擎思想旗帜,“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健全理论学习制度机制,坚持“第一议题”深学细悟,构建以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为引领,以“干部教育培训、党支部‘三会一课、教师专题培训、党员理论学习、学生党课团课”为支撑的“大学习”格局,覆盖全体干部师生,分层、分类实施教育培训,建强线上、线下阵地平台,创新形式方法,增强理论学习质量实效。用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深化思政课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推进“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组建师生宣讲团,发挥高校理论高地优势,深入基层单位、社会各界,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社会各方面落地生根。

围绕“新的文化使命”,发挥学科专业人才优势自觉担当文化传承发展责任

发挥高校学科特色优势、科技创新优势、人才聚集优势,担负起学习宣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使命。以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北京印刷学院为例,学校办学“源于文化、兴于印刷、强于出版”,坚守“认真作好出版工作”办学初心,担当“传承弘扬印刷文明、创新发展出版文化”办学使命,发挥在出版与传播、印刷与包装、设计与艺术三个领域的特色优势,做优、做强“出版+”学科体系,打造以出版为核心的学科交叉平台,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和行业发展需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构建覆盖出版全产业链的产学研协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高质量出版智库、高水平科研平台,高层次设计作品,推动学科势能和人才动能转化为服务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行业创新发展效能,体现出版服务大局,助力出版强国、文化强国建设。

落实“七个着力”部署,推动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1.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压紧压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高校要始终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一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牢牢把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政治导向,强化各级党委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政治责任,加强指导和督导,确保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二要以队伍建设为关键,健全校内外“大宣传”“大思政”“大文化”协同机制。以坚定政治方向筑牢思想根基,以“四力”教育提升能力素质,以“严实深细”锤炼工作作风,加强教育培训,建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为推动高校宣传思想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队伍保障。

2.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防线。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应从战略高度守护意识形态安全。一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心怀“国之大者”,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教育服务强国建设。二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找准党的方针政策与高校发展、师生关切的契合点,抓好主题宣传、形势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和典型宣传,壮大正能量。三要落细落实工作责任。精准化制定责任清单,明晰化责任分工,协同化推动落实。加强各类阵地建设和管理,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原则,坚持党群系统、行政系统、直属单位“一盘棋”,领导干部、教职员工、学生群体“大合唱”,站稳守牢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更好发挥意识形态工作在维护政治安全、主导办学方向、团结凝聚人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时代新人。高校要结合自身特色,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要构建立德树人新生态、新格局。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造特色思政育人模式,增强思政育人实效。学校突出学科特色优势,深入开展红色出版、红色印刷、红色设计教育,以覆盖全人才培养产业链的“书”为载体,形成“以‘书载道 立德树人”特色思政工作模式,通过“读好书、编好书、印好书、传好书”,内化、践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做好人生第一本书,增强行业使命和文化责任。用好首都文化资源和出版传媒行业资源,扎实推进“‘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取得阶段性成效,实现时代新人培养和首都文化建设双促进、双提升。开设“大国出版”思政公开课,引导学生始终不忘出版初心,勇攀出版高峰。二要深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过开设文化类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建设“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基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师生参与文化实践服务活动等途径,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抓好“五史”宣传教育,坚定师生理想信念,增强师生爱国情感,引导师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凝聚奋进新征程强大力量。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遵循新闻宣传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高等教育规律,聚焦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夯实校园宣传主阵地。一要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构建全媒体矩阵,坚持以师生为中心,做好舆情引导,讲好中国故事、教育强国故事、师生校友故事,回应师生关切,在提供优质新闻产品和信息服务中进行舆论引导,提升工作实效。二要创新宣传舆论话语表达方式。带着感情沉下去,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增强新闻舆论的关注度和引领力,切实把师生心力凝聚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中、汇聚到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中。

5.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文化精品提升文化服务力贡献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为中华文明精准画像。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应担负服务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责任使命。一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传之久远的中国精神、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工作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下做到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深化与属地文化单位合作,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赓续文脉文明。二要坚持涵养学术。加强理论研究,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学理支撑;加强学科建设,推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加强文化创新,推进文化创意与科技融合,实现文化创造转化;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固本,以红色文化铸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励志,建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坚定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文明进程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

6.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助力培育和发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大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校作为人才、科技、创新的重要结合点,应为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提供新质生产力支撑。一要深化交叉学科平台建设。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文化与科技融合造就了文化新疆界、新业态和新图景,高校要适时调整学科专业,推进交叉学科发展,促进科技成果产生和应用,助力文化数字化国家战略。二要加快培养拔尖创新型文化人才。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充分发挥科学研究优势,贯穿高层次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适应文化创新发展需要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三要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围绕国家文化传承发展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激发高校师生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打造优质文化作品,丰富高品质文化产品供给,扩大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面。

7.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做好文化宣介,增强大学文化辐射引领。在传播主体日益多元、传播资源更加丰富的新形势下,高校要学习和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一要坚持开放办学。依托“一带一路”倡议等纽带,开展多层面、多类型的国际论坛、文化交流合作,构建全媒体联动的新时代高水平国际文化传播体系,大力开展新闻舆论宣传和学校形象塑造;要善于走出去、引进来,跨文化传播,在交流中互通有无、在互鉴中取长补短。二要坚持整体谋划。强化系统观念,协同校内媒体和社会主流媒体,建立健全文化传播联动宣传机制,搭建高校与社会、世界沟通的桥梁,推动各方面资源协同联动。拓展数字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路径,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新征程上展现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气象、新作为。

参考文献:

[1]曲青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贡献党史和文献力量[J].旗帜,2023(11):8-11.

[2]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N].人民日报,2023-10-08(1).

[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23(1).

[4] 夏康健,崔士鑫.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重要论述的发展脉络和深刻内涵[J].中国出版,2021(13):8-13.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翟 迪]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