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创新研究

2024-05-27包福存李忠信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公共服务供给

包福存,李忠信

(兰州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 730050)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与传统行业相融合,促使农村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技术驱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创新迎来了新契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这些都为创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指明了方向。

国内学界关于数字技术赋能公共服务供给研究的相关成果较为丰硕。已往的研究主要围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数字技术赋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创新供给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研究。农村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基础教育、医疗服务、社会保障、养老等民生与社会事业[1]。陈朝兵等指出,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数字的交互性、共享性、整合性、敏捷性、去中介性等特性会形成表达赋能、决策赋能、匹配赋能和评价赋能,使村民的期望与实际契合[2]。上官莉娜等指出,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实现公共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内容精细化、方式便捷化提供了重要条件[3]。关于数字技术背景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面临挑战的研究,谢秋山等指出,农村公共服务数字化面临数字化服务能力、服务流程不完善、数字化服务资源有效供给相对不足、居民数字应用能力较低等问题[4]。郭美荣等指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网络化、数字化技术应用不足[5]。上官莉娜等提出供给平台系统建设不够完善、数据共享与信息交互缺乏保障、数据开放不充分等问题[6]。综上所述,已往学术界对数字技术赋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研究,主要从宏观方面探索数字技术赋能公共服务领域的方式和机制,以及数字技术背景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面临的挑战,从微观视角探索数字技术赋能公共服务领域中某一具体问题的研究较少。在数字乡村建设的背景下,以数字经济发展为契机,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转变,实现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是亟需关注的时代命题。本研究探索在数字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创新供给、面临的挑战以及促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创新的策略,旨在丰富和拓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研究的理论范畴,对相关部门利用数字技术开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参考。

二、数字技术赋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价值与意义

(一)数字技术使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

数字技术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带来了发展机遇。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数字技术与传统公共服务相结合,一方面,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形成政府主导的多元主体合作供给模式。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中,政府负主要责任,居于主导地位;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其中,公民个体是公共服务需求的表达者、监督者[7]。另一方面,公共服务供给的内容不断丰富,公共服务的服务模式、服务产品不断拓展,能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多元合作主体,可通过创建、整合和互联农村公共服务平台,以及业务工作的协同与互联,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数字化的方式创新公共服务的形式与内容,能够形成符合村民需求的公共服务需求体系,使公共服务呈现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另外,数字平台的搭建,为公共服务跨区域、跨部门、跨场景协同供给创造了条件,有助于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能。公共服务的供给者据此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改革,可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全方位、高质量、精准化、优质化发展。

(二)数字化技术赋能,为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契机

在数字时代,数字化技术赋能,能够形成数据共享、农村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结构。信息技术可搭建数字农村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公共服务资源,以农村居民需求为基本,对公共服务进行了多角度、立体化的创新,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与存储,建立统一的公共服务大数据共享平台[8]。通过大数据可以精准掌握不同地区公共服务资源的拥有、使用情况,促使公共服务资源的精准整合,切实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还可以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为村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数字技术还能加速数字资源的自由流动,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交通不便等因素导致的公共服务供给难的问题,有效驱动区域数据联通共享,切实增强村民获取公共服务的便捷性,为城市优质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搭建平台。

(三)数字化技术赋能,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在数字时代,借助数字能够实现人与人的信息交流和互动,这为村民自主表达自己的公共服务需求提供了平台。一方面,通过数字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村民能够及时获取公共服务信息,并对公共服务的满意状况进行反馈,为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村民可借助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期望和需求;政府部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网络,能够快速、精准识别农村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并且能及时反馈村民的意见。另一方面,数字化为公共服务迎来了供给创新契机。在农村地区,通过互联网建立的智慧医疗体系,能够极大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诊疗需求;通过开展“智慧农村”,可提供智慧化公益服务、便民服务,满足农村居民服务偏好的公共服务需求[9]。另外,数字化嵌入公共服务,能够整合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公共服务资源,降低供给成本,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和质量。

