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谦逊做教师

2024-05-26王文丽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4年2期
关键词:萧伯纳前辈特级教师

先讲三个故事。

萧伯纳在苏联访问时遇到过一个小姑娘,他同小姑娘玩了许久。临别时,他对小姑娘说:“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萧伯纳。”说完,萧伯纳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自己是与一位名人玩时,一定会惊喜萬分。想不到小姑娘却说:“请您回去也告诉您妈妈,今天同您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安妮娜。”萧伯纳听了为之一震,马上意识到自己刚才太自以为是了,不禁一时语塞。后来他深有感触地说:“小姑娘给我的美好的东西,将永远留在我心里。”

大提琴家马友友也遇到过类似的事。马友友成名很早,声名远扬,所到之处,万人空巷。然而有一回在访问非洲的纳米比亚时,他却碰了一个软钉子。话说他到了那里,土著为他载歌载舞。观赏完毕,他慢条斯理地取出不啻拱璧的大提琴说:“让我为大家演奏一曲吧!”没想到土著居然齐声应道:“您不必演奏,让我们为您演奏吧!”马友友向朋友忆述此事时感慨地说:“我原以为他们渴望听我演奏,没想到他们居然一点都不在乎。”

无独有偶,暑期某大型教学研讨会上,我给孩子们执教了一堂课。结束后,一位现场的老师对来上课孩子们说:“正值假期,你们来上课很辛苦,但是我觉得很值得。请回去告诉你们的爸爸妈妈,今天给你们上课的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我讲这三个故事其实是想说,不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都容易犯这样的通病——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而又理所当然地得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结论。

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要谦逊,不可自夸;对任何人,都应平等相待,永远谦虚。做教师更应如此。

谦逊做教师,意味着教师要向周围的人学习,向前辈学,向同行学,向学生学。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向前辈学习经验,那是他们经过多年实践后归纳总结的精粹;向同行学习,是另一种角度的思考,能够引发多轮“头脑风暴”;向学生学习,是从儿童的视角审视教育,能从儿童的天真纯粹中洞见教育的纯洁、美好和别具一格。

谦逊做教师,意味着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于漪老师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要每年每月每天每时学,并每年每月每天每时边学边问自己:我今天做得怎么样?我还可以怎样做得更好?明天我还应该做些什么?且行且思,行思致远。

谦逊做教师,意味着教师要向广阔的生活学习。生活给予我们的似乎并不都是特别重要的东西,但恰恰是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东西,往往可以在我们的身体里发生化学反应,对我们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京昆黄梅、琴棋书画、花鸟鱼虫、瓜果食物;农民播种、村妇养鸭、老者叙旧、小儿咿呀……教师要用心品鉴生活这幅长画卷,听它慢声细语中流淌的智慧,悟它在娓娓道来中传递的美好和希望。这里的听和悟不是任务,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精神追求,甚至是一种生命的享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遇到课堂上熠熠生辉的自己。

做人最难得的格局,莫过于见过了天地,却依旧能平和谦逊。当一个人即便身处高位也能保持低调时,那便是最接近成功的时候。据说叶圣陶成名后去教书,经历栏只写了四个字:“小学教师”;季羡林一生自称教书匠,声称“我的工作主要是爬格子”;杨绛面对出版社的邀请时风趣回绝:“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他们堪称吾辈的楷模。

(王文丽,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萧伯纳前辈特级教师
特级教师批作文
特级教师批作文
萧伯纳幽默化解打击
他们为黄埔前辈画像
扩宽眼光才能认知更多 拜访南沙区前辈发烧李
萧伯纳与小女孩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青年志 三位青年“创业史”——心思始终“钉”在超越前辈
萧伯纳戏猜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