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说·记·展: 促进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深度学习

2024-05-26杨丽敏

新班主任 2024年4期
关键词:迷宫积木经验

杨丽敏

区域游戏的开展需要时间、空间、材料和师幼互动,最重要的是需要教师回归儿童视角、读懂儿童,才能创设出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区域游戏。本文以益智区“趣玩迷宫”游戏为例,梳理了“玩·说·记·展”的推进策略,即支架支持幼儿“玩”、环境支持幼儿“说”、情境支持幼儿“记”、平台支持幼儿“展”,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激发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探索与深入思考,促进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深度学习。

支架支持幼儿“玩”,引发联系与建构

1. 巧用多材料,激发“玩”的兴趣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丰富多样的材料能吸引幼儿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思考自己想要玩什么、喜欢玩什么、决定玩什么、可以怎么玩等,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比如,随着幼儿对迷宫游戏兴趣渐浓,我们投放了适合中班幼儿的迷宫书和搭建迷宫的材料,如阿基米德积木、纸砖和纸筒等。有的幼儿将长条积木围成了一个长方形,然后在中间搭建弯弯曲曲的连接通道;有的幼儿用纸砖和纸筒拼出两条像彩虹一样的迷宫通道;有的幼儿用雪糕棒搭建平面迷宫……多样的材料让幼儿不再只是呈现单纯的“平面迷宫”等游戏,还加入了垒高、架空、围合等游戏元素,加上幼儿自主设计的情境,充分激发了幼儿参与迷宫游戏的热情。

2. 延续时空,延伸“玩”的广度

在游戏中,幼儿常常会产生很多灵动的想法,教师应破除游戏空间的硬性边界,盘活空间资源,赋予幼儿动态灵活利用游戏空间的权利,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和环境互动,支持他们对空间进行改变。有的幼儿提议:“户外运动区有体操圈、长凳、木板可以用。”“还有沙水区可以挖出长长的迷宫隧道。”……教师根据幼儿的讨论给幼儿提供一些新的适合搭建迷宫的场地。于是,教师扩大了游戏场地,将户外操场、过道走廊等场地纳入游戏场地,提供充足的时间,满足幼儿的游戏愿望。

3. 有效提问,促进“玩”的深度

幼儿的深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有效提问为支架的师幼互动是促进幼儿发展思维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有力支撑。基于幼儿玩迷宫的经验,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设计新迷宫,引发幼儿对迷宫进行深入探讨,也带动幼儿从简单迷宫到复杂迷宫、多样迷宫的探究。

环境支持幼儿“说”,促进理解与反思

1. 环境隐形说,为推动幼儿“想说”做好铺垫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与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所谓环境隐形说,就是要给幼儿创设无处不在的语言交流环境,让幼儿有发声的权利,教师不要做太多的干预,认真倾听幼儿的真实愿望,鼓励他们按照內心的想法大胆地表达与交流。比如,在搭建花样迷宫时,我以游戏顾问的身份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迷宫的基本结构,从幼儿的需求出发,共同商讨并试图解决幼儿提出的问题,为他们提供了想说、敢说的语言环境。在得到我的肯定和启发后,幼儿根据迷宫的特点尝试设计不同的迷宫,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运用语言交流商量设计方案,发展了人际交往能力和思维能力。

2. 情境表达,为鼓励幼儿“敢说”埋下伏笔

情境中蕴含了语言创造的机会,也为幼儿提供了质疑提问的机会,拓展了他们的思路,支持和鼓励他们大胆思考和表达,允许他们表达与别人不同的意见。例如:当幼儿绘制的迷宫路线都挨在一起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讨论并鼓励每个幼儿都动手验证自己的想法;当幼儿需要画交叉线路时,教师可以请个别幼儿做经验介绍与示范,引导幼儿借鉴与迁移同伴的成功经验。教师要重视在游戏中为幼儿创造机会并支持其表达,幼儿可以在与同伴的互动中萌生出更多的创意。

创情境支持幼儿“记”,梳理经验与想法

1. 蕴含问题情境,有“记”可聊

如何成功搭建复杂的迷宫成为幼儿最关心的问题。在游戏活动中,幼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探索答案。因此,教师应创设蕴含问题的游戏情境,鼓励幼儿用图画和符号来记录和表达,丰富他们的记录经验,促进幼儿自主思考。教师帮助幼儿梳理复杂迷宫的特征和关键要素,确定关键问题是“如何设计一条走得通的复杂迷宫线路”。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发现大部分幼儿已经基本了解了复杂迷宫的特征和构造,在幼儿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幼儿梳理迷宫构建的关键要素,如要清楚知道“出口、入口”,能区分“路”迷宫和“线”迷宫,甚至还有“陷阱”“机关”的标识,对怎样让迷宫变得复杂和如何设置分叉路等关键问题展开讨论,让幼儿对复杂迷宫的了解和认识更加完整。

2. 巧设游戏情境,有“记”可探

教师通过创设让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来帮助幼儿积累经验,让幼儿在玩乐中完成知识的学习。教师在满足幼儿需求的同时,引导幼儿理清游戏思路,促进幼儿深度学习。在大操场上用万能工匠成功搭建出复杂的迷宫后,幼儿更有信心了。于是,他们又萌发出搭建一个“丛林逃生”陷阱迷宫的想法,但是他们对“丛林逃生”陷阱迷宫游戏没有任何经验,对于材料的再利用也是一知半解,师幼共同商讨,试图解决幼儿提出的问题。

创平台支持幼儿“展”,推动迁移与运用

1. “游戏故事墙”,拓展游戏经验

教师在班级中设置“游戏故事墙”,鼓励幼儿将自己遇到的和感兴趣的游戏用绘画、符号、作品陈列等方式呈现,有助于幼儿对自己的游戏经验进一步回顾、反思与梳理,同时促进幼儿深入思考。在室内游戏中,小栩用阿基米德积木创意拼摆迷宫,她有时将积木逐一排列后又在上方横着摆上一条线路,有时将积木横竖交替有规律地摆放,有时将积木并排摆放成两条直线……她还会主动向身旁的伙伴介绍自己的不同摆法、迷宫造型名称。教师将小栩拼摆的多种创意迷宫摆法拍成照片和视频展示在游戏故事墙上,分享给其他幼儿,以此激发出幼儿创新。

2. “作品分享会”,延展创新玩法

幼儿将自己的发现、经验、创新等进行全面分享、介绍与表达,是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成功体验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发掘多元渠道,支持幼儿进行个性化游戏体验或经验分享表达,特别是支持幼儿在多个平台上展示交流,通过实物、作品、绘画等多种方式表达,促进幼儿游戏经验提升,进一步萌发与发展幼儿高阶思维。幼儿对设计迷宫的兴趣越来越浓,摆的迷宫越来越大。经过不懈努力和合作,幼儿在户外搭建了超大迷宫,教师提议让幼儿邀请弟弟妹妹一起玩走迷宫的游戏,于是他们开始设计“迷宫邀请函”,并思考和讨论用哪些材料摆,在哪里摆、商量线路的摆放方式。迷宫摆好后,自己一遍一遍地体验,将线路进行修改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尝试用更多的材料进行创新,加深幼儿对新知识的理解,引导其自主构建新经验并迁移运用到新的游戏情境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中心幼儿园)

责任编辑  何欣容

猜你喜欢

迷宫积木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这块积木能给我吗
星钻积木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大迷宫
迷宫
有趣的积木
捕网迷宫
玩积木