三、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创新面临的挑战

(一)农村居民的数字素养不高,数字化人才短缺

农村居民的数字素养是影响数字技术嵌入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因素。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非网民规模为4.16亿,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达到62.7%;其中老年群体是农村非网民的主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偏远的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长期居住的主要是农村老年人、留守妇女和儿童,这些群体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导致村民对数据的获取、利用和创造性运用数字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和能力不高。在数字乡村建设的背景下,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创新需要高素质的数字人才。数据收集、处理、存储、管理、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懂技术的数字化人才。数字化人才的缺乏,阻碍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创新的进程。

(二)数字供给平台建设、资源共享机制不完善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涉及数据采集与获取、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数据解释等一系列流程,需要云计算、可视化等技术和工具的支撑,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获取、监管公共服务供给所需要的数据信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例如大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公共服务供给平台建设还不完善,影响了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数字化公共服务可以克服传统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时空约束,提供在线化、场景化、个性化的服务,让农村居民随时随地感受到安全、便捷的公共服务。然而,在一些农村地区,不同区域之间、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技术整合,难以实现协调、高效和精准化管理[10]。农村公共服务部门之间要加强业务协同,整合民政、教育、医疗、财政、城建等部门数据信息,搭建开放式平台,推动办公场景虚拟化、服务办理高效化、数据资源同步化,从而为村民提供平等、便捷的公共服务。

(三)数字化技术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应用场景不足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了机遇,但当前数字化技术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应用场景不足。例如,在偏远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中,智慧教学设备、智能教学采编平台等信息化、智慧化教育产品不足。在部分农村地区,数字化人才短缺、农村居民数字意识和数字信息利用能力不足影响了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当前,农村居民迫切需要提高信息化在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各方面的深度融合;各主体之间以及各部门之间,在数据共享基础之上,需要完善数字化场景,推动数字化技术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全覆盖,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四、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优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创新的策略

(一)精准识别农村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构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用场景

在数字时代,农村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要调查了解村民对公共服务的多元化需求,优先满足村民最关心、最迫切的农村公共服务,譬如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在了解农民真实需求的基础上,吸引更多的供给主体参与到服务过程中来,提升农村居民数字意识和数字信息利用能力,构建更多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应用场景。

(二)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环境

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推广,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可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性。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针对数字化、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政府应该在资金和政策方面对农村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加大对农村宽带网络、基站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强智慧平台建设,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环境,促使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等新型基础设施向农村拓展。

(三)推动数字经济与公共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加强数字服务平台间的融合

首先,要推动数字技术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价值,重视数字化技术平台的建设,推动农村公共服务形成规范的服务流程和体系,推进公共服务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要整合农村资源,优化、提升现有农村数字基础设施,针对农村村民的需求,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要推动数字技术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深度融合,掌握医疗、健康、教育等民生关切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使服务供需衔接更精准。还要借助数字技术提供远程在线服务,缩小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实现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合理有效配置。

其次,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公共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从覆盖面来看,需要扩大数字化社会服务的覆盖范围和供给水平,发展智慧教育、智慧养老、智慧旅游、智慧社区、社会保障服务数字化。另外,数字经济和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在区域间的发展呈现不同特点,要考虑到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实施满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政策。要推动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以实现农村公共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11]。还要加强数字服务平台间的融合,实现跨区域、跨部门间公共服务资源数据共享。

(四)提升村民的数字素养,推进农村数字化教育体系建设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到城镇务工。因此,应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数字素养培训,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全方位的农村数字化教育体系,形成政府主导、社会支持与家庭反哺的农村数字化教育体系。要充分挖掘农村居民的潜能,持续提升农村居民参与数字生产、生活,利用数字技术的数字化素养。还可以通过发动志愿者、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开展针对性指导,持续推进农民数字化素养教育。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公共服务供给
今年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4.8% 细算农家增收账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