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心理弹性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4-05-27黄伊琳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4年4期
关键词:心理弹性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

黄伊琳

摘 要:心理弹性指个体面对压力和困境时,表现出积极适应环境的良好能力,是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心理弹性为切入点,以四到六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调查小学生心理弹性现状。研究结果显示,本校学生心理弹性处于中等水平,学生的人际协助和情绪控制方面需要多加关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弹性;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的特殊时期,学生心理特征不成熟、不稳定,容易受到亲子关系、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因素影响。在学校心理辅导中,有些小学生面对一些小挫折和小矛盾时心理比较脆弱,在教育中如何提升学生积极情绪体验,培养高心理素质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弹性作为个体积极内部资源,是小学生应对挫折和压力的积极力量(崔丽娟等,2010)。心理弹性指个体面临困境和挑战时,能够迅速调整并恢复状态,积极适应环境的动态过程(王潇雨,2023)。帮助小学生提高心理弹性水平,能够有效提升个体压力应对能力,预防消极行为产生(傅亚强,魏旋2013)。心理弹性有效调节个体焦虑、抑郁问题,帮助小学生提高注意稳定性(洪炜等,2015;邹佳凝等,2022)。由此可见,提高学生心理弹性对保护个体心理健康、提升心理素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学生能够以积极状态应对困境和压力是健康生活素养形成的重要体现。

一、方法

(一)研究对象

广州市番禺区一所小学的四、五、六年级学生,发放问卷240份,有效问卷237份,有效率98.75%。男生124人,女生103人;四年级83人,五年级73人,六年级71人。

(二)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胡月琴,甘怡群,2008),量表包括个人力(内部因素)和支持力(外部因素)两个因素,五个因子,共27道题目。个人力包括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支持力包括家庭支持、人际协助。量表采用5级评分,得分越高代表心理弹性水平越高。量表一致性为0.89。

(三)数据处理

利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描述统计、T检验,分析被试性别等因素的心理弹性水平差异。

二、结果

(一)小学生心理弹性整体分布情况

对小学生心理弹性量表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见下页表1。

由表1可得,小学生整体心理弹性水平M=91.74,每题均分为3.39,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在人际协助、情绪控制得分较低,特别是情绪控制需要多关注。

(二)小学生心理弹性在性别上的差异

为验证小学生心理弹性在性别上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见下页表2。

心理弹性总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支持力维度、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因子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个人力维度、情绪控制因子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得分高于女生;目标专注、积极认知因子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得分高于男生。

三、讨论

(一)小学生心理弹性现状讨论

1. 小学生心理弹性整体讨论

本研究得出小学生心理弹性总均分为91.74,平均得分为3.39,處于中等水平,该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赵瑞芳,2019;尚雨璇,2022)。心理弹性的五个因子得分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目标专注、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情绪控制。情绪控制因子得分最低,与赵瑞芳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应该引导学生良好地控制和调节自身情绪,积极应对和处理消极情绪。

2. 小学生心理弹性性别差异讨论

性别在目标专注因子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得分高于男生,与尚雨璇的研究结果一致,女生身心发展较早,使得女生的专注度和坚持性要好于男生;性别在情绪控制因子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得分高于女生,男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形成理性思维,能够客观分析事情产生原因,表现出更强的情绪控制能力;性别在积极认知因子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得分高于男生,传统观念里男生受到的社会期望更高,要求更为严格,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遭受更多批评(王苏,盖笑松,2020),而女生有良好的自我核心评价,易进行自我反思,对自身要求更高,通过主动提升以获得成长,因此在积极认知方面显著高于男生。

(二)提高小学生心理弹性的建议

个体内部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心理弹性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关键的中介作用,同时注重内在品质和外在支持(马伟娜等,2008)。因此提高小学生心理弹性可以从内外部因素即五个维度入手。

1. 内部因素

在个人力内部因素目标专注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目标感和专注力,多数小学生学习目的是为获得老师夸奖、满足父母期待,因此感受到过重的学业压力,对此应帮助小学生建立内部学习目标,关注自身优势,更多地获得学业成就,坚强的意志力是个体克服困难挫折、达到自我实现的必备品质,也是衡量个体心理弹性水平的关键因素。

在情绪控制方面,学生与同学相处时,有时会面临比较频繁的情绪起伏,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如何控制情绪的关键时期;学生通过学习情绪ABC理论,在生活中进行尝试,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学会信任和尊重他人,学会习惯性往积极方向思考,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模式。

在积极认知方面,应教会学生发现自身潜力。首先,学生要提升自我认识,通过目标分割法,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其次,通过将大目标分解为具体小目标,获得小成就感的激励作用;最后,通过实现小目标不断激励自己,慢慢获得成功,增强对自身能力的认可。

2. 外部因素

在支持力外部因素家庭支持方面,家庭环境是学生成长最重要的环境,是小学生的第一个课堂。儿童心理弹性水平与父母情感支持呈显著正相关(周蓓,2022)。家长应给予学生良好家庭支持和和谐亲子关系,发展孩子更多的积极心理品质;学校多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或培训,提高家长家教水平以及更新教育理念,形成融洽的家庭氛围。

在人际协助方面,小学阶段是学生同伴意识高度发展,渴望同伴交往的时期,但因为心智不够成熟,缺乏一些交往技巧以及解决人际问题的能力。心理弹性水平高的学生对人际关系的感知和认识能力较高(张坤,2015)。学校多开展人际交往主题的讲座,开展各种学校集体活动,使学生能更多地给予他人肯定,提高团体凝聚力,拉近学生心理距离。

四、结论

1. 小学生心理弹性处于中等水平。

2. 心理弹性个人力维度得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得分高于女生;性别在目标专注、积极认知因子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得分高于男生;性别在情绪控制因子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得分高于女生。

参考文献:

[1]王潇雨.给青少年补上“心理韧性”这一课[N].健康报,2023-03-16(6).

[2]邹佳凝,刘文,张妮.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注意稳定性的关系:认知重評的中介作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05).

[3]张坤.我国儿童心理弹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4).

[4]洪炜,谢中垚,周丽丽,郝树伟,徐红红.心理弹性对基层公务员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05).

[5]傅亚强,魏旋.心理弹性、压力认知和应对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05).

[6]崔丽娟,俞彬彬,黄敏红.家庭关怀、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对流浪儿童的影响研究[J].心理研究,2010(03).

[7]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08).

[8]马伟娜,桑标,洪灵敏.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1).

[9]赵瑞芳.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弹性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

[10]尚雨璇.班级团体辅导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心理韧性的促进研究[D].沈阳:沈阳大学,2022.

[11]王苏,盖笑松.3~4岁幼儿冷热自我调节的发展趋势及性别差异———项纵向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0(06).

[12]周蓓.小学生心理韧性培养策略[J].江苏教育,2022(40).

猜你喜欢

心理弹性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幼儿教师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乳腺癌患者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我是小学生
“心理弹性”